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辐射引发聚丙烯纤维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涛 曾庆轩 冯长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引发聚丙烯纤维共辐射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研究了反应物料达到中试生产规模时剂量率、辐射时间以及回收的母液对接枝纤维导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料增加后,剂量率需适当降低才能保证接枝反应平稳、均匀...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引发聚丙烯纤维共辐射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研究了反应物料达到中试生产规模时剂量率、辐射时间以及回收的母液对接枝纤维导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料增加后,剂量率需适当降低才能保证接枝反应平稳、均匀地进行。当聚丙烯纤维质量为20 kg、单体浓度25%、剂量率0.8 kGy.h-1、辐射时间7 h时,接枝纤维导入率为280%~293%且力学性能良好。共辐射过程中使用的母液可重复利用。将接枝纤维磺化后制备的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交换容量可达到3.7~4.2 m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辐射 聚丙烯纤维 苯乙烯 导入率 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接枝苯乙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金戈 魏俊富 +2 位作者 王翱 郭艳芬 王会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苯乙烯磺酸钠接枝到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考察了苯乙烯磺酸钠单体质量分数、光敏剂质量分数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苯乙烯磺酸钠接枝到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考察了苯乙烯磺酸钠单体质量分数、光敏剂质量分数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水接触角和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研究接枝前后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结果表明,当接枝率为13.3%时,膜的水接触角由原膜的110°减小至46°;当接枝率为9.0%时,水通量增加到102 L/(m2·h),亲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 紫外光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心亚 傅和青 +1 位作者 黄洪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加入助剂和不加助剂的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对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改性。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熔融接枝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单体MAH、St,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剂——一种硫代酸酯(AB)用量对MAH接枝... 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加入助剂和不加助剂的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对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改性。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熔融接枝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单体MAH、St,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剂——一种硫代酸酯(AB)用量对MAH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用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分析了助剂AB抑制PP降解的机理。研究表明AB助剂不仅能降低PP降解,同时也提高了MAH的接枝率。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挤出温度T1=190℃,T2=190℃,停留时间t=2.5min,转速r=100r·min-1,较佳的原料质量配比为m(PP):m(MAH):m(St):m(DCP):m(AB)=100:8:3:0.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AB助剂 降解机理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存在下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才亮 许忠斌 +2 位作者 冯连芳 王嘉骏 顾雪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8-653,共6页
分别在哈克流变仪(Haake)和双螺杆挤出机(TSE)中,研究了苯乙烯(St)存在下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过程。讨论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St用量、MA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反应器型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实... 分别在哈克流变仪(Haake)和双螺杆挤出机(TSE)中,研究了苯乙烯(St)存在下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过程。讨论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St用量、MA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反应器型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随DCP用量的增加,MAH的接枝率先增加后减小,熔体流动速率(MFR)一直增加;保持MAH用量不变增加St用量时,MAH的接枝率在MAH与St的摩尔比为1:1时达到最大,MFR却一直减小;保持St用量不变增加MAH用量,MAH的接枝率先增加后略有减小,MFR却存在极大值;随反应时间的增加,MAH的接枝率与MFR都先增加后减小;温度过高,MAH的接枝率降低,PP热降解较严重;螺杆转速较低时,MAH的接枝率较低,螺杆转速较高时,PP降解增加;在TSE中的MAH接枝率比Haake中的低,但降解比Haake中的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新型相容剂──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乔钧 李春成 +2 位作者 芮峥嵘 朱学海 潘恩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共5页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料...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料的接枝率均较均聚PPF401为高;将3种引发剂(BPO、TBP、DCP)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以TBP作为引发剂的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St/PP质量比增大与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将PP-g-PS应用于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中,能降低分散相PS的粒径与提高PP/P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二乙烯苯协助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祝宝东 王鉴 +2 位作者 李红伶 董维超 董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6,共7页
采用液-固溶胀的方法将马来酸酐(MAH)、共单体[苯乙烯(St)、二乙烯苯(DVB)]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分散到聚丙烯(PP)颗粒内部,利用流变仪研究了共单体协助MAH熔融接枝PP反应,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水接触角对接枝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 采用液-固溶胀的方法将马来酸酐(MAH)、共单体[苯乙烯(St)、二乙烯苯(DVB)]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分散到聚丙烯(PP)颗粒内部,利用流变仪研究了共单体协助MAH熔融接枝PP反应,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水接触角对接枝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接枝反应机理加以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添加St时接枝物的MAH接枝率和凝胶率分别为2.25%、1.56%;添加DVB时接枝物的MAH接枝率和凝胶率分别为3.06%、46.31%,并且接枝物的热稳定性和极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接枝机理分析认为,在接枝反应时共单体首先接枝到PP链上,有效抑制了PP的降解,并与MAH主要以共聚形式接枝到PP主链上;DVB在分子结构上比St多了一个碳碳双键,一方面显著提高MAH接枝率,另一方面明显增大接枝PP大分子自由基间双基偶合终止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乙烯 苯乙烯 共单体 熔融 凝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1
7
作者 李颖 谢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37-642,共6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 MAH) -苯乙烯 ( St)对聚丙烯 ( 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用 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 MAH的接枝率 .讨论了 St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两种单体物质的量比约...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 MAH) -苯乙烯 ( St)对聚丙烯 ( 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用 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 MAH的接枝率 .讨论了 St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两种单体物质的量比约为 1∶ 1时 ,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 ,熔体流动速率 ( MFR)也最大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讨 ,认为 St和 MAH的相互作用或反应在接枝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自由基的作用下 ,St可与 MAH反应生成 St-MAH共聚物 ( SMA) ,该共聚物对 PP的接枝可大幅度提高 MAH的接枝率 .当两种单体的物质的量比约为 1∶ 1时 ,体系中的接枝反应主要以 SMA对 PP大分子自由基的接枝为主 ,因此接枝物的接枝率较高 .当 MAH单体用量多于 St单体时 ,一部分 MAH单体与 St反应生成 SMA,另一部分可直接与 PP大分子自由基进行接枝反应 ;当 St单体用量多于 MAH单体时 ,除与 MAH反应生成SMA之外的 St单体可先与 PP大分子自由基反应 ,并起到稳定 PP自由基的作用 ,这时接枝物的 MFR较小 ,亦即接枝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 马来酸酐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乔钧 李春成 +3 位作者 钱菊玲 张郑军 梁宝栋 潘恩黎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考察了聚丙烯(PP)型号、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乙烯(St)及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浓度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实验条件为:PP:St=1:1,BPO 1%,60℃溶胀2h,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 研究了聚丙烯悬浮法接枝苯乙烯,考察了聚丙烯(PP)型号、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乙烯(St)及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浓度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实验条件为:PP:St=1:1,BPO 1%,60℃溶胀2h,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7h。St接枝率可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共聚 悬浮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在超临界CO_2中的双组分接枝 被引量:16
9
作者 龚亚峰 张子勇 张爱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14-917,共4页
在超临界CO2 介质中 ,颗粒状的聚丙烯与马来酸酐、苯乙烯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生成了聚丙烯 g (马来酸酐 苯乙烯 )。探讨了双组分单体的摩尔比 ,溶胀温度和时间 ,反应压力和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苯乙烯作为一种共聚单体能够... 在超临界CO2 介质中 ,颗粒状的聚丙烯与马来酸酐、苯乙烯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生成了聚丙烯 g (马来酸酐 苯乙烯 )。探讨了双组分单体的摩尔比 ,溶胀温度和时间 ,反应压力和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苯乙烯作为一种共聚单体能够明显提高双组分的接枝率。在 5 0℃和 10MPa压力下溶胀 2h后 ,升温至 12 5℃、17MPa时反应 4h ,双组分接枝产物的最大接枝率为 10 5 8% ,比在同样条件下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 1倍。用FTIR和DSC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聚丙烯支链中引入苯乙烯的结构单元 ,使产物的Tm由 15 8℃降低到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超临界CO2 苯乙烯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丙烯悬浮接枝聚苯乙烯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斐 姚占海 +3 位作者 孟玥 董群 李莉霞 郝秀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5,31,共5页
通过预辐照和悬浮接枝技术制备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PP-g-P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旋转流变仪及高压击穿实验对PP-g-P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g-PS的FT-IR在1493cm^(-1),1601 cm^(-1)... 通过预辐照和悬浮接枝技术制备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PP-g-P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旋转流变仪及高压击穿实验对PP-g-P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g-PS的FT-IR在1493cm^(-1),1601 cm^(-1)和3027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1601 cm^(-1)和3027 cm^(-1)分别为PS苯环上C=C和C-H的特征吸收峰;1H-NMR在1.2,1.4和2.0位置处出现新的化学位移峰,在δ7.1和7.2处出现2组峰,这是PS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证明PS已接枝到PP的大分子链上。与PP相比,PP-g-PS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降低,结晶温度升高;随接枝率增大,PP-g-PS的结晶温度升高;PP-g-PS的耐电压击穿性能好,其击穿场强可达PP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预辐照 聚丙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接枝苯乙烯 被引量:19
11
作者 费建奇 忻海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8-642,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接枝苯乙烯(St)的PP-g-St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胀时间、苯乙烯和BPO含量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m(St):m...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接枝苯乙烯(St)的PP-g-St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胀时间、苯乙烯和BPO含量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m(St):m(PP):1、w(BPO)=0.8%、60℃溶胀90min、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7h。在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下,St的接枝率可达13.2%以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t能接枝到PP大分子主链上;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PP-g-St接枝共聚物的熔点无明显变化,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PP的无定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水相悬浮法 溶胀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粉末聚丙烯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书召 肖苗苗 +3 位作者 危大福 管涌 郑安呐 胡福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0,共7页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A接枝。通过对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影响接枝反应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熔融接枝反应工艺条件为:在100 g PP粉末中,加入St和GMA各12 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4 g,反应温度170℃时,GMA的接枝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4.0%,接枝率达11.3%,此时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聚丙烯 熔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悬浮体系中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祝宝东 王鉴 +1 位作者 董群 宋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水相悬浮法制备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双单体接枝聚丙烯(PP-g-St/MAH)。考察St加入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和水接触角测试分析接枝产物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接...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水相悬浮法制备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双单体接枝聚丙烯(PP-g-St/MAH)。考察St加入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和水接触角测试分析接枝产物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接枝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随着St加入量的增大,MAH接枝率升高,在St/MAH为3/1时,MAH接枝率为3.10%,接枝效率高达70.02%。随着接枝率增加,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减小,PP主链间相互缠绕作用增强,熔体强度增大,结晶度降低,亲水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马来酸酐 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悬浮自搅拌体系中聚丙烯接枝双单体丙烯酸和苯乙烯 被引量:5
14
作者 祝宝东 王鉴 +1 位作者 秦占占 董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25,共5页
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甲苯、甲苯为界面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水悬浮自搅拌体系中制备双单体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接枝聚丙烯共聚物(PP-g-AA/St)。重点研究了加料方式、界面剂、分散介质、引发剂、溶胀时间、反应时间、水相阻... 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甲苯、甲苯为界面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水悬浮自搅拌体系中制备双单体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接枝聚丙烯共聚物(PP-g-AA/St)。重点研究了加料方式、界面剂、分散介质、引发剂、溶胀时间、反应时间、水相阻聚剂、单体组成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反应物料一次加入,投料质量比为二甲苯/水/聚丙烯/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二氯化锡=2.6/15/10/2/0.015/0.005%,室温溶胀4h,102℃反应6h,此条件下双单体接枝率达11.95%,接枝效率高达59.75%。AA与St在物质的量之比为0.846处进行接枝反应时无序共聚副反应严重,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A和St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浮法 共聚 聚丙烯 丙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 被引量:14
15
作者 林志勇 颜文礼 林文烂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7年第2期27-29,共3页
研究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苯乙烯(St)。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BPO)浓度、St浓度、溶胀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BPO用量为1.0%、St:PP的质量比为0.25:1、溶胀时间为4h时,可获得最大... 研究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苯乙烯(St)。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BPO)浓度、St浓度、溶胀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BPO用量为1.0%、St:PP的质量比为0.25:1、溶胀时间为4h时,可获得最大接枝率(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固相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对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秀森 姚永南 +3 位作者 胡江涛 朱艳秋 敖玉辉 张会轩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共5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制备了马来酸酐(MAH)和MAH-苯乙烯(St)共单体接枝共聚聚丙烯(PP)。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AH单体被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引入St后,产物熔体流动速率从16.42 g/10min降为0.60 g/10 min;吸光度比从0.021升高到0.778,但St含... 用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制备了马来酸酐(MAH)和MAH-苯乙烯(St)共单体接枝共聚聚丙烯(PP)。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AH单体被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引入St后,产物熔体流动速率从16.42 g/10min降为0.60 g/10 min;吸光度比从0.021升高到0.778,但St含量过高时,PP基体发生交联,影响接枝共聚物的加工性能。探讨了共单体St的作用机理以及交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聚丙烯 熔融 马来酸酐 苯乙烯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 被引量:15
17
作者 柯华 谢续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6-218,223,共4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PP)体系。研究表明,以微孔型PP做接枝基体吸收接枝单体,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当GMA和St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6∶8时,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最...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PP)体系。研究表明,以微孔型PP做接枝基体吸收接枝单体,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当GMA和St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6∶8时,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而此时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小。二者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体系中所采用的PP具有特殊的微孔结构,使得单体接枝率获得极大提高。此外还探讨了单体用量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 多单体 熔融 微孔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接枝改性聚丙烯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卫霞 周帅 +1 位作者 石尧麒 辛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5-181,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反应挤出法将苯乙烯(St)接枝到等规聚丙烯(iPP)上,并考察了St浓度对接枝PP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由FTIR、GPC和MFR表征结果表明St成功接到PP上;DSC结果表明,接枝PP结晶峰值温度与iPP相比最...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反应挤出法将苯乙烯(St)接枝到等规聚丙烯(iPP)上,并考察了St浓度对接枝PP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由FTIR、GPC和MFR表征结果表明St成功接到PP上;DSC结果表明,接枝PP结晶峰值温度与iPP相比最大提高了15.4℃;由剪切流变测试结果,在低频区,接枝PP的G′值增大,出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tanδ-ω曲线中出现平台,说明接枝PP中有长支链结构的存在;由于接枝PP的熔融流动速率降低即熔体强度提高,使得接枝PP的泡孔更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聚丙烯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水相悬浮接枝双单体苯乙烯和马来酸酐 被引量:3
19
作者 祝宝东 王鉴 冉玉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法制备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双单体接枝聚丙烯共聚物(PP-g-St/MAH),结果表明,较优的接枝反应条件为BPO/St/MAH/水/PP投料质量比0.04/1.00/1.00/25.00/10.00,60℃溶胀2 h后90℃反应5 h。...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法制备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双单体接枝聚丙烯共聚物(PP-g-St/MAH),结果表明,较优的接枝反应条件为BPO/St/MAH/水/PP投料质量比0.04/1.00/1.00/25.00/10.00,60℃溶胀2 h后90℃反应5 h。在此条件下,产物接枝率为8.97%,接枝效率为4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悬浮 改性 苯乙烯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