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明杜鹃 徐满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79,共4页
采用分步聚合法制备了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交联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中的聚丙烯酸甲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一网亲水、另一网疏水的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测定了树脂中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摩尔比对树脂交换量和含... 采用分步聚合法制备了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交联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中的聚丙烯酸甲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一网亲水、另一网疏水的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测定了树脂中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摩尔比对树脂交换量和含水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树脂在水中的溶胀性能及水溶液中苯甲酸、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差别,推测吸附过程的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建立了一种通过溶胀致孔合成吸附树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 合成 溶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王艳祥 马荣堂 +1 位作者 姜振华 寇喜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2-96,共5页
用扭辫法研究了PBA/PS复合胶乳的动态力学行为,发现PBA/PS复合粒子为两相体系,组分间有一定的相容性。加热至200℃左右,体系发生进一步的相分离,致使玻璃化转变温度外移。当复合粒子与聚苯乙烯粒料熔融共混时,也有... 用扭辫法研究了PBA/PS复合胶乳的动态力学行为,发现PBA/PS复合粒子为两相体系,组分间有一定的相容性。加热至200℃左右,体系发生进一步的相分离,致使玻璃化转变温度外移。当复合粒子与聚苯乙烯粒料熔融共混时,也有类似的相分离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复合胶乳 动态力学行为 热处理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对PP/PS合金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游长江 席宋 +1 位作者 莫海林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18,共3页
研究了苯乙烯 -乙烯 /丙烯二嵌段共聚物 (SEP)对聚丙烯 /聚苯乙烯 (PP/PS)合金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EP在PP/PS合金中作为相容剂 ,降低了分散相的聚结 ,减小了分散相的平均粒径 ,大大改变了合金的形态 ,提高了合金的力学... 研究了苯乙烯 -乙烯 /丙烯二嵌段共聚物 (SEP)对聚丙烯 /聚苯乙烯 (PP/PS)合金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EP在PP/PS合金中作为相容剂 ,降低了分散相的聚结 ,减小了分散相的平均粒径 ,大大改变了合金的形态 ,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对m (PP)∶m (PS)为 2 0∶80的PP/PS合金的增容作用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 PP/PS合金 形态 力学性能 苯乙烯-乙烯/丙烯二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S共混体系在挤出成型中的迁移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魏艳丽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5,249,共4页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作为定量表征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与聚苯乙烯(PS)共混物在挤出成型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PP与PS熔体在挤出口模中流动时会由于剪切产生迁移,形成了粘度较高组分PP的浓度从中心到表...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作为定量表征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与聚苯乙烯(PS)共混物在挤出成型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PP与PS熔体在挤出口模中流动时会由于剪切产生迁移,形成了粘度较高组分PP的浓度从中心到表层逐渐减小的梯度结构,并且PP的分布近似服从二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诱导的迁移 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 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壳核结构ACR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Ⅰ.乳化剂对ACR乳液聚合反应及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旭东 高翩 +2 位作者 吴忠辉 沈家瑞 谭作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3,共4页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Na)、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Na)、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中 ,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 (OP -1 0 )复配使用时 ,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 -1 0质量分数的增加 ,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 ,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乳胶粒子 聚丙烯酸正丁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粒径 乳化剂 抗冲强度 ACR树脂 合成 PVC/A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Am接枝PAN/PSt热敏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6
作者 袁燕华 陈明清 +2 位作者 刘晓亚 杨成 倪忠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用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和端基置换反应,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 IPAAm)热敏性大分子单体。以此为反应性分散稳定剂,在与丙烯腈/苯乙烯进行的三元分散共聚合中,一步合成了PN IPAAm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 用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和端基置换反应,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 IPAAm)热敏性大分子单体。以此为反应性分散稳定剂,在与丙烯腈/苯乙烯进行的三元分散共聚合中,一步合成了PN IPAAm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光散射(LLS)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微球其粒径均一、分散稳定性好,并具有明显的热敏性特征,为一类新型聚合物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聚苯乙烯 分散共聚 新型聚合物微球 热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