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及其对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观文娜 许峰 +2 位作者 廉玫 徐媛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4-61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TFPMS)涂层,并将其作为萃取纤维针的萃取固定相。制备的涂层为多孔状结构,涂层厚度为10μm。此涂层由于含有-C2H4CF3官能团,因此对电负性强的化合物具有高的选择性。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80...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TFPMS)涂层,并将其作为萃取纤维针的萃取固定相。制备的涂层为多孔状结构,涂层厚度为10μm。此涂层由于含有-C2H4CF3官能团,因此对电负性强的化合物具有高的选择性。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80℃,使用寿命可达150次。应用此涂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分析了海水样品中的酚类化合物。对影响萃取效率的萃取方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pH值等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2~1.2μg/L。单根萃取纤维针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4.4%,用5根萃取纤维针萃取的RSD小于15.7%,说明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PTFPMS涂层有良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固相微萃取 固相吸附搅拌棒 甲基丙基硅氧烷 酚类物质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基共改性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合成表征与膜形貌 被引量:8
2
作者 许伟 安秋凤 +1 位作者 郝丽芬 王前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6,共4页
通过聚甲基三氟丙基含氢硅氧烷与端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十八醇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十八酯基/聚醚/环氧基共改性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SA-PFMS)。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场发射扫... 通过聚甲基三氟丙基含氢硅氧烷与端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十八醇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十八酯基/聚醚/环氧基共改性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SA-PFMS)。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分别对PSA-PFMS的结构、成膜形态及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棉纤维和单晶硅表面,PSA-PFMS均可成膜。在单晶硅表面,可形成粗糙度大(2μm×2μm的扫描范围内,硅膜的均方粗糙度达1.197 nm)、呈微观相分离结构的疏水膜。该膜附着在纤维表面,能使处理后织物表面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甲基丙基硅氧烷 膜形貌 疏水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的阴离子开环(共)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易玲敏 詹晓力 陈丰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共5页
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可以合成优越耐油耐溶剂性能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但在开环聚合过程中“反咬”与再分布副反应严重,要得到高分子量、高产率的氟硅聚合物材料,必... 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可以合成优越耐油耐溶剂性能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但在开环聚合过程中“反咬”与再分布副反应严重,要得到高分子量、高产率的氟硅聚合物材料,必须严格控制聚合反应条件。文中总结了本体、溶液、细乳液中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影响因素、机理与动力学,以及F3与其它单体共聚合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硅氧烷 甲基丙基硅氧烷 合物 阴离子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栋 邬继荣 +3 位作者 胡应乾 厉嘉云 来国桥 钟明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可通过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归纳总结了PMTFPS合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聚合机理、工艺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合成方法目前...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可通过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归纳总结了PMTFPS合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聚合机理、工艺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合成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阴离子 开环 合机理 甲基丙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反应挤出合成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 被引量:6
5
作者 高亚娟 杨鹏 +2 位作者 管涌 危大福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3,共4页
以同向紧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硅醇钠/乙酸乙酯(EA)为引发体系,通过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聚合物... 以同向紧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硅醇钠/乙酸乙酯(EA)为引发体系,通过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聚合物的结构与分子量,用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副产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EA用量可使反应平衡点提前到达。而螺杆转速对反应的主要影响在于改变聚合反应时间。因此,控制适当反应条件,使反应在平衡点到来时间之前终止,可得到高分子量以及高收率的PMTFPS。所得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41×105,分子量分散指数为1.12,产率为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本体开环 乙酸乙酯 丙基甲基硅氧烷 反应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易玲敏 詹晓力 陈丰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9-304,共6页
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具有非常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是一种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硅材料。研究以正丁基锂与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F3)反应所得硅醇锂为引发剂,在正己烷与THF的... 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具有非常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是一种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硅材料。研究以正丁基锂与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F3)反应所得硅醇锂为引发剂,在正己烷与THF的混合溶剂中,在较高的单体浓度下实现了F3的可控阴离子开环聚合,得到了窄分子量分布(1.03~1.08)的含氯苄端基的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BzCl),聚合物得率在93%以上。结果显示,在F3的开环聚合过程中聚硅氧烷活性链的"反咬"与再分布副反应得到有效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硅氧烷 阴离子 开环 活性 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郝丽芬 安秋凤 +1 位作者 丁宇 许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氨丙基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ASO),然后FASO与马来酸酐反...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氨丙基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ASO),然后F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CAS),F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78 n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37.53 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F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高达144.5°,具有良好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硅乳 甲基丙基硅氧烷 皮革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烃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安秋凤 刘岳 张廷伟 《针织工业》 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F3)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织物整理剂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AFSO-1),并用红外光...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F3)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织物整理剂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AFSO-1),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将其乳化后整理纯棉平纹针织布,研究了其应用性能及影响因素。应用结果表明,经其整理过的织物,与空白样相比,柔软性能明显提高,与经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整理过的织物相比,柔软性能略有提高,而拒水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烃基甲基丙基硅氧烷 针织物 硅整理剂 拒水 柔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在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膜中的渗透性 被引量:6
9
作者 代岩 杨晓辰 +1 位作者 盖丽梅 郗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提高有机蒸汽膜的耐溶胀性,选用分子中含有C—F键及不对称结构的橡胶态聚合物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TFPMS),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了均质膜,测试了包含全氟烃类在内的10种气体在聚合物膜中的渗透性,并对渗透系数与压力及临界性质之间的... 为提高有机蒸汽膜的耐溶胀性,选用分子中含有C—F键及不对称结构的橡胶态聚合物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TFPMS),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了均质膜,测试了包含全氟烃类在内的10种气体在聚合物膜中的渗透性,并对渗透系数与压力及临界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氟烃类气体的渗透系数较小,低于永久性气体及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气体;随着压力的增加,CO_2和C_3H_8等吸附性较强的气体渗透系数不断提高;而对于H_2、O_2和N_2等气体,渗透系数变化不大;除H_2、CO_2和全氟烃类外,气体渗透系数随着临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气体分子尺寸大且易被压缩的烷烃气体更容易渗透,渗透系数随着碳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对于全氟烃类气体则表现出相反的渗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甲基硅氧烷 气体分离 均质膜 渗透系数 PF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丙基/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秋凤 刘岳 +1 位作者 郝丽芬 王前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以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A... 以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AFSO-1)。最佳合成条件为:30.0 g D3F、1.9 g KH-602、0.015 0 g KOH,反应温度105-115℃,反应时间4-8 h。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用10%(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乙二醇丁醚进行乳化,制得了粒径为55.6 nm透明状微乳,并用固体份质量分数为0.3%的乳液整理白棉布。结果表明,经其整理的棉布弯曲刚度减小(柔软性增强)、折皱回复角增大,拒水效果为8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甲基丙基)环硅氧烷 拒水 硅整理剂 氨基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水解及一步法裂解制备环体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3,3,3-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DaF),然后以一步法裂解新工艺,在强碱催化下裂解、重整成环、精馏,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DaF还... 采用正交实验法,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3,3,3-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DaF),然后以一步法裂解新工艺,在强碱催化下裂解、重整成环、精馏,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DaF还是D3F收率来看,最佳水解条件为:30℃,水解介质为ω(HCl)=20%的盐酸,V(盐酸):V(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3:1,滴加速度为20mL/min(以1000mL反应器为例),裂解催化剂氢氧化钠的用量为水解物质量的0.01%-10%,助剂十八醇的用量为水解物质量的1%-5%,裂解时间为7—10h,裂解产物D3F的收率达到85%以上,精馏可得到ω(D3F)≥99%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3-丙基甲基二氯硅烷 3 3 3-丙基甲基硅氧烷 水解 裂解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及裂解制备环体的研究
12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58-260,共3页
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3,3,3-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然后在强碱催化下裂解、重整成环、精馏,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考察了水解温度、加料速率、物料配比对水解产物的影响以及裂解催化剂种类、浓度和用量对裂... 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3,3,3-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然后在强碱催化下裂解、重整成环、精馏,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考察了水解温度、加料速率、物料配比对水解产物的影响以及裂解催化剂种类、浓度和用量对裂解产物的影响,研究了裂解助剂及用量对裂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水解有利于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通过添加裂解催化剂和助剂,可使目的产物的收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3-丙基甲基二氯硅烷 3 3 3-丙基甲基硅氧烷 水解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_6F_5)_3对聚二甲基硅氧烷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循军 崔英德 +1 位作者 胡文斌 黄维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3,共3页
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三(五氟苯基)硼烷[B(C6F5)3],采用TG-IR联用技术对其在N2中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6F5)3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最大热失重温度。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10、100ppm(10-6)B(C6F5)3... 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三(五氟苯基)硼烷[B(C6F5)3],采用TG-IR联用技术对其在N2中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6F5)3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最大热失重温度。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10、100ppm(10-6)B(C6F5)3,其最大热失重温度从空白样的500℃分别降低到428℃和402℃,分别降低了72℃和98℃。红外光谱表明,B(C6F5)3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热降解气相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苯基)硼烷 热降解 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抗原子氧侵蚀机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周生睿 张黎 +1 位作者 邹亮 孙秋芹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取代基聚硅氧烷提升聚酰亚胺在太空环境中抵抗原子氧(AO)侵蚀能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MD)模拟,分析了取代基分别为三氟甲基(-CF_(3))和甲基(-CH_(3))的多面体笼型聚硅氧烷(POSS)复合聚酰亚胺纳米材料的抗... 为了探究不同取代基聚硅氧烷提升聚酰亚胺在太空环境中抵抗原子氧(AO)侵蚀能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MD)模拟,分析了取代基分别为三氟甲基(-CF_(3))和甲基(-CH_(3))的多面体笼型聚硅氧烷(POSS)复合聚酰亚胺纳米材料的抗原子氧侵蚀性能。结果表明:PI/CH_(3)-POSS和PI/CF_(3)-POSS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抗AO侵蚀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形成SiO_(2)层以阻止AO向聚合物基体的传播和热量的传递,其中PI/CF_(3)-POSS复合材料的效果最优,经35 ps的AO侵蚀模拟后其归一化质量为0.83,而PI/CH_(3)-POSS复合材料的归一化质量为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原子氧 笼型硅氧烷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腈碱催化开环聚合制备含氟聚乙基硅氧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正阳 时金凤 +1 位作者 赵娜 李志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7-424,共8页
以有机环三磷腈碱(CTPB)作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六乙基环三硅氧烷(E3)开环聚合(ROP),以及E3与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开环共聚合,制备了聚二乙基硅氧烷(PDES)和含有不同三氟丙基甲基硅氧(F)单元摩尔... 以有机环三磷腈碱(CTPB)作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六乙基环三硅氧烷(E3)开环聚合(ROP),以及E3与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开环共聚合,制备了聚二乙基硅氧烷(PDES)和含有不同三氟丙基甲基硅氧(F)单元摩尔分数(0~46%)的聚(二乙基-ran-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DES-ran-PTFPMS)。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微观接触角测量仪对聚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得PDES-ran-PTFPMS。当F单元摩尔分数高于6%时,可以有效抑制PDES的低温结晶,且PDES-ran-PTFPMS具有极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134℃)。含氟聚乙基硅氧烷薄膜的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F单元的引入有效提高了聚乙基硅氧烷的疏水性及降低了油的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腈碱 开环 (二乙基-ran-丙基甲基)硅氧烷 低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官能团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文石 张冬桥 +3 位作者 段宇 万兆荣 王洪 徐迎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68-2572,共5页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的聚甲基硅氧烷微球(MPSQ)、聚乙烯基硅氧烷微球(VPSQ)、聚巯丙基硅氧烷微球(MPPSQ),采用SEM、DLS、FT-IR、XRD、TGA、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微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聚集态结构、耐热...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的聚甲基硅氧烷微球(MPSQ)、聚乙烯基硅氧烷微球(VPSQ)、聚巯丙基硅氧烷微球(MPPSQ),采用SEM、DLS、FT-IR、XRD、TGA、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微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聚集态结构、耐热性、疏水性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基团对微球的耐热性与疏水性有重要影响,MPSQ和VPSQ的耐热性优于MPPSQ,疏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PSQ>VPSQ>MPPSQ。聚硅氧烷微球的形成过程可能是单体首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硅醇,硅醇开始缩聚形成核,之后通过吸取溶液的硅醇,不断成长,最终形成微球,其中同时存在核生成和核生长,两过程相互竞争,哪个过程占优势取决于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温度,使得核生成占优势,最终生成的微球粒径变小,单分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微球 制备 甲基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甲氧基硅烷 丙基甲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包覆碳点基柔性发光太阳能聚光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豆永亮 张宇飞 +7 位作者 聂诚 任卫杰 宋凯 孟帅 张瑞 李坤 秦振兴 王凯悦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0-817,共8页
碳点由于环境友好、经济适用、合成方法简单及光学性能优异而在发光太阳能聚光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碳点与亲水性聚合物波导材料相容作为发光基质时,多数碳点在聚合物中的相容性差,以及亲水聚合物的易脆性等问题严重限制发... 碳点由于环境友好、经济适用、合成方法简单及光学性能优异而在发光太阳能聚光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碳点与亲水性聚合物波导材料相容作为发光基质时,多数碳点在聚合物中的相容性差,以及亲水聚合物的易脆性等问题严重限制发光太阳能聚光器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与邻苯二甲酸、邻苯二胺共同合成了一种斯托克斯位移为150 nm、量子产率为10.94%,且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相容性的亮黄色发射硅包覆碳点;同时,以具有良好相容性、高柔韧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波导材料,二者结合制备出一系列尺寸为3 cm×3 cm×0.1 cm,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硅包覆碳点柔性发光太阳能聚光器,其中,性能最佳的太阳能聚光器能量转换效率可达1.05%。这项工作将硅包覆碳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优势相结合,对发光太阳能聚光器实际应用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包覆碳点 发光太阳能光器 相容性 柔韧性 3-氨丙基乙氧基硅烷 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7
18
作者 易玲敏 詹晓力 +2 位作者 陈丰秋 蒋波 陈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93-2397,共5页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并用GPC,1H NMR,FTIR和DSC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THF中利用PMMA-OLi对F3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时,单体F3浓度的选择对提高嵌段共聚物产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3 3 3-丙基)硅氧烷] 嵌段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建军 朱咏梅 +1 位作者 陈朴青 彭以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9,共6页
以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BM802)为桥梁,D3F(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Vi4(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调聚成有机氟-硅低聚体,再用有机氟-硅低聚体和KBM802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乳液... 以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BM802)为桥梁,D3F(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Vi4(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调聚成有机氟-硅低聚体,再用有机氟-硅低聚体和KBM802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耐水性、耐候性、耐污性优良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采用TG、DSC、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乳胶膜进行测试表明,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硅氟氧烷发生了自由基乳液聚合。当D3F的加入量为3.5%时,氟硅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胶膜比纯丙乳胶膜的分解温度提高了69.5℃。KBM802的加入增加了乳胶膜的硬度、耐水性、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 丙基甲基硅氧烷 乳液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F、D4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承银 杨翠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物分子量降低 ,而且 ln[η]~ 1/ T成线性关系。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温反应 ,后期降低反应温度 ,可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基硅氧烷 甲基环四硅氧烷 合反应 D3^F 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