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乙烯酯与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反应制备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苹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在433K^533K温度范围对碳酸乙烯酯与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制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反应体系的4个可能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θ)及平衡常数(Kp)的计算。结果表明,反应(2)和(4)为放热反应,其ΔrG... 采用基团贡献法在433K^533K温度范围对碳酸乙烯酯与丁二酸二甲酯耦合制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反应体系的4个可能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θ)及平衡常数(Kp)的计算。结果表明,反应(2)和(4)为放热反应,其ΔrGθ<0可自发进行,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反应(1)和(3)为吸热反应,其ΔrGθ>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与反应(3)相比,反应(2)的平衡常数较大,反应更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乙烯 丁二酸二甲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 合成 热力学分析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醋酸盐催化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1 位作者 姚洁 王公应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研究了醋酸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耦合反应新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馏分组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采用乌式粘度计测试了预... 研究了醋酸盐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丁二酸二甲酯(DS)同时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预聚体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耦合反应新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馏分组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预聚物的结构;采用乌式粘度计测试了预聚物的特性粘数;气相色谱定量测定馏分碳酸二甲酯的收率以考察耦合反应的进度。以对该反应催化效果最佳的无水醋酸锂为催化剂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95~200℃,n(EC):n(DS)=2:1,n(cat):n(EC+DS)=0.02:1,反应时间为2h,耦合反应所得的DMC收率为48.0%,聚丁二酸乙二醇酯预聚物的特性粘数为0.3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醋酸盐 丁二酸乙二醇 耦合反应 碳酸乙烯 丁二酸二甲 碳酸二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固态电解质的共聚改性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思杨 戴鑫柯 +2 位作者 张馨文 吴天宇 叶海木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21-8027,共7页
聚酯具有较为出色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基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型SPE,通过共聚草酸二甲酯单体,使得聚酯结晶... 聚酯具有较为出色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基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型SPE,通过共聚草酸二甲酯单体,使得聚酯结晶度下降和分子链极性增加。所制备的聚酯SPE(PESOx5 SPE)具有5.1 V(vs.Li^(+)/Li)的宽电化学窗口,2.94×10^(-4)S/cm的离子电导率(90℃)和0.83的锂离子转移数。同时,该电解质与锂阳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在高温下具有超过350 h的稳定锂沉积/剥离行为。所组装的Li||LiFePO 4固态电池在90℃和0.1 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2.8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丁二酸乙二醇)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O/─OH物质的量比对无外加溶剂聚氨酯预聚体的MMA溶液流变行为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芬婷 熊露 +4 位作者 张丹丹 王小君 杜淼 潘鹏举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6-804,共9页
无外加溶剂、自乳化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绿色合成是聚氨酯(PU)工业的重要研究目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代替丙酮,会影响该预聚体溶液的流变行为,而调控其流变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调控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n。为了... 无外加溶剂、自乳化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绿色合成是聚氨酯(PU)工业的重要研究目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代替丙酮,会影响该预聚体溶液的流变行为,而调控其流变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调控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n。为了探究n值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制备了不同n值PU预聚体的MMA溶液,采用旋转黏度计和流变仪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n值PU预聚体的MMA溶液黏性占主导;随n值增大,PU预聚体的MMA溶液黏度下降、黏流活化能增加,剪切变稀的临界剪切速率增大,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降低,Lissajous曲线偏离椭圆形的线性响应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 异氰酸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 流变行为 无外加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氧钛催化酯化缩聚法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振超 魏东 +4 位作者 苗庆 王明亮 魏忠 王自庆 宋晓玲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全生物降解特性,在降解塑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乙酸氧钛化合物,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丁二酸(SA)和乙二醇(EG)酯化缩聚合成高分子量PES。系...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全生物降解特性,在降解塑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乙酸氧钛化合物,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丁二酸(SA)和乙二醇(EG)酯化缩聚合成高分子量PES。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占反应物料的质量分数,下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ES分子量的影响,采用^(1)H-NMR和^(13)C-NMR对PE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6%,在230℃下聚合8 h时,合成的PES的特性黏度[η]为0.78,数均分子量(Mn)为47500,对应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2.66。合成的PES熔点为102.4℃,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20.2℃,断裂伸长率为505%±5%,拉伸应力为(48.3±0.6)MPa,拉伸弹性模量高达358.8 MPa。以煤制乙二醇为单体合成PES不但可以实现全生物降解聚合物的低成本制备,而且对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氧钛 煤化工 全生物降解合物 乙二醇 丁二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TR-FTIR定量测定聚氨酯预聚体的异氰酸酯基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栋 孙峤昳 +1 位作者 孔德婷 董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9-1991,2002,共4页
对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系列样品进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测试,分别用异氰酸酯基团(-NCO)的红外特征峰(~2245 cm^(-1))的吸光度A和校正峰面积S与电位滴定法得到的-NCO含量进行线性... 对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系列样品进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测试,分别用异氰酸酯基团(-NCO)的红外特征峰(~2245 cm^(-1))的吸光度A和校正峰面积S与电位滴定法得到的-NCO含量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后者的线性关系优于前者,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9967和0.9856。依据校正峰面积S对-NCO含量之间的工作曲线,测定了新制备预聚体的-NCO含量,与电位滴定法相比,相对误差均<0.2%,相对标准偏差均<0.5%,表明测试准确度良好,方法可靠。利用ATR-FTIR测定聚氨酯预聚体的-NCO含量,样品无需任何前处理且用量少,不产生废液、环境友好,测试结果可靠;便于在工业生产现场进行操作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异氰酸 线性拟合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伟 石峰晖 +2 位作者 王进锋 蒋志敏 季君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最佳。同时利用GPC,DSC,TG,X射线衍射,酶降...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最佳。同时利用GPC,DSC,TG,X射线衍射,酶降解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S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结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乙二醇 熔融 热学性能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英 姜敏 +4 位作者 孙长江 张强 付志鹏 徐蕾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2-1027,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探究了制备PEF/PBS共混物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螺杆转速、共混比例对PEF/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热失重、...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探究了制备PEF/PBS共混物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螺杆转速、共混比例对PEF/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热失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其热性能和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BS的含量为15%、共混温度为230℃,共混时间为90 s、螺杆转速为150 r/min时,为最佳共混制备条件,此时相容性最好,热性能良好,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最大,冲击强度相对纯PEF提高了6倍,拉伸强度提高了近20%,从而大幅提高了PEF的冲击强度,有效地增强了PEF的抗冲击韧性。这些工作为这一生物基聚酯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二甲酸乙二醇 丁二酸丁二醇 共混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与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伟 石峰晖 +2 位作者 季君晖 王进锋 李焕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6,17,共4页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合成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是最佳的。同时,利用酶降解和体外水解的方法,...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合成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是最佳的。同时,利用酶降解和体外水解的方法,对聚合物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S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乙二醇 熔融 生物降解 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 被引量:20
10
作者 巫淼鑫 杜郢 +3 位作者 杨阳 王刚 姚致远 高山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72,共4页
建立了密封池红外光谱法测定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方法。首先考察了溶剂和静置时间的影响。以MDI和TDI作标准物时可用分析纯甲苯作溶剂,以IPDI作标准物时可用分析纯甲苯或丙酮作溶剂,在200min内基本稳定。然后绘制了以MDI、... 建立了密封池红外光谱法测定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方法。首先考察了溶剂和静置时间的影响。以MDI和TDI作标准物时可用分析纯甲苯作溶剂,以IPDI作标准物时可用分析纯甲苯或丙酮作溶剂,在200min内基本稳定。然后绘制了以MDI、TDI和IPDI作标准物和分析纯甲苯作溶剂时的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11mg(-NC0)/mL、0~7mg(-NC0)/mL和0~12mg(-NCO)/mL,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20×10^3L·mol-1·cm-1、1.55×10^3L·mol-1·cm-1和1.04×10^3 L·mol^-1·cm^-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0.9996和0.9997。最后测定了[PDI与聚酯多元醇反应产生的聚氨酯预聚体中-NCO含量,随反应时间增加预聚体中-NCO含量逐渐减少。与化学分析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本文建立的红外光谱法更简便、测定时间短、试剂用量少、分析成本低,但所用仪器贵且需有合适的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静 武锦 +2 位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余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B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进行多嵌段共聚,得到PBS/PEG多嵌段共聚物。采用FT-IR、^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研究物料配比和偶联剂...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B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进行多嵌段共聚,得到PBS/PEG多嵌段共聚物。采用FT-IR、^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研究物料配比和偶联剂TDI的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及共聚物的吸水率和水解降解行为等。结果表明,PEG的引入使得材料的亲水性显著改善,共聚物的降解速率较纯PBS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丁二醇 乙二醇 嵌段共 水解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及其共聚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邵波 秦艳分 +2 位作者 沈金科 周翔 王秀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和聚(丁二酸乙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ST)。核磁共振(1H-NMR)分析表明,合成的共聚酯是典型的无规共聚酯树脂。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随对苯二甲酸(PTA)的加...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和聚(丁二酸乙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ST)。核磁共振(1H-NMR)分析表明,合成的共聚酯是典型的无规共聚酯树脂。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随对苯二甲酸(PTA)的加入,共聚物的结晶度先降低后增加,熔点先降低后上升;随ET共聚组分含量的增加,PEST的结晶形态从PES经过无定型态过渡到PET;玻璃化温度(Tg)随PTA的加入单调上升。热重(TG)分析显示,PTA的加入提高了聚酯的热稳定性,失重5%的温度由337.6℃上升到384.7℃。酶降解实验得出PES和PEST10有良好的降解性,降解性随着PTA的加入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丁二酸乙二醇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共混物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勇 刘俊红 +1 位作者 肖金富 何凤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44-4751,共8页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乙二醇硬脂酸酯(PEOST)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EOST质量分数分别为10%(POS-10)和30%(POS-30)的两种合金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合金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用莫志深(Mo)法分析了PBS的非...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乙二醇硬脂酸酯(PEOST)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EOST质量分数分别为10%(POS-10)和30%(POS-30)的两种合金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合金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用莫志深(Mo)法分析了PB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Kissinger法和Friedman法计算PBS的结晶活化能,并用红外(FTIR)和偏光显微镜(POM)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S先结晶形成结晶微区不利于PEOST结晶,而较高含量的PEOST有利于PBS的结晶。受PBS先结晶的影响,POS-10降温DSC曲线没有出现PEOST的结晶峰,而POS-30在低的降温速率情况下出现了PEOST双结晶峰;升温DSC曲线中两试样均出现了PEOST的熔融峰。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POS-30的PEOST熔融温度(Tm)和熔融焓(ΔHm)大于POS-10;POS-30的PBS结晶峰温度(Tp)、结晶焓(ΔHc)大于POS-10,而结晶半峰宽(D)值更小;但两者的Tm和ΔHm相当。随冷却速率的增加,PBS的D值增大,而PEOST的D值却降低;冷却速率的增加对PBS的Tm值影响不大,但使PEOST的Tm略有减小。Mo法适合用于共混物中PB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POS-30的PBS绝对值结晶活化能要大于POS-10。POS-30在红外光谱谱图中出现了PEOST结晶的红外响应峰(1109cm–1和841cm–1)而POS-10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丁二醇 乙二醇硬脂酸 共混物 结晶行为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莫志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王公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综述了直接酯化聚合法、丁二酸酐开环聚合法、酯交换聚合法、耦合反应法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丁二酸和乙二醇酯化聚合法合成PES的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PES及其合成工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丁二酸乙二醇 合成 直接合法 丁二酸酐开环合法 交换合法 耦合反应法 催化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在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娇婷 林乐迎 +1 位作者 黄浩 罗国安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为载体,研究其对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蛇床子素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法(XRD)对... 目的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为载体,研究其对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蛇床子素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法(XRD)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结果固体分散体的DSC、XRD图谱与原料药及其物理混合物均不同,蛇床子素-TPGS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均高于原药,30 min累积溶出度:原料药26.0%,固体分散体94.0%,固体分散体的溶出率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蛇床子素-TPGS形成了低共熔物,以TPGS作为蛇床子素的载体,可加速其体外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分散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催化剂及其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文强 刘绍英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已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用于合成PES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化合物、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剂及PES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催化合成PES的研究现状...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已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用于合成PES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化合物、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剂及PES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催化合成PES的研究现状;对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剂合成PES进行了展望。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可调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乙二醇 金属氧化物 金属盐化合物 金属烷氧基化合物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体的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倪余伟 张松 冷静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用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体。对合成预聚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预聚体及其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醚型异氰酸 研制方法 结构表征 产品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能 耐大气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及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胜利 何丹 +2 位作者 钟萌 杨梅 张景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游离药物的2.13、2.61倍;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0.84、1.77、1.48、4.99倍,有效渗透率(Peff)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1.56、2.06、2.82、7.17倍。结论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有良好的促吸收效果,并能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 药代动力学 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预聚体合成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祥忠 刘剑洪 田德余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测试聚氨酯预聚体合成中氨酯化反应和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 ,并对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与乙二醇 ( EG)的预聚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1 3
关键词 反应动力学 支化 核磁共振 动力学模型 化反应 甲苯二异氰酸 TDI 乙二醇 EG 复合固推进剂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共混物结晶行为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勇 刘俊红 杨永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乙二醇硬脂酸酯(PEOST)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5%的PEOST能使PBS结晶温度(T_c)降低约10℃,但使熔融温度(T_m)升高约3℃... 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乙二醇硬脂酸酯(PEOST)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5%的PEOST能使PBS结晶温度(T_c)降低约10℃,但使熔融温度(T_m)升高约3℃,继续增加PEOST用量对PBS的T_c和T_m影响不大;PBS的结晶焓(ΔH_c)随PEOST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熔融焓(ΔH_m)先降低再上升;PEOST的结晶属于受限结晶,当其质量分数低于10%,DSC曲线中没有出现PEOST的结晶峰和熔融峰;当质量分数大于20%时,才出现PEOST结晶峰和相应的熔融峰。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谱图中也才出现相应的结晶红外响应峰(1107 cm^(-1)和841 cm^(-1))。广角X射线衍射显示加入PEOST未改变PBS的晶体结构。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PEOST含量较高的共混物晶体尺寸更大,具有更清晰的周期性明暗相间的环带花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丁二醇 乙二醇硬脂酸 结晶行为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