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气溶胶过滤的聚(丙交酯-己内酯)纳米纤维膜
1
作者 李昊林 李袁帅 +3 位作者 罗国营 李大红 胡晓波 袁明伟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面电镜、口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对电纺纤维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了纺丝液中不同共聚物质量分数对纤维膜的结构与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A-PCL共聚物结构与理论一致,成功合成了嵌段共聚物。随着纺丝液中共聚物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黏度升高,纤维的直径逐步均匀,纤维膜表面呈现粗糙变化趋势,纺丝3 h后对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同时保持低压降。因此,PLA-PCL共聚物纤维膜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医用防护口罩过滤层过滤材料,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丙交酯-己内酯) 气溶胶过滤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增韧聚乳酸
2
作者 韩闯 丁宁 +3 位作者 徐鹏武 杨伟军 钮德宇 马丕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等表征手段确认了PCLA的成功合成,并评估了其对PLA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2%(质量分数)的PCLA,可以使PLA的断裂伸长率由6.0%提高至150.4%,同时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76.7 MPa),这是由于PCLA与PLA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CLA能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相尺寸仅为0.28μm;当PCLA质量分数提高至5%时,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67.3%,而拉伸强度几乎不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和较低的雾度。最后通过流变分析了共混物黏弹性的变化,PLA/PCLA共混物主要以黏性形变为主,其低黏度使得共混物容易发生剪切屈服和内部空化,促使共混物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形变。这种增韧剂与增容剂一体的设计方案使得聚乳酸的增韧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己内酯多嵌段合物 乳酸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宏 龙柱 +2 位作者 戴磊 吕勇 胡更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8,共6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纳米SiO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及流变分析仪等,研究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纳米SiO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及流变分析仪等,研究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与纳米SiO2发生强烈的键合作用,使得纳米SiO2能较好分散在基体中。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2%时,PCL/PBSA/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后随着改性纳米SiO2含量的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熔融状态下,复合材料体系剪切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频率的增大呈单增趋势,复合材料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属假塑性流体;少量的改性纳米SiO2可以均匀分散在PCL/PBSA基体树脂中,并能显著提高复合体系的韧性,但当加入量过多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并使得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 纳米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若梦 伍言龙 赵广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涂层可有效提高β-磷酸三钙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复合支架的强度和韧性均与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聚己内酯涂层浓度的提高,复合支架的可靠性显著提高,涂层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但不均匀现象也越明显;结合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评价发现,0.20 g/mL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综合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制备满足骨生长到骨强化两阶段力学性能要求的复合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骨缺损 己内酯涂层 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PCL)/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慧娴 刘光烨 李荣勋 《塑料》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6-51,共6页
从聚己内酯(PCL)与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的相容性机理、PCL/SAN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以及SAN组分的共聚组成及含量对共混物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CL/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目前... 从聚己内酯(PCL)与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的相容性机理、PCL/SAN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以及SAN组分的共聚组成及含量对共混物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CL/SAN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PCL/SAN共混物今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pcl 苯乙烯 丙烯腈共 SAN 共混体系 相容性 研究进展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己内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琪琦 陈荣盈 +2 位作者 王昱 丁亚北 李宏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6,共9页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L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万以上。拉伸性能及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材料结构牢固且为亲水性,力学性能较好,并且通过与现有非降解骨科材料比较,能达到应用要求。热分析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丙交酯的含量增多,PLCL的热稳定性降低,降解速率变快。细胞毒性研究表明,3种材料的细胞存活率均超过100%,具有一定增殖作用,显示出其在骨科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ε-己内酯 (丙交酯-己内酯) 骨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碘化锂双催化体系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7
作者 王艳 肖慧萍 马叶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2,35,共6页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碘化锂(Li I)双催化体系,以苯甲醇(BnOH)为引发剂,协同催化单体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PCL),并利用高温凝胶色谱仪、超导核磁共振仪和...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碘化锂(Li I)双催化体系,以苯甲醇(BnOH)为引发剂,协同催化单体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PCL),并利用高温凝胶色谱仪、超导核磁共振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以甲苯作为溶剂,ε-CL浓度为2.0 mol/L,n(ε-CL)∶n(DBU)∶n(LiI)∶n(BnOH)=100∶1∶1∶1,25℃时反应40 min得到的聚合物性能最优,此时PCL产率为98.5%,数均分子质量为22.8 kg/mol,分散性指数为1.15;②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物PCL的熔融温度为58.4℃,结晶温度为25.7℃;③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碘化锂双催化体系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机理为“单体-活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开环 1 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 碘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PCL)小口径人造血管在动物实验中的内皮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佳丽 陆金燕 +2 位作者 张伟宸 邓小燕 康红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3,共7页
体内植入人造血管后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血管内血栓形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年来科学界进行各种尝试,然而解决血栓形成使血管保持长期通畅的根本方法是实现内皮化。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凭借其可生物降解、成... 体内植入人造血管后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血管内血栓形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年来科学界进行各种尝试,然而解决血栓形成使血管保持长期通畅的根本方法是实现内皮化。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凭借其可生物降解、成本低、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输送等。主要针对PCL小口径人造血管植入不同动物模型后,以及同种动物模型不同植入条件下的内皮化情况展开论述,从动物模型、移植物不同的内皮化方式等角度找到小口径人造血管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依旧不理想的原因,为以后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小口径人造血管 动物模型 内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己内酯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胡芸 谢凯 +1 位作者 陈一民 安立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0,54,共4页
研究了己内酯开环聚合中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及以乙二醇 -钛酸丁酯作为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 ,得出了己内酯开环的较佳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为 140℃ ,反应时间为 7h)并拟合出在该反应条件下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与乙二醇的关系式 M=15... 研究了己内酯开环聚合中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及以乙二醇 -钛酸丁酯作为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 ,得出了己内酯开环的较佳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为 140℃ ,反应时间为 7h)并拟合出在该反应条件下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与乙二醇的关系式 M=15 0 .4 6( Vρ/m) -0 .5315。聚己内酯结构用红外、核磁共振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合反应 研究 己内酯 开环 生物降解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磁性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6
10
作者 苟马玲 张阳德 +6 位作者 王辉 谢震 王吉伟 潘一峰 谢希惠 涂铭旌 钱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7,241,共4页
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共聚物,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磁性聚合物多孔微球。结果表明微球为多孔结构,孔与孔相连,同时微球具有超顺磁性。
关键词 磁流体 己内酯-乙二醇-己内酯 合物微球 溶剂扩散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己内酯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炼 魏志勇 +2 位作者 张瑶 杨璠 齐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分别以D,L-乳酸和L-乳酸为原料制得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以辛酸亚锡为内酯开环聚合引发剂,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考察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和温度等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由ε-CL与D,L-LA... 分别以D,L-乳酸和L-乳酸为原料制得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以辛酸亚锡为内酯开环聚合引发剂,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考察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和温度等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由ε-CL与D,L-LA和L-LA共聚合制得聚(ε-己内酯-D,L-丙交酯)和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较高的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ε-己内酯-D L-丙交酯) (ε-己内酯-L-丙交酯) 丙交酯 辛酸亚锡 丙交酯 合成 结构表征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蕾 何毅 +1 位作者 李赛 刘孝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聚ε-己内酯(PCL)作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在其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透明的PCL/SiO2杂化材料。通过SEM观察,证实该材料达到了分子级复合。采用FTIR、XPS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该类杂化材料中有机、... 以聚ε-己内酯(PCL)作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在其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透明的PCL/SiO2杂化材料。通过SEM观察,证实该材料达到了分子级复合。采用FTIR、XPS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该类杂化材料中有机、无机组分间存在少量共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聚ε-己内酯/SiO2 杂化材料 溶胶-凝胶反应 pcl 生物医学材料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结晶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官习鹏 全大萍 +1 位作者 廖凯荣 麦堪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纳米CaCO3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CaCO3对PCL结晶性能和纳米CaCO3含量对PCL/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DSC结果显示纳米CaCO3对PCL的成核结晶有一定促进作用,辐照交联使PCL的结...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纳米CaCO3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CaCO3对PCL结晶性能和纳米CaCO3含量对PCL/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DSC结果显示纳米CaCO3对PCL的成核结晶有一定促进作用,辐照交联使PCL的结晶熔融温度和开始结晶温度分别提高3~5℃和2—5℃;DMA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模量随纳米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但高于40%后基本无变化。纳米CaCO3含量在5%-15%范围内能明显提高PCL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杨氏模量;辐照交联也起到增强各组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其变化的规律与交联前一致。复合材料经辐照交联后具有形状记忆特性,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形变后的材料在熔融温度下开始回复所需时间缩短,回复速率加快,所有组成的样品在所测试的实验条件下最终回复率达97%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纳米CaCO3粒子在PCL基质中无明显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pcl) 纳米碳酸钙 形状记忆性能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和丙烯腈-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共混物生成环带球晶中的几个新现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刚 罗军 +1 位作者 景蛟凯 姜炳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64-666,共3页
聚己内酯(PCL)和丙烯腈-苯乙烯无规共聚物(SAN)的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曾被广泛研究[1~4].PCL的结晶形成球晶结构,其和SAN共混,在熔体中结晶时不但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消光,而且存在非常明显的明暗... 聚己内酯(PCL)和丙烯腈-苯乙烯无规共聚物(SAN)的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曾被广泛研究[1~4].PCL的结晶形成球晶结构,其和SAN共混,在熔体中结晶时不但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消光,而且存在非常明显的明暗交替的周期性环带状结构,称之为“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pcl SAN 环带球晶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聚ε-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琳 杨庆 +2 位作者 沈新元 郯志清 刘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3,共5页
对经典的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进行适当改进,结合致孔剂直接黏结工艺制备三维多孔聚ε-己内酯(PCL)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氯化钠为致孔剂,利用预成型-真空浇铸-脱溶剂工艺制得支架材料.对支架的微结构、孔径、孔隙率和亲水性等性能进行表征... 对经典的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进行适当改进,结合致孔剂直接黏结工艺制备三维多孔聚ε-己内酯(PCL)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氯化钠为致孔剂,利用预成型-真空浇铸-脱溶剂工艺制得支架材料.对支架的微结构、孔径、孔隙率和亲水性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黏结工艺中加入水量在2%~8%时都可形成均匀多孔黏结结构,且支架孔隙率几乎不变;支架孔径基本分布在10~80μm;孔隙率可达(89±1)%;采用抽真空与加热相结合的脱溶剂工艺可以提高孔隙率.制得的PCL支架厚度>5mm且为三维高孔隙率海绵体结构,可适用于软组织工程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聚ε-己内酯(PCI ) 溶剂浇铸/粒子沥滤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及PCL-PEG-PCL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海东 官元 +1 位作者 辛贺 程凤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引发剂,采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考察了n(ε-CL)/n[Sn(Oct)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以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合成了不同相对...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引发剂,采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考察了n(ε-CL)/n[Sn(Oct)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以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研究了ε-CL均聚物及共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和结晶形态。PCL最佳合成工艺为:n(ε-CL)/n[Sn(Oct)2]为400,温度130℃,反应时间4 h。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从2×103增加到8×103,三嵌段共聚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和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结晶温度及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球晶的形态和尺寸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辛酸亚锡 聚ε-己内酯-乙二醇-聚ε-己内酯三嵌段共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茶多酚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艳 覃宇悦 +4 位作者 袁明龙 杨继怡 梁小波 袁明伟 曹建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4-146,223,共4页
以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和茶多酚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聚己内酯/茶多酚活性包装膜材料,测定了不同茶多酚含量对膜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谱图说明茶多酚与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基质间发生相互作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 以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和茶多酚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聚己内酯/茶多酚活性包装膜材料,测定了不同茶多酚含量对膜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谱图说明茶多酚与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基质间发生相互作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和茶多酚共混成膜时,茶多酚均匀分散。添加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透明度,却有效提高其柔韧性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己内酯 茶多酚 复合膜 机械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乳酸)的直接熔融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耀明 周玲 汪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1,共5页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外消旋乳酸(dl-LA)和CL以3∶7(摩尔比)投料,将dl-LA和CL在180℃、70Pa下直接熔融共聚12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73 3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dl-LA)];将左旋乳酸(l-LA)和CL在同样条件下直接熔融共聚16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12 1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l--LA)].与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相比,LA与CL直接熔融共聚的合成工艺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乳酸) 直接熔融 合成 结构表征 可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鲁越 熊左春 +2 位作者 李庆 熊成东 陈栋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8,共5页
对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LCA)系列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PLCA共聚物组分中己内酯含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从61.80MPa下降到16.10MPa,断裂伸长率从21.83%增加到695.69%,且PLCA样品表现出不... 对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LCA)系列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PLCA共聚物组分中己内酯含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从61.80MPa下降到16.10MPa,断裂伸长率从21.83%增加到695.69%,且PLCA样品表现出不同的拉伸应变行为。PLCA共聚物组分中己内酯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快。在体外降解过程中,样品自身缺陷、摩尔质量降低、结晶度变化等因素造成PLCA样品的拉伸强度产生了变化。断裂伸长率的减小表明PLCA样品在降解过程中是逐渐变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co-ε-己内酯) 力学行为 体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co-ε-己内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志勇 刘炼 +4 位作者 于凤云 王沛 齐民 陈广义 张万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5,129,共4页
以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D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1。3CNMR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表明两类酯交换反应存在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化分布;共聚物组成... 以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D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1。3CNMR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表明两类酯交换反应存在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化分布;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各序列长度随相应单体加入量增加而增长。DSC和XRD分析了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结晶性与单元序列长度密切相关。共聚物只观察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ox方程,说明所得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或者说包含有相容性嵌段成分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丙交酯-co-ε-己内酯) 辛酸镁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