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新型接枝聚α-D-吡喃半乳糖苷色谱固定相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富强 郝俊霞 +1 位作者 戴小军 龚波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57-2762,共6页
以2-溴异丁酰溴为引发剂,CuCl/CuCl2/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将单体6-O-甲基丙烯酰基-1,2,3,4-双-O-亚异丙基-α-D-吡喃半乳糖苷(6-O-methacrylo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 以2-溴异丁酰溴为引发剂,CuCl/CuCl2/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将单体6-O-甲基丙烯酰基-1,2,3,4-双-O-亚异丙基-α-D-吡喃半乳糖苷(6-O-methacryloyl-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MAIPGal)接枝到5μm大孔硅胶表面上,得到了新型接枝聚合物(pMAIPGal)色谱固定相.考察了单体的合成过程、分离性能以及乙腈、甲醇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固定相进行了表征.经元素分析测得该聚合物填料的接枝链密度达0.818 mg/m2.在反相色谱模式下,该固定相可基线分离7种酚类化合物和4种胺类化合物.与C18反相柱相比,该合成柱的分离时间较短且分离效果较好.同时,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对酚类和胺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流动相中有机溶剂含量的增加,该类化合物的保留减弱.实验结果表明,该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聚α-d-吡喃半乳糖苷 色谱固定相 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分离 色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的筛选及低聚半乳糖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琪 郭玉娟 +1 位作者 刘彤 那治国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β-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得到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定、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物功能。文章通过酶活力以及转糖苷活力的测定,确定乳酸克鲁维酵母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制备GOS。通过单因素试验得... β-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得到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定、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物功能。文章通过酶活力以及转糖苷活力的测定,确定乳酸克鲁维酵母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制备GOS。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不同的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pH对GOS产率有显著性影响,而不同的底物浓度影响不大。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GOS产率,获得该酶水解乳糖转化合成GOS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底物浓度200 mg/mL、加酶量0.030%、反应温度36.9℃、反应时间2.5 h、反应pH值6.7为最优条件。GOS产率可达(12.61±0.17)%。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为GOS的定向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Β-乳糖 响应面 GOS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奶酪的产β-半乳糖苷酶乳酸片球菌的筛选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特性
3
作者 李欣 张秋涵 +4 位作者 马子尧 关波 胡有贞 李谞 倪永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8,共9页
为了给益生性低聚半乳糖(GOS)的合成提供新的乳酸菌酶源,本研究从新疆传统奶酪中筛选具有高转糖苷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产酶菌株。在以乳糖为单一碳源的MR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显色剂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以菌落生长颜色... 为了给益生性低聚半乳糖(GOS)的合成提供新的乳酸菌酶源,本研究从新疆传统奶酪中筛选具有高转糖苷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产酶菌株。在以乳糖为单一碳源的MR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显色剂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以菌落生长颜色进行初筛,以粗酶液酶活性以及转糖苷反应混合物的薄层色谱(TLC)进行复筛,结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产转糖苷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菌株进行鉴定。单因素实验确定菌株的产酶条件和粗酶液的转糖苷反应条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转糖苷反应产物的组分及含量。筛选获得产转糖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6株,其中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Y1的产酶水平和转糖苷活性最高。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acidilactici Y1在20 mg/mL乳糖,37℃培养18 h时,产酶水平最高可达(15.52±0.34)U/g。在初始乳糖浓度300 mg/mL,加酶量4.24 U/mL,50℃反应28 h时,GOS得率最高为38.4%±0.56%(w/w),乳糖残留量为30.9%±0.44%(w/w)。其中转移二糖、转移三糖以及转移四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6%±0.21%(w/w)、18.3%±0.15%(w/w)和4.5%±0.01%(w/w)。以上结果表明,P.acidilactici Y1是一株产转糖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新菌株,在益生性GOS的合成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转糖活性 乳糖 乳酸片球菌 奶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β-半乳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
4
作者 符长春 杨瑞金 仝艳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7,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研究β-gal^(ATCC29521)的异源表达条件和发酵优化条件、酶学性质及其在乳清体系合成GOS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β-gal^(ATCC29521)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2,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E.coli BL21(DE3)-pET28a-β-gal^(ATCC29521)重组菌在含有10 g/L蔗糖、12 g/L胰蛋白胨、24 g/L酵母粉的培养基中,且0.05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在27℃诱导培养16 h后,酶活力可达318.03 U/mL。粗酶液经过镍柱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蛋白,其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40℃。β-gal^(ATCC29521)纯化酶在温度10~30℃和pH 6.5~9.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Mn^(2+)和Mg^(2+)可显著提高酶活性,Cu^(2+)和Fe^(3+)则显著抑制酶活性。以乳清为底物合成GOS时,该酶的产率为29.83%。研究结果表明β-gal^(ATCC29521)在GOS的制备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Β-乳糖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发酵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研究
5
作者 李智慧 赖田甜 +4 位作者 张敏 郝瑞敏 姚梦珂 赵华 杨贞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探究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方法,并将获得的适宜固定化酶应用于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结果表明,较优固定化载体为壳聚糖,β-半... 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探究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方法,并将获得的适宜固定化酶应用于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结果表明,较优固定化载体为壳聚糖,β-半乳糖苷酶的优化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0.03 g/mL,静置时间2 h,戊二醛体积分数2%,交联时间3 h,吸附时间12 h,固定化温度60℃,加酶量0.4 mg/g(以壳聚糖微球质量计)。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耐酸、碱、热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进一步利用壳聚糖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合成GOS,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加酶量为2 U/mL,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50℃,初始乳糖质量浓度为500 g/L,反应时间为14 h。此条件下GOS产率可达到52.61%,高于已报道的GOS产率(25.1%~46.0%),且产物中聚合度大于等于3的GOS含量为37.07%。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产GOS活性仍保留了97.21%,研究获得的壳聚糖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在GOS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乳糖合成 固定化方法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9
6
作者 归莉琼 魏东芝 +1 位作者 崔玉敏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研究了温度、pH、酶量和起始乳糖浓度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发现乳糖水解为单糖和合成低聚糖所需的最佳条件并不相同;利用有机溶剂作反应介质有利于低聚糖合成。在疏水性环己烷/水(95/5,V/V)反应体系中得到的低聚糖浓... 研究了温度、pH、酶量和起始乳糖浓度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发现乳糖水解为单糖和合成低聚糖所需的最佳条件并不相同;利用有机溶剂作反应介质有利于低聚糖合成。在疏水性环己烷/水(95/5,V/V)反应体系中得到的低聚糖浓度为52.6g/L,占总产物的39.19%;在亲水性乙酸乙酯/水(80/20,V/V)体系中得到低聚糖的浓度为40.04g/L,占总产物的39.62%。另外,疏水性有机溶剂抑制低聚糖水解的能力强于亲水性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乳糖 合成 米曲霉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牡丹 杨伟东 +2 位作者 柯蕾 檀志芬 崔丽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3-185,189,共4页
研究了反应时间、乳糖浓度、温度、加酶量、pH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量、乳糖浓度、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温度55℃、乳糖浓度40%、加... 研究了反应时间、乳糖浓度、温度、加酶量、pH对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量、乳糖浓度、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温度55℃、乳糖浓度40%、加酶量40U/g、反应时间3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低聚半乳糖的合成率为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乳糖 Β-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D-半乳糖苷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郑义 张健 +4 位作者 曹永强 赵笑 余志坚 陈超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min,接种量2.0%,发酵36 h。粗酶液酶活力为2.60 U/mL;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酶的比活力为157.35 U/mg。酶最适反应温度35℃,最适pH 6.0,在20~40℃和pH 5.0~7.0的范围内酶的稳定性较好;M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利用菌株ZX-5β-D-半乳糖苷酶分解乳糖并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在35℃、乳糖质量浓度60 g/100 mL、酶浓度1.0 U/mL条件下,乳糖水解率达68.34%(50 h),GOS产率达34.70%(40 h),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Β-d-乳糖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成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15
9
作者 秦燕 宁正祥 胡新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包埋后的乳糖酶的基本酶学性质和 pH、温度、反应时间、起始乳糖质量分数和酶用量对固定化酶合成低聚糖的影响。得到填充床式连续反应优化反应条件为 4 0 %的乳糖质量分数 ,反应温度 5 5℃ ,pH 5 5 ,反应停留时间 4 5m...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包埋后的乳糖酶的基本酶学性质和 pH、温度、反应时间、起始乳糖质量分数和酶用量对固定化酶合成低聚糖的影响。得到填充床式连续反应优化反应条件为 4 0 %的乳糖质量分数 ,反应温度 5 5℃ ,pH 5 5 ,反应停留时间 4 5min ,酶用量 30U/g乳糖。得率可达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乳糖 固定化 合成 凝胶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生产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正义 肖敏 +1 位作者 卢丽丽 李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1-244,共4页
研究利用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生产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既能解决乳糖不耐症问题,同时还在牛奶中增添了低聚半乳糖双歧因子。从Enterobacter sp.B5的无细胞抽提液中,利用硫酸铵沉淀制备具有转... 研究利用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生产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既能解决乳糖不耐症问题,同时还在牛奶中增添了低聚半乳糖双歧因子。从Enterobacter sp.B5的无细胞抽提液中,利用硫酸铵沉淀制备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作用鲜牛奶生成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利用薄层层析、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和软件NIH ImageJ 1.36分析了反应产物中的糖组分(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和低聚糖(包括转移二糖和三糖))。结果显示酶作用后的鲜牛奶中大约70%的乳糖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至少10%的乳糖通过转糖基反应生成低聚半乳糖。在酶浓度为3U/ml,50℃酶解4h的反应条件下,获得含低聚半乳糖的低乳糖牛奶的糖组成为0.59%低聚半乳糖(含0.37%转移二糖和0.22%三糖),1.33%乳糖,2.83%单糖。本研究利用软件NIH ImageJ 1.36定量分析样品糖组分的TLC结果,可以避免乳糖的同分异构体-转移二糖在高压液相色谱结果中因无法分离而造成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转糖基作用 乳糖 乳糖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诱导大肠杆菌β-D-半乳糖苷酶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战强 陈阳 +4 位作者 夏利宁 王金泉 刘英玉 张晓红 姚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7,共4页
大肠杆菌是是重要的使人罹患疾病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被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指标。大肠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β-D-半乳糖苷酶,这种酶常被用于进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本试验是探索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 大肠杆菌是是重要的使人罹患疾病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被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指标。大肠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β-D-半乳糖苷酶,这种酶常被用于进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本试验是探索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苷酶的最佳条件,缩短基于酶检测技术检测大肠杆菌的时间。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中加入乳糖的浓度、剂量和培养时间,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因素水平,以β-D-半乳糖苷酶活力OD值为判定指标,确定乳糖诱导大肠杆菌产生β-D-半乳糖苷酶的客观条件。结果于10 m L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添加0.5%乳糖1 m L,诱导时间为4 h时所诱导的β-D-半乳糖苷酶量最多。说明恰当的乳糖浓度能很好地诱导大肠杆菌短时间产生β-D-半乳糖苷酶,并因此可以明显缩短利用该酶检测大肠杆菌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诱导 大肠杆菌 Β-d-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D-吡喃半乳糖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同军 蔡晋辉 周泽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1-725,共5页
为深入了解β-D-吡喃半乳糖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特性,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量了室温下β-D-吡喃半乳糖晶体在0.3~3.0THz范围内的吸收谱及折射率谱,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得了半乳糖在1.5~19.5THz之间的吸收谱。实验研... 为深入了解β-D-吡喃半乳糖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特性,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量了室温下β-D-吡喃半乳糖晶体在0.3~3.0THz范围内的吸收谱及折射率谱,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得了半乳糖在1.5~19.5THz之间的吸收谱。实验研究的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6-311+G**基组计算了气态孤立β-D-吡喃半乳糖分子的结构及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振动频率,并据此对实验光谱吸收峰进行了指认。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因为分子间效应而导致的少许偏移外,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实验光谱在6THz以上频段的共振吸收峰来源于明确的分子内振动模式,而6THz以下低频段的共振吸收峰则主要来源于分子间氢键或晶体的声子模式。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对比表明物质的远红外吸收特征对于分子的结构和空间排列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吡喃乳糖 太赫兹时域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猫豆β-D-半乳糖苷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延发 孟雪琴 +1 位作者 杜毅峰 李绪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93,共6页
经硫酸铵分级分离 ,DEAE- cellulose5 2 ,CM- cellulose5 2和 Sephacryl S10 0 HR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熊猫豆黄化苗中获得了一种β- D -半乳糖苷酶 ,活性收率为 8.0 % ,纯化倍数为 2 4 5 .经PAGE显示单一蛋白着色带 ,用 IEF- PAGE测定其... 经硫酸铵分级分离 ,DEAE- cellulose5 2 ,CM- cellulose5 2和 Sephacryl S10 0 HR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从熊猫豆黄化苗中获得了一种β- D -半乳糖苷酶 ,活性收率为 8.0 % ,纯化倍数为 2 4 5 .经PAGE显示单一蛋白着色带 ,用 IEF- PAGE测定其 PI为 4 .1.SDS- PAGE显示 2条蛋白着色带 ,其相应分子量分别为 4 0 k D和 2 9k D.Sephadex G2 0 0层析法测得表观分子量为 6 8k D.以 ONPG和PNPG为底物测得该酶的表观 Km 分别为 3.0 2 mmol/ L和 0 .33mmol/ L.最适 p H为 4 .2 ,最适温度为 5 2℃ .以乳糖为底物测得表观 Km 为 4 3mmol/ L.Hg CI2 ,DTNB,NEMI,半乳糖和乳糖对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豆 Β-d-乳糖 化学修饰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合成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美玲 江波 张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39,共6页
通过对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 SK28.003的发酵获得β-半乳糖苷酶酶液,经过浓缩、盐析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制备酶粉。利用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苷功能催化乳糖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 通过对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 SK28.003的发酵获得β-半乳糖苷酶酶液,经过浓缩、盐析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制备酶粉。利用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苷功能催化乳糖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GOS产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乳糖起始质量浓度为50 g/d L,加酶量为6 U/g,反应温度为60℃,p H 7.5。在此条件下反应12 h,GOS产率可达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糖 乳糖 转糖功能 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条件的优化及其在不同季节、嫩度和品种间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志 黄海波 +1 位作者 张芸 倪德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388,共5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的比活力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1比活力测定条件为:以pH4.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液,在60℃下反应7min。对不同茶叶品种、生长季节以及不同嫩度叶片中...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的比活力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β-D-半乳糖苷酶1比活力测定条件为:以pH4.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为缓冲液,在60℃下反应7min。对不同茶叶品种、生长季节以及不同嫩度叶片中的β-D-半乳糖苷酶比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与绿茶品种中β-D-半乳糖苷酶比活力差异明显,不同季节与不同嫩度茶叶叶片之间也存在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Β-d-乳糖 比活力 品种 季节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建福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柱分成低聚半乳糖、乳糖和单糖(葡萄糖、半乳糖)3个组分。由SephadexG-15色谱柱收集的低聚半乳糖组分上DTF树脂柱出现2个洗脱峰,分别为低聚半乳糖和乳糖。经过上述2步纯化的低聚半乳糖组分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为一个单峰,其保留时间为10.481min。该低聚半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半乳糖组成的三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纯化 组成分析 催化合成 K.fragilis Β-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糖凝胶固定β-D-半乳糖苷酶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丽颖 刘思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76,共4页
以壳聚糖凝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D-半乳糖苷酶,对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及乳糖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乳糖酶固定的最佳条件为:2.5%壳聚糖与2%戊二醛、1.0mg/mL的溶液酶,(pH值为7.0)固定9h,酶活力回收率为61.05%
关键词 凝胶 固定化 Β-d-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快速分离纯化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建福 李素芬 +2 位作者 陈占洲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xplorer 100中压液相色谱的HiprepR16/10 Source 30Q强阴离子交换柱和Hioad26/60 Superdex凝胶过滤色谱连续两步纯化,酶的回收率为27%,纯化倍数为42。纯化的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在垂直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呈现一条染色谱带,表明纯化的酶具有较高的纯度。K.fragilis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液相色谱 脆壁克鲁维酵母 Β-d-乳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肖肖 王梦凡 +2 位作者 齐崴 苏荣欣 何志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8-162,167,共6页
研究了乳酸克鲁维酵母所产β-半乳糖苷酶交联酶聚体(CLEAs)的制备条件和酶学性质,并应用于乳糖为底物催化制备低聚半乳糖(GOS)的反应体系中。结果表明:将β-半乳糖苷酶酶液稀释20倍,按体积比1∶1加入异丙醇,4℃下沉淀30min,加入体积分数... 研究了乳酸克鲁维酵母所产β-半乳糖苷酶交联酶聚体(CLEAs)的制备条件和酶学性质,并应用于乳糖为底物催化制备低聚半乳糖(GOS)的反应体系中。结果表明:将β-半乳糖苷酶酶液稀释20倍,按体积比1∶1加入异丙醇,4℃下沉淀30min,加入体积分数为0.125%交联剂戊二醛,4℃下交联30min,离心洗涤,所得CLEAs的酶活保留达45.77%;与游离酶相比,β-半乳糖苷酶CLEAs的最适p H由7提高至8,最适温度由30℃提高至37℃,p H和温度的适用范围有所拓宽,且37℃下热稳定性提高1倍,具有更高的转糖苷活性选择性,适于制备功能性低聚半乳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克鲁维酵母 Β-乳糖 交联酶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α-半乳糖苷酶酶解大豆低聚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璇琳 李素波 +3 位作者 高红伟 田曙光 宫锋 章扬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226,共5页
本研究应用本实验室基因重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和水苏糖进行了酶解,应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了酶解前后大豆低聚糖的变化情况,结合大豆制品传统加工工艺,提出了酶的添加方式和工艺。
关键词 大豆低 肠胃胀气 基因重组α-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