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1
作者 陈传胜 李熙瑞 张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证实WO_(3)/PEDOT纳米线阵列薄膜为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和拉曼光谱证明核壳结构为六方相的WO_(3)核与非晶PEDOT薄壳层所组成。循环伏安曲线显示WO_(3)/PEDOT纳米线的电化学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WO_(3)/PEDOT纳米线在波长为633 nm处获得了对比度为78.2%、着色时间为4.6 s、褪色时间为2.0 s以及着色效率为78.6 cm^(2)/C的优异特性,由于核与壳层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变色响应速度和循环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智能显示、节能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3 4-乙烯二氧噻吩) 核壳纳米结构 溶剂热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能隙共轭聚合物:聚[(3-烷基)噻吩-2,5]-取代苯甲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潮 吴洪才 +2 位作者 易文辉 李宝铭 孙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47-1751,共5页
合成了 3 -丁基噻吩和 3 -辛基噻吩 ,并分别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具有极低能隙的聚 ( 3 -丁基噻吩 )对硝基苯甲烯 ( PBTNBQ)、聚 ( 3 -丁基噻吩 )对二甲氨基苯甲烯( PBTDMABQ)和聚 ( 3 -辛基噻吩 )对二... 合成了 3 -丁基噻吩和 3 -辛基噻吩 ,并分别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具有极低能隙的聚 ( 3 -丁基噻吩 )对硝基苯甲烯 ( PBTNBQ)、聚 ( 3 -丁基噻吩 )对二甲氨基苯甲烯( PBTDMABQ)和聚 ( 3 -辛基噻吩 )对二甲氨基苯甲烯 ( POTDMABQ)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确认了产物的结构 ,发现中间产物聚 ( 3 -烷基 )噻吩取代苯甲烷衍生物中存在部分醌化产物 .根据 Eg 与入射光子能量 hν的关系 ,采用 2种模型计算了 3种聚合物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为 PBTNBQ1 .63 ,1 .84e V;PBTDMABQ1 .44,1 .75 e V和 POTDMABQ1 .3 2 ,1 .69e V,属窄能隙共轭聚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烷基)噻吩-2 5]苯甲烯 窄能隙共轭合物 带隙宽度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结构对聚[(3-烷基)噻吩-2,5]-取代苯甲烯衍生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潮 吴洪才 +2 位作者 易文辉 孙建平 孟令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3-977,F010,共6页
采用3-烷基噻吩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聚合反应得到了5种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衍生物: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BTNBQ)、聚(3-己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HTNBQ)、聚(3-丁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BTDMABQ)、聚(3-己... 采用3-烷基噻吩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聚合反应得到了5种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衍生物: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BTNBQ)、聚(3-己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HTNBQ)、聚(3-丁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BTDMABQ)、聚(3-己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HTDMABQ)和聚(3-辛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OTDMABQ).计算其光学禁带宽度分别为PBTNBQ(1.82eV),PHTNBQ(1.85eV),PBTDMABQ(1.71eV),PHTDMABQ(1.78eV)和POTDMABQ(1.67eV).利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测量了5种聚合物薄膜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分别为1.74×10-8,1.82×10-8,5.62×10-9,8.64×10-9和1.22×10-8esu,均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针对取代基结构对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从分子内极化程度和主链电子的离域程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 取代基结构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禁带宽度 四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2,4-二乙烯基3-十二烷基噻吩-1,3,4-噁二唑交替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虞婧 祁争健 +3 位作者 孙岳明 何艳芳 韦斌 王雪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0,36,共4页
采用Heck偶合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的含有空穴传输单元3-十二烷基噻吩和电子传输单元1,3,4-噁二唑的低带隙能的聚2,4-二乙烯基-3-十二烷基噻吩-1,3,4-噁二唑共轭聚合物(P3DDTV-OXD)。并且通过1H-NMR、FT-IR、凝胶色谱(GPC)、UV-vis光谱、荧... 采用Heck偶合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的含有空穴传输单元3-十二烷基噻吩和电子传输单元1,3,4-噁二唑的低带隙能的聚2,4-二乙烯基-3-十二烷基噻吩-1,3,4-噁二唑共轭聚合物(P3DDTV-OXD)。并且通过1H-NMR、FT-IR、凝胶色谱(GPC)、UV-vis光谱、荧光光谱(PL)、循环伏安(CV)法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与规整的聚3-十二烷基噻吩均聚物(P3DDT)相比,共聚物的UV最大吸收波长和Pl最大发射波长明显蓝移,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且电子亲和势较高,同时拥有空穴和电子传输能力,实现了电荷在分子内的双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十二烷基噻吩 交替共 Heck偶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玫瑰红催化喹喔啉-2(1H)-酮的C3-H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能选 徐宏烈 +1 位作者 刘华 李兰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7,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化的方案,较好收率获得一系列相应的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最高产率可达到76%。反应体系具有经济实用性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为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喹唑啉-2(1H)- 苯丙酮 3-烷基化喹唑啉-2(1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TiO_2/聚3-己基噻吩多孔膜电极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郝彦忠 蔡春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95-1398,共4页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ITO/聚3-己基噻吩(ITO/P3HT)膜和纳米结构TiO2/聚3-己基噻吩(TiO2/P3HT)复合膜的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P3HT膜的禁带宽度为1.89eV,价带位置为-5.4eV.在ITO/TiO2/P3HT复合膜电极中存...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ITO/聚3-己基噻吩(ITO/P3HT)膜和纳米结构TiO2/聚3-己基噻吩(TiO2/P3HT)复合膜的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P3HT膜的禁带宽度为1.89eV,价带位置为-5.4eV.在ITO/TiO2/P3HT复合膜电极中存在p-n异质结,在一定条件下异质结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P3HT修饰ITO/TiO2电极可使光电流发生明显的红移,从而提高了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TiO2/P3HT电极 光电化学 3-己基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2,3-二羧酸的电合成
7
作者 王永琪 孙琪昕 +1 位作者 郑婕 冯柏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应中底物活泼性的考究。通过格氏反应合成了3-甲基-2-噻吩羧酸,主要对其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较优反应时间为6 h,产品收率最高达87.8%。以间接电氧化法合成噻吩-2,3-二羧酸,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基质氧化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工艺下收率为87.6%。噻吩-2,3-二羧酸的整个电合成的过程中均无采用传统有毒有害的卤化剂与氧化剂,对环境友好,三废排放少,且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电卤化 格氏反应 噻吩-2 3-二羧酸 医药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细颗粒物PM_(2.5)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党琴 龚爱琴 +4 位作者 丁邦东 周慧 田连生 韩磊 黄文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3-397,共5页
将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悬浮液(1g·L^(-1))10μL涂覆在玻碳电极(GCE)上,在室温干燥后,再将0.5%(质量分数)Nafion乙醇溶液滴涂于其表面,制得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 将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悬浮液(1g·L^(-1))10μL涂覆在玻碳电极(GCE)上,在室温干燥后,再将0.5%(质量分数)Nafion乙醇溶液滴涂于其表面,制得聚(3-己基噻吩)-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铅(Ⅱ)离子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电极对铅(Ⅱ)离子在-0.713V处出现明显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为玻碳电极上的6倍。在pH 5.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在沉积电位为^(-1).0V,沉积时间为150s和扫描速率为100mV·s^(-1)的条件下,铅(Ⅱ)离子浓度在0.010~4.5μmol·L^(-1)内与其相应氧化峰电流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0×10-9 mol·L^(-1)。在此条件下测定铅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方法用于测定环境监测站所取的PM_(2.5)实际样品,所得测定值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己基噻吩) 石墨烯 NAFION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甲基噻吩修饰量子点硫化铅连接TiO_2纳米结构膜的光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郝彦忠 王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4-517,共4页
采用原位化学法在纳米结构TiO2电极上制备了量子点PbS(Q-PbS),并用电化学方法在TiO2/Q-PbS表面聚合3-甲基噻吩[poly(3-Methylthiophene),PMeT].研究结果表明,PMeT和Q-PbS单独修饰纳米结构TiO2电极和PMeT修饰Q-PbS连接纳米结构TiO2电极... 采用原位化学法在纳米结构TiO2电极上制备了量子点PbS(Q-PbS),并用电化学方法在TiO2/Q-PbS表面聚合3-甲基噻吩[poly(3-Methylthiophene),PMeT].研究结果表明,PMeT和Q-PbS单独修饰纳米结构TiO2电极和PMeT修饰Q-PbS连接纳米结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可见光区光电转换效率均比纳米结构TiO2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显著;PMeT与Q-PbS修饰的纳米结构TiO2之间存在p-n异质结.在一定条件下p-n异质结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PbS 3-甲基噻吩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不同相形态中聚3-己基噻吩光学性质的影响
10
作者 朱俊 彭瑞祥 王命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2-795,共4页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u2+分别与稀溶液、分散液和薄膜三种体系中的聚3-己基噻吩(P3HT)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3HT的相形态对其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在四氢呋喃的稀溶液中,P3HT与Cu2+的溶剂化程度都很高,它们之间几乎...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u2+分别与稀溶液、分散液和薄膜三种体系中的聚3-己基噻吩(P3HT)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3HT的相形态对其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在四氢呋喃的稀溶液中,P3HT与Cu2+的溶剂化程度都很高,它们之间几乎不存在化学作用;在分散液中,P3HT形成聚集的颗粒,Cu2+的加入产生较弱的氧化掺杂,Cu2+部分进入到分散颗粒中;在P3HT的薄膜中,Cu2+使链的共轭长度变短,引起光吸收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己基噻吩 铜离子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在ZnS(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琼 张福兰 +1 位作者 黄辉胜 徐伯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3-98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TBT)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C-DTBT单体在ZnS(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C-DTBT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C-DTBT吸附在ZnS(100)表面时,ZnS(100)表面向PC-DTBT转移0.200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溴代噻吩-5-基)-2 1 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 ZnS(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基噻吩)包覆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_(1.18)Ni_(0.15)Co_(0.15)Mn_(0.52)O_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红 杜勇慧 +2 位作者 张鑫 刘文闫 周晓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7-78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1.18)Ni_(0.15)Co_(0.15)Mn_(0.52)O_2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并使用聚(3-己基噻吩)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采用多种光谱学和电化学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3-己基噻吩)溶液浸泡后在...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1.18)Ni_(0.15)Co_(0.15)Mn_(0.52)O_2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并使用聚(3-己基噻吩)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采用多种光谱学和电化学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3-己基噻吩)溶液浸泡后在富锂材料表面形成厚约1. 5 nm的均匀包覆层.表面包覆后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极化和阻抗明显减小.在0. 2C倍率下,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未包覆的富锂材料放电比容量衰减为170 m A·h/g,而经过0. 3%聚(3-己基噻吩)包覆的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则保持在205 m A·h/g,容量保持率由68%提高到82%; 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由72 m A·h/g提高到116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表面包覆 富锂材料 (3-己基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烷基噻吩系列物的合成与表征
13
作者 朱霞 周海 +1 位作者 佟拉嘎 卢一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78,85,共4页
采用Fe(III)催化剂合成法合成聚3-丁基噻吩(P3BT)、聚3-己基噻吩(P3HT)和聚3-十二烷基噻吩(P3DDT)。用GPC和1 H-NMR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进行表征,用SEM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 采用Fe(III)催化剂合成法合成聚3-丁基噻吩(P3BT)、聚3-己基噻吩(P3HT)和聚3-十二烷基噻吩(P3DDT)。用GPC和1 H-NMR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进行表征,用SEM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3种聚合物氯仿溶液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合成的聚合物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氯仿溶液中,P3BT、P3HT、P3DDT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436nm、437nm和430nm,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70.0nm、581.2nm和573.8nm。综合分析发现P3HT更适于用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烷基噻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烷基)噻吩的π-聚集行为(英文)
14
作者 木合塔尔.依米提 山本隆一 帕提古丽.依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了聚(3-己烷基)噻吩(P3HexTh)在氯仿中的π-聚集行为。将乙酸、乙醇、甲醇等聚(3-己烷基)噻吩难溶溶剂加入P3HexTh的氯仿溶液时,产生比较稳定的聚合物聚集态。用直径0.20-0.01μm滤膜过滤P3HexTh溶...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了聚(3-己烷基)噻吩(P3HexTh)在氯仿中的π-聚集行为。将乙酸、乙醇、甲醇等聚(3-己烷基)噻吩难溶溶剂加入P3HexTh的氯仿溶液时,产生比较稳定的聚合物聚集态。用直径0.20-0.01μm滤膜过滤P3HexTh溶液的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胶体颗粒随着溶液中乙酸量的增加而增大。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的头对尾P3HexTh(Zn/Ni)发生π-聚集行为,而用化学氧化法合成的P3HexTh(Fe)没有出现明显的π-聚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烷基)噻吩 π-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江振林 王朝生 +2 位作者 王华平 季诚昌 刘启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44,共5页
以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原料,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合成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β-HTEOs),并用气相色谱-色谱连用(GC-MS)、核磁... 以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原料,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合成1,1,1,3,5,5,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β-HTEOs),并用气相色谱-色谱连用(GC-MS)、核磁共振谱(1 H-NMR、29Si-NMR)、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以及催化剂浓度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得到β-HTEOs合成的最优化条件,采用视频接触角仪测定其在玻璃基材上润湿铺展情况,表明β-HTEOs在玻璃基材上完全铺展,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3 5 5 5-七甲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乙基]三硅氧烷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基噻吩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玉荣 左青云 +1 位作者 彭俊彪 黄美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0,共6页
为提高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以单晶硅为衬底,二氧化硅为栅介质层,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为半导体活性层,金属Au为源、漏电极,制备出聚合物薄膜晶体管(PTFT),对该器件的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器件在空气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对该... 为提高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以单晶硅为衬底,二氧化硅为栅介质层,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为半导体活性层,金属Au为源、漏电极,制备出聚合物薄膜晶体管(PTFT),对该器件的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器件在空气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对该器件在空气中的不稳定性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器件暴露在空气中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器件的饱和漏电流明显增大,阈值电压逐渐增加;空气中的水是影响器件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光刻胶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P3HT-PTFT器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并使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提高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3-己基噻吩 稳定性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2-(3-羟基-1-金刚烷基)-2-乙醛酸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悦 陈英杰 +3 位作者 彭俊 陶铸 郑钦 胡湘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2-金刚烷基乙醛酸5合成2-(3-羟基-1-金刚烷基)-2-乙醛酸6的因素进行考证,以提高化合物6的收率。以金刚烷甲酸1为起始原料,酰氯化后与丙二酸二乙酯钠盐缩合,脱羧得到乙酰金刚烷4,4经两步高锰酸钾氧化分别得5...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2-金刚烷基乙醛酸5合成2-(3-羟基-1-金刚烷基)-2-乙醛酸6的因素进行考证,以提高化合物6的收率。以金刚烷甲酸1为起始原料,酰氯化后与丙二酸二乙酯钠盐缩合,脱羧得到乙酰金刚烷4,4经两步高锰酸钾氧化分别得5和6。化合物5到6的氧化反应是关键步骤,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化合物5合成6的工艺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考察,并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显著性因素进行优化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项式方程拟合。优化后的化合物4到6的工艺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0%~40%提高到57.8%。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工艺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羟基-1-金刚烷基)-2-乙醛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潮 吴洪才 +2 位作者 易文辉 孟令杰 孙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2-435,共4页
为了改善聚噻吩甲烯的溶解性,在噻吩的3位引入丁基制备了3-丁基噻吩,并与对硝基苯甲醛聚合,得到了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烷(PBTNB),然后在四氯苯醌的作用下进行脱氢反应制得了溶解性和成膜性优良的目标产物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 为了改善聚噻吩甲烯的溶解性,在噻吩的3位引入丁基制备了3-丁基噻吩,并与对硝基苯甲醛聚合,得到了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烷(PBTNB),然后在四氯苯醌的作用下进行脱氢反应制得了溶解性和成膜性优良的目标产物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BTNBQ).3-丁基噻吩、PBTNB和PBTNBQ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确认.PBTNB的红外光谱上1650cm-1处的吸收峰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300~600nm的吸收峰都说明了PBTNB中存在有一定的醌式成分.热质量分析表明,PBTNBQ可耐220℃的高温.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PBTNBQ是一种均匀的完全非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十烷基硫醚修饰电极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桂敏 赵阁 +1 位作者 叶文玉 刘快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6-388,共3页
研究了 2 羟基 3 (三乙胺基 )丙基十烷基硫醚 (HTPSD)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金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 0 .2mol·L- 1KCl HCl缓冲溶液中 (pH 1) ,金 (Ⅲ )被富集到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到 0 .2mol·L- 1KCl HCl空白溶液中 (pH... 研究了 2 羟基 3 (三乙胺基 )丙基十烷基硫醚 (HTPSD)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金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 0 .2mol·L- 1KCl HCl缓冲溶液中 (pH 1) ,金 (Ⅲ )被富集到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到 0 .2mol·L- 1KCl HCl空白溶液中 (pH 1)进行阴极溶出伏安测定 ,金 (Ⅲ )浓度在 2× 10 - 81× 10 - 6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1× 10 - 8mol·L- 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 2 % ,一般常见离子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十烷基硫醚 修饰电极 测定 痕量金 电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