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气溶胶过滤的聚(丙交酯-己内酯)纳米纤维膜
1
作者 李昊林 李袁帅 +3 位作者 罗国营 李大红 胡晓波 袁明伟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面电镜、口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对电纺纤维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了纺丝液中不同共聚物质量分数对纤维膜的结构与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A-PCL共聚物结构与理论一致,成功合成了嵌段共聚物。随着纺丝液中共聚物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黏度升高,纤维的直径逐步均匀,纤维膜表面呈现粗糙变化趋势,纺丝3 h后对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同时保持低压降。因此,PLA-PCL共聚物纤维膜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医用防护口罩过滤层过滤材料,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己内) 气溶胶过滤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锡催化L-丙交酯与乙交酯本体开环共聚
2
作者 郑文 张建纲 +4 位作者 张跃胜 刘雄 包建娜 张先明 陈文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iSS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在ROP制备PLGA共聚物中获得了与Sn(Oct)_(2)类似的结果,其催化性能可与Sn(Oct)_(2)相媲美。BiSS催化制备的PLGA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例如,1000×10^(-6)Bi催化制备的PLGA73在氮气氛围下的T_(5)%和T_(90)%分别为269.6℃和379.2℃,相较于Sn(Oct)_(2)分别升高了36℃和82.7℃。由BiSS催化制备的PLGA链段具有更高的随机性和更短的L-LA序列长度。BiSS可以替代商业使用的Sn(Oct)_(2)用于生产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低毒性P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乙交 金属催化剂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DL-丙交酯的合成及热降解 被引量:39
3
作者 全大萍 袁润章 +2 位作者 卢泽俭 廖凯荣 王海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研究了聚 DL-丙交酯 ( PDL L A)的合成及热降解性能 .发现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是单体的重结晶、引发剂的浓度以及安瓿瓶在封管时的干燥和真空度 .采用 DSC、TGA分析了PDL L A的玻璃化转变和热分解 .PDLL A是热不稳定聚合物 ,影... 研究了聚 DL-丙交酯 ( PDL L A)的合成及热降解性能 .发现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是单体的重结晶、引发剂的浓度以及安瓿瓶在封管时的干燥和真空度 .采用 DSC、TGA分析了PDL L A的玻璃化转变和热分解 .PDLL A是热不稳定聚合物 ,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残留单体、催化剂和低聚物的含量 ,将聚合物溶解沉淀处理可以延缓其热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 合成 热降解 骨折内固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己内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琪琦 陈荣盈 +2 位作者 王昱 丁亚北 李宏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6,共9页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L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万以上。拉伸性能及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材料结构牢固且为亲水性,力学性能较好,并且通过与现有非降解骨科材料比较,能达到应用要求。热分析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丙交酯的含量增多,PLCL的热稳定性降低,降解速率变快。细胞毒性研究表明,3种材料的细胞存活率均超过100%,具有一定增殖作用,显示出其在骨科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Ε-己内 (-己内) 骨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多聚丙交酯乙交酯药膜洗脱支架结构设计和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克 夏永辉 +3 位作者 冯博 黄莹莹 齐民 杨大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设计适合外周血管的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多聚物载体药膜,明确所设计药膜的药物释放规律。方法将抗增殖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加入可降解聚乳酸类多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中制成雷帕霉素PLGA复合物,再将该复合物采用浸涂法均匀... 目的设计适合外周血管的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多聚物载体药膜,明确所设计药膜的药物释放规律。方法将抗增殖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加入可降解聚乳酸类多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中制成雷帕霉素PLGA复合物,再将该复合物采用浸涂法均匀涂至镍钛合金外周血管支架表面,制成药物洗脱支架7枚,分为1枚及6枚两组置入人体血液环境模拟系统中进行腐蚀,以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第1、2、3、4、5、6、7、8、9、10天药物释放量(以百分比表示),描记药物释放曲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总结药膜体外药代动力学释放曲线方程,明确药物释放时间和药物累计释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单枚支架药物随时间累计释放量(百分比):第1、2、3、4、5、6、7、8、9、10天分别为14.09,16.71,22.39,29.72,32.98,34.93,37.01,39.55,41.60,43.74,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Mt/M∞(%)=2.9605×t1/2(h)-1.315(r=0.9906,n=10);6枚支架组药物随时间累积释放量(百分比):第1、3、5、7、9天分别为11.02,19.01,29.62,35.66,41.23,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Mt/M∞(%)=3.1722×t1/2(h)-5.682(r=0.9944,n=5)。结论聚乳酸类多聚物PLGA可以承载和控释抗增殖药物雷帕霉素,PLGA-雷帕霉素复合物可以用来涂敷镍钛合金外周血管支架,药物释放可持续50天以上,药物的释放规律能够和血管内膜增生的时间窗相适应。因此,聚乳酸类多聚物PLGA是外周血管药物洗脱支架较为理想的药物载体,PLGA-雷帕霉素药膜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乙交 雷帕霉素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内酯/乙交酯/丙交酯三元嵌段聚酯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冰锋 黄从树 +2 位作者 王晶晶 谢志鹏 任润桃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己内酯/乙交酯/丙交酯三元嵌段聚酯共聚物,采用GPC、FT-IR、1H NMR、XRD等方法对聚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聚酯共聚物在天然海水中的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用HDI三聚体对所合成...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己内酯/乙交酯/丙交酯三元嵌段聚酯共聚物,采用GPC、FT-IR、1H NMR、XRD等方法对聚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聚酯共聚物在天然海水中的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用HDI三聚体对所合成聚酯共聚物进行固化,测试固化后树脂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树脂中己内酯链段含量,可控制固化树脂的力学弹性;在天然海水中的降解实验表明,随着己内酯链段含量降低,固化树脂降解速率加快,平衡后的水解速率基本维持在5~10μg/(c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 乙交 嵌段共 降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co-ε-己内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志勇 刘炼 +4 位作者 于凤云 王沛 齐民 陈广义 张万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5,129,共4页
以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D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1。3CNMR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表明两类酯交换反应存在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化分布;共聚物组成... 以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D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1。3CNMR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表明两类酯交换反应存在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化分布;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各序列长度随相应单体加入量增加而增长。DSC和XRD分析了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结晶性与单元序列长度密切相关。共聚物只观察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ox方程,说明所得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或者说包含有相容性嵌段成分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o-ε-己内) 辛酸镁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纤维非晶区取向的声速法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健 黄庆 +1 位作者 李鑫 袁晓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采用DSC、WAXD和声速等方法对物质的量比约为90∶10的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PGLA910)纤维非晶区取向函数的表征进行了研究。纤维经拉伸和充分的热定型,其DSC和WAXD的结果表明,PGLA910中只有PGA部分发生了结晶。通过测定结晶度为5%~... 采用DSC、WAXD和声速等方法对物质的量比约为90∶10的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PGLA910)纤维非晶区取向函数的表征进行了研究。纤维经拉伸和充分的热定型,其DSC和WAXD的结果表明,PGLA910中只有PGA部分发生了结晶。通过测定结晶度为5%~30%的纤维声速,计算出声模量,按照聚合物纤维两相模型得出PGLA910的晶区和非晶区特征横向模量分别为E^0t,c=9.35GPa,E^0t,am=3.21GPa。根据此特征值,计算出不同样品的非晶区取向函数。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7种样品的热收缩测定发现,纤维的非晶区取向函数与热收缩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该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交-L-物纤维 非晶区取向函数 声速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洛韦-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毫微粒制备工艺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7
9
作者 徐颖 周世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筛选制备阿昔洛韦 乙交酯 丙交酯共聚物毫微粒 (ACV PLGA NP)的优化工艺。方法 :单因素试验初选制备ACV PLGA NP的 pH值范围、聚乙烯醇 (Polyvinylalcohol ,PVA)浓度范围、PLGA分子量、药物及丙酮浓度范围。按均匀设计表设计实... 目的 :筛选制备阿昔洛韦 乙交酯 丙交酯共聚物毫微粒 (ACV PLGA NP)的优化工艺。方法 :单因素试验初选制备ACV PLGA NP的 pH值范围、聚乙烯醇 (Polyvinylalcohol ,PVA)浓度范围、PLGA分子量、药物及丙酮浓度范围。按均匀设计表设计实验 ,进行结果预测及验证。结果 :优化工艺与PLGA分子量及丙酮浓度无关 ,pH值为 1 5 ,PVA浓度为 5 0mg/ml,ACV浓度为 0 8mg/ml。按优化条件制备的ACV PLGA NP平均包封率为 61 0 0 %,载药量为 6 79%。结论 :按照均匀设计法优选的条件制备ACV PLGA NP ,其目标量在预测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乙交 毫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材料(I):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10
作者 全大萍 卢泽俭 +1 位作者 李世普 袁润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488,515,共5页
将羟基磷灰石 (HA)与DL 丙交酯 (DL LA)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辛酸亚锡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HA微粒填充的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 (PDLLA/HA)复合材料。在一定引发剂浓度下 ,HA的含量越大 ,粒径越小 ,PDLLA的分子量越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将羟基磷灰石 (HA)与DL 丙交酯 (DL LA)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辛酸亚锡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HA微粒填充的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 (PDLLA/HA)复合材料。在一定引发剂浓度下 ,HA的含量越大 ,粒径越小 ,PDLLA的分子量越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HA微粒均匀分布在PDLLA基质中 ,当PDLLA的分子量在 175 0 0 0~ 2 45 0 0 0范围内 ,HA含量 (HAwt %)为 30 %时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 90MPa ,剪切强度为 72MPa,模量为 6 .9GPa ,均高于其它体系。HA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初始力学强度 ,而且还延缓了PDLLA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Ⅲ.体内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全大萍 卢泽俭 +1 位作者 廖凯荣 王海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5,共5页
研究了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体内外降解中力学强度、分子量、重量及微观形貌的变化。体内降解是将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 (40mm× 3mm× 2mm)植入兔子皮下软组织内 ;体外降解是将试样 (40mm× 6mm× 2mm... 研究了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体内外降解中力学强度、分子量、重量及微观形貌的变化。体内降解是将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 (40mm× 3mm× 2mm)植入兔子皮下软组织内 ;体外降解是将试样 (40mm× 6mm× 2mm)浸入到pH为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3 7± 0 .2℃ )中 ,试样定时取出并进行各项性能测试。研究发现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体内外降解中分子量、力学性能首先大幅度下降 ,重量损失滞后 ,体内降解速率稍快于体外 ,但均为简单本体水解 ;羟基磷灰石延缓了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SEM显示聚dl 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块状材料内部降解与吸收速率快于表层 ,表现为“双态降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 羟基磷灰石 体内外降解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作为药物洗脱支架的涂层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江 刘阳 +4 位作者 吴婧 许芷菡 杨晓婷 王进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70-8074,共5页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以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地塞米松为药物的载药薄膜。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地塞米松被有效地分散在PLGA中;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PLGA薄膜,地塞米松的引入增加了薄膜的亲水性。载药薄膜...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以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地塞米松为药物的载药薄膜。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地塞米松被有效地分散在PLGA中;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PLGA薄膜,地塞米松的引入增加了薄膜的亲水性。载药薄膜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表明地塞米松存在突释现象,6d后呈现出较好的线性释放特征。体外生物学评价表明装载地塞米松的PLGA表面既对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显著地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粘附与增殖。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了地塞米松药物洗脱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支架表面涂层光滑均匀且连续,支架撑开后没有产生剥落和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乙交 地塞米松 药物释放 血小板粘附 平滑肌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交酯与丙交酯共聚反应和竞聚率的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刚 方月娥 史天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86-488,共3页
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人体无毒害,可用作医用缝合线[1]、药物缓释胶囊[2]、内固定及牙科材料等[3].Gilding和Reed[4]在乙交酯和丙交酯共聚反应转化率较高(12... 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人体无毒害,可用作医用缝合线[1]、药物缓释胶囊[2]、内固定及牙科材料等[3].Gilding和Reed[4]在乙交酯和丙交酯共聚反应转化率较高(12.9%~16.4%)时,利用二元共聚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交 反应 PL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己内酯与DL-丙交酯共聚物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巍 杨丹 +2 位作者 杨立群 孟舒 李淼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4-145,148,共3页
系统研究了ε-己内酯与DL-丙交酯共聚物(PCDLA)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37℃)中的降解性能。用失重率、分子量、热学性能等指标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并对PCDLA8020薄膜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随着PCDLA共聚物组分... 系统研究了ε-己内酯与DL-丙交酯共聚物(PCDLA)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37℃)中的降解性能。用失重率、分子量、热学性能等指标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并对PCDLA8020薄膜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随着PCDLA共聚物组分中DL-丙交酯含量的增加,降解速度明显增快,这为PCDLA共聚物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 dl- 体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丙交酯和聚L-乳酸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0
15
作者 娄玲 尹静波 +4 位作者 高战团 梁奇志 董丽松 陈学思 景遐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左旋 L-乳酸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低聚 L-乳酸 ,再经高温裂解减压蒸馏制得单体 L-丙交酯( LL A) ,理论收率高达 80 %以上。LL A经纯化 ,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开环聚合得到聚 L-丙交酯 (聚 L-乳酸 ,PLLA) ,其粘均分子量可达到 4 0万。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L- L-乳酸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类可吸收型医用缝合线的单体——乙交酯及丙交酯的合成
16
作者 许高锋 张守中 +1 位作者 肖豪英 邵耀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5期17-22,共6页
可吸收型医用缝合线是一种能经受生物组织反应,经降解后被人体吸收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以α-羟基酸为原料合成了聚酯类可吸收型缝合线的单体:乙交酯和丙交酯,测定了它们的IR,NMR,MS以及DSC图谱。利用中间产物的质谱讨论了交酯生成的反应... 可吸收型医用缝合线是一种能经受生物组织反应,经降解后被人体吸收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以α-羟基酸为原料合成了聚酯类可吸收型缝合线的单体:乙交酯和丙交酯,测定了它们的IR,NMR,MS以及DSC图谱。利用中间产物的质谱讨论了交酯生成的反应途径。运用DSC图谱以及加热红外光谱讨论了α-乙交酯、β-乙交酯的稳定性,得到α-乙交酯较为稳定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缝合线 单体 可吸收缝线 乙交 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模压工艺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爱臣 王勤 +3 位作者 王传栋 刘阳 杜旭 马丽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以L-丙交酯、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开环聚合合成三元共聚物PLLGC。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预热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温度、模压时间等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LLGC材料最佳的模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 以L-丙交酯、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开环聚合合成三元共聚物PLLGC。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预热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温度、模压时间等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LLGC材料最佳的模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的拉伸强度、密度、模压后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PLLGC三元共聚物的最佳模压工艺条件:预热温度为150℃,模压压力为8 MPa,模压温度为100℃,模压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乙交-ε-己内三元共 试验 模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高强度固态压缩聚丙交酯的降解特征和强度维持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立 金大地 朴仲贤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用特殊的加热压缩方法固态压缩法 (solid statecompression ,SC)加工左旋聚丙交酯 (poly L lac tide ,PLLA) ,获得高强度SC PLLA(弯曲强度 2 5 0Mpa,剪切强度 190Mpa)。将SC PLLA棒 (3.2mm× 30mm) ,置于PBS液或植入兔的皮下和股骨... 用特殊的加热压缩方法固态压缩法 (solid statecompression ,SC)加工左旋聚丙交酯 (poly L lac tide ,PLLA) ,获得高强度SC PLLA(弯曲强度 2 5 0Mpa,剪切强度 190Mpa)。将SC PLLA棒 (3.2mm× 30mm) ,置于PBS液或植入兔的皮下和股骨内 ,定期观察粘均分子量、结晶度、扫描电镜 (SEM )形态和机械性能 (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 ) ,研究该材料的降解特征和强度特性 ,以评价其作为矫形外科骨固定装置材料的价值。结果表明 ,各组分子量在前 12周下降迅速 ,其后缓慢下降 ,至 72周时 ,各组分子量降解 98%以上 ;结晶度则与此相反 ,12周内上升迅速 ,36周达最大。SEM见SC PLLA降解前内部有大量排列整齐的纵向纤维 ,并随降解而破坏并出现孔隙。SC PLLA降解 2 4周后 ,各组的弯曲强度仍维持在 180MPa以上 ,剪切强度在 75MPa以上 ,都大于皮质骨强度 ,提示材料的强度维持时间满足一般的骨内固定要求。因此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 左旋 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酮锆催化乙丙交酯开环共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诚 崔爱军 +2 位作者 姜海建 孙政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9-483,共5页
以乙酰丙酮锆[Zr(Acac)4]为催化剂引发不同配比的乙交酯和L-丙交酯开环共聚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分子量的聚乙丙交酯(PLGA)。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了PLGA的结构和性质。结果... 以乙酰丙酮锆[Zr(Acac)4]为催化剂引发不同配比的乙交酯和L-丙交酯开环共聚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分子量的聚乙丙交酯(PLGA)。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了PLGA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以乙酰丙酮锆催化制备的PLGA结晶度高于由传统催化剂辛酸亚锡制备的PLGA。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聚乙丙交酯(PLGA)特性黏度的影响,得出了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乙酰丙酮锆用量为0.06%,聚合温度为150℃,聚合时间为6h,合成了特性黏度达0.957d 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05的高分子量的P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酮锆 乙交 L- 开环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化合物引发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连喜 刘全文 +1 位作者 田华 王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00-702,共3页
D,L-丙交酯在有机锡化合物四苯基锡(Ph4Sn)、三正丁基醋酸锡(Bu3SnOAc)、辛酸亚锡(SnOct2)等催化剂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D,L-乳酸,讨论了聚合单体D,L-丙交酯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真空度以及引发剂有机... D,L-丙交酯在有机锡化合物四苯基锡(Ph4Sn)、三正丁基醋酸锡(Bu3SnOAc)、辛酸亚锡(SnOct2)等催化剂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D,L-乳酸,讨论了聚合单体D,L-丙交酯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真空度以及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聚合单体D,L-丙交酯的比例对聚D,L-乳酸合成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聚D,L-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较佳工艺路线是:D,L-丙交酯重结晶5次,聚合温度140 ℃,聚合时间24 h,聚合体系真空度13.3~133.3 Pa,引发剂有机锡催化剂与单体D,L-丙交酯比例0.2‰~0.5‰,此时聚D,L-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最高,分别达到32.46×10^4,33.43×10^4和41.3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D L- 有机锡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