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婷 孙建平 +2 位作者 翁家宝 黄小珠 程云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0,共4页
通过双醚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和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出可溶性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MOCOPV的结构... 通过双醚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和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出可溶性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MOCOPV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PMOCOPV在三氯甲烷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利于成膜。热性能研究表明其热稳定性良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00℃。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41 nm,荧光寿命为7.5×10-1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5-氧基)对苯乙炔 热稳定性 光致发光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2
作者 孙建平 翁家宝 +1 位作者 林婷 马琳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1-1897,共7页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单壁碳纳米管(PMOCOPV/SWNTs)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了在SWNTs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PMOCOPV/SWNTs复合材料直径为4~7nm,其...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单壁碳纳米管(PMOCOPV/SWNTs)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了在SWNTs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PMOCOPV/SWNTs复合材料直径为4~7nm,其中PMOCOPV包覆层厚度约为2~5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SWNTs含量的增加,PMOCOPV/SWNTs的吸收发生蓝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SWNTs含量的增加,PMOCOPV/SWNTs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减小,SWNTs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导致荧光量子效率降低.根据Eg与入射光子能量hν的关系,拟合了PMOCOPV/SWNTs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随着SWNTs含量的增加,Eg逐渐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结果表明,随着SWNTs含量的增加,PMOCOPV/SWNTs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说明PMOCOPV与SWNTs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π-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5-氧基)对苯乙炔 单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物理性能 光致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Eu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学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建平 翁家宝 +1 位作者 林婷 马琳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85-2390,共6页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氧化铕(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证实了在Eu2O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B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发现,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氧化铕(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证实了在Eu2O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B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发现,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直径为75-145nm,其中PMOBOPV包覆层厚度约为25n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明,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提高,Eu2O3与PMOB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根据光学禁带宽度(Eg)与入射光子能量(hν)的关系,拟合了PMOBOPV/Eu2O3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随着Eu2O3含量增加,Eg逐步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发现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这说明PMOBOPV与Eu2O3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2-甲氧基-5-氧基)对苯乙炔 氧化铕 非线性光学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4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巯基)-5 8-甲氧基-1 4-二酮 Hep3B细胞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基化法合成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发祥 马海红 +3 位作者 任凤梅 欧阳高远 周正发 徐卫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异辛烷为原料,经醚化、溴甲基化、脱溴化氢反应,成功合成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其数均分子量为5.7×104。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NM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异辛烷为原料,经醚化、溴甲基化、脱溴化氢反应,成功合成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其数均分子量为5.7×104。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NM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对中间产物及MEH-PPV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中间产物和MEH-PPV分子结构与文献报道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 发光材料 溴甲基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螺素中间体——2,4,5-三甲氧基-α-卤代苯乙酮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宫本海 李德鹏 +1 位作者 陈宏博 由业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9-1213,共5页
片螺素(Lamel latin)及其类似生物碱是近年来自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海洋活性物质,迄今为止发现有39种。所有的片螺素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由于海洋生物中片螺素具有含量低,分离困难等特点,因而其合成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 1 2 4-甲氧基 2 4 5-甲氧基-α-氯代乙酮 2 4 5-甲氧基-α-溴代乙酮 下交实验 片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林山 周影 +3 位作者 李竹琴 俞婉霞 丁盛 宋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38-142,151,共6页
研究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缩合反应合成新型席夫碱衍生物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 研究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缩合反应合成新型席夫碱衍生物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时,反应产率最高。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产物结构表征,表明:目标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β=96.54o,a=4.64(7)Å,b=28.23(4)Å,c=9.46(14)Å,Dc=1.30×10^(3)kg/m^(3),Z=4,V=1230(3)Å3,μ=0.09 mm^(-1),R_(1)=0.10,w R_(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 2-羟基-4-甲氧基甲醛 2-氨基-3-甲基吡啶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氧基-2-[(E)-(6-甲基吡啶-2-亚氨基)甲基]苯酚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白林山 李竹琴 +3 位作者 俞婉霞 周影 陈昱清 丁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552,共7页
研究了以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2-氨基-6-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新型席夫碱化合物5-甲氧基-2-[(E)-(6-甲基吡啶-2-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6-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6,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时,... 研究了以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2-氨基-6-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新型席夫碱化合物5-甲氧基-2-[(E)-(6-甲基吡啶-2-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6-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6,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时,反应产率最高。采用元素分析、UV-Vis、IR、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1886(3)nm,b=0.65948(16)nm,c=1.6897(4)nm,β=108.505(3)°,V=1.2560(5)nm3,Dc=1.281 g·cm-3,Z=4,F(000)=512,μ=0.087 mm-1,R1=0.0477,wR2=0.1342。通过π···π堆积和分子内氢键O2-H2···N1、C8-H8A···N2形成较稳定的晶体结构,并具有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氧基甲醛 2-氨基-6-甲基吡啶 5-甲氧基-2-[(E)-(6-甲基吡啶-2-亚氨基)甲基]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氟-5-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9
作者 赵昊昱 贺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4-687,691,共5页
以4-氟-3-甲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甲基化和溴化、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2-氟-5-甲氧基苯甲醛,产物的含量为99.176%(HPLC),总摩尔产率约37%,产物结构通过了1 H NMR和MS的验证。其中,重氮化酸性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4-氟-3-甲基苯胺)∶n... 以4-氟-3-甲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甲基化和溴化、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2-氟-5-甲氧基苯甲醛,产物的含量为99.176%(HPLC),总摩尔产率约37%,产物结构通过了1 H NMR和MS的验证。其中,重氮化酸性水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4-氟-3-甲基苯胺)∶n(水)∶n(磷酸)∶n(五水硫酸铜)=1∶30∶4.0∶1.1,甲基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4-氟-3-甲基苯酚)∶n(硫酸二甲酯)=1∶1.3,NaOH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反应时间约为10h。该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甲氧基甲醛 4--3-甲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E-2-(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10
作者 莫凌萱 徐小云 +2 位作者 陈蕾 敖桂珍 陈韶华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化合物E-2-(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IV8)对人类宫颈癌(HeLa)、肝癌(Hep G2)、前列腺癌(Du145)和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评价IV8对上述4株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 目的:研究化合物E-2-(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IV8)对人类宫颈癌(HeLa)、肝癌(Hep G2)、前列腺癌(Du145)和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评价IV8对上述4株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V8对HepG2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以及采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评价IV8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IV8抑制HeLa,Hep G2,Du145和SGC790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10,11.32,36.50和89.53μmol/L;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V8处理的细胞出现明显增殖抑制和形态学改变;AO/EB双荧光染色IV8组可见凋亡细胞。结论:药理实验结果表明IV8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的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甲氧基亚甲基)-环己酮 白藜芦醇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婷婷 梁波 康延腾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2-甲基-5-硝基苯磺酸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合成未见报道的(E)-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苯磺酸钠。通过MS、IR和NMR等技术进行表征,利用1H NMR谱中反式双键、苯环上邻位或间位氢质子耦合常数J以及IR谱... 以2-甲基-5-硝基苯磺酸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合成未见报道的(E)-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苯磺酸钠。通过MS、IR和NMR等技术进行表征,利用1H NMR谱中反式双键、苯环上邻位或间位氢质子耦合常数J以及IR谱中反式双键上C-H弯曲震动产生的特征吸收峰的特点,结合13C NMR谱、135°DEPT谱、HSQC谱、HMBC谱和1H-1H COSY谱进行分析和验证,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对目标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化学位移进行准确归属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甲氧基甲醛 2-甲基-5-硝基磺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二甲氧基吲哚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亮 顾昌翰 +2 位作者 瞿星 李站 彭望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0,共4页
利用商业可购买的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叠氮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叠氮基肉桂酸甲酯;再经过分子内环化获得5,6-二甲氧基吲哚甲酸酯,通过水解获得5,6-二甲氧基吲哚-2-甲酸,经过脱羧后合成5,6-二甲氧基吲哚,产品总收率为49%。探讨了浓度... 利用商业可购买的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叠氮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叠氮基肉桂酸甲酯;再经过分子内环化获得5,6-二甲氧基吲哚甲酸酯,通过水解获得5,6-二甲氧基吲哚-2-甲酸,经过脱羧后合成5,6-二甲氧基吲哚,产品总收率为49%。探讨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种参数对该路线中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简单、路线短,可操作性强,合成效率高等优点。所有化合物均采用IR,NMR,MS等多种谱学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环化 5 6-甲氧基吲哚-2-甲酸 5 6-甲氧基吲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
13
作者 冯磊 张月成 +2 位作者 郭峰 赵继全 张松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1-923,929,共4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2,5-二甲氧基苯乙酮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ODS-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80+2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在此检测条件下,2,5...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2,5-二甲氧基苯乙酮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ODS-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80+2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在此检测条件下,2,5-二甲氧基苯乙酮检测量在0.277~2.777mmol·L^-1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方法可迅速准确地用于固体酸催化的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2 5-甲氧基乙酮 1 4-甲氧基 乙酰化 固体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松林 蔡瑾 须辑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简单介绍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褪黑素)的化学合成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用途和化学合成工艺路线,并提出了一条以丙二酸二乙酯和丙烯腈为起始原料的适合工业生产的简便、经济的化学合成方法,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 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简单介绍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褪黑素)的化学合成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用途和化学合成工艺路线,并提出了一条以丙二酸二乙酯和丙烯腈为起始原料的适合工业生产的简便、经济的化学合成方法,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质量好和收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 2-氰乙基丙二酸二乙酯 3-乙氧甲酰-2-哌啶酮 2.3-哌啶二酮-3-(4′-甲氧基) 1.2.3.4-四氢-6-甲氧基-1-氧代-β-咔啉 2-羧基-5-甲氧基色胺 5-甲氧基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乙炔/Eu(phen)_2Cl_3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光学性能
15
作者 孙建平 马琳璞 林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39,44,共4页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二元稀土配合物Eu(phen)2Cl3(PMO-COPV/Eu(phen)2Cl3)杂化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Eu(phen)2Cl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Eu...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二元稀土配合物Eu(phen)2Cl3(PMO-COPV/Eu(phen)2Cl3)杂化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Eu(phen)2Cl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得到提高,Eu(phen)2Cl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5-氧基)对苯乙炔 Eu(phen)2Cl3 杂化材料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光伏电池材料MEH-PPV的超声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瑾 徐自力 +1 位作者 卢一民 杨英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5,共3页
研究了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的合成路线。采用超声合成法制备出无凝胶、完全可溶、高分子量的MEH-PPV。其数均分子量可达7.9×105,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 超声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4 位作者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乙炔 3 3’ 4 4’-酮四羧酸二酐 1 4-双(4’-氨基氧基)-2-(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改性聚对苯乙炔的光学及电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宝铭 吴洪才 +2 位作者 刘效增 高潮 孙建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利用脱氯化氢反应制备π共轭高分子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MM B-PPV)。采用能量为15 keV^35 keV,剂量为3.8×1015ions/cm2~9.6×1016ions/cm2的低能氮离子(N+)对MM B-PPV薄膜进行离子注入改性研究。红外光谱... 利用脱氯化氢反应制备π共轭高分子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MM B-PPV)。采用能量为15 keV^35 keV,剂量为3.8×1015ions/cm2~9.6×1016ions/cm2的低能氮离子(N+)对MM B-PPV薄膜进行离子注入改性研究。红外光谱显示,离子注入后分子的特征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在3442cm-1、1622 cm-1等处出现N-H键的振动峰;随着注入能量、剂量的增加,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π共轭高分子中激发态和基态间的光学禁带宽度变窄;薄膜的表面电导率随着注入能量、剂量的增加迅速提高,当注入能量为35 keV,剂量为9.6×1016ions/cm2时,表面电导率高达3.2×1-0 2S/cm,比本征态提高7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 表面电导率 光学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宝铭 吴洪才 +1 位作者 高潮 孙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65-1569,共5页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异戊烷为原料,用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可溶性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MMB-PPV),通过核磁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分子的结构进行表征.用能量为15keV、剂量为3.8×1015~9.6×1016io...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异戊烷为原料,用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可溶性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MMB-PPV),通过核磁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分子的结构进行表征.用能量为15keV、剂量为3.8×1015~9.6×1016ions/cm2的氮正离子(N+)对MMB-PPV薄膜进行注入改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显示,注入离子在MMB-PPV薄膜内部引入杂质能级,破坏了分子的共轭结构.随着注入剂量增加,吸收边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分子激发态和基态间的光学带隙由2.12eV减小至1.81eV.用简并四波混频(DFWM)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MMB-PPV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注入薄膜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值为7.1×10-10esu,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χ(3)值逐渐增大,当注入剂量达到3.8×1016ions/cm2时,χ(3)值提高到9.3×10-9esu,继续增加注入剂量,χ(3)值开始下降,当注入剂量为9.6×1016ions/cm2时,χ(3)值降低到1.5×10-10esu.对离子注入MMB-PPV薄膜χ(3)值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离子注入 [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 简并四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吸收剂UV-9的回收提纯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玲 汪忠明 王志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1期41-42,共2页
报道了在生产 2 -羟基 -4-甲氧基二苯甲酮 -5 -磺酸 (BP-4)的废料中 ,加入络合剂 (M4) ,去掉其中胶质物 ,再加入活性炭 ,从而回收到较纯的 2 -羟基 -4-甲氧基二苯甲酮 (UV -9)的方法 ,并讨论了溶剂、络合剂的用量等实验条件对产品的收... 报道了在生产 2 -羟基 -4-甲氧基二苯甲酮 -5 -磺酸 (BP-4)的废料中 ,加入络合剂 (M4) ,去掉其中胶质物 ,再加入活性炭 ,从而回收到较纯的 2 -羟基 -4-甲氧基二苯甲酮 (UV -9)的方法 ,并讨论了溶剂、络合剂的用量等实验条件对产品的收率和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吸收剂 UV-9 回收 提纯 2-羟基-4-甲氧基丙烯甲酮-5-磺酸 2-羟基-4-甲氧基甲酮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