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锂电池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1
作者
翟丛丛
张昊
+6 位作者
林帅
杨寒
张坤
赵华
韩吉庆
王威
刘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5,共8页
碳酸乙烯亚乙酯(VEC)是液体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池过热等因素易导致VEC燃烧。文中将马来酸酐(MA)和VEC共聚得到固体聚(马来酸酐-co-碳酸乙烯亚乙酯)(P(MA-co-VEC)),并以该聚合物为导锂离子体、P(VDF-co-HFP)为成膜助剂、双三...
碳酸乙烯亚乙酯(VEC)是液体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池过热等因素易导致VEC燃烧。文中将马来酸酐(MA)和VEC共聚得到固体聚(马来酸酐-co-碳酸乙烯亚乙酯)(P(MA-co-VEC)),并以该聚合物为导锂离子体、P(VDF-co-HFP)为成膜助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为锂源制备锂电池用电解质膜。表征了聚合物及电解质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MA-co-VEC)和P(VDF-co-HFP)这2种聚合物质量比为3:7时,聚合物电解质的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达到最佳,该比例膜吸液率为60%,离子电导率在一定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室温(25℃)离子电导率为0.634×10^(-4) S/cm,75℃达到9.772×10^(-4) S/cm。组装的锂电池经过100循环,电池容量仍保持在124.8 mAh/g,库仑效率99.0%,在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
聚
合物电解质
聚
(
马来
酸酐
-co-
碳酸
乙烯
亚
乙酯
)
聚
(偏氟
乙烯
-co-
六氟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电池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1
作者
翟丛丛
张昊
林帅
杨寒
张坤
赵华
韩吉庆
王威
刘霞
机构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联勤保障部队军需能源质量监督总站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5,共8页
基金
国防科工局科研计划项目。
文摘
碳酸乙烯亚乙酯(VEC)是液体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池过热等因素易导致VEC燃烧。文中将马来酸酐(MA)和VEC共聚得到固体聚(马来酸酐-co-碳酸乙烯亚乙酯)(P(MA-co-VEC)),并以该聚合物为导锂离子体、P(VDF-co-HFP)为成膜助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为锂源制备锂电池用电解质膜。表征了聚合物及电解质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MA-co-VEC)和P(VDF-co-HFP)这2种聚合物质量比为3:7时,聚合物电解质的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达到最佳,该比例膜吸液率为60%,离子电导率在一定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室温(25℃)离子电导率为0.634×10^(-4) S/cm,75℃达到9.772×10^(-4) S/cm。组装的锂电池经过100循环,电池容量仍保持在124.8 mAh/g,库仑效率99.0%,在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固态
聚
合物电解质
聚
(
马来
酸酐
-co-
碳酸
乙烯
亚
乙酯
)
聚
(偏氟
乙烯
-co-
六氟丙烯)
共混
Keywords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P(MA
-co-
VEC)
P(VDF
-co-
HFP)
blending 155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锂电池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翟丛丛
张昊
林帅
杨寒
张坤
赵华
韩吉庆
王威
刘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