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co-甲基丙烯酸)对烫/漂发质的修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 王欢 +2 位作者 杨玉云 于思涵 曹玉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1488,共8页
研究了无规共聚物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co-甲基丙烯酸)(P(NVP-co-MAA))对烫发及漂发发质的修护效果。分别对烫/漂发质修护前后发样的梳理性及抗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了聚合物质量分数及浸泡时间对梳理性及抗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受损... 研究了无规共聚物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co-甲基丙烯酸)(P(NVP-co-MAA))对烫发及漂发发质的修护效果。分别对烫/漂发质修护前后发样的梳理性及抗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了聚合物质量分数及浸泡时间对梳理性及抗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受损发质的修护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分别使用0.3%及0.5%的聚合物溶液浸泡2 h后的烫发及漂发发样相较于未处理发样的断裂强度分别提升15.55%及18.12%。通过对修护前后发样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尿素氢键破坏实验证实,聚合物对受损发样抗拉伸强度的提升主要依靠氢键的形成。聚合物修护后,烫发发样的干梳及湿梳摩擦系数降低了30.73%与28.55%,漂发发样干梳及湿梳摩擦系数分别降低28.55%与24.8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护前后的烫/漂发样进行观察,发现聚合物能有效抚平毛鳞片,并填充于翘起的毛鳞片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烯基吡咯烷酮-co-甲基丙烯酸) 烫发 漂发 抗拉伸 梳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co-丙烯酸)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崇峰 易成林 +3 位作者 朱叶 江金强 陈明清 刘晓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8-723,共6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无规共聚物 P(St-co-tBA)(St 为苯乙烯,tBA 为丙烯酸叔丁酯);以三氟乙酸为催化剂,P(St-co-tBA)水解得到无规共聚物 P(St-co-AA)(AA 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无规共聚物 P(St-co-tBA)(St 为苯乙烯,tBA 为丙烯酸叔丁酯);以三氟乙酸为催化剂,P(St-co-tBA)水解得到无规共聚物 P(St-co-AA)(AA 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 P(St-co-A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P(St-co-A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光散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 P(St-co-AA)的自组装胶束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临界聚集水含量随 P(St-co-AA)中 AA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 P(St-co-AA)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P(St-co-AA)胶束粒径随 AA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 P(St-co-AA)溶液中水含量的减小而减小。初步探讨了聚合方法对 P(St-co-AA)自组装胶束化的影响,由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 P(St-co-AA)的胶束粒径(250 nm)比普通自由基聚合得到的P(St-co-AA)的胶束粒径(150 nm)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 自组装 胶束 双亲性无规共 原子转移自由基 (苯乙烯-co-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聚(丙烯酸-co-苯乙烯)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丽芳 马崇峰 +3 位作者 李小杰 陈明清 杨成 刘晓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在二氧六环介质中,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聚(丙烯酸-co-苯乙烯)(P(AA-co-St)),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P(AA-co-St)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 在二氧六环介质中,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聚(丙烯酸-co-苯乙烯)(P(AA-co-St)),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P(AA-co-St)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对一系列组成不同的P(AA-co-St)进行自组装,制得粒径不同的P(AA-co-St)胶束。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光散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P(AA-co-St)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AA-co-St)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水)中可实现自组装,形成规则球状胶束。P(AA-co-St)中AA的含量及胶束化条件的改变对P(AA-co-St)胶束的形成、胶束流体动力学半径(Rh)和临界聚集水含量(CWC)均有影响。CWC随A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AA)<44.8%时,Rh随A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x(AA)>44.8%时,Rh随A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缓冲溶液的pH从4增加到10时,Rh从170nm减至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 无规共 胶束 自组装 丙烯酸 苯乙烯 (丙烯酸-co-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超浓乳液的制备及聚合 被引量:5
4
作者 谭必恩 张洪涛 +3 位作者 林柳兰 胡芳 李建宗 刘书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5,共3页
超浓乳液聚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2].但文献报道的超浓乳液研究多集中于苯乙烯体系,而对于在此基础上引入功能基单体制备超浓乳液,研究得较少[3].本文研究了影响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制备(St-MAA... 超浓乳液聚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2].但文献报道的超浓乳液研究多集中于苯乙烯体系,而对于在此基础上引入功能基单体制备超浓乳液,研究得较少[3].本文研究了影响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制备(St-MAA)超浓乳液稳定性的因素.探讨了其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超浓乳液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淼 王利群 +2 位作者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96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 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 的关系[1gG’~lg( αT)] 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动态流变响应 动态流为行为 时温叠加 相分离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粒子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时忠 张凤美 +2 位作者 唐叶仓 尤丽莎 孙益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丙酮对高浓度无皂纳米胶乳粒子的形成与稳定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胶体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二苯甲酰甲烷-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配合物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德钦 生瑜 +1 位作者 章文贡 唐洁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体NaEu(DBM)4与聚丙烯酸(PPA)(Mr=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r=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得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体NaEu(DBM)4与聚丙烯酸(PPA)(Mr=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r=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得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分别与PAA,PSAA和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一个Eu3+分别与PAA中二个链节或PSAA中三个链节的羧基和一个DBM-发生配位。Eu3+离子在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46%和12.23%。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离子的5D0→7F2的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 二苯甲酰甲烷 丙烯酸 (苯乙烯-丙烯酸) 性质 金属有机配合物 配位合物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铕(Ⅲ)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Ⅰ.铕(Ⅲ)-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聚(苯乙烯-丙烯酸)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肖荔人 高锋 +1 位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 (苯乙烯 丙烯酸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 ,(b) ,(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 (苯乙烯 丙烯酸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 ,(b) ,(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PSAA ,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配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的 pH条件下发生变化。结果表明 ,配合物试样 (a) ,(b) ,(c)中Eu3+ 的含量分别为11 89% ,12 5 5 % ,13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合物 铕配合物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苯乙烯-丙烯酸) 结构表征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代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
9
作者 罗子淇 陈江 +3 位作者 杨小波 宋金星 王小君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结晶、表面氟元素富集和疏水疏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以C8氟代烷基为主的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酸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均具有结晶和表面氟元素富集特性,并在表面形成“峰谷状”粗糙结构。随着共聚物分子链运动能力和热处理温度的提升,氟元素表面富集程度增大。非氟代链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同时强化微相分离,因此,合成嵌段比适中的嵌段共聚物能够获得比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更优的综合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丙烯酸-co-丙烯酸十八酯) 嵌段共 微相分离 结晶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二苯酰基甲烷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1-546,共6页
铕 ( )和二苯甲酰甲烷 (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 (PAA) (Mn=5 0 0 0 )、聚 (苯乙烯 -丙烯酸 ) (PSAA) (Mn=3 0 0 0 )发生配位反应 ,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Na Eu( ) -DBM-PSAA,产率分别为 89.7%和 87.3 % .红外... 铕 ( )和二苯甲酰甲烷 (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 (PAA) (Mn=5 0 0 0 )、聚 (苯乙烯 -丙烯酸 ) (PSAA) (Mn=3 0 0 0 )发生配位反应 ,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Na Eu( ) -DBM-PSAA,产率分别为 89.7%和 87.3 %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 ,Eu3+分别与 PAA,PSAA和 DBM-发生配位 ,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 ,1个 Eu3+分别与 PAA中 2个链节或 PSAA中3个链节的羧基和 1个 DBM-发生配位 .Eu3+离子在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Eu( ) -DBM-PSAA中的含量分别为 2 8.4 6%和 1 2 .2 3 % .荧光光谱表明 ,常温下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 ,主要是Eu3+离子的 5D0 → 7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苯乙烯-丙烯酸) 二苯酰基甲烷 合成 配合物 配位合物 荧光光谱 稀土 有机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的RAFT聚合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德玲 王伟 +1 位作者 王丽红 沈玉龙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96,共3页
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为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不同嵌段长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物数均分子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接近,但由于RAFT聚合过程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死聚物的生成,使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 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为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不同嵌段长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物数均分子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接近,但由于RAFT聚合过程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死聚物的生成,使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RAFT 嵌段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与聚乙二醇复合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仕东 辛忠 赵亚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69-3574,共6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SAA-Na)和聚乙二醇(PEG)复配物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质量分数)SAA-Na与5%PEG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PET的结晶速率,使熔融结晶温度由PET/SAA-Na的212.8℃升高到216.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SAA-Na)和聚乙二醇(PEG)复配物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质量分数)SAA-Na与5%PEG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PET的结晶速率,使熔融结晶温度由PET/SAA-Na的212.8℃升高到216.1℃,冷结晶温度由119.4℃降低到103.8℃,玻璃化转变温度则由79.4℃降低到66.2℃。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分析表明,SAA-Na和PEG复配物的加入使PET的Avrami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苯乙烯-丙烯酸钠离 乙二醇 结晶行为 复合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离聚物的合成及其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仲小亮 李忠辉 +1 位作者 陈雪梅 陈国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6-60,共5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SMA-Na)离聚物,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MA-Na是PET的优良成核剂,加入1%(质量分数,下同)的SMA-Na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提高了17.9℃,冷结晶温度降低...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SMA-Na)离聚物,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MA-Na是PET的优良成核剂,加入1%(质量分数,下同)的SMA-Na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提高了17.9℃,冷结晶温度降低了17.3℃,显著提高了PET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结晶速度;加入离聚物SMA-Na,使得PET球晶变得更加细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相分离的流变学行为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润明 俞炜 周持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6-169,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结果表明,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因此,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结果表明,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因此,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分离温度测定时要外推到频率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混体系 动态流变行为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二元胶束的杂化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望清 史林启 +5 位作者 安英丽 高立超 刘珍 沈旭东 张邦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可以通过胶束之间的链交换形成壳层结构致密的杂化胶束 ,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束之间链交换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b-丙烯酸 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 二元嵌段共 杂化胶束 自组装 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酯) 丙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物接枝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乳液耦合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震乾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07-2211,共5页
采用苯乙烯(St)悬浮聚合过程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进行悬浮-乳液耦合聚合(SECP),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PMMA)复合粒子.采用1H NMR分析方法,讨论了SECP动力学特征.St的SECP聚合速率和转化率与悬浮聚... 采用苯乙烯(St)悬浮聚合过程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进行悬浮-乳液耦合聚合(SECP),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PMMA)复合粒子.采用1H NMR分析方法,讨论了SECP动力学特征.St的SECP聚合速率和转化率与悬浮聚合一致;MMA聚合速率决定于乳胶粒子聚合速度和凝并在悬浮粒子表面的速度,聚合速率比常规乳液聚合速率低.由于凝并在悬浮粒子表面的PMMA乳胶粒子不再有乳液聚合特征,MMA在SECP中转化率低于同条件常规乳液聚合.分别得到乳化剂和引发剂浓度与SECP和普通乳液聚合恒速段聚合速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乳液耦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粒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的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仕东 辛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6,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能够诱导PET异相成核,从而大幅度提高PET的熔融结晶温度和降低冷结晶温度,实现PET在高温区...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能够诱导PET异相成核,从而大幅度提高PET的熔融结晶温度和降低冷结晶温度,实现PET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结晶速率的同时提高,并使PET在等温熔融结晶过程的Avrami指数n增加。同时,苯乙烯-丙烯酸钠的加入改变了PET的熔融行为,同等结晶温度下PET/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的多重熔融峰中的峰II温度值大于纯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苯乙烯-丙烯酸 结晶行为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婷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美国AR-1000型流变仪研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溶液属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表观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均使... 利用美国AR-1000型流变仪研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溶液属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表观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均使溶液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增大;而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大;溶液浓度的增加、温度的降低使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 流变性能 表观粘度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磺化法制备高磺化度线型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丽华 傅相锴 赵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1,40,共5页
以吡啶为溶剂溶解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发烟硫酸为磺化试剂对其进行初步磺化,制得低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再在浓硫酸中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对低磺化度共聚物进行二次磺化,制备了高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滴定分析... 以吡啶为溶剂溶解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发烟硫酸为磺化试剂对其进行初步磺化,制得低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再在浓硫酸中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对低磺化度共聚物进行二次磺化,制备了高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滴定分析表明磺化度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苯乙烯-丙烯酸) 磺化 合物电解质 水溶性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