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二元胶束的杂化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望清 史林启 +5 位作者 安英丽 高立超 刘珍 沈旭东 张邦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可以通过胶束之间的链交换形成壳层结构致密的杂化胶束 ,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束之间链交换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b-丙烯酸 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 二元嵌段共 杂化胶束 自组装 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呋喃/马来酰亚胺Diels-Alder反应实现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合金相容
2
作者 叶霖 张少锋 +2 位作者 闵嘉康 马丽 唐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利用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可逆Diels-Alder反应,对不相容的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n-butyl methacrylate),PB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合金进行了增容研究。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共聚合成侧基含呋喃基团的聚甲基... 利用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之间的可逆Diels-Alder反应,对不相容的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n-butyl methacrylate),PB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合金进行了增容研究。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共聚合成侧基含呋喃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co-FMA)),并通过后反应改性合成侧基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聚苯乙烯(MPS),然后利用呋喃和马来酰亚胺基团之间的Diels-Alder反应促使该共混物中两种高分子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本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表征验证了功能化高分子及其共混物中的Diels-Alder反应,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相分离结构变化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相变温度证明了相容性的明显改善。共混物可以进行热塑性加工,且其相形态和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予以调节,三点弯曲试验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共混物逐渐由韧性材料向脆性材料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 苯乙烯 高分子合金 增容 DIELS-ALDER反应 呋喃/马来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控PBMA-b-PSt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正福 许东颖 +2 位作者 赵建青 沈家瑞 陈用烈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5 ,分子量可简单地通过改变反应投料单体 /引发剂比及控制单体转化率得到调控 ,同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IR ,1H NMR ,GPC ,DSC表征 ,确证了其结构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PBMA b PSt─X和PSt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控 甲基丙烯酸丁酯-b-苯乙烯嵌段共 合成 结构表征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MA-b-PSt磺化嵌段离聚体在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4
作者 廖正福 赵建青 +1 位作者 沈家瑞 陈用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采用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轻度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聚苯乙烯 (PBMA -b -PSt)嵌段离聚体在极性溶剂N ,N_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嵌段离聚体的磺化度和浓度强烈影响溶液中聚合物链的聚集态结构 ,不同的磺化... 采用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轻度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聚苯乙烯 (PBMA -b -PSt)嵌段离聚体在极性溶剂N ,N_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嵌段离聚体的磺化度和浓度强烈影响溶液中聚合物链的聚集态结构 ,不同的磺化度样品具有不同的临界聚集浓度 ;随磺化度增加 ,聚合物链缠绕密集 ,形成具有多苯环的聚集体 ,而且当磺化度为摩尔分数x=3.59 %时 ,荧光发射光谱最大发射峰波长出现最大红移 ,临界聚集浓度最低 ,说明最容易形成多苯环聚集体 ,该磺化点可以认为是磺化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MA-b-PSt 磺化嵌段离 集行为 极性溶液 激基缔合物 荧光光谱 甲基丙烯酸丁酯-b-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PS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5
作者 宋颖 马晓燕 +1 位作者 唐林 周华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5-339,358,共6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含刚性聚苯乙烯(PS)链段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该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PMMA-b-PS的数均...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含刚性聚苯乙烯(PS)链段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该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PMMA-b-PS的数均分子量为2.69×105,分子量分布为1.53。以合成的PMMA-b-PS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薄膜,研究了其电导率。PMMA-b-PS质量分数为40%的GPE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导电性,室温下其电导率为8.82×10-5S/cm;热失重分析表明,该GPE在质量损失5%时的热分解温度为139°C,比相应的纯PMMA基GPE高49°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b-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 凝胶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壳核结构ACR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Ⅰ.乳化剂对ACR乳液聚合反应及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旭东 高翩 +2 位作者 吴忠辉 沈家瑞 谭作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3,共4页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Na)、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Na)、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中 ,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 (OP -1 0 )复配使用时 ,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 -1 0质量分数的增加 ,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 ,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乳胶粒子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粒径 乳化剂 抗冲强度 ACR树脂 合成 PVC/A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锂硫电池硫正极水基粘结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丽红 王永常 +1 位作者 高翔 朱世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硫正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广受关注,但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硫穿梭效应使其容量衰退快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其实际使用。本文通过RAFT乳液聚合首次设计合成了聚(苯乙烯-b-丙烯酸正丁酯-b-苯乙烯)(Sn BAS)三嵌段共聚物... 硫正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广受关注,但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硫穿梭效应使其容量衰退快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其实际使用。本文通过RAFT乳液聚合首次设计合成了聚(苯乙烯-b-丙烯酸正丁酯-b-苯乙烯)(Sn BAS)三嵌段共聚物作为硫电极粘结剂。通过制备粘结剂薄膜测试其在醚类电解液的溶胀性,并进行多倍率充放电、电池寿命测试,与聚苯乙烯(PS)、聚丙烯酸正丁酯(Pn BA)及商用SBR对比,发现通过调配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St/n BA)质量比率可获得兼具高力学强度及高电解液溶胀率的电极粘结剂。将粘结剂Sn BAS100用于制备硫电极,所得硫正极分别在0.1C、0.2C、0.5C、1C、2C、0.1C倍率充放电后,再次以0.2C倍率充放电所得放电比容量为781 m Ah×g-1,与首次充放电时的放电比容量1061 m Ah×g^(-1)相比,容量保留率为73.6%。电极继续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740m Ah×g^(-1),容量保留率为94.7%,每次充放电的平均容量衰退率为0.05%。结果表明,水溶性嵌段结构的SnBAS粘结剂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水基硫正极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电极 水溶性粘结剂 嵌段共 (苯乙烯-b-丙烯酸丁酯-b-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