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粒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芳茂 何卫东 +3 位作者 王延梅 李林峰 刘群峰 张徐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BPO和FeSO4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吐温80,在低乳化剂浓度下(w<0.06)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纳米乳胶粒子。研究了微乳液聚合的引发方式、单体配比和单体加入方式...  以BPO和FeSO4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吐温80,在低乳化剂浓度下(w<0.06)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纳米乳胶粒子。研究了微乳液聚合的引发方式、单体配比和单体加入方式对聚合反应、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界面引发微乳液聚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 纳米乳胶粒子 微乳液 反应条件 界面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被引量:20
2
作者 何尚锦 贾启燕 +3 位作者 石可瑜 丽娜 杜宗杰 张保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以 N -乙烯基 -2 -吡咯烷酮 (NVP)、丙烯酸 (AA)及聚乙二醇 60 0 0 (PEG60 0 0 )为原料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 (A IBN )为引发剂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与聚乙二醇 (pol... 以 N -乙烯基 -2 -吡咯烷酮 (NVP)、丙烯酸 (AA)及聚乙二醇 60 0 0 (PEG60 0 0 )为原料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 (A IBN )为引发剂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与聚乙二醇 (poly[NVP-AA] /PEG)半互穿网络 (semi-IPN )水凝胶。聚合物的 DSC分析表明材料属于非均相材料 ,体系中的 poly[NVP-AA]与 PEG部分相容。溶胀性能的测定显示材料对 p H敏感。利用上述聚合物为载体对抗癌药 5 -氟脲嘧啶 (5 -F U )进行包埋 ,分别在模拟的胃液和肠液 ,即 SGF和 SIF缓冲溶液中 ,3 7℃下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样品中 PEG量的增加 ,释药曲线趋于平缓 ,释药周期变长 ,最终的平衡释药量减小 ;另外 ,聚合物交联度对释药性能的影响与释放介质有关 ,在 SIF缓冲溶液中 ,释药行为基本与交联度无关 ,而在 SGF缓冲溶液中 ,交联度越高 ,释药周期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 乙二醇 半互穿网络水凝胶 合成 药物缓释性能 药物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型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前端聚合法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巧 张亚轩 +1 位作者 夏志伟 张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46,共6页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前端移动速率随NVP用量增多而加快;共聚物具有热缩温敏性,随着原料中NVP相对用量从0%增至10%(摩尔分数),共聚产物的临界转变温度从32℃升高到37℃;产物是理想的药物缓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 (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 温敏型水凝胶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三甲基-2-丙烯酰肼共聚反应的研究
4
作者 颜晋钧 程斌 +1 位作者 毛炳权 H.Cheradame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研究了1,1,1-三甲基-2-丙烯酰肼(TMAH)均聚以及与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TMAH易均聚,并且易与BA,EA,MMA发生共聚反应,不与St发生共聚反应。测定了80℃时TMAH-BA共聚... 研究了1,1,1-三甲基-2-丙烯酰肼(TMAH)均聚以及与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TMAH易均聚,并且易与BA,EA,MMA发生共聚反应,不与St发生共聚反应。测定了80℃时TMAH-BA共聚体系中单体的竞聚率(rTMAH=0.96,rBA=1.23),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共聚物的组成不变;聚合温度升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共聚物中TMAH的摩尔分数都增加;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中TMAH摩尔分数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甲基-2-丙烯酰肼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PBMA-b-PNVIm(Bu)BF_4离子液体嵌段聚合物的RAFT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欣 李海英 雷良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67,170,共4页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制备了窄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用大分子链转移剂来引发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制备了PMMA-b-PBMA二嵌段聚合物。再以二嵌段聚合物为...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制备了窄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大分子链转移剂,用大分子链转移剂来引发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制备了PMMA-b-PBMA二嵌段聚合物。再以二嵌段聚合物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引发N-乙烯基咪唑(NVIm)合成PMMA-b-PBMA-b-PNVIm三嵌段聚合物。通过与溴代正丁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并与氟硼酸钠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离子液体嵌段聚合物PMMA-b-PNVIm(Bu)BF_4。运用核磁、红外和凝胶渗透色谱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为PMMA166-b-PBMA145-b-PNVIm144,分子量分布为1.68,合成过程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N-乙烯基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F_4/P(MMA-VBIMBr)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喜德 刘洪涛 +2 位作者 刘开宇 曹变梅 陈国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81-78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VBIMBr)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无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P(MMA-VBIMBr)],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VBIMBr)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无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P(MMA-VBIMBr)],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增塑剂,制备了BMIMBF4/P(MMA-VBIMBr)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方法对聚合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当BMIMBF4/P(MMA-VBIMBr)质量配比为2时,离子电导率高达2.77×10-3S/cm(20℃),且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 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A-MA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的氢键相互作用
7
作者 齐波 淡宜 杨玉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8-101,共4页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 [P(MMA- BA- MAA) ]和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吡咯烷酮 ) [P(MMA-BA- VP) ]。通过 1H- NMR测定 ,研究了共聚物...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 [P(MMA- BA- MAA) ]和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吡咯烷酮 ) [P(MMA-BA- VP) ]。通过 1H- NMR测定 ,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 ;通过 FR- IR、DSC、表面能及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 P(MMA- BA- MAA) / P(MMA- BA- 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MMA- BA- MAA) / P(MMA- BA- 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 ,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粉体^(60)Co-γ射线共辐射接枝NVP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辰琪 黄卫 +3 位作者 周永丰 颜德岳 陈书涛 黄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8,147,共6页
采用60Co-γ射线共辐射接枝聚合法,将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接枝到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上,以改善其亲水性。考察了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接枝率(rDG)的影响,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60 Co-γ射线共辐射可有效实现NVP在... 采用60Co-γ射线共辐射接枝聚合法,将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接枝到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上,以改善其亲水性。考察了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接枝率(rDG)的影响,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60 Co-γ射线共辐射可有效实现NVP在PVDF粉体上的接枝。当辐射吸收剂量为40kGy,阻聚剂六水合硫酸亚铁铵浓度为3mmol/L,NVP体积分数为15%,甲醇为溶剂时,rDG达到18.6%,且接枝后PVDF粉体的亲水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辐射 接枝 偏氟乙烯粉体 N-乙烯基-2-吡咯烷酮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CO-BA)热敏型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路爽 安朴英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1-604,617,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染料隐色体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CO-BA))为壁材,通过调整BA在共聚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交联P(MMA-CO-BA)热敏型微胶囊.利用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染料隐色体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CO-BA))为壁材,通过调整BA在共聚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交联P(MMA-CO-BA)热敏型微胶囊.利用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表征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形貌、热稳定性和玻璃转化温度.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微胶囊粒子分布均匀,呈规则的球形;共聚单体中BA质量分数增加,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减小;BA在共聚单体中质量分数为5.0%,10.0%和15.0%时,所得微胶囊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115.0,110.3和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型微胶囊 乳液合法 染料隐色体 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Eu(TTA)_3·2NMP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兴妤 关晓琳 苏致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9-772,共4页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种共混膜材料之间对铕/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Eu(TTA)3·2NMP]三元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差异.实验发现,无论是溶液状态,还是共混膜材料,三元配合物/...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种共混膜材料之间对铕/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Eu(TTA)3·2NMP]三元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差异.实验发现,无论是溶液状态,还是共混膜材料,三元配合物/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大于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为稀土荧光物质的成膜与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 乙烯吡咯烷酮(PVP) 乙烯醇(PvA) 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A共聚物水凝胶中水的存在状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帼馨 崔英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NVP/HE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凝胶...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NVP/HE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大致可分为自由水、可冻结的结合水和非冻结的结合水.不同用量的MMA与NVP和HEMA共聚,溶胀度不同,其吸附水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也有所差异,结果表明,随着MMA含量的增加,水凝胶中非冻结结合水的含量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水状态 N-乙烯基吡咯烷酮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