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脲-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阙永婵 雪冰峰 +8 位作者 张佳晖 厍海波 赵蔚 崔喆 张晓朦 刘民英 赵清香 庞新厂 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8,26,共6页
以双端氨基的尼龙1212预聚物(OPA)为硬段、异氰酸酯封端的聚醚型聚氨酯预聚物(OPU)为软段,通过改变软、硬段的摩尔比制得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脲-酰胺)热塑性弹性体(PUU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OPU合成过程中-... 以双端氨基的尼龙1212预聚物(OPA)为硬段、异氰酸酯封端的聚醚型聚氨酯预聚物(OPU)为软段,通过改变软、硬段的摩尔比制得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脲-酰胺)热塑性弹性体(PUU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OPU合成过程中-NCO基团与C-O-C醚键的相对强度变化,进而确定了合成OPU的反应时间为60 min。通过核磁氢谱和FT-IR确定了产物结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试结果表明,硬、软段摩尔比在1.2~1.5范围内,产物重均分子量可在(1.82~3.59)×104范围内调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随着硬、软段摩尔比由1.2提高至1.5,硬段的熔点由185℃降低至174℃,结晶温度由167℃降低至138℃,但OPU软段的熔点和结晶温度基本不变。PUUA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拉伸强度为28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417%,缺口冲击未能冲断,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12 四氢呋喃 (--酰胺) 热塑性酰胺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香基双硫键的乙酸酯化纳米纤维素/聚(脲-氨酯)自愈合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唐丽荣 王炜彬 +3 位作者 王清华 庄森炀 陈翠霞 黄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1387,共7页
基于芳香基双硫键,以聚丙二醇-4000(PPG-4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双(4-氨基苯基)硫醚为交联剂,乙酸酯化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相,制备得到乙酸酯化纳米纤维素/聚(脲-氨酯)[esterifi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poly(urea-ure... 基于芳香基双硫键,以聚丙二醇-4000(PPG-4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双(4-氨基苯基)硫醚为交联剂,乙酸酯化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相,制备得到乙酸酯化纳米纤维素/聚(脲-氨酯)[esterifi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poly(urea-urethane),E-CNCs/Pus]自愈合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表面化学结构、自愈合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E-CNCs/PUs在室温下不需其他额外条件即可实现自愈合,说明芳香基双硫键可作为动态交联键应用于自愈合聚(脲-氨酯)的设计与构建;E-CNCs添加量为0.1%时,其聚(脲-氨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5.71MPa,与纯聚(脲-氨酯)材料相比,增加了43.11%;E-CNCs/PUs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热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E-CNCs对聚(脲-氨酯)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具有较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基双硫键 乙酸化纳米纤维素 (-)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A_2和CB_2型单体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脲-氨酯)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超 颜德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02-2204,共3页
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alternating ureido and urethano units was prepared by direct polymerizarion of 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 A 2) with diethanolamine(DEOA, CB 2)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alternating ureido and urethano units was prepared by direct polymerizarion of isophorone diisocyanate(IPDI, A 2) with diethanolamine(DEOA, CB 2)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one isocyanato group of IPDI reacts fast with amino group of DEOA, generating an intermediate with one isocyanato group and two hydroxyl groups. Now the intermediate formed is a new kind of AB 2 type monomer. Further self-condensation of this AB 2 species leads to hyperbranched poly(urea-urethan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characterized with in situ FTIR.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hen the feed ratio of IPDI to DEOA is equal to \{1∶\}1, no gelation is observed i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ithin initial several hours is lower than 20 ℃. Cross-linking would occur i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during initial period is high. The degree of branching(DB) of the resulting hyperbranched poly(urea-urethane) is 46.5%-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型单体 CB2型单体 端羟基超支化(-) 二异氰酸 二乙醇胺 超支化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酯基聚氨酯-脲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凯 童杰祥 +1 位作者 孙冠卿 刘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烯酸羟乙酯(HEA)以及3种不同主链结构的聚天门冬氨酸酯(PAE)为原料,制备了3种基于PAE的聚氨酯-脲丙烯酸酯低聚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由这些低聚物所形成的U...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烯酸羟乙酯(HEA)以及3种不同主链结构的聚天门冬氨酸酯(PAE)为原料,制备了3种基于PAE的聚氨酯-脲丙烯酸酯低聚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由这些低聚物所形成的UV固化涂层的机械性能,讨论了低聚物化学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含双脂环结构的PAE制得的低聚物赋予了固化涂层较高的拉伸强度(48.34 MPa)以及铅笔硬度(3H);而以含聚醚链段的PAE制备的低聚物赋予了固化涂层良好的耐冲击性(70 cm)以及附着力(1.95 MPa)。因此,通过对低聚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调整,可以设计出综合性能优异的UV光固化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天门冬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聚氯乙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宝辉 巴信武 +2 位作者 侯文龙 王素娟 韩颖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大值。随着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加入量的增多 ,共混体系的流动行为逐渐向牛顿型流体转变 ,文中还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 氯乙烯 共混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超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含分散红类染料基团的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娜 隋郁 +3 位作者 印杰 刘燕刚 朱子康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71-1775,共5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 4种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分散红 -1 9的新型聚 (氨酯 -酰亚胺 ) ( PUI) :先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二异氰酸酯 ,再进一步和二酐单体缩合生成 PUI.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DSC和 TGA等手段对合成的 PUI进行表征 .所有 ...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 4种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分散红 -1 9的新型聚 (氨酯 -酰亚胺 ) ( PUI) :先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二异氰酸酯 ,再进一步和二酐单体缩合生成 PUI.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DSC和 TGA等手段对合成的 PUI进行表征 .所有 PUI在~ 4 90 nm处都有一强吸收峰 .PUI可溶于强极性非质子溶剂 ,如NMP,DMAc,DMF,DMSO和 1 ,4 -丁内酯 ,有些甚至在常用的低沸点溶剂如 THF中也可溶解 .PUI的特性粘数在 0 .1 6~ 0 .31 d L/ g范围内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 Tg)在 1 71~ 2 1 1℃范围内 ,明显高于侧链型非线性光学聚氨酯 ( PU) .以刚性相对较大的六氟异丙叉基二 ( 3,4 -邻苯二甲酸酐 ) ( 6FDA)和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为单体的 PUI具有比以二苯醚 -3,3′,4 ,4′-四甲酸二酐 ( OPDA)和 4 ,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 ( MDI)为单体的 PUI更高的 Tg.PUI的 TGA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台阶 ,起始热分解温度大约在 30 0℃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二阶非线性光学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A封端聚(氨酯-酰亚胺)的本体法合成及γ射线辐射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成飞 曹巍 +2 位作者 翟彤 曾心苗 郭建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21,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封端剂,用本体聚合法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均苯四酸二酐和聚碳酸酯二醇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动态力学性能(DMA)、热重分析(TGA)和热机械分析(TMA)等...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封端剂,用本体聚合法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均苯四酸二酐和聚碳酸酯二醇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酰亚胺)(PUI),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动态力学性能(DMA)、热重分析(TGA)和热机械分析(TMA)等方法探讨了γ射线辐熙对所得PUI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γ射线辐照下,PUI发生交联反应,不饱和度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tanδ值显著下降,并明显向高温方向移动,并且,辐照剂量越大,移动也越大。辐照后PUI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辐照剂量为50kGy和75kGy的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本体 合成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美拉德反应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涛 朱云 +2 位作者 谢晶 薛斌 周冬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研究低聚壳聚糖(COS)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低聚壳聚糖的羰基与氨基的物质量比均为4:1)的美拉德反应。醇沉法提取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反应8、16h以及24h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分别记为:CA-8、CA-16、CA-24、CN-8、CN-16以及CN-24。对衍... 研究低聚壳聚糖(COS)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低聚壳聚糖的羰基与氨基的物质量比均为4:1)的美拉德反应。醇沉法提取与α-丙氨酸/天冬酰胺反应8、16h以及24h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分别记为:CA-8、CA-16、CA-24、CN-8、CN-16以及CN-24。对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并研究其对超氧阳离子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后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强弱次序为CA-8>CN-8、CA-16>CN-16、CA-24>CN-24,即随着反应时间增加,低聚壳聚糖与α-丙氨酸美拉德反应的衍生物抗氧化性始终更强,表明与小分子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天冬酰胺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春子 王素娟 +1 位作者 姜春燕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与二乙醇胺(DE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利用熔融缩聚制得每一个重复单元上均带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HBP),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黏度法等对结构进行表征.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超支化不饱和(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酰胺)对聚碳酸酯的流变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齐东超 唐黎明 +2 位作者 方宇 冯吉 邱义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7,共3页
以丙醇胺、1,2,4-偏苯三酸酐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假AB2型单体,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得到了一种超支化聚(酯-酰胺)(简称PQ2)。将PQ2分级后得到了高分子量部分PQ2(H)和次高分子量部分PQ2(L)。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PQ2(H)和PQ2(L),可将聚... 以丙醇胺、1,2,4-偏苯三酸酐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假AB2型单体,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得到了一种超支化聚(酯-酰胺)(简称PQ2)。将PQ2分级后得到了高分子量部分PQ2(H)和次高分子量部分PQ2(L)。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PQ2(H)和PQ2(L),可将聚碳酸酯(PC)的熔融指数分别提高3.7和4.1倍。相比纯PC,PC/PQ2共混组分的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断裂伸长率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 分级 碳酸 流变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立芬 茅佩卿 +2 位作者 徐德志 张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3-837,共5页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将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与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得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膜活性层...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将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与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得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膜活性层的化学结构,考察了膜的耐氧化性能,并探讨了膜活性层化学结构与膜抗氧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间苯二胺 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 酰亚胺- 化学结构 耐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青 曾军 +8 位作者 王斌 史应武 杨红梅 张涛 高雁 楚敏 王金鑫 孙九胜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6-1314,共9页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铺覆PE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 【目的】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铺覆PE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解析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中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结果】同种作物(除棉花外)铺覆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与PE膜之间,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无显著差异,而不同作物对AOA-amoA、AOB-amoA及nosZ基因丰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BAT生物降解膜可以作为PE膜的替代品以解决PE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生物降解 氧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用聚(酯-酰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良均 王治国 童身毅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13,共3页
以苯酐和含氮二元醇为原料 ,合成了聚 (酯 -酰胺 )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对得到的聚合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 ,并用油酸与聚合物的端羟基反应 ,得到适用于涂料的树脂。研究了树脂溶液... 以苯酐和含氮二元醇为原料 ,合成了聚 (酯 -酰胺 )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对得到的聚合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 ,并用油酸与聚合物的端羟基反应 ,得到适用于涂料的树脂。研究了树脂溶液的流变性及以聚氨酯为固化剂配制成的涂料的涂膜性能 ,结果表明 ,该涂料可在室温下快速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酰胺)超支化合物 合成 性能 涂层材料 漆膜性能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其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晓非 温海飞 +2 位作者 刘立新 王玉婵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端剂对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端基改性.结果表明,产品的红外谱图中没有出现羟基吸收峰,说明产品的端羟基成功地进行了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 邻苯二甲酸酐 二乙醇胺 封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氨酯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立芬 徐德志 +2 位作者 茅佩卿 张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05-1612,共8页
采用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和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备了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DMMPD-CFIC)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了水相溶剂、多元胺浓度和组成及两相接触时间等因素对DMMPD聚合成膜的... 采用关键功能单体N,N'-二甲基间苯二胺(DMMPD)和多元酰氯5-氯甲酰氧基-异肽酰氯(CFIC)聚合制备了一种耐氧化的聚酰亚胺-氨酯(DMMPD-CFIC)反渗透复合膜材料.研究了水相溶剂、多元胺浓度和组成及两相接触时间等因素对DMMPD聚合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DMMPD-CFIC膜的脱盐率不够理想,但将4-甲基间苯二胺(MMPD)与DMMPD以2∶1(质量比)组合后制得的MMPD/DMMPD-CFIC膜的脱盐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对膜的耐氯性能影响不大.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2种膜的活性层的结构,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膜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反渗透复合膜 表面形态 分离性能 耐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酰胺)对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的加工流动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齐东超 唐黎明 +3 位作者 方宇 付志伟 郭宝华 钱震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7,共2页
采用超支化聚合物 (HBP)改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UHMWPE)的加工流动性。在摩尔质量为 2 0 0万级的UHMWPE中加入 3 %的HBP ,可使其熔融扭矩值下降约 85 % ;对混合熔体的形态分析证明 ,HBP分子更易于在混合熔体的表面富集 ;初步认为HBP... 采用超支化聚合物 (HBP)改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UHMWPE)的加工流动性。在摩尔质量为 2 0 0万级的UHMWPE中加入 3 %的HBP ,可使其熔融扭矩值下降约 85 % ;对混合熔体的形态分析证明 ,HBP分子更易于在混合熔体的表面富集 ;初步认为HBP通过降低混合熔体的表观粘度来改善UHMWPE的加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摩尔质量乙烯 超支化(-酰胺) 加工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及其增稠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雪红 许国强 许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Th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AM) with octadecyl acrylate(OA)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DMF at 80 ℃ using benzoyl peroxide as initiator. The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MTA and Kjeidahl nitrogen dete... Th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AM) with octadecyl acrylate(OA)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DMF at 80 ℃ using benzoyl peroxide as initiator. The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MTA and Kjei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 The effects of copolymer composition, amount of initia tor ,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thickening efficiency of copolymer towards emulsion based on styre nebutyl acrylate acrylic acid polym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AM co OA) obtained was big enough for hydrophobic associative thickening 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酸十八 增稠性能 (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端基光致变色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海涛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张书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3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最后用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对HBP的末端羟基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酸碱变色性的HBP...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3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最后用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对HBP的末端羟基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酸碱变色性的HBP;用紫外光谱对改性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变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紫外光照时间延长紫外吸收强度增加;随pH值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酰胺-) HBP 功能化改性 光致变色 酸碱变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改性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敏捷 张青 +1 位作者 李春子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9,共8页
采用不同链长的十四酰氯和十八酰氯对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MHBP)的端羟基进行原位端基改性,制备出2种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黏度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热分... 采用不同链长的十四酰氯和十八酰氯对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MHBP)的端羟基进行原位端基改性,制备出2种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黏度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与末端烷烃链的长度有关,用Ozawa法求出了热分解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不饱和(酰胺-) 改性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对染料相转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素娟 李文亮 +1 位作者 白利斌 巴信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利用苯甲酰氯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端羟基修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亲水核,苯环为疏水壳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此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0.125~0.5g/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以单分子胶束形式将甲基橙(MO)从水相转移到... 利用苯甲酰氯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端羟基修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亲水核,苯环为疏水壳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此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0.125~0.5g/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以单分子胶束形式将甲基橙(MO)从水相转移到二氯甲烷相,转移是个动态平衡过程,呈现前快后慢的趋势,22h后转移量达到95%,转移后的甲基橙也可以被可逆释放到二氯甲烷相。此外,对甲基橙和甲基蓝(MB)的双染料转移,表明少量甲基蓝分子的存在可以使甲基橙的转移量大大增加,起到了协同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超支化(酰胺-) 相转移 甲基橙 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