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式输送机结构架锈蚀机理研究及水性聚偏二氯乙烯防腐涂料防护研究
1
作者 张国恩 吴昌泉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274-277,共4页
通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分析了带式输送机机结构架的锈蚀机理,研发水性聚偏二氯乙烯(PVDC)绿色防腐涂料,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涂有防腐涂料的试件开展了表面防腐测试、氧气透过率测试。结果表明:带式... 通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分析了带式输送机机结构架的锈蚀机理,研发水性聚偏二氯乙烯(PVDC)绿色防腐涂料,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涂有防腐涂料的试件开展了表面防腐测试、氧气透过率测试。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结构架上的生锈层主要为Fe_(2)O_(3)、α-FeOOH、Fe_(3)O_(4)及少量的γ-FeOOH组成的疏松多孔结构;经过720 d表面防腐测试,涂膜未见明显的变化,而对比试样出现的严重的腐蚀破坏现象;水性PVDC防锈底漆试样的氧气透过率为11 mL/(m^(2)·d);综合而言水性PVDC能形成如塑料膜般致密的漆膜,有效阻止金属基材试样发生电化学溶解氧腐蚀,有效提高井下带式输送机机结构架的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机理 水性二氯乙烯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多孔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欣 刘海亮 +1 位作者 黄庆林 肖长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1-177,共7页
以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P(VDC-co-VC)]为成膜聚合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了具有非对称膜结构的P(VDC-co-VC)平板膜,通过扫描电镜、纯水通量、截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了聚合物... 以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P(VDC-co-VC)]为成膜聚合物,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了具有非对称膜结构的P(VDC-co-VC)平板膜,通过扫描电镜、纯水通量、截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及凝固浴温度对P(VDC-co-VC)平板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P(VDC-co-VC)平板膜由表面皮层及大孔支撑层组成,上表面较下表面致密。提高聚合物浓度或升高凝固浴温度均能提高P(VDC-coVC)平板膜表面的致密程度,进而改善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及膜通量恢复率。低凝固浴温度下所得膜通透性能较好。力学性能随聚合物浓度提高而增加,随凝固浴温度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烯-乙烯)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合物浓度 凝固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秋光 刘海亮 肖长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1-848,共8页
以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P(VDC-co-VC)]为成膜聚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VDC-co-VC)膜.通过聚合物-稀释剂二元体系相图、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 以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P(VDC-co-VC)]为成膜聚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P(VDC-co-VC)膜.通过聚合物-稀释剂二元体系相图、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纯水通量、接触角、孔径及其分布、截留率及力学性能等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对P(VDC-co-VC)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C-co-VC)-DMP二元体系成膜过程以液-液(L-L)分相为主,随着聚合物含量增加,膜的横截面由类花瓣状结构向胞腔状结构转变,膜的孔连通性降低,结构变得较为致密,同时膜上表面孔隙率降低,粗糙度增大. L-L分相时间和聚合物含量的变化,导致膜结晶度先降低后增大.聚合物含量的增加使膜上表面接触角、断裂强度及蛋白截留率增加,但膜的平均孔径、孔隙率及纯水通量先增加后减小.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30%时,所得膜通透性较优,断裂强度可达7.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法 二氯乙烯-乙烯物多孔膜 合物含量 -液分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改性PVC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佩佩 程亮 +1 位作者 魏永明 许振良 《净水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讨论了聚(偏二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VAH)对聚氯乙烯(PVC)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当铸膜液中VAH含量为3%时,可得到渗透性能和截留率较好的超滤膜,其纯水通量达119×10-5L/m2.h.Pa,截留率为84%...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讨论了聚(偏二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VAH)对聚氯乙烯(PVC)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当铸膜液中VAH含量为3%时,可得到渗透性能和截留率较好的超滤膜,其纯水通量达119×10-5L/m2.h.Pa,截留率为84%。同时考察了芯液中溶剂含量对VAH含量为3%时的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当芯液中DMAc含量小于75%时,通量逐渐减小;当DMAc含量为95%时,通量急剧增大为162×10-5L/m2.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PVC) (二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 超滤(UF)膜 芯液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SiO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涂膜材料及提高清洁鸡蛋贮藏保鲜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梁艳文 严文静 +3 位作者 赵见营 赵媛 赵国峰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5-242,共8页
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g@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涂膜材料,以期提高PVDC涂膜材料对清洁鸡蛋的涂膜保鲜效果,延长鸡蛋货架期。结果表明:纳米Ag@SiO_2可以明显提高PVDC成膜材料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并... 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g@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涂膜材料,以期提高PVDC涂膜材料对清洁鸡蛋的涂膜保鲜效果,延长鸡蛋货架期。结果表明:纳米Ag@SiO_2可以明显提高PVDC成膜材料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并且能够稳定地填充于PVDC涂膜材料的分子空隙中,提高PVDC成膜致密度,显著降低PVDC涂膜液的黏度并提高其成膜阻水性(P<0.05);纳米Ag@SiO_2质量分数为0.21%时对PVDC材料有较好的改性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减小清洁鸡蛋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鸡蛋的新鲜度。综上所述,纳米Ag@SiO_2改性PVDC涂膜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清洁鸡蛋涂膜保鲜包装新材料,可延长清洁鸡蛋保质期至7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SiO2 改性二氯乙烯 杀菌作用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及蜂蜡改性聚偏二氯乙烯基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艳文 严文静 +3 位作者 赵见营 强敏 韩祥云 章建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99,共7页
为了提高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成膜阻水性能及其成膜机械性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纳米Si O_2并结合蜂蜡改性PVDC材料。结果表明,当Si O_2/SDS配比为0.81时,纳米Si O_2水溶液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并且当纳米Si O_2添加量为0.12 g/100... 为了提高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成膜阻水性能及其成膜机械性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纳米Si O_2并结合蜂蜡改性PVDC材料。结果表明,当Si O_2/SDS配比为0.81时,纳米Si O_2水溶液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并且当纳米Si O_2添加量为0.12 g/100 m L、蜂蜡添加量为0.45 g/100 m L时,对PVDC有最好的改性效果,具体表现为:改性后的PVDC乳液粘度及成膜透光率显著(p<0.05)降低,并且成膜机械性能显著(p<0.05)增加;扫面电镜结果显示,通过改性的PVDC成膜后分子空隙明显减少,成膜阻隔性明显增加。因此,纳米Si O_2及蜂蜡改性PVDC可以提高其成膜机械性能、阻隔性,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食品涂膜保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烯 蜂蜡 纳米SIO2 改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氯乙烯和/或偏二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玉青 綦大中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0-43,共4页
综述了丙烯腈(AN)-氯乙烯(VC)和/或偏二氯乙烯(VDC)共聚物的几种主要合成方法和纺丝方法,以及所得纤维的应用,特别是在人造毛皮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二氯乙烯 丙烯腈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构象分布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杰 吕中元 +1 位作者 李泽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73-2276,共4页
在MP2/6-311++G**水平下,对2,2,4,4-四氯戊烷与2,2,4,4,6,6-六氯庚烷旋转异构体构象进行几何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2,4,4-四氯戊烷,采用gauche-gauche排列的旋转异构体的能量较低;2,2,4,4,6,6-六氯庚烷旋转异构体中,采用trans-... 在MP2/6-311++G**水平下,对2,2,4,4-四氯戊烷与2,2,4,4,6,6-六氯庚烷旋转异构体构象进行几何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2,4,4-四氯戊烷,采用gauche-gauche排列的旋转异构体的能量较低;2,2,4,4,6,6-六氯庚烷旋转异构体中,采用trans-gauche-trans-gauche排列的构象能量较低.反之,完全采用trans-trans排列的旋转异构体构象能量较高,不稳定.通过比较模型分子不同旋转异构体构象的能量差值可以得到一级和二级特征的相互作用能差,进而计算统计权重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得到的模型分子的几何构型与统计权重参数,分别构建针对—CH2—和—CCl2—中心的聚偏二氯乙烯的6态旋转异构态模型.通过旋转异构态模型可以计算聚偏二氯乙烯分子中各种构象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二氯乙烯 构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涂膜对咸鸭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芳 严文静 +2 位作者 梁艳文 赵见营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06-312,共7页
以共混法制备纳米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基复合涂膜材料并研究其对咸鸭蛋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涂膜组相比,纳米SiO_2/TiO_2交联改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基膜材料、纳米蒙脱土(montm... 以共混法制备纳米SiO_2改性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基复合涂膜材料并研究其对咸鸭蛋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涂膜组相比,纳米SiO_2/TiO_2交联改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基膜材料、纳米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改性PVA基膜材料、PVDC膜材料以及纳米SiO_2改性PVDC基膜材料均能显著减少咸鸭蛋在贮藏过程中的不良品质变化(质量损失率增加、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升高、菌落总数增加)(P<0.05)。SiO_2改性PVDC膜材料涂膜处理对咸鸭蛋质量损失率、菌落总数、TVB-N和游离脂肪酸的累积以及蛋青蛋黄中p H值变化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涂膜处理组(P<0.05)。另外,SiO_2改性PVDC膜材料能显著抑制咸鸭蛋中菌落总数的增长(P<0.05),并维持产品的感官品质(P<0.05)。在28℃、相对湿度70%条件下,与未涂膜组相比较,SiO_2改性PVDC膜材料能够延长咸鸭蛋的贮藏保质期70 d(P<0.05),该研究结果为咸鸭蛋的保鲜运输及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鸭蛋涂膜保鲜包装 纳米SiO2 二氯乙烯(PVDC)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接枝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李衡峰 郝泽铭 +1 位作者 谭凯元 秦牡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4-1729,共6页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chlorotrifluoroethylene),即P(VDF-CTFE))为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其主链上接枝液晶6-((4-cyano-4-biphenyl)oxy)hexyl methacrylate(CBHM),合成一种新型的接枝聚合...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chlorotrifluoroethylene),即P(VDF-CTFE))为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其主链上接枝液晶6-((4-cyano-4-biphenyl)oxy)hexyl methacrylate(CBHM),合成一种新型的接枝聚合物P(VDF-CTFE)-g-PCBHM。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接枝是否成功。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线衍射考察了接枝链段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接枝链段参与下,聚合物出现了有利于改善材料电致伸缩性的极性β相;这种合成方式也为其他含CTFE的氟聚合物的修饰改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乙烯-三氟乙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氯乙烯-丙烯腈悬浮共聚物的热行为与结晶度
11
作者 周树学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3-127,共5页
用 DSC法研究了 VDC- AN悬浮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和热熔融行为 ,并用 Barton方程定量关联了Tg 与组成的关系。用 TGA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热分解行为 ,结果表明 ,AN单元对与其相邻连接的 VDC单元脱 HCl有诱导催化作用。由 DSC法和 X射线衍射... 用 DSC法研究了 VDC- AN悬浮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和热熔融行为 ,并用 Barton方程定量关联了Tg 与组成的关系。用 TGA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热分解行为 ,结果表明 ,AN单元对与其相邻连接的 VDC单元脱 HCl有诱导催化作用。由 DSC法和 X射线衍射法得到高 VDC含量的共聚物结晶度与 AN含量成线性关系 ,而在高 AN含量时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腈共 玻璃化转变 热熔融 热分解 结晶度 悬浮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聚偏二氯乙烯阻燃整理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菲 丛茂云 +3 位作者 朱鹏 顾闻彦 徐山青 吴绥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7,共5页
为研究一种高效经济的织物阻燃整理剂,将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与可膨胀石墨(EG)复配形成阻燃整理剂,研究该整理剂中EG与PVDC的不同配比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测定整理织物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 为研究一种高效经济的织物阻燃整理剂,将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与可膨胀石墨(EG)复配形成阻燃整理剂,研究该整理剂中EG与PVDC的不同配比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测定整理织物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整理剂的协同阻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VDC乳液具有高阻燃性,EG与PVDC的质量比为1∶99时的整理剂协同阻燃效果最佳,续燃和阴燃时间均为0 s,损毁长度降低到96 mm,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炭层,热稳定性良好,且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增加了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烯 可膨胀石墨 纺织的质量比整理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阻隔性和导电性的聚偏二氯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虎晓东 补强 +1 位作者 王占华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聚偏二氯乙烯(PVDC)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但为了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要求,仍需对材料进行功能改性,进一步提升其阻隔性。文中采用胶乳共混、水合肼蒸气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聚偏二氯乙烯/石墨烯(PVDC/r GO)复合... 聚偏二氯乙烯(PVDC)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但为了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要求,仍需对材料进行功能改性,进一步提升其阻隔性。文中采用胶乳共混、水合肼蒸气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聚偏二氯乙烯/石墨烯(PVDC/r GO)复合材料。石墨烯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PVDC的阻隔性能,并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导电性能。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4. 02%时,复合材料的水汽阻隔性能提升约40%,且电导率达到3. 88 S/m,当复合材料在60℃条件下热处理7 d后,材料电导率进一步提高到8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烯 石墨烯 阻隔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的阻隔与结晶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丛茂云 朱鹏 +1 位作者 顾闻彦 吴绥菊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5-6,共2页
采用种子半连续法制备了聚偏二氯乙烯(PVDC)共聚乳液,对比共聚乳液与国外典型产品的常规性能,并关联了PVDC的结晶度与材料阻隔性能。使用密度法、红外光谱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PVDC的结晶性能。
关键词 二氯乙烯 合成 结晶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弛豫型铁电三元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氯代偏氟乙烯)热释电性能的能量采集研究(英文)
15
作者 朱红英 王相虎 +2 位作者 王致杰 王珺 郭群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研究了利用弛豫型铁电三元聚合物薄膜P(VDF-TrF E-CFE)的热释电性质,以温度波动作为初始能量形式进行热电能量的采集。由于该聚合物薄膜在发生由温度变化诱导的纳米极性区极化机制转换时,介电常数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所以可以结合Er... 研究了利用弛豫型铁电三元聚合物薄膜P(VDF-TrF E-CFE)的热释电性质,以温度波动作为初始能量形式进行热电能量的采集。由于该聚合物薄膜在发生由温度变化诱导的纳米极性区极化机制转换时,介电常数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所以可以结合Ericsson循环实现热电能量采集。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能量采集温度区间为20^-20℃,利用不同温度下的单极性电滞回线进行Ericsson循环模拟,两种模拟方式分别实现能量采集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从微观角度给出了两种模式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温度波动和外加电场对能量采集的影响。在外加电场100 kV·mm-1、温度波动为40℃的情况下,能量采集值达到3 483 mJ·cm-3。与单晶材料相比,能量采集值提高了10倍。当工作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材料具有柔性,在能量采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热释电效应 三元合物 (乙烯-三氟乙烯-乙烯) 温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氯乙烯(PVDC)在冷却肉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贾军柱 《肉类研究》 2005年第11期22-24,共3页
综述了冷却肉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包装的形式和使用的合适包装材料的重要性,对聚偏二氯乙烯(PVDC)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PVDC应用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冷却肉 包装 二氯乙烯 包装材料 应用 综合性能 PV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PVC食品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的迁移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婧 徐文泱 汪修意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建立PVC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环氧氯丙烷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提取,在80℃下顶空净化,采用极性色谱柱HP-INNOWAX对3种目标物进行分离,通过ECD检测器进行测定。氯乙烯、偏二... 建立PVC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环氧氯丙烷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N,N-二甲基乙酰胺提取,在80℃下顶空净化,采用极性色谱柱HP-INNOWAX对3种目标物进行分离,通过ECD检测器进行测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浓度在0.4~2.0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定量限为0.02mg/kg。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5%~87.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5.6%(n=6)。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环氧氯丙烷在醇及油中更易迁移,当迁移时间在10天内时,3种目标物的迁移幅度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趋势均为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当迁移温度不大于40℃时,氯乙烯和偏二氯乙烯在1h后均有较低含量的检出,而环氧氯丙烷在4h内仍未检出,表明环氧氯丙烷在低温下的迁移风险比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二氯乙烯 环氧丙烷 食品模拟物 迁移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亲和膜分离γ-球蛋白的研究(Ⅰ)——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虞骥 甘宏宇 +2 位作者 何奕 袁骏 陈欢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35-939,共5页
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亲水化处理,再经活化、偶联制得了带有苯丙氨酸(Phe)的PVDF中空纤维亲和膜.制备过程中以光电子能谱(XPS)及红外光谱分析膜表面基团的变化,经亲水化处理及活化偶联后,膜表面的O和N含量分别从5.6%和... 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亲水化处理,再经活化、偶联制得了带有苯丙氨酸(Phe)的PVDF中空纤维亲和膜.制备过程中以光电子能谱(XPS)及红外光谱分析膜表面基团的变化,经亲水化处理及活化偶联后,膜表面的O和N含量分别从5.6%和0.6%增加到16.5%和3.0%,而F含量由38.3%降低为23.0%,将该亲和膜用于室温下血浆中γ-球蛋白的分离实验,在pH=7.4,离子强度I=0.18的缓冲液体系及进料质量浓度为1.0mg/mL条件下,该亲和膜对γ-球蛋白的吸附量可达到5.85mg/g膜;与市售γ-球蛋白相比,血浆中提取纯度可达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中空纤维亲和膜 膜分离 γ-球蛋白 吸附性能 制备 纯化 亲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颖娜 李涵 +3 位作者 叶卉 张玉忠 李泓 陈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等对PVDF-fSiO_2复合膜进行表征,并评价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PVDFfSiO_2复合膜表面的接触角为106.9°,明显高于PVDF膜的76.4°;由于PVDF-fSiO_2复合膜的良好疏水性能和fSiO_2粒子对基膜的保护作用,随着脱硫时间的延长,PVDF-fSiO_2气-液膜接触器的脱硫率基本保持在7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液膜接触器 氟化二氧化硅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氯-1,1-二氟乙烷裂解制备偏氟乙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刚 郑海峰 +2 位作者 尹红 袁慎峰 陈志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2-1816,共5页
在镍质裂解管中利用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空管裂解制备偏氟乙烯(VDF),探究进料流量和裂解温度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裂解温度为550~600℃,进料流量为0.15~0.60mL/min时原料转化率较高,产物选择性较好,... 在镍质裂解管中利用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空管裂解制备偏氟乙烯(VDF),探究进料流量和裂解温度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裂解温度为550~600℃,进料流量为0.15~0.60mL/min时原料转化率较高,产物选择性较好,该工艺较适宜制备VDF.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HCFC-142b脱HCl和脱HF反应过程的过渡态结构,计算600℃下脱HCl和脱HF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和动力学数据,得到反应活化能为225.49和271.15kJ/mol,计算结果与文献值较为接近,说明该计算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二氟乙烷 裂解 乙烯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