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苏育志 王正辉 +2 位作者 黄松龄 章永化 龚克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48-952,共5页
用动电位连续扫描法制备了聚 ( 2 ,2 -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 ( PDAPO) ,通过 FT-IR,FT-Raman,XPS等测试技术确证其结构 .聚合物产物与其单体的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 PDAPO结构中支链聚苯胺的电催化作用和强供电子键—O— S—S... 用动电位连续扫描法制备了聚 ( 2 ,2 -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 ( PDAPO) ,通过 FT-IR,FT-Raman,XPS等测试技术确证其结构 .聚合物产物与其单体的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 PDAPO结构中支链聚苯胺的电催化作用和强供电子键—O— S—S— O—的作用 ,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优于其它同类的聚有机二硫化物 .研究了聚合物的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及表面状态 .结果表明 ,PDAPO是一种新型高电活性的导电聚合物 ,可用作锂或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结构 性能 导电合物 电活性 正极材料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活性聚(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的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育志 饶燕雯 +4 位作者 杨熠 陈梅冰 邱银玲 章永化 龚克成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5-471,共7页
在Pt电极上 ,LiClO4 和不同酸的乙腈 /四氢呋喃溶液中 ,通过动电位连续扫描法合成了新型电活性聚 (2 ,2’ -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 (PDAPD) ,研究了电解质LiClO4 及不同酸 (HCl、CF3COOH、CCl3COOH、CH3COOH)的浓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 在Pt电极上 ,LiClO4 和不同酸的乙腈 /四氢呋喃溶液中 ,通过动电位连续扫描法合成了新型电活性聚 (2 ,2’ -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 (PDAPD) ,研究了电解质LiClO4 及不同酸 (HCl、CF3COOH、CCl3COOH、CH3COOH)的浓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浓度为 0 .1mol/L的LiClO4 及浓度在 0 .0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电化学合成 导电合物 电活性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苏育志 郭仕恒 +2 位作者 萧翼之 肖敏 杨绮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伏安法及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DAPOD)在含有0.1mol·L-1LiClO4电解质的乙腈/四氢呋喃有机溶液中,铂、金、玻碳及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伏安结果表明DAPOD中的二硫键与硫巯...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伏安法及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DAPOD)在含有0.1mol·L-1LiClO4电解质的乙腈/四氢呋喃有机溶液中,铂、金、玻碳及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伏安结果表明DAPOD中的二硫键与硫巯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属动力学不可逆过程,这种在室温下表现出的电化学反应不可逆性是有机二硫化物普遍存在的不足,必须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电催化来改善其可逆性能.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结果显示,DAPOD的阴极还原反应级数为0.5,阳极氧化反应级数为1.由此推知DAPOD电还原属两电子转移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为平衡的化学反应步骤;第二步为电子转移步骤,属决速步.同时还测定了DAPOD的阴极与阳极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平衡电势及标准速率常数等相关的动力学常数.通过比较铂、金、玻碳及石墨四种不同材料电极对DAPOD的电极过程的影响,发现石墨对DAPOD的还原过程具有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电极过程 动力学常数 电极材料 钠硫电池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其聚酰亚胺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宏伟 周浩然 +4 位作者 徐双平 赵德明 刘新刚 林飞 范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6-440,共5页
为了改善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以对氨基酚和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硅二胺活性单体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简写APMSI),采用不同配比的APMSI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和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共缩聚制得含硅聚酰亚胺... 为了改善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以对氨基酚和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硅二胺活性单体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简写APMSI),采用不同配比的APMSI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和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共缩聚制得含硅聚酰亚胺.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和13C)、熔点测定仪对对乙酰氨基酚、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APMS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总产率达到67%.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热分析仪(DTA)、热重分析仪(TG)和溶解实验分别对纯聚酰亚胺和含硅聚酰亚胺的结构、热性能和溶解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硅聚酰亚胺较纯聚酰亚胺耐热性低,但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升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大幅下降;其溶解性相对于纯聚酰亚胺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甲基硅烷 双(4-氨基苯氧基)甲基硅烷 合成 含硅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炔封端的BTDA系列酰亚胺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饶先花 党国栋 +4 位作者 周宏伟 邓勇强 路迎宾 陈春海 吴忠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 合成了具有苯侧基的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并与3,3′,4,4′-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聚反应,分别以4-苯乙炔苯酐(PEPA)和4-苯乙炔-1,8-萘二甲酸酐(PENA)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苯乙炔封端的酰亚胺预聚体.DSC测试结果表明,此类预聚体具有比PETI-5更宽的加工窗口;利用所合成的预聚体制成了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热固性交联PI薄膜.结果表明,PI预聚体加工性能良好,其交联后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同时PEPA封端的预聚体树脂具有比PENA封端的树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苯乙炔 3 3’ 4 4’-苯酮四羧酸 1 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溶性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詹美栋 洪慧铭 +3 位作者 王利云 喻国生 宋琤 宋才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0,共5页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为二酐单体,4,4’-(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BP)为二胺单体,采用两步法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系列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对苯二甲酰二邻苯二甲酸酐(TDPA)为二酐单体,4,4’-(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BP)为二胺单体,采用两步法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系列双酮酐型共聚酰亚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拉伸测试和溶解性能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DPA/PMDA不同摩尔比对共聚酰亚胺溶解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酮酐型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TDPA摩尔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溶解性能则逐渐提高,当TDPA/PMDA摩尔比为7/3时,共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极性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对苯甲酰邻苯甲酸酐 均苯四甲酸 4 4’-(3-氨基苯氧基)苯甲酮 双酮酐型酰亚胺 溶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PA/BAPP型聚异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桂龙 张福强 +2 位作者 李佐邦 李海青 王吉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6,共4页
首先由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与4,4′-双(氨基苯氧基)丙烷(BAPP)经两步反应制得聚异酰亚胺(PII),然后分别用丙烯酸羟乙酯(HEA)和正辛醇对所得PII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光敏的和非光敏的聚酰胺酯(PAE1和PAE2)。对聚异酰亚胺(PII)的制备过程用... 首先由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与4,4′-双(氨基苯氧基)丙烷(BAPP)经两步反应制得聚异酰亚胺(PII),然后分别用丙烯酸羟乙酯(HEA)和正辛醇对所得PII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光敏的和非光敏的聚酰胺酯(PAE1和PAE2)。对聚异酰亚胺(PII)的制备过程用红外进行了跟踪,并对聚异酰亚胺的热异构化、聚异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和产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及膜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苯醚四酸 4 4′-双(氨基苯氧基)丙烷 异酰亚胺 丙烯酸羟乙酯 正辛醇 酰胺酯 热异构化 合成 热性能 膜性能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砜基磺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质子导电率和耐水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康成 郭晓霞 +3 位作者 徐宏杰 房建华 陈焕 胡炳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7-301,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砜基的磺化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3’-二磺酸(BAPPSDS)以及相应的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很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相对湿度下及水中这...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砜基的磺化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3,3’-二磺酸(BAPPSDS)以及相应的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酰亚胺.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很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相对湿度下及水中这些磺化聚酰亚胺膜显示出较高的质子导电率(与Nafion 117相当).膜的耐水性与其IEC值及磺化二胺单体的构型有关,降低膜的IEC值和使用线型磺化二胺单体可以极大地提高膜的耐水性.得到了既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率又有良好耐水性的磺化聚酰亚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4-氨基苯氧基)苯砜-3 3’-磺酸 磺化酰亚胺 质子导电率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