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联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检测芝麻油掺伪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洪亮 曾山 王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0,共5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建立测定芝麻油中大豆油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基于32个含量梯度共384个掺伪芝麻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首先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初步筛选波长变量,然后结...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建立测定芝麻油中大豆油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基于32个含量梯度共384个掺伪芝麻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首先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初步筛选波长变量,然后结合联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带极值扰动的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tsPSO)建立芝麻油中大豆油掺伪含量预测模型,经特征波段选取后建立的模型变量减少,波长变量由451个减少到219个,训练集和测试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1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39E-2和3.99E-2。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作为芝麻油中大豆油掺伪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此外,该方法也可应用到芝麻油中掺入其他低价值油的掺伪含量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联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带极值扰动的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宏达 王耀霆 +1 位作者 胡琪昊 王超明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25-29,共5页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alysis,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的基本原理。对Pb元素特征谱线附近的36个维度进行主成分信息提取...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alysis,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的基本原理。对Pb元素特征谱线附近的36个维度进行主成分信息提取,对36维波长数据压缩到2维后,采用每个样品的20个脉冲的主元分数进行偏最小二乘拟合,对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后,拟合结果质量较高,拟合系数平方的值从0.49810提高到0.97000;残差平方和从0.72529下降到1.36366*10^(-4)。PCA法可以有效的缩减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样本数据空间,对于数据维度较大的数据处理能显著提升效率,再结合PLS法拟合压缩后的主元,实验结论得出PLS适合用于LIBS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Pb元素 主元分析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预测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卓昆 闫春华 +5 位作者 岳承恩 安端阳 刘向前 王梦迪 张天龙 李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定量分析对其品质监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制作44个含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的生物柴油样品,采集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标准正态变换(SNV)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 生物柴油中甲醇的定量分析对其品质监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制作44个含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的生物柴油样品,采集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和标准正态变换(SNV)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提取特征变量,确定在6270~6640 cm^(−1)和10900~11240 cm^(−1)波段内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结果显示,所建SG-SNV-SIPLS-PLS模型的留一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 cv为0.9994,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488,预测集决定系数R_(p)^(2)为0.9996,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563,变量数为207,优于PLS模型以及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甲醇 定量预测 近红外光谱法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与组合的间隔偏最小二乘法测定清开灵四混液中总氮和栀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向荣 李娜 +2 位作者 史新元 乔延江 张卓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6-911,共6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中药清开灵注射液中间体总氮和栀子苷含量测定的新方法.首先采用Kernard-Stone法对训练集样本和预测集样品进行分类,然后应用组合的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中药清开灵注射液中间体总氮和栀子苷含量测定的新方法.首先采用Kernard-Stone法对训练集样本和预测集样品进行分类,然后应用组合的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对所得近红外透射光谱进行有效谱段范围的选择以及二者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并对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所建立的总氮和栀子苷校正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和0.708;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均为0.023;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0.074和0.159;预测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方法快速、无损且可靠,可推广并应用于中药注射液中间体的在线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清开灵注射液中间体 Kemard—Stone法 组合的间隔最小乘法 在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稻米镉含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向荣 李高阳 +2 位作者 苏东林 刘伟 单杨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6,50,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结合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建立稻米镉含量快速检测的方法。收集并分析72个稻米样品的NIRS谱图。对光谱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确定平滑、... 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结合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建立稻米镉含量快速检测的方法。收集并分析72个稻米样品的NIRS谱图。对光谱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确定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与均值中心化处理为最优方法。采用siPLS法筛选特征波数,建立稻米镉含量的定量模型。稻米镉siPLS模型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与预测均方根(RMSEP)值分别为0.247与0.261,训练集相关系数(Rc)与预测集相关系数(Rp)值分别为0.919与0.895。结果表明:运用siPLS法选择特征波长后,不但可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同时还能够提高预测精度。NIRS作为一种快速、无损与便捷的初筛方法,可用于检测稻米中镉含量是否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稻米 定量测定 近红外光谱 组合间隔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及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天南星中水分及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维皓 张永欣 +1 位作者 冯伟红 杨立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建立天南星中水分及总黄酮的近红外含量预测模型。方法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TQ Analyst 9.0软件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结合Matlab平台下的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波段的优选。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_c^2)、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MS... 目的建立天南星中水分及总黄酮的近红外含量预测模型。方法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TQ Analyst 9.0软件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结合Matlab平台下的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波段的优选。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_c^2)、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C)、验证集相关系数(R_p^2)、验证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指标评价模型的优劣。结果水分较为理想的建模波段范围为4613.6~4968.4 cm^(-1)、8871.2~9226 cm^(-1)、10 299.4~10 645.2 cm^(-1);总黄酮建模波段范围为4376.3~4849.6 cm^(-1)、5796.2~6269.5 cm^(-1)、8182.6~8635.9 cm^(-1)。建模后水分的含量预测模型R_c^2=0.956 2,RMSEC=0.332,R_p^2=0.905 2,RMSEP=0.554;总黄酮含量预测模型为R_c^2=0.937 7,RMSEC=0.021,R_p^2=0.898 8,RMSEP=0.027。结论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为水分及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天南星 组合间隔最小乘法 水分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7
作者 吴世玉 古丽君 +3 位作者 林长虹 林振华 韩诗帆 吴锐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3期11-17,共7页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的方法。方法利用Py-GC/MS采集106个食醋样本的总离子流图,挑选21个共有峰,并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Mass Spectral Database,NIST 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21个共有峰的峰面积组成样品的基本矢量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通过“去N法”筛选模型特征变量,并利用经典的PLS算法构建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模型。结果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食醋样品(71个)的正确识别率为94.4%,验证集食醋样品(106个样品)的正确识别率为96.2%,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鉴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珂 杨鹏宇 +1 位作者 石怀涛 郭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目的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特征信号微弱,在实际运转中由于数据具有时序相关性,使得滚动轴承早期阶段的故障特征提取难度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分解理论的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DeepDPLS)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方法 首... 目的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的特征信号微弱,在实际运转中由于数据具有时序相关性,使得滚动轴承早期阶段的故障特征提取难度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分解理论的改进动态偏最小二乘法(DeepDPLS)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选择时滞参数使原始数据矩阵形成动态增广矩阵,确定深度分解的阶数;再应用深度分解理论得到分解生成的各个子空间;最后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计算各个子空间的统计量和控制限,通过将每一个子空间的统计量与其对应的控制限进行比较来判别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结果 提出的DeepDPLS与PLS及其相关方法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检测率;与DeepPLS相比,在一阶分解时故障检测率可达到100%,建立的模型更加精确,能更早地检测出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结论 笔者提出的基于DeepDPLS的检测方法对于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检测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早期故障检测 最小乘法 多阶分解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手机贴膜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姜红 周飞翔 周贯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6-770,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无损的手机贴膜检验的分析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65个手机贴膜样品进行检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二阶导数,最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降低二阶求导数据的维度。使用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并使用...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无损的手机贴膜检验的分析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65个手机贴膜样品进行检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二阶导数,最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降低二阶求导数据的维度。使用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65个手机贴膜在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正确率均达到97.9%。该方法方便快捷,对样品无损且用量少,为手机贴膜的分类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贴膜 红外光谱 最小乘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学生成绩预测研究
10
作者 高艺璐 刘鸿雁 +1 位作者 李劲松 潘子尧 《信息技术》 2024年第6期47-53,共7页
成绩预测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多数成绩预测方法都是单一的考虑课程成绩,而忽略了各门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成绩预测方法,在传统成绩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 成绩预测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多数成绩预测方法都是单一的考虑课程成绩,而忽略了各门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成绩预测方法,在传统成绩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为验证算法性能,以某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成绩为研究对象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成绩预测方法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并且因其受训练样本数量影响较小,更易于泛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成绩预测 教育数据挖掘 高等教育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大米中水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苗雪雪 苗莹 +3 位作者 龚浩如 陶曙华 陈英姿 陈祖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49,共7页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大米中含水量进行分析,运用Kennard-Stone法对校正集及预测集样本进行选取,利用Range Normalization法、二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法,分别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组合区间偏...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大米中含水量进行分析,运用Kennard-Stone法对校正集及预测集样本进行选取,利用Range Normalization法、二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法,分别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分别建立了定标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全谱建模,2种变量优选方法都能在有效减少建模所用的变量数,同时提高模型性能。其中采用MWPLS优选变量所建的大米水分定量模型的性能最优,决定系数为0.952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4093。利用40个验证集样本对定标模型进行了验证和配对t检验,预测相关系数达0.9617,相对分析误差为3.64,模型预测值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基于MWPLS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大米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米 水分 组合区间最小乘法 移动窗口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快速评估土壤质量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昶 黄驰超 +2 位作者 余光辉 冉炜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1-890,共10页
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1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共136个土壤样品在350 ~2 50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合交叉验证法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测得的全碳、全氮、碳氮比、速... 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1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共136个土壤样品在350 ~2 50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合交叉验证法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测得的全碳、全氮、碳氮比、速效钾、速效磷、电导率、土壤pH等土壤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以及化学分析值标准差(SD)与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的比值RSC用于判定建立的模型的好坏。结果表明:全碳、全氮、碳氮比和pH模型的R2和RSC分别为:R2=0.94,RSC=4.31;R2=0.95,RSC=4.35;R2=0.97,RSC=5.60;R2=0.92,RSC=3.37,说明上述土壤指标的预测结果很好。速效钾模型的R2和RSC分别为:R2=0.87,RSC=2.23,表明预测结果尚好。而速效磷和电导率模型的R2和RSC分别为:R2=0.18,RSC=1.16;R2=0.37,RSC=1.31,说明两者的预测结果均很不理想。综上所述,水稻土的土壤质量相关指标(全碳、全氮、碳氮比、速效钾和土壤pH)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NIR-PLS)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乘法 土壤质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用于纯茶油中掺杂菜籽油和大豆油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菊华 朱向荣 +1 位作者 尚雪波 帅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36,共3页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模型。配制不同比例(0~100%)的油茶籽油和菜籽油、油茶籽油和大豆油混合样品共256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模型采用交互...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模型。配制不同比例(0~100%)的油茶籽油和菜籽油、油茶籽油和大豆油混合样品共256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模型采用交互验证和外部检验来考察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不需进行任何光谱预处理,所建立的PLS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7,训练集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504,预测集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66。应用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和真实值进行比较,在掺杂油含量为2.5%~100%之间范围内准确可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纯茶油中菜籽油和大豆油掺杂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乘法 茶油 掺杂 菜籽油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在航空煤油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邢志娜 王菊香 +2 位作者 申刚 叶勇 刘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针对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时,存在变量多以及光谱复共线性多样化等问题,采用一种间隔组合偏最小二乘法(icPLS)的近红外光谱谱区选择方法用于建立航空煤油闭口闪点近红外光谱模型。通过与整个光谱参与建立的近红... 针对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时,存在变量多以及光谱复共线性多样化等问题,采用一种间隔组合偏最小二乘法(icPLS)的近红外光谱谱区选择方法用于建立航空煤油闭口闪点近红外光谱模型。通过与整个光谱参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分析比较,icPLS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8和0.8088,而全谱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的RMSEP和R2分别为1.6和0.738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所建模型更稳定可靠,预测结果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间隔组合最小乘法 航空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不同偏最小二乘法快速检测镇江香醋的浑浊度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德涛 邹小波 +2 位作者 石吉勇 陈正伟 黄晓纬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4000cm-1~10000cm-1)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检测了镇江香醋中的浑浊度。首先,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香醋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及用离心法测定样本的浑浊度值;然后,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 利用近红外光谱(4000cm-1~10000cm-1)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检测了镇江香醋中的浑浊度。首先,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香醋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及用离心法测定样本的浑浊度值;然后,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联合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siPLS)优选光谱特征区间;最后,采用全光谱(4000cm-1~10000cm-1)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优选出来的区间建立香醋浑浊度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表明,采用siPLS将全光谱均匀划分30个子区间,选择4个子区间[4 10 18 27]联合时,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RMSECV和RMSEP分别为0.173和0.208,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7和0.9004。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香醋中的浑浊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醋 浑浊度 近红外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共识的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李艳坤 邵学广 蔡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建立了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cPLS)建模方法,并应用于烟草样品近红外(NIR)光谱与常规成分氯含量之间的建模研究,探讨了建模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LS方法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相比,所建模型更稳定可靠,预测结果也可得... 建立了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cPLS)建模方法,并应用于烟草样品近红外(NIR)光谱与常规成分氯含量之间的建模研究,探讨了建模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LS方法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算法(PLS)相比,所建模型更稳定可靠,预测结果也可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共识 最小乘法 近红外光谱 烟草样品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中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发现异常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强 欧阳一鸣 +1 位作者 胡学钢 王浩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3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在挖掘统计数据中的异常值上的应用。对统计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可以较快速地建立相对准确的回归方程,并且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等相关分析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消元,降低数据的维数,从而减轻运算的强度;... 本文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在挖掘统计数据中的异常值上的应用。对统计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可以较快速地建立相对准确的回归方程,并且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等相关分析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消元,降低数据的维数,从而减轻运算的强度;通过预测值和实际发生值的比较,根据法则判定数据是否异常,从而达到对数据风险的控制,在经济、金融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最小乘法 误差分析 经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核磁共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雷 刘红兵 罗立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的1H NMR谱图,并对油菜蜜主要糖类成分和部分低含量化合物进行了信号归属。采用OPLS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蜂蜜果葡糖浆掺假判别模型。通过排列实验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油菜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在OPLS得分图中能明显区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40%和98.24%。因此,1H NMR与O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是基于对蜂蜜成分的整体分析,避免了仅仅分析个别成分指标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为蜂蜜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核磁共振 正交最小乘法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的柴油机NO_x排放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杰 林峰 +3 位作者 王天田 刘博 黎业辉 张泽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515,共6页
分析了现有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预测方法,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的控制需求,选用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NNPLS)作为NO_x排放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该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提取成分,然后用神经网络(NN)拟合,具有PLS充分... 分析了现有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预测方法,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的控制需求,选用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NNPLS)作为NO_x排放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该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提取成分,然后用神经网络(NN)拟合,具有PLS充分提取自变量中信息和NN非线性拟合性高的优点;并建立了某柴油机NO_x排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高,训练误差均方根和测试误差均方根分别为30×10-6和6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氮氧化物 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芦丁和维生素C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华金 梁会丽 +3 位作者 游静 李世君 睢国慧 屈凌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4,共6页
在碱性条件下,芦丁和维生素C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峰值出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将偏最小二乘法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结合,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芦丁和维生... 在碱性条件下,芦丁和维生素C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峰值出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将偏最小二乘法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结合,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检测芦丁和维生素C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发光强度ΔI与芦丁浓度和维生素C质量浓度在0.02~0.6 mg·L-1和0.1~2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5μg·mL-1和8.9ng·mL-1(信噪比为3)。经实际测定复方芦丁片和人体尿液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用于药品及生物样品等复杂样品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芦丁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