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B超检测指标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雷 张小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18-919,共2页
目的:研究各类慢性肝炎患者B超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联合血清纤维化指标对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B超测定43例各类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肝左叶上下径、肝左叶前后径、肝右叶斜径大小。采用放... 目的:研究各类慢性肝炎患者B超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联合血清纤维化指标对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B超测定43例各类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肝左叶上下径、肝左叶前后径、肝右叶斜径大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C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IV、HA、LN。结果:随着病情发展,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IV、PCⅢ含量逐渐升高,其中HA、PCⅢ、LN在中度开始明显升高,与轻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3.47、3.09和4.12,P≤0.05);而CIV在重度、肝硬化时明显升高,与轻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2.61和2.88,P≤0.05)。当慢性肝炎轻度和中度时,随纤维化指标增加,门静脉、脾静脉增宽不明显(F分别为4.62和5.08,P≤0.05;r分别为0.45和0.56,P≤0.05);当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时,随纤维化指标增加,门静脉、脾静脉增宽明显(F分别为5.11和5.23,P≤0.05;r分别为0.53和0.58,P≤0.05)。肝右叶斜径在轻度、中度时出现增长(F分别为5.09和5.34,P≤0.05),而重度、肝硬化期缩短(F分别为5.04和4.88,P≤0.05),肝左叶上下径随纤维化程度增加而逐渐缩短,肝左叶前后径呈逐渐增长,并在重度、肝硬化期变化较明显(F=3.66和3.12,P≤0.05)。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B超检测,对无创性肝纤维化的判断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B超 诊断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纤维化血清学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雪颖 马向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90-2303,共1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的一大挑战。NAFLD会出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或肝硬化等病理改变,肝脏纤维化程度作为评估该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的一大挑战。NAFLD会出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或肝硬化等病理改变,肝脏纤维化程度作为评估该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肝脏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的种种限制促使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该文深入讨论4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纤维化血清学评分在NAFLD肝纤维化评估中的运用,并提出不同人群的推荐模型选择。详细介绍了合并其他疾病的特定评分方法、不同人群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分体系,以及相关的预后评分模型的选择标准,旨在为未来NAFLD血清学纤维化评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纤维 非侵入性检查 血清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片对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麻飞玲 谢冬梅 孙黎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46,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膈下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来分析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符合此次要求的100例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通过采用膈下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来分析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符合此次要求的100例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0.5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LN、PCIII、IVC分别为(82.96±32.15)ng/m L、(109.87±32.69)ng/m L、(97.01±11.97)ng/m L、(77.96±15.97)ng/m L与对照组(197.75±25.01)ng/m L、(127.85±31.05)ng/m L、(13169±56.97)ng/m L、(87.23±56.97)ng/m L比较(P<0.05)。治疗前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室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6/50)(P<0.05)。结论:采用膈下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瘀血阻络型慢乙肝,其可改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实验室指标,促进患者康复,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纤维指标 膈下逐瘀汤 恩替卡韦片 瘀血阻络型慢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核心岩藻糖基化低分子量激肽原和α-半乳糖基化抗体的表达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香玲 戴中上 +6 位作者 肖新强 曾智昊 杨垚 高智 蒋永芳 龚国忠 张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3-913,共11页
目的: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可进展至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主要致死因素,而早期识别并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清核心岩藻糖标志物低分子量激肽原(core fucosylated low molecular we... 目的: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可进展至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主要致死因素,而早期识别并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清核心岩藻糖标志物低分子量激肽原(core fucosylated low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LMWK-Fc)和α-半乳糖基化(alpha-galactosidase,α-Gal)抗体在不同阶段肝纤维化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评估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就诊的275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115例患者接受了肝活检。根据病理结果显示的肝组织内胶原沉积对肝结构破坏范围、程度和肝微循环影响的大小将115例完善肝活检的患者分为0~4期:S0,肝组织内无明显胶原沉积,肝结构和肝微循环正常;S1,肝组织内有轻度胶原沉积,部分破坏肝小叶结构,但肝微循环基本正常;S2,肝组织内中度胶原沉积,部分破坏肝小叶结构和肝微循环;S3,肝组织内广泛胶原沉积,大量破坏肝小叶结构和肝微循环;S4,发展为肝硬化,肝组织内高度胶原沉积,肝小叶结构完全破坏,肝微循环严重受损。并根据分期标准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肝纤维化组(S1~S2)、显著纤维化组(S3~S4)。160例未完善肝活检的患者则按照肝硬度值(liver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为无肝纤维化组(F0:LSM<7.3k Pa)、肝纤维化组(F1~F2:LSM为7.3~12.4 kPa)、明显肝纤维化组(F3~F4:LSM>12.4 kPa)。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人口学资料以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指标,计算肝纤维化-4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对入组的患者分别行血清LMWK-Fc和α-Gal抗体检测,比较各组间LMWK-Fc、α-Gal抗体及其他肝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LMWK-Fc、α-Gal抗体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MWK-Fc、α-Gal抗体水平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在未完善肝活检的160例患者中,血清α-Gal抗体及LMWK-Fc的表达水平在无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明显肝纤维化组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善肝活检的115例患者中,血清LMWK-Fc水平在无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间依次增高,血清α-Gal抗体表达水平在显著肝纤维化组中高于无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2)。单变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与性别、LMWKFc水平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α-Gal抗体水平、FIB-4和APRI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LMWK-Fc和α-Gal抗体在不同分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与肝纤维化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LMWK-Fc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岩藻糖基 低分子量激肽原 α-半乳糖基抗体 纤维 血清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价值的初探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伟 焦平华 +2 位作者 王晓丹 邢继章 孙晓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为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诊断价值,肝病患者103例采血查透明质酸(HA)、层粘素(LN)、IV型胶原C末端(IV-C)、Ⅲ型前胶原(PCⅢ)和脯氨酸肽酶(PLD),同时肝穿行组织学检查;采用似然比(LR)和受试者工作... 为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诊断价值,肝病患者103例采血查透明质酸(HA)、层粘素(LN)、IV型胶原C末端(IV-C)、Ⅲ型前胶原(PCⅢ)和脯氨酸肽酶(PLD),同时肝穿行组织学检查;采用似然比(L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析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指标对上述血清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诊断肝纤维化时,PCⅢ、HA和PLD的AUCROC分别为0.939、0.829和0.815,该三项指标对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临界值分别为PCⅢ ■170ng/ml(LR22.049),HA■80ng/ml(LR3.458),PLD■1800IU/L(LR5.408);除HA外其他指标鉴别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价值有限,HA■250ng/ml(AUCROC0.917,LR14.319),提示肝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血清指标 组织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7
6
作者 顾竹影 翁红雷 +1 位作者 蔡卫民 刘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的临床实用价值。对2500例慢性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HA、PCⅢ、Ⅳ-C、LN的检测,其中237例进行肝穿刺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250...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的临床实用价值。对2500例慢性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HA、PCⅢ、Ⅳ-C、LN的检测,其中237例进行肝穿刺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2500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的HA、PCⅢ、Ⅳ-C、LN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1);4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乙肝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度均存在显著相关(r=0.256-0.399)。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判断慢性肝炎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倾向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纤维指标 病理学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6
7
作者 黄聪武 白岚 +2 位作者 蔡俊杰 郭文 蓝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人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采用1s快速肝穿刺法对41例肝病患者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铁染色后镜检;同时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 目的研究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人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采用1s快速肝穿刺法对41例肝病患者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铁染色后镜检;同时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良性肝病患者与肝细胞癌患者比较,血清铁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铁蛋白差异显著(P<0.05);良性肝病患者、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肝癌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与层粘蛋白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血清铁r=0.439,P=0.031;血清铁蛋白r=0.476,P=0.016)。肝癌组织没有发现铁颗粒沉积。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多出现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测定值和层粘蛋白测定值具有相关性;与良性肝病相比,肝癌组织的铁含量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纤维化指标下降,可能与肿瘤组织抑制了胶原合成有关。酒精性脂肪肝多合并肝铁过载;对于良性肝脏疾病血清铁和铁蛋白测定值可以作为肝铁过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良性脏疾病 纤维指标 血清 血清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评价血清学指标诊断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附83例肝穿病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欧晓娟 王晓明 +4 位作者 王宝恩 王泰龄 马红 尤红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穿刺,同时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的检测,应用偏相关分析肝纤维化血...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穿刺,同时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的检测,应用偏相关分析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炎症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γ=0.415,P=0.000);肝组织炎症和血清PCⅢ、HA及CⅣ有显著相关性(γs=0.389,P=0.000;γs=0.327,P=0.003;γs=0.303,P=0.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血清纤维化指标CⅣ、HA有相关性(γP=0.354;γP=0.434,P=0.000)。结论运用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评价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时应考虑肝组织炎症程度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病理学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1
9
作者 石虹 王吉耀 +1 位作者 刘天舒 汪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HBVDNA,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甲胎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炎症分级有关;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纤维化分期有关。结论甲胎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综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 炎症 纤维 病理学 血清学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震亚 王群燕 +2 位作者 饶伟强 蔡卫民 刘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6,共2页
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瘦素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发现CHB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7 6 3± 2 1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 82± 1 0 9)n... 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瘦素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发现CHB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7 6 3± 2 1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 82± 1 0 9)ng/ml,其瘦素 /BMI值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CHB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Ⅳ胶原 (ⅣC)的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 炎患者 血清 瘦素 纤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占国清 郑三菊 +2 位作者 谢杏榕 邓文钦 李金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血清纤维指标 慢性乙型 患者 Α-干扰素 早期 苦参素 联合 治疗前后 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导管栓塞化疗对肝癌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1 位作者 何晓峰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比较应用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导管栓塞化疗 (TACE)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HCC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选择性TACE。A组 (n =2 0 )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 :肿瘤 <5cm者给予丝裂霉素 (MMC) 2... 目的 比较应用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导管栓塞化疗 (TACE)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HCC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选择性TACE。A组 (n =2 0 )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 :肿瘤 <5cm者给予丝裂霉素 (MMC) 2~ 4mg;肿瘤在 5~ 8cm之间者给予MMC 4~ 6mg ,表阿霉素 (EPI) 1 0mg ;肿瘤 >8cm时 ,给予MMC 6~ 8mg ,EPI1 0mg ,卡铂 (CBP) 1 0 0mg。B组 (n =2 0 )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 (MMC 1 0mg ,CBP 30 0mg ,EPI 4 0mg)。经导管向供血动脉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 ,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PVA微球栓塞该动脉。TACE前、后 7d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肝纤维化 4项指标 ,包括透明质酸 (HA)、人Ⅲ型前胶原 (hPC Ⅲ )、层粘蛋白 (LN)、Ⅳ型前胶原 (Ⅳ C)。结果 TACE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 ,B组TACE后血清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 ,而A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CC行TACE后肝纤维化形成与术中化疗药物用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疗药物 经导管栓塞 血清 纤维 细胞癌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永平 张世兰 +3 位作者 李亚洁 张伟 王成武 宋喜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 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 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 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 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e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BFVo与血清PC 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血流速度 门脉血流量 纤维 血清纤维指标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琴 欧晓娟 +2 位作者 李佳 贾继东 王宝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LN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0 2 (P <0 0 1)、0 6 6 3(P <0 0 1)、0 346 (P<0 0 5 )、0 0 5 6 (P >0 0 5 )。除LN外 ,其余指标血清水平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 ,其中HA、Ⅳ -C、PⅢPS3 、S4期血清水平与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S4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时 ,通过ROC曲线分析HA、Ⅳ -C、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74 5、0 90 9、0 732、0 4 2 5。敏感度Ⅳ -C >PⅢP >HA >LN ;特异度HA >Ⅳ -C >PⅢP >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纤维 病理学 病理分期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肽 Ⅳ型胶原 层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盖美茹 张华珍 +1 位作者 程爱玲 张国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24-825,共2页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依据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方案 ,将 17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 5组 ,并选择 3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 ,分别检测各组被检者...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依据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方案 ,将 17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 5组 ,并选择 3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 ,分别检测各组被检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板层素、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 ,以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脏炎症损伤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被检者与各组患者的 4项指标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项指标的均值与肝功能受损程度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结论 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的损害有关 ,故诊断肝纤维化时 ,应考虑肝组织炎症对 4项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血清指标 病毒性 功能损害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统华 周喜汉 +3 位作者 何守搞 苏建伟 蒋旗 胡高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184-2187,2191,共5页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层黏连蛋白(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LN)、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IL-6、hsCRP、ⅣC、HA、PⅢP、LN及CD8+水平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应激反应,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安络纤丸 炎性因子 纤维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穿刺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1 位作者 胡德昌 刘厚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3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穿刺标本 ,同时检测血清学纤维化指标 (PⅢP、CⅣ和HA)水平。结果  2 31例慢性肝炎的病理标本的炎症活动度分级 (Grade)与纤维化程度分期 (Sta...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3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穿刺标本 ,同时检测血清学纤维化指标 (PⅢP、CⅣ和HA)水平。结果  2 31例慢性肝炎的病理标本的炎症活动度分级 (Grade)与纤维化程度分期 (Stage)基本相对应 ;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随着肝内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递增 ,且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将三者综合考虑 ,则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7%和 71.4%。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与病理分级也表现为正相关。 3项指标在 12例肝硬化患者中均高于S4 组 ,但仅HA一项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均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三者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地判断肝纤维化。炎症与纤维化及血清学指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纤维 血清指标 脏病理 穿刺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秋莲 高歌 王立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及放射免疫法,对8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SF及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并对其中50例慢性肝... 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及放射免疫法,对8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SF及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并对其中50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穿活检。慢性肝病患者SF、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SF随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临床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逐渐加重而升高。SF随病理分期依次增高,与S0期比较P<0.01;SF与HA、LN、PⅢP、CⅣ具有相关性(r值为0.68,0.58,0.47,0.61)。提示肝铁代谢异常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指标 血清铁蛋白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舒欣 徐启桓 +1 位作者 李刚 姚集鲁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91-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 191例各种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 ,同时行肝组织学检查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清HA水平随肝组织病理纤维化...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 191例各种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 ,同时行肝组织学检查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清HA水平随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而升高 ,在S4 期最高 ,与各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有相关性 (r =0 377,P=0 0 0 1) ;血清PCⅢ、Ⅳ 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 (P >0 0 5 ) ;血清HA、Ⅳ C水平随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而升高 ,在G4 时最高 ,与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各级血清PCⅢ水平无差异 (P >0 0 5 )。【结论】血清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 ,可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肝纤维化诊断指标 ,而血清PCⅢ、Ⅳ 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不明显 ,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纤维 病理学 血清指标 HA PC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莉萍 陈永鹏 +1 位作者 丁红兵 吴爱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血清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层粘蛋白 Ⅳ型胶原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