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永贵
熊焱
+1 位作者
林初夏
袁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0-1565,共6页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也取决于N在溶液中存在形态。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除NO-2-N以外,其他3种形态的N尤其是NH+4和NO-3对重金属的毒性起拮抗作用:NH+4-N及NO-3-N能明显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Cu2+、Zn2+、Cd2+的生物毒性,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而NO2--N及较高浓度水平的NH3-N却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起协同作用,混合溶液生物毒性的大小顺序为NO-2-N+Me>NH3-N+Me>NH+4-N+Me>NO-3-N+Me。表明在水环境调查及污染评价等工作中,仅考虑单一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共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重金属
隆线潘
趋光行为
联合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体酸化条件下Cu(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寅
吴永贵
+3 位作者
马岚
熊宇霏
张枢
陈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4,共6页
为评价由酸雨、酸性矿山排水等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酸化及水体重金属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pH值(pH=3、4、5、6、7和7.8)条件下Cu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体及Cu2+单一存在时,酸对斑马鱼胚胎24...
为评价由酸雨、酸性矿山排水等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酸化及水体重金属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pH值(pH=3、4、5、6、7和7.8)条件下Cu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体及Cu2+单一存在时,酸对斑马鱼胚胎24h半数效应浓度值EC50为pH=3.65,Cu2+(pH=7.8)对斑马鱼胚胎24h-EC50为0.267mg·L-1;当水体酸化及水体中的Cu2+共存时,较低的pH对Cu2+的生物毒性起协同作用,表现为随溶液pH的降低,各浓度Cu2+对斑马鱼胚胎的24h凝结率显著增高(P24h致死率=0.001),而斑马鱼胚胎96h孵化率显著降低(P96h孵化率=0.002),且不同浓度的Cu2+之间的生物毒性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24h致死率=0.0321;P96h孵化率=0.0028)。这说明酸性水体和Cu2+都显著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且Cu2+在酸性水体中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显著增强。因此,在受重金属Cu2+污染的地区,如同时受到酸雨或酸性矿山排水等较低pH值和Cu2+的双重胁迫,较低浓度的Cu2+就能够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发育及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酸化
CU2+
斑马鱼胚胎
联合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吴永贵
熊焱
林初夏
袁玲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0-15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279)
重庆市科委应用基础重点项目(2002-7301)
贵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20050518)
文摘
运用水溞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也取决于N在溶液中存在形态。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除NO-2-N以外,其他3种形态的N尤其是NH+4和NO-3对重金属的毒性起拮抗作用:NH+4-N及NO-3-N能明显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Cu2+、Zn2+、Cd2+的生物毒性,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而NO2--N及较高浓度水平的NH3-N却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起协同作用,混合溶液生物毒性的大小顺序为NO-2-N+Me>NH3-N+Me>NH+4-N+Me>NO-3-N+Me。表明在水环境调查及污染评价等工作中,仅考虑单一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共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氮形态
重金属
隆线潘
趋光行为
联合生物毒性
Keywords
nitrogen forms
heavy metal
daphnia carinata
phototactic behaviour
joint-biotoxicit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体酸化条件下Cu(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寅
吴永贵
马岚
熊宇霏
张枢
陈琴
机构
贵州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7020)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2]6009-7号)
+1 种基金
贵州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1KST200902)
贵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0筑科农5-11)
文摘
为评价由酸雨、酸性矿山排水等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酸化及水体重金属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pH值(pH=3、4、5、6、7和7.8)条件下Cu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体及Cu2+单一存在时,酸对斑马鱼胚胎24h半数效应浓度值EC50为pH=3.65,Cu2+(pH=7.8)对斑马鱼胚胎24h-EC50为0.267mg·L-1;当水体酸化及水体中的Cu2+共存时,较低的pH对Cu2+的生物毒性起协同作用,表现为随溶液pH的降低,各浓度Cu2+对斑马鱼胚胎的24h凝结率显著增高(P24h致死率=0.001),而斑马鱼胚胎96h孵化率显著降低(P96h孵化率=0.002),且不同浓度的Cu2+之间的生物毒性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24h致死率=0.0321;P96h孵化率=0.0028)。这说明酸性水体和Cu2+都显著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且Cu2+在酸性水体中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显著增强。因此,在受重金属Cu2+污染的地区,如同时受到酸雨或酸性矿山排水等较低pH值和Cu2+的双重胁迫,较低浓度的Cu2+就能够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发育及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关键词
水体酸化
CU2+
斑马鱼胚胎
联合生物毒性
Keywords
water acidification
Cu2+
zebrafish embryos
joint-biotoxicit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吴永贵
熊焱
林初夏
袁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体酸化条件下Cu(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吴寅
吴永贵
马岚
熊宇霏
张枢
陈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