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绕飞编队InSAR卫星的地面双星联合测试
1
作者 叶兴彬 庄磊 +4 位作者 侯蕾 侯雨生 温俊健 吴远波 陈重华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59,共7页
针对绕飞编队干涉SAR(InSAR)卫星区别于单SAR的星间通信,星间基线测量,星间时间与相位同步,编队控制以及雷达干涉测量等双星功能、性能的地面联合测试需求,结合绕飞编队InSAR卫星的双星协同工作方式及原理,提出了专项试验结合整星双星... 针对绕飞编队干涉SAR(InSAR)卫星区别于单SAR的星间通信,星间基线测量,星间时间与相位同步,编队控制以及雷达干涉测量等双星功能、性能的地面联合测试需求,结合绕飞编队InSAR卫星的双星协同工作方式及原理,提出了专项试验结合整星双星联合测试的地面实施方案。研究了星间绕飞通信无线链路性能专项试验、GNSS天线相位中心标定专项试验和SAR天线相位中心标定专项试验的方法及实施要点,构建了整星总装集成测试(AIT)阶段的双星地面联合测试系统,给出了基于双星联合测试系统实施绕飞编队InSAR卫星双星功能、性能测试的主要实施步骤。文章的研究工作对绕飞编队InSAR卫星的工程研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飞编队 星间通信 相位中心 双星联合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多步流动法的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伊盼盼 牛圣宽 +1 位作者 韦昌富 陈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7-1801,共5页
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在非饱和土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鉴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耗时较长,提出能够快速测定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动态多步流动方法。该方法基于Wei&Dewoolkar提出的多孔介质热动力学混合物理论模型,推导出能够描述非平衡态的非... 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在非饱和土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鉴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耗时较长,提出能够快速测定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动态多步流动方法。该方法基于Wei&Dewoolkar提出的多孔介质热动力学混合物理论模型,推导出能够描述非平衡态的非饱和土饱和度的演化方程,通过对粉土和粉质黏土两种试样开展动态多步流动试验,并根据动态试验结果求解饱和度演化方程,得出试样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该方法不需要求解初边值问题,仅仅需要动态多步流动的试验数据求解饱和度的演化方程,进而得出试样的水力特性参数,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测试系统 多步流动试验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辉 韦昌富 +2 位作者 陈盼 伊盼盼 颜荣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48-3353,共6页
详细介绍了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联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分别利用轴平移技术和达西定律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和水相渗透系数。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土-水特征曲线与压力板仪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土-水特征曲... 详细介绍了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联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分别利用轴平移技术和达西定律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和水相渗透系数。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土-水特征曲线与压力板仪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土-水特征曲线接近,但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的试样残余含水率比使用压力板仪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试样含水率要小;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的渗透函数,当饱和度较大时,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当饱和度较小时,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测试系统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函数 轴平移技术 达西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快速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伊盼盼 韦昌富 +2 位作者 魏厚振 曹华峰 徐文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07-2012,2020,共7页
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包括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是非饱和土研究的重要内容。鉴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耗时较长,提出了能够快速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的一步流动方法和动态多步流动方法,并利用联合测试系统分别开展流动试验。通过对比分析,... 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包括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是非饱和土研究的重要内容。鉴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耗时较长,提出了能够快速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的一步流动方法和动态多步流动方法,并利用联合测试系统分别开展流动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得到的试样平衡态土-水特征曲线均与实测值接近,并且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测试时间较长高压气体通过水流在陶土板背面析出的问题。一步流动方法比动态多步流动方法需要的时间短,但反算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不如动态多步流动方法,因此,动态多步流动方法要优于一步流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测试系统 一步流动试验 多步流动试验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参数的一步流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伊盼盼 韦昌富 +1 位作者 陈盼 马田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5-1030,共6页
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常流速联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增加了气泡冲刷和量测装置,能够冲刷试验过程中溢出陶土板的气泡并测量气泡的体积,进而对溢出水量进行修正,使测量值更加接近于真值。使用该系统对试样进行一步脱湿、吸湿流动试验,得出溢出... 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常流速联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增加了气泡冲刷和量测装置,能够冲刷试验过程中溢出陶土板的气泡并测量气泡的体积,进而对溢出水量进行修正,使测量值更加接近于真值。使用该系统对试样进行一步脱湿、吸湿流动试验,得出溢出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利用HYDRUS-1D水分运移模型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并得出相关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反算得出试样脱湿段和吸湿段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并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的拟合实测溢出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通过模型得出的土-水特征曲线和实测值比较接近,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且,与传统的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因此,通过一步流动试验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常流速联合测试系统 HYDRUS-1D 一步流动试验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Al_2O_3纳米管弯曲模量的原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成东秀 马晋遥 +2 位作者 杨丽珍 陈强 张跃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以及模板法制备了厚度、成分和结构精确可控的氧化铝纳米管,结合SEM、TEM、SAED和XPS分析,可知所得为非晶态氧化铝纳米管状结构且薄膜致密无针孔,沉积速率为0.11 nm/cycle,实现了纳米管壁厚在纳米尺度精确可控制... 本文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以及模板法制备了厚度、成分和结构精确可控的氧化铝纳米管,结合SEM、TEM、SAED和XPS分析,可知所得为非晶态氧化铝纳米管状结构且薄膜致密无针孔,沉积速率为0.11 nm/cycle,实现了纳米管壁厚在纳米尺度精确可控制备。进一步使用自主设计的SEM/SPM(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联合测试系统,对氧化铝纳米管进行了原位三点弯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半径在50 nm左右的氧化铝纳米管的杨氏模量范围在400~600 GPa之间,且杨氏模量值随着纳米管壁厚的增大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纳米管 原子层沉积 SEM/SPM联合测试系统 杨氏模量 三点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