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中继通信中的联合正交物理层网络编码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博 王钢 +1 位作者 杨洪娟 刘荣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6,共5页
为了改善物理层网络编码(PNC)在非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系统中误比特率(BER)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PNC方案,称为联合正交物理层网络编码(COPNC).方案中2个源节点采用正交载波发送信息,中继节点对信息进行正交综合后广播到2个目的节点.理论分... 为了改善物理层网络编码(PNC)在非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系统中误比特率(BER)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PNC方案,称为联合正交物理层网络编码(COPNC).方案中2个源节点采用正交载波发送信息,中继节点对信息进行正交综合后广播到2个目的节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当双向中继通信系统信道条件非对称时,COPNC方案可以改善PNC的误比特率性能.特别是当2个上行信道的信噪比(SNR)不同时,COPNC方案的误比特率比PNC降低了约3dB.因此,COPNC特别适合应用于上行信道非对称的双向中继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通信 物理层网络编码 联合正交物理层网络编码 综合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CM的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志成 郑宝玉 +1 位作者 吉晓东 肖小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94-2599,共6页
该文在双向中继信道中基于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提出了一种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机制。该机制采用TCM,将编码和调制统一考虑,提高了编码序列的自由距离,从而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此外,利用卷积码和... 该文在双向中继信道中基于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提出了一种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机制。该机制采用TCM,将编码和调制统一考虑,提高了编码序列的自由距离,从而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此外,利用卷积码和MAC-XOR网络编码的线性性质,使得中继节点只要直接估计网络编码的码字,这样中继节点进行TCM译码的复杂度减少了50%。该机制同时考虑信道编码技术、调制技术以及物理层网络编码三者联合设计的问题,既提高信息传输率,又保证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编码调制 物理层网络编码 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志成 郑宝玉 吉晓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8-663,共6页
基于正交振幅调制(QAM)设计了一种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方案,该方案巧妙的引入了一种去噪映射机制,即重新安排QAM调制的星座映射,中继节点对接收数据去噪后直接映射为对应数字比特流的异或。同时,利用卷积码和MAC-XOR网... 基于正交振幅调制(QAM)设计了一种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方案,该方案巧妙的引入了一种去噪映射机制,即重新安排QAM调制的星座映射,中继节点对接收数据去噪后直接映射为对应数字比特流的异或。同时,利用卷积码和MAC-XOR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的线性性质,使得中继节点只需直接估计网络编码的码字,因此中继节点的解调/译码的复杂度减少50%。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即与已有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相比,在没有增加译码复杂度的基础上,该方案的信道容量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信道编码 QAM映射 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光宪 韩诗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149,共4页
网络编码(NC)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的性能,平衡网络负载,减小误码率,所以对于它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采用Turbo码在双向中继信道中传输时,其网络编码系统在结构和编码上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码率高的情况下性能会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 网络编码(NC)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的性能,平衡网络负载,减小误码率,所以对于它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采用Turbo码在双向中继信道中传输时,其网络编码系统在结构和编码上都比较复杂,并且在码率高的情况下性能会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个新的信道编码方法,用TPC码代替Turbo码与PNC进行结合。该方案根据信号叠加的特性和TPC码、网络编码拥有的线性特性,可以直观地估算出NC的码字,因而中继节点在解码时,其难度下降了50%。此外,由于TPC码中加入了乘积码的概念,使得编码和译码算法更加简单,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系统的复杂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在高码率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特性,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TPC码 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方法
5
作者 陆胤亨 吴颂文 +2 位作者 刘媛 王方勇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5-1692,共8页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干比下,算法可在带内实现远端信号的精确提取,误码率降至10-3。该方法可与多种干扰抵消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新型多域联合自干扰抵消方法,进一步突破自干扰抵消上限,为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全双工通信 自干扰抵消 通信编码 坐标归零 频分复用 强功率干扰 多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处理的网络编码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祖凡 彭醇陵 +1 位作者 杨静 景小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共7页
为有效传输多用户多中继网络信息,在线性网络编码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正交处理的网络编码方法(NCOP,network coding based on orthogonal process),该编码方式结合正交低频子载波处理思想,将传输数据正交化,利用处理后数据正交性实时... 为有效传输多用户多中继网络信息,在线性网络编码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正交处理的网络编码方法(NCOP,network coding based on orthogonal process),该编码方式结合正交低频子载波处理思想,将传输数据正交化,利用处理后数据正交性实时传输并解码需要用户数据,进一步降低系统中断概率,提高分集增益。理论分析了该编码方法的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误码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用户协作网络的应用中,NCOP中断性能及误码性能均优于线性网络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多中继协作网络 处理 网络编码 中断概率 平均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网络编码的正交协作方案
7
作者 田心记 宋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16-2118,2122,共4页
针对网络编码的正交放大转发(OAF)方案不能避免错误传播的问题,提出中继节点采用译码转发(DF)协议的网络编码正交协作方案。该方案的中继节点根据译码的正确与否决定是否转发源节点的信号,避免了错误传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分析... 针对网络编码的正交放大转发(OAF)方案不能避免错误传播的问题,提出中继节点采用译码转发(DF)协议的网络编码正交协作方案。该方案的中继节点根据译码的正确与否决定是否转发源节点的信号,避免了错误传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平均互信息和可靠性都优于OAF方案,仿真结果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协作 平均互信息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节点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
8
作者 黄成兵 唐刚 王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56-3261,3273,共7页
为解决正交通信过程存在的数据发送等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多接入信道(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策略。首先,对经典正交信道分布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使用中继MAC无线传感器网络,把复数域网络编码... 为解决正交通信过程存在的数据发送等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多接入信道(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策略。首先,对经典正交信道分布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使用中继MAC无线传感器网络,把复数域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助于实现协同分集降低信道衰落不利影响。其次,针对中继MAC复数域网络编码正交信道分布检测技术,基于传感器的虚警率和检测概率,提出结合网络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大似然(ML)最佳传感器标签选择算法,降低误差概率,同时通过超级节点近似,获得中继功率和总发射功率的公平分配。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非正交网络编码检测中,检测率指标可达到91.3%,而错误率指标仅为25.1%。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非正交网络编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节点 无线中继 分布检测 网络编码 复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
9
作者 张永棠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开放性带来的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C(difference of convex)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在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通信场景下,构建多用户窃听信道模型,推导出CR... 针对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开放性带来的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C(difference of convex)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在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通信场景下,构建多用户窃听信道模型,推导出CR-NOMA系统的安全和速率表达式;并设计基于DC的载波功率分配算法,求解子信道功率分配的最优解,提高系统子载波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基站功率情况下,其安全和速率较OFDMA和NOMA分别提升了35%和10%;在相同安全和速率下,用户数量最大可增加200%.验证了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物理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物理层安全 多址 信息安全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艳 王子荣 朱性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194,共3页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频谱利用效率较低以及网络吞吐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QHNR)。该算法通过系统模型分析了在传输周期中的MAC阶段和BC阶段中的中继通信方式以及节点发送数据的出错率,采用分级增益...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频谱利用效率较低以及网络吞吐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QHNR)。该算法通过系统模型分析了在传输周期中的MAC阶段和BC阶段中的中继通信方式以及节点发送数据的出错率,采用分级增益的方法来提高信道利用效率,提升系统性能,并通过中继概率来选择较好的中继节点。通过网络吞吐量和网络功率分配情况来分析QHNR算法的性能。实验仿真结果表明,QHNR算法在提高网络吞吐量,提升信道利用效率上,相比采用TWR通信方案和MWR通信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通信 混合空时网络编码 分级增益 中继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正交预编码的盲干扰抵消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宪文 窦高奇 高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55-1860,共6页
双向中继网络(two-way relay network,TWRN)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会引入额外的自干扰,针对放大转发模式下的自干扰抵消问题,从消除非理想信道估计带来的剩余自干扰着手,提出一种基于正交预编码的盲干扰抵消方案。新方案通过对端节点信... 双向中继网络(two-way relay network,TWRN)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会引入额外的自干扰,针对放大转发模式下的自干扰抵消问题,从消除非理想信道估计带来的剩余自干扰着手,提出一种基于正交预编码的盲干扰抵消方案。新方案通过对端节点信号进行"右乘"正交预编码,将期望目标信号与自干扰信号映射到不依赖于信道状态信息的正交子空间,实现未知信道状态下自干扰抵消和期望信号分离,从而消除非理想信道估计带来的剩余自干扰对TWRN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导平均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的闭合表达式和渐进表达式,分析不同方案下信道估计误差对平均BER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网络 放大转发 自干扰消除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中继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曦 范平志 陈庆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73,83,共8页
无线中继与网络编码是提高通信系统数据可靠性和吞吐率的重要技术手段,重点研究了单中继非正交多址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在限制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总发送功率并假设各个源节点发送功率相同的条件下,证明了当源节点... 无线中继与网络编码是提高通信系统数据可靠性和吞吐率的重要技术手段,重点研究了单中继非正交多址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在限制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总发送功率并假设各个源节点发送功率相同的条件下,证明了当源节点与中继节点发送功率相等时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单中继非正交多址系统误符号率(SEP)性能最佳。其次,以编码增益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复数域网络编码的优化设计方法。与已有的复数域网络编码系数设计方法相比,此方法能满足任意源节点个数条件下复数域网络编码系数的优化设计要求,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不当造成信号重叠的现象,提升和改进系统的SEP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中继网络 复数域网络编码 最优功率分配 最优编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自适应多址中继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方案性能分析与优化功率分配
13
作者 蔡曦 陈庆春 +1 位作者 范平志 颜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41-2747,共7页
无线中继与网络编码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可靠性和吞吐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重点分析了单中继非正交自适应多址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问题,即在中继采用选择解码转发自适应策略下的系统可靠性能及其优化设计。首先,论文推导了非正交自... 无线中继与网络编码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可靠性和吞吐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重点分析了单中继非正交自适应多址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问题,即在中继采用选择解码转发自适应策略下的系统可靠性能及其优化设计。首先,论文推导了非正交自适应多址系统复数域网络编码方案的误符号率性能上界、分集度和编码增益;然后,论文以系统编码增益为优化目标,讨论了最优功率分配问题。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满分集的前提下,非正交多址中继系统采用选择解码转发自适应中继策略能以更低的系统实现复杂度获得优于中继采用链路自适应再生策略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此外,优化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因子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统编码增益、改进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中继网络 复数域网络编码 选择解码转发中继 最优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模复值神经网络的正交相位编码集设计
14
作者 邱明劼 王建明 +1 位作者 伍光新 张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1,共9页
文中研究了广泛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中的正交相位编码集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值神经网络的正交相位编码集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编码集设计视为非线性系统构建问题,通过最小化反映了编码集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质的损失函数,在... 文中研究了广泛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中的正交相位编码集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值神经网络的正交相位编码集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编码集设计视为非线性系统构建问题,通过最小化反映了编码集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质的损失函数,在常模约束条件下对网络误差进行后向传播,从而通过网络训练获得具有良好相关性的正交相位编码集。通过与现有先进算法进行不同条件下的仿真对比,文中方法设计得到的正交相位编码集具有更好的相关特性,充分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复值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环路正交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的光拍频噪声避免方案及性能仿真(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耀军 王蕾 +1 位作者 赵远征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73,共6页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中,不同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如果采用相同波长的不同激光器将会产生光拍频噪声,使得光网络单元的无色性难以实现.本文以正交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研究和相关公式的推导,分...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中,不同光网络单元的上行信号如果采用相同波长的不同激光器将会产生光拍频噪声,使得光网络单元的无色性难以实现.本文以正交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研究和相关公式的推导,分析了信号上行传输中光拍频噪声的产生原因和避免方式.针对下行发送上行载波结合光线路终端相干接收的光拍频噪声避免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系统的抗色散方案以及色散累积和训练序列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优化的参数设置,为系统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无源光网络 仿真分析 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 光拍频噪声 物理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OFDM技术的协作复数域网络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祖凡 吴爱爱 +1 位作者 杨静 景小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98-220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技术与协作复数域网络编码有机结合的OFDM-协作复数域网络编码(OFDM-cooperative complex field network coding,OFDM-CCFNC)算法。理论分析了该算法的系统误帧...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技术与协作复数域网络编码有机结合的OFDM-协作复数域网络编码(OFDM-cooperative complex field network coding,OFDM-CCFNC)算法。理论分析了该算法的系统误帧率和频谱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另外,基于最小化系统误帧率给出了该算法下的一种最优系统功率分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 复数域网络编码 频分复用 频率选择性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下联合IRA码和网络编码的译码算法
17
作者 戴翠琴 冉海霞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针对协作中继网络中目的端接收来自不同源节点发送的多个信息副本的合并方式,提出了联合非规则重复累积码与网络编码的改进译码算法.首先对各链路的调制信息进行软解调处理,并根据中继处网络编码的异或信息和直达链路中原信息的函数对... 针对协作中继网络中目的端接收来自不同源节点发送的多个信息副本的合并方式,提出了联合非规则重复累积码与网络编码的改进译码算法.首先对各链路的调制信息进行软解调处理,并根据中继处网络编码的异或信息和直达链路中原信息的函数对应关系,提取出协作节点发送到目的端的信息副本;然后更新非规则重复累积码在译码过程中直达链路与协作链路下的两个信息副本的软解调信息,构造出新的译码判决方法,进而推导了16QAM软解调对数似然比值的简化方法;最后分析了系统的中断概率及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译码算法在QPSK、16QAM两种调制方式下均能获得较低的误比特率,且采用对数似然比值的简化方法,能在0.3 d B性能损失代价下降低系统的译码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非规则重复累积码 网络编码 对数似然比 振幅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非正交多址的可伸缩视频多播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吉晓祥 沈航 白光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6-362,共7页
文中提出了异构无线网络下基于非正交多址的可伸缩视频多播的资源管理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了不同基站间的频谱切分、切片内多播组之间的频谱分配和多播组内的发射功率分配,目的是最大化多播组所有用户设备的整体视频质量。考虑到每个... 文中提出了异构无线网络下基于非正交多址的可伸缩视频多播的资源管理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了不同基站间的频谱切分、切片内多播组之间的频谱分配和多播组内的发射功率分配,目的是最大化多播组所有用户设备的整体视频质量。考虑到每个多播组请求视频的不同、不同的用户设备位置和小基站间的干扰,将联合资源管理问题转化为一个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将该优化问题解耦为多播组内发射功率划分问题和基站间频谱切分与基站内多组频谱资源分配问题。前者通过多重循环求得了叠加编码每一层所需的最优发射功率,后者通过背包算法得到了最优的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频谱利用率和用户设备平均视频质量方面优于现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 可伸缩视频编码 多播 异构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光电编码器长周期误差的修正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英翘 万秋华 王树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91-2497,共7页
针对小型光电编码器长周期误差成因及分布规律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电编码器长周期误差修正方法。建立了基于正交三角函数基的傅里叶神经网路误差修正模型,将光电编码器输入输出间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误差修正模型... 针对小型光电编码器长周期误差成因及分布规律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电编码器长周期误差修正方法。建立了基于正交三角函数基的傅里叶神经网路误差修正模型,将光电编码器输入输出间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误差修正模型以高精度基准编码器输出值作为学习目标;引进模拟退火策略的差分进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保证了在训练的初始阶段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在训练后期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精度。运用设计的方法对16位小型光电编码器进行了长周期误差修正处理,实际测试显示:编码器的峰值误差由45″^-17.5″减小到10″^-8.75″,长周期标准偏差由修正前20.3″减小到修正后4″以下。结果表明提出的长周期误差修正方法提高了光电编码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编码 长周期误差 三角函数基 傅里叶神经网络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BC的无线认知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美玲 田莉莉 +5 位作者 杨晓霞 李莹 王安红 董增寿 Sami Muhaidat Mehrdad Dianati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3-469,共7页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的认知无线电(CR,Cognitive Radio)网络物理层传输面临主用户干扰和第三方窃听双重干扰威胁.本文提出利用空时编码(STBC,Space Time Block Coding)技术提高认知用户物理层安全...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的认知无线电(CR,Cognitive Radio)网络物理层传输面临主用户干扰和第三方窃听双重干扰威胁.本文提出利用空时编码(STBC,Space Time Block Coding)技术提高认知用户物理层安全性能,推导了任意认知用户的安全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通过蒙特卡洛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STBC-CR-NOMA相比未采用STBC编码方案的CR-NOMA可以明显提高用户的安全中断概率,且随着认知发射功率的增大,近端用户安全中断性能提高越大,而远端用户安全中断性能提升受认知基站发射功率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还表明,通过调整功率分配系数对远端用户和近端用户的安全中断性能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址接入 认知无线电 空时编码 窃听者 物理层安全 安全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