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年际变化的联合模态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菲 谢瑞煌 黄少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1870-2004年的HadiSST的月平均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对去除了全球增暖趋势的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作季节经验正交函数(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分解,得到了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 利用1870-2004年的HadiSST的月平均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对去除了全球增暖趋势的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作季节经验正交函数(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分解,得到了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年际变化的2个联合模态,并且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低频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控制印度洋一太平洋的主导模态,能使赤道印度洋维持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削弱印度洋夏季风的作用并且将东印度洋暖池的暖水输送到西印度洋,印度洋SSTA在一年四季中都出现全海盆同号变化,因此,第一主模态是ENSO的低频模与印度洋海盆一致模的联合模态;第二模态表现为太平洋上准2a的ENSO位相转换模与印度洋偶极子模的联合模态,ENSO的位相转换发生于春季,与季风的异常转换有关,印度洋上出现异常的气旋性环流,叠加在印度洋夏季风上,增大东西印度洋的温差,在秋季出现西低东高的偶极子型海温分布,印度洋夏季风和这个模态的产生发展有很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 S-EOF ENSO 联合模态 印度洋偶极子 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联合模态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波 王荣秀 +3 位作者 殷学纲 陈伟民 廖昌荣 余淼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提出了带有4个磁流变可控阻尼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的7+k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其闭环控制方程,基于此模型,用2个可控阻尼器对系统的两个最大的模态实施独立模态控制,而另外两个可控阻尼器则对其余的模态实施耦合模态控制,并实时地根据传感... 提出了带有4个磁流变可控阻尼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的7+k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其闭环控制方程,基于此模型,用2个可控阻尼器对系统的两个最大的模态实施独立模态控制,而另外两个可控阻尼器则对其余的模态实施耦合模态控制,并实时地根据传感器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提取系统的模态坐标,实时跟踪最大模态,切换主控模态,并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这种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方法,可以较好地发挥独立与耦合模态控制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仿真实例证实了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具有比单独采用独立模态控制及耦合模态控制时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联合模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态-模态联合分析的泵站管道结构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建伟 华薇薇 王立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9-96,共8页
为实现泵站管道结构的安全运行,针对因管道结构设计不当引起的不利振动问题,提出基于流态-模态联合分析的泵站管道结构优化方法。以某提灌工程输流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不同岔管接入角度模型进行流场分析;其次,利用附加质量法建立流... 为实现泵站管道结构的安全运行,针对因管道结构设计不当引起的不利振动问题,提出基于流态-模态联合分析的泵站管道结构优化方法。以某提灌工程输流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不同岔管接入角度模型进行流场分析;其次,利用附加质量法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实现不同岔管接入角度的管道模态分析;最后,综合流态及模态分析结果,确定岔管最优的接入角度。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流态-模态联合分析方法,对单因素优化结果综合评判,针对该工程选定管道结构设计的岔管接入角度为60°时,可避免结构产生共振,减少管道内的能量损失,并能有效降低管壁的磨损。该分析结果为管道工程的后期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际工程中应予以借鉴,以减少管道不利振动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管道 岔管角度 流态-模态联合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高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参数辨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建伟 朱良欢 +2 位作者 江琦 赵瑜 郭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7-783,804,共7页
基于高坝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时域辨识方法。对于低信噪比泄流结构振动信号,首先,利用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联合滤波方法滤除低频水流脉动噪声和高频白噪声,得到... 基于高坝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时域辨识方法。对于低信噪比泄流结构振动信号,首先,利用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联合滤波方法滤除低频水流脉动噪声和高频白噪声,得到结构振动有效信息;然后,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原理辨识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阻尼比;最后,结合奇异熵增量理论对系统模态进行定阶和模态验证。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模态分解中的频率混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以及较高的辨识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三峡重力坝5号溢流坝段,可准确辨识出结构系统的工作模态参数,为研究高坝泄流结构安全运行与在线无损动态检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流激励 工作模态 参数辨识 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联合滤波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技术的用户画像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壮 冯小年 钱铁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针对当前用户画像工作中各模态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跨模态学习思想,设计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首先利用Stacking集成方法,融合多种跨模态学习联合表示网络,对相应的模型组合进行学习,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使... 针对当前用户画像工作中各模态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跨模态学习思想,设计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首先利用Stacking集成方法,融合多种跨模态学习联合表示网络,对相应的模型组合进行学习,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能够学习不同模态的表示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差异性。改进后的模型具有精心设计的网络结构和目标函数,能够生成一个由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组成的联合特征表示,从而可以合并不同模态的相关特征。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当前最好的基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模型组合 STACKING 模态学习联合表示 多层多级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EEMD和改进阈值去噪的初至波识别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文强 范锦彪 王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并联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用改进能量算法对初至波进行提取。将信号分解为几个本征模态函数和一个残余信号,计算每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的自相关函数及频域的主频,并依据自相关函数特点和主频分布情况判断... 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并联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用改进能量算法对初至波进行提取。将信号分解为几个本征模态函数和一个残余信号,计算每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的自相关函数及频域的主频,并依据自相关函数特点和主频分布情况判断噪声信号主导的本征模态函数,对这些分量用新阈值函数去噪,将信号重构使用能量比值法提取初至点。仿真信号计算结果及实际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低信噪比信号的初至波,高精度拾取初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函数 联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阈值去噪 能量比值法 初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库水耦合模式的拱坝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伟 曹克磊 +3 位作者 赵瑜 江琦 刘晓亮 暴振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3-1189,共7页
为探讨不同库水模型对拱坝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合拉西瓦工程实例,分别建立附加质量模型与流固耦合(fluid solid interaction,简称FSI)系统耦合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依据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联合滤波的随机子空间(... 为探讨不同库水模型对拱坝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合拉西瓦工程实例,分别建立附加质量模型与流固耦合(fluid solid interaction,简称FSI)系统耦合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依据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联合滤波的随机子空间(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简称SSI)法辨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反映结构的振动特性,附加质量模型计算结果与辨识结果的频率误差为0.41%~7.55%;FSI系统耦合模型计算结果误差为0.09%~3.19%,且同阶次频率误差均比附加质量模型小,相邻阶次的频率间隔相对稳定,弥补了附加质量模型的模态缺失现象。FSI系统耦合模型在模拟阶数和精度方面都优于附加质量模型,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坝体振动信息,可在拱坝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中推广应用,亦可作为后续拱坝结构损伤诊断研究的基准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附加质量模型 流固耦合系统模型 小波阈值及经验模态分解联合滤波 随机子空间模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D-CEEMD-Transformer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锐 丁凯 +6 位作者 祖连兴 许青松 王宗标 罗大思 苏敬江 胡圣 毛冀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42-3253,共12页
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精确预测评估对电池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极为重要,通过对SOH的快速准确预测,可以提高电池设备的安全性并降低出现故障的风险。针对难以精确预测锂离子电池SOH的问题,本文采用电池容量作为SOH的指标,... 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精确预测评估对电池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极为重要,通过对SOH的快速准确预测,可以提高电池设备的安全性并降低出现故障的风险。针对难以精确预测锂离子电池SOH的问题,本文采用电池容量作为SOH的指标,提出一种利用平均欧几里得距离(average euclidean distance,AED)和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方法建立基于Transformer网络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算法。首先,我们利用AED评估电池数据库中的电池与待预测电池初期循环容量之间的相似度,并选出具有相似容量退化趋势的电池作为训练集以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然后利用CEEMD方法将电池容量曲线分解为容量再生部分以及退化趋势部分,将各个分量分别使用Transformer网络来建立锂电池退化模型,进而得到锂离子电池的SOH预测结果。本文使用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与马里兰大学的两个具有不同充放电策略与不同测试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数据集来验证了所提出的电池预测算法的准确性。本文所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均能控制在4%以内,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并通过与基于LSTM、RNN、GRU的常用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算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提出估计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Transformer网络 电池健康状态 平均欧几里得距离 联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