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可靠性”与“如实反映”,谁更适用——FASB/IASB联合框架下的讨论 |
徐悠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下传统知识的议题研究 |
吴晞然
刘威
尹仑
|
《灾害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联合国气候公约体系下的国家分类演变 |
朱松丽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FASB/IASB联合概念框架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逻辑关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姚海鑫
鹿坪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从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看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 |
陈彬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从温室效应理论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杜志华
杜群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7
|
探析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 |
赵迪琼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与审计意见表述的修改——基于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初步成果 |
张世兴
王如峰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简报 |
蒋佳妮
沈琦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联合概念框架下如实反映与可靠性的比较分析 |
孙燕东
谢小莹
|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
2012 |
0 |
|
11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介 |
于吉海
|
《地理教学》
|
2010 |
3
|
|
12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二十年与中国低碳发展进程 |
高风
|
《国际展望》
|
2013 |
7
|
|
13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谈判历程回顾与展望 |
陈敏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4
|
基于联合学习框架的音频场景聚类 |
张聿晗
李艳雄
江钟杰
陈昊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5
|
中美双边气候关系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相互影响研究 |
翟大宇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6
|
NatureWorks公司及其下游使用Ingeo品牌的合作伙伴携手气候变化行动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潇殊
|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边际
|
《国土绿化》
|
2017 |
1
|
|
18
|
INBAR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 |
林藤筠
|
《世界竹藤通讯》
|
2021 |
0 |
|
19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举办 竹子展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独特作用 |
|
《世界竹藤通讯》
|
2023 |
0 |
|
20
|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竖起里程碑 |
李金良
铁铮
|
《绿色中国》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