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合时序InSAR技术的矿区沉降隐患区识别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一桂 艾东 +1 位作者 曾斌 刘诗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01,共11页
针对目前单一InSAR解译技术方法在复杂地表形变解译中精度及可靠性有限的难点,提出了利用PS-InSAR(persist scatterers InSAR)、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SAR)这2种时序InSAR技术联合进行山地矿区地面沉降隐患区圈划的方... 针对目前单一InSAR解译技术方法在复杂地表形变解译中精度及可靠性有限的难点,提出了利用PS-InSAR(persist scatterers InSAR)、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SAR)这2种时序InSAR技术联合进行山地矿区地面沉降隐患区圈划的方法。以湖北省宜都市松宜矿区为例,基于大样本理论,利用矿区内高精度的PS点形变结果,校正具有高空间覆盖率的SBAS-InSAR处理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地表形变监测精度并增加形变靶区范围圈划的准确度。通过对比使用单一PS-InSAR技术和经过PS-SBAS联合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典型形变点时序曲线及野外实地调查,验证了解译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联合时序InSAR技术可以提高地表沉降监测精度并增加地表变形靶区范围圈划的准确度,为类似山地矿区的地面沉降隐患监测与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山地 矿区地面沉降 形变监测 联合时间序列insa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性的InSAR时间序列方法追溯四川雅安地区汉源滑坡灾前形变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晓雪 季灵运 +1 位作者 张文婷 刘传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2-640,共9页
滑坡的高精度监测对于理解其运动学特征和减少滑坡造成的灾害是很有必要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为滑坡灾前形变监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针对植被覆盖非常茂密的环境,采用基于相干性的InSAR时间序列方法,使用多轨道Sentin... 滑坡的高精度监测对于理解其运动学特征和减少滑坡造成的灾害是很有必要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为滑坡灾前形变监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针对植被覆盖非常茂密的环境,采用基于相干性的InSAR时间序列方法,使用多轨道Sentinel^(-1) SAR影像数据集,厘定四川雅安地区汉源滑坡发生前(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时空运动特征,并结合多轨道视线向形变结果提取滑坡沿坡向的运动分量。结果表明:汉源滑坡雷达视线方向(LOS)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为42.1 mm·年^(-1),滑前最大累积形变量达97 mm,共经历了形变加速和稳定两个阶段的变形;滑坡沿坡向的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为43.9 mm·年^(-1)。上述研究结果为汉源滑坡提供了第一手、相对完整的形变测量资料,展示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前形变追溯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insar技术 相干性 时间序列 SBAS方法 坡向形变 形变追溯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2012~2016年地面沉降InSAR监测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永红 刘冰 +2 位作者 吴宏安 程霞 康永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2-662,共11页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面沉降状况是关乎新区环境承载容量的重要因素。利用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获取的28期RADARSAT-2影像和时间序列InSAR技术,提取了雄安新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并用相近时段内的水准测量...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面沉降状况是关乎新区环境承载容量的重要因素。利用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获取的28期RADARSAT-2影像和时间序列InSAR技术,提取了雄安新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并用相近时段内的水准测量数据对InSAR监测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对雄安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雄安新区地面沉降危险性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约78%的面积处于地面沉降轻微区(沉降速率小于每年10mm),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为较严重和严重的地区都集中在雄县,面积合计67.9km2,占雄安新区面积的4.38%;雄县地面沉降主要是地热资源开采及塑料包装业采用地下水所致。研究结果对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insar技术 遥感 时间序列 地热资源 地下水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