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站燃煤锅炉SO_2/NO_x联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志国 程建萍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介绍了电站燃煤锅炉SO2/NOx联合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手段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优缺点,并指出我国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燃煤锅炉 洁净煤发电技术 SO2/NOx 联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巷道底鼓机理与联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延生 李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3-85,共3页
针对唐口煤矿埋深近千米的西部轨道并联络巷底鼓特别严重的现象,在研究深部围岩破坏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巷道底板破坏深度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巷道底板的'锚注+格构衬砌'联合控制技术... 针对唐口煤矿埋深近千米的西部轨道并联络巷底鼓特别严重的现象,在研究深部围岩破坏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巷道底板破坏深度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巷道底板的'锚注+格构衬砌'联合控制技术体系。研究表明:随着折算摩擦角的增大,极限破坏深度不断减小,并且折算摩擦角在30°~45°变化时极限破坏深度变化较大。西部轨道并联络巷采用'锚注+格构衬砌'联合控制技术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51 mm,底板锚索受力在巷道变形过程中缓慢增加,最终稳定在138 k N,巷道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巷道底鼓 巷道破坏深度 联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接机噪声主被动联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文雄 吕广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3期29-31,34,共4页
卷接机是卷烟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 ,也是烟草行业中的主要噪声污染源。本文结合某工厂使用的Mark9 5卷接机进行了详细噪声分析 ,并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主、被动联合控制的降噪方案。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案对降低卷接机噪声 ,改... 卷接机是卷烟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 ,也是烟草行业中的主要噪声污染源。本文结合某工厂使用的Mark9 5卷接机进行了详细噪声分析 ,并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主、被动联合控制的降噪方案。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案对降低卷接机噪声 ,改善其声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控制技术 卷接机 噪声源 识别 降噪 声质量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卷烟厂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易片冒顶板变形机理与超前导管预注浆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祥 韩文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煤强度的关系。通过极限平衡准则得到巷帮位移的计算公式,证明托顶煤巷道具有帮顶协同变形机制。建立托顶煤巷道数值模型,研究巷道埋深、侧压系数、顶煤厚度和顶煤强度与托顶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巷道埋深越大,其对托顶煤巷道两帮稳定性的影响越大;侧压系数的增加对巷道两帮和底鼓量的影响更大,对顶板影响较小;顶板下沉量与顶煤厚度呈正相关,底鼓量则与顶煤厚度呈负相关;顶煤强度的增加使巷道顶板下沉量与两帮移近量均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底鼓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通过幂律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理论得到超前导管注浆半径,由此提出托顶煤巷道超前导管预注浆帮顶联合控制技术,成功控制易片冒托顶煤巷道顶板冒落问题,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托顶煤巷道顶板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托顶煤巷道 顶板破断机理 超前导管 注浆 帮顶联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顶板巷道分类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蕾 张志明 +1 位作者 翟济 李争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2,共3页
针对复合泥岩顶板巷道在采掘过程中出现的垮冒灾害难题,根据顶板中复合泥岩的厚度和分布位置对此类巷道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分析引起顶板变形或冒顶的根源,提出采用"高预应力锚杆索+索桁架体"联合控制技术,现... 针对复合泥岩顶板巷道在采掘过程中出现的垮冒灾害难题,根据顶板中复合泥岩的厚度和分布位置对此类巷道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分析引起顶板变形或冒顶的根源,提出采用"高预应力锚杆索+索桁架体"联合控制技术,现场工程试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顶板变形,保障了顶板支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巷道 高预应力锚杆索 索桁架体 冒顶 联合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