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诺沙星及其他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轶秋 薛青红 +3 位作者 张媛 徐磊 张瑞婷 蒋玉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16,共4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恩诺沙...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8种不同组合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氯霉素及氟苯尼考对鸡滑液支原体GX11-T株的MIC分别为0.5、0.063、0.031、2、1、<0.004、0.25、16和8μg/mL。在8种不同联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药敏试验中,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联合表现出相加作用,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联合表现出无关作用,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恩诺沙星 最小浓度 联合药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芦荟紫花地丁-双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O2的联合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时金 董林 +5 位作者 唐世云 徐倩倩 王艳萍 杨丽梅 付石军 沈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研究紫花地丁-芦荟、紫花地丁-双花连翘提取物两个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制作用,采用微量棋盘法对已知血清型大肠杆菌O2进行了单独与联合抑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紫花地丁、芦荟、双花连翘提取物,MIC分别为1/4原液、原液和1/4原液... 为了研究紫花地丁-芦荟、紫花地丁-双花连翘提取物两个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制作用,采用微量棋盘法对已知血清型大肠杆菌O2进行了单独与联合抑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紫花地丁、芦荟、双花连翘提取物,MIC分别为1/4原液、原液和1/4原液;当紫花地丁-芦荟、紫花地丁-双花连翘提取物两两相互配伍时,紫花地丁的MIC分别为单用时的1/16倍和1倍,芦荟和双花连翘提取物的MIC分别降为单用时的1/32倍和1/4。结论:紫花地丁与芦荟和双花连翘提取物分别联合应用时,FIC值分别为0.09375和1.25,相互作用分别为协同作用和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芦荟 双花连翘 联合 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与其他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轶秋 张媛 +3 位作者 薛青红 徐磊 张瑞婷 蒋玉文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46-50,共5页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及其他8种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分别与其他8种抗菌药不同联合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及其他8种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分别与其他8种抗菌药不同联合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氯霉素及氟苯尼考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MIC分别为0.063、0.004、0.016、0.063、16、<0.004、0.008、8、8μg/mL。在8种不同联合用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药敏试验中,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联合表现出相加作用,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恩诺沙星 最小浓度 联合药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禽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建光 常维山 《家禽科学》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研究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和多种抗菌药联用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棋盘微量测定法,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与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 研究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和多种抗菌药联用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棋盘微量测定法,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与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磷霉素、哌拉西林、甲硝唑、加替沙星、克林沙星、氨苄西林钠、乳糖酸红霉素组合,观察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测定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出了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强力霉素与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与阿奇霉素、磷霉素钠;多粘菌素与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磷霉素钠;头孢拉定与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痢菌净与阿莫西林、磷霉素钠、氨苄西林钠的联合使用对该株禽源沙门氏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呈协同作用。强力霉素与阿奇霉素、磷霉素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红霉素联合使用,多粘菌素与哌拉西林,头孢拉定和林霉素钠、哌拉西林多粘菌素的联合使用,痢菌净与甲硝唑、多粘菌素的联合使用对禽源沙门氏菌表现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试验 沙门氏 部分浓度(fi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对中药对大肠杆菌O_2的联合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王艳萍 徐倩倩 +5 位作者 郭时金 张颖 董林 杨丽梅 马力 沈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119,F0004,共3页
为了研究黄连-紫花地丁、黄连-芦荟、黄连-双花连翘3对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制作用,采用微量棋盘法对已知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了单独与联合抑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紫花地丁、芦荟、双花连翘单用时,MIC分别为1/8原液、1/4原液、... 为了研究黄连-紫花地丁、黄连-芦荟、黄连-双花连翘3对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制作用,采用微量棋盘法对已知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了单独与联合抑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紫花地丁、芦荟、双花连翘单用时,MIC分别为1/8原液、1/4原液、原液和1/4原液;当黄连-紫花地丁、黄连-芦荟、黄连-双花连翘相配伍时,黄连的MIC分别降为单用时的1/8、1/16和1/8,紫花地丁、芦荟和双花连翘的MIC分别降为单用时的1/12、1/8和1/4。结论:黄连与紫花地丁、芦荟、双花连翘分别联合应用时,FIC值分别为0.625、0.562 5和0.375,相互作用分别为相加作用、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紫花地丁 芦荟 双花连翘 大肠杆 联合 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晁利刚 谷晓霞 +2 位作者 胡功政 莫娟 潘玉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测定了环丙沙星与粘菌素对分离的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两药联用对猪大肠杆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对5株大肠杆菌的MIC≥32μg/mL,粘菌素的MIC≥16μg/mL;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用时,FIC指... 测定了环丙沙星与粘菌素对分离的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两药联用对猪大肠杆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对5株大肠杆菌的MIC≥32μg/mL,粘菌素的MIC≥16μg/mL;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用时,FIC指数介于0.09375~0.125,并可同时显著降低两药的MIC值,表现为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最小浓度(MIC) 部分浓度(fic)指数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药敏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陆一丹 张亚莉 +3 位作者 周浩 于芳 孙树梅 芮勇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50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50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联用后,其MIC50显著下降,FIC指数分布:FIC≤0.5占38%,0.5<FIC≤1占62%,1<FIC≤2为0,FIC>2为0。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其MIC50下降不明显,FIC指数分布:FIC≤0.5为0,0.5<FIC≤1占56%,1<FIC≤2为44%,FIC>2为0。美罗培南与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明显下降,FIC指数分布:FIC≤0.5为26%,0.5<FIC≤1占74%,1<FIC≤2为0,FIC>2为0。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后,其MIC50有所下降,FIC指数分布:FIC≤0.5为10%,0.5<FIC≤1占90%,1<FIC≤2为0,FIC>2为0。结论美罗培南与多西环素、舒巴坦或者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没有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美罗培南与环丙沙星联合表现出的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比例相当,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 美罗培南 联合用药 药物敏感性 部分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对禽源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牟亚 张郁 +2 位作者 西格基 聂艳如 陈朝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蠔猪刺和乌樟与常用抗菌药物合用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蠔猪刺 乌樟 最小浓度(MIC) 部分浓度指数(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萍 张颖 +2 位作者 沈志强 董林 郭时金 《家禽科学》 2009年第12期35-36,共2页
用微量法测定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本文根据棋盘法设计,应用微量稀释法研究了磷霉素类药物磷霉素钠(Fosfomycin sodium)与氨基糖甙类药物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 用微量法测定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本文根据棋盘法设计,应用微量稀释法研究了磷霉素类药物磷霉素钠(Fosfomycin sodium)与氨基糖甙类药物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后,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MIC值明显下降,且FIC指数多为0.45,显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活性 磷霉素钠 硫酸阿米卡星 fi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10
作者 王艳萍 董林 +3 位作者 沈志强 郭时金 张颖 周春凤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12期22-23,共2页
本文根据棋盘法设计,应用微量稀释法研究了磷霉素类药物磷霉素钠(Fosfomycin sodium)与氨基糖甙类药物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后,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MIC值明显下降,且FIC指数为0.45,... 本文根据棋盘法设计,应用微量稀释法研究了磷霉素类药物磷霉素钠(Fosfomycin sodium)与氨基糖甙类药物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后,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MIC值明显下降,且FIC指数为0.45,显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活性 磷霉素钠 硫酸阿米卡星 fi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4 位作者 杨楠 周平 张婷 史秋梅 高光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9个药物组合联用指数(FIC)。结果表明,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单用时以环丙沙星抑菌效果最佳;在9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氟苯尼考和黄芩、连翘、诃子组合,阿米卡星和连翘组合以及环丙沙星和连翘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环丙沙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协同作用;阿米卡星和黄芩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和黄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无关作用;阿米卡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则表现为拮抗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今后药物防治水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最小浓度(MIC) 最小杀浓度(MBC) 联合指数(fic) 水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双双 吴胜奎 +7 位作者 孙江洋 石金凤 宗颖 时坤 李健明 赵丹 曾范利 杜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7,I0005,共4页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高度敏感;对黄芩、黄柏、五倍子和鱼腥草为中度敏感。黄芩、黄连和五倍子的杀菌作用较强,鱼腥草和黄柏的杀菌作用较弱。通过联合抑菌指数(FLCL)可知五倍子与黄芩、五倍子与黄连联合用药为协同作用。五倍子与鱼腥草、黄连与鱼腥草、黄连与黄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黄连与黄柏、黄芩与鱼腥草、黄芩与黄柏、五倍子与黄柏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无关作用。鱼腥草与黄柏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 最小浓度 最小杀浓度 联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对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晓韵 宋剑武 +5 位作者 夏娟 秦燕 黄丽云 李海燕 黄凯 司红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为探讨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2 MIC的含珠... 为探讨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2 MIC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并进行传代试验,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株为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含珠草水提取物的MIC为0.5 g/m L,以0.25 g/m L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14种抗菌药联合使用3代后,14种抗菌药的MIC显著降低,均降到1.562 5以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均小于等于0.5,与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后FICI均大于0.5且小于1。表明,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二者之间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珠草 fosA3基因 联合诱导 最小浓度 部分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督 陈琛 张小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两种不同药物联合的抑菌效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和抗菌药单独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结果:在筛选的4种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抑菌结... 文章旨在分析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两种不同药物联合的抑菌效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和抗菌药单独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结果:在筛选的4种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抑菌结果中,山楂与硫酸大观霉素,五倍子与硫酸庆大霉素等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在大肠杆菌临床抑制过程中,联合应用各种中草药和抗菌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肠杆 最低浓度 联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联合方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国平 唐浩 +2 位作者 夏兆新 门万琪 沈继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4,共8页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联合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分别联合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舒巴坦(SCF)、阿米卡星(AK)、左氧氟沙星(LEV)和磷霉素(FOS)对产KPC、NDM和IMP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体外联合药...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联合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分别联合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舒巴坦(SCF)、阿米卡星(AK)、左氧氟沙星(LEV)和磷霉素(FOS)对产KPC、NDM和IMP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方法 选取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8株非重复CRE,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果。结果 CZA对22株产KPC菌株的MIC均≤4μg/mL,对16株产B类金属酶NDM、IMP菌株的MIC均>128μg/mL,联合ATM后协同率为100%;IPM与MEM分别联合SCF协同率最强,分别为63.2%、68.4%,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为100%,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为40.5%。在肺炎克雷伯菌(KP)中,IPM与MEM联合SCF协同率均为68%,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均为100%,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为24%;大肠埃希菌(ECO)中,IPM与MEM联合SCF协同率分别为44.4%、77.8%,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为100%,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为66.7%。基因型KPC菌株中,IPM与MEM联合SCF协同率分别为72.7%、63.6%,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均为100%,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为22.7%;基因型NDM菌株中,IPM与MEM联合SCF协同率分别为46.7%、80.0%,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为100%,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为64.3%。所有联合方案均无拮抗作用。结论 CZA单独或联合ATM对CRE菌株有效。IPM与MEM分别联合其他抗菌药物中,IPM与MEM联合SCF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高,IPM联合FOS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不是所有联合方案都有效,同一菌株不同联合方案的效果不同,同一联合方案对不同菌株效果也不同,两药间的剂量配比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 部分浓度指数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 基因型 棋盘稀释法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种中药及其复方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冠男 周子凡 +5 位作者 赵双 寇宇宁 焦梦珍 陈春琴 程晓薇 于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6-70,共5页
为研究黄连等37种中药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使用水提法制备37种中药的提取液,使其浓度为1 g/mL,通过平板打孔法测定37种中药的体外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有抑菌效果的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为研究黄连等37种中药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使用水提法制备37种中药的提取液,使其浓度为1 g/mL,通过平板打孔法测定37种中药的体外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有抑菌效果的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药制备成双联复方中药,测定复方中药对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并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双联复方中药在体外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石榴皮、玫瑰茄、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五味子、玫瑰茄的MIC为31.25 mg/mL,MBC为43.75 mg/mL,石榴皮的MIC为250 mg/mL,MBC为350 mg/mL,鸡致病性沙门氏菌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复方中玫瑰茄+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玫瑰茄+石榴皮、石榴皮+五味子的抑菌效果与单方效果基本一致,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2.73~18.93 mm,联合抑菌作用效应为无关作用。研究表明单方中药石榴皮、玫瑰茄、五味子和三组复方中药都对鸡致病性沙门氏菌有较强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说明用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后,其抑菌效果未必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沙门氏 中药 中药复方 体外 联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柱状黄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良炜 徐赟霞 +3 位作者 王禹 冯守明 尤宏争 张振国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2期11-12,30,共3页
为研究中西药复方制剂对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的抑菌效果,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五倍子、黄芩等12种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首先采用纸片法测定15种药物中西药单方制剂的抑菌效果,然后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具有抑菌效果药物的最小... 为研究中西药复方制剂对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的抑菌效果,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五倍子、黄芩等12种中草药的活性成分,首先采用纸片法测定15种药物中西药单方制剂的抑菌效果,然后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具有抑菌效果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后使用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黄芩联用形成的复方制剂对柱状黄杆菌具有协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 最小浓度(MIC) 联合指数(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及分别联合其他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宇驰 吴晓妹 +1 位作者 张利娟 祁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基础药物,二者联用及分别与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对比。方法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不同浓度...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基础药物,二者联用及分别与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对比。方法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生素联用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判定联合效应。将不同联合用药配伍方案进行对比,评价优劣。结果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磷霉素,FIC指数分布分别为:FICI≤0.5占56.7%(17/30)、10%(3/30)、36.7%(11/30)、50%(15/30)、6.7%(2/30);0.55<FICI≤1占43.3%(13/30)、83.3%(25/30)、63.3%(19/30)、40%(12/30)、50%(15/30);1<FIC<4占0、6.7%(2/30)、0、10%(3/30)、43.3%(13/30);FIC≥4均为0。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使联用后的亚胺培南MIC50降为单用时的1/16、1/2,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1/2;均使联用后的米诺环素MIC50、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和1/4。结论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最具优势,协同作用最强,优于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但提高米诺环素抗菌活性的能力相当。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以相加、无关效应为主,试验结果可见联用后效果逊于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且磷霉素提高亚胺培南抗菌活性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联合药敏 部分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西环素和烟酸诺氟沙星联合用药的离体抗菌作用(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87-87,共1页
3.联合用药对柱状黄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柱状黄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将盐酸多西环素与烟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其MIC分别为3.13微克/毫升和3.13微克/毫升。联合应用时各种药物的MIC... 3.联合用药对柱状黄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柱状黄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将盐酸多西环素与烟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其MIC分别为3.13微克/毫升和3.13微克/毫升。联合应用时各种药物的MIC明显低于单药的MIC值,将表3的MIC值代入FIC指数公式,求得联合用药的FIC指数,并进行判断:FIC=3.13/50.0+3.13/25.0=0.1878。即证明盐酸多西环素与盐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于由柱状黄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黄杆 联合用药 盐酸诺氟沙星 盐酸多西环素 鱼类疾病 药敏试验 作用 最小浓度 嗜水气单胞 指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朱雯 贾文祥 +3 位作者 马巨辉 张再容 吴晓容 郭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铜绿假单胞菌 MIC的逆转情况。方法 :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舍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 ...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铜绿假单胞菌 MIC的逆转情况。方法 :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舍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 MIC值 ;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结果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74.4% ;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 5 2 .2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15 .1% ;洛美沙星耐药率为 2 0 .9%。加入利舍平及维拉帕米后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大部分菌株的 MIC值均无变化 ,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用后 FIC指数范围为 0 .1~ 1.5 ,6 6 %的 FIC指数≤ 0 .5。结论 :86株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交叉耐药外 ,还对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利舍平及维拉帕米不能使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的耐药性降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用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抗菌活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琼脂二倍稀释法 微量棋盘稀释法 部分浓度 fic指数 喹诺酮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