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中天 黄之成 +3 位作者 张强 金宇航 郑康东 郑正茂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解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供热尚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多种供热改造方案不断提出。本文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工作原理,以不同运行工况环境下多种供热技术方案为例,对典型供热改造技术展开综述;根据相关工程经验... 为解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供热尚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多种供热改造方案不断提出。本文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工作原理,以不同运行工况环境下多种供热技术方案为例,对典型供热改造技术展开综述;根据相关工程经验,提出供热改造设计依据和建议,为提升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改造工程的供热效果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参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供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温度控制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柯颖 陈鲲 +3 位作者 江泽鹏 李超 郭孝国 张士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6-1166,共11页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温控方案,在较低负荷下会造成较大的底循环[火用]损失,底循环做功能力下降明显.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EGR-IGVC策略的等T3-T4_(m)-T4_(d)(透平排气温度设计值)温控方案,以PG9351FA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与[火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EGR-IGVC策略配合两种温控方案时的联合循环部分负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15℃,部分负荷率在80%负荷以上时,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方案效果仍为最佳;在30%~80%负荷时,与配合等T3-T4_(m)方案相比,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T4_(d)方案可使燃气轮机效率提高0.15~0.47个百分点,余热锅炉[火用]损失减少0.51%(2.15 MW)以上.研究亦表明,当环境温度在0~40℃间变化时,采用等T3-T4_(m)-T4_(d)方案总能获得更高的联合循环效率,且随环境温度上升,部分负荷效率增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烟气再循环 压气机进口导叶 能量与[火用]分析 部分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FCB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王永宏 唐爽 +4 位作者 江彬 吴占元 李杰 陈志刚 王林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强化本地支撑电源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因素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广东电网对联合循环机组孤网运行能力及“黑启动”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某燃机电厂二期基建调试项目,开展了两套AE9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一拖一”单轴式机组快... 为强化本地支撑电源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因素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广东电网对联合循环机组孤网运行能力及“黑启动”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某燃机电厂二期基建调试项目,开展了两套AE9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一拖一”单轴式机组快速甩负荷(fast cut back,简称FCB)试验。试验模拟了电网外送回路故障,机组通过快切线路断路器,最终实现了汽机跳闸,燃机快速切负荷、输出功率降至带厂用电的“孤网运行”目的,试验过程各参数变化平稳,主辅机设备均为安全停运,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汽机旁路系统、锅炉过热/再热减温水系统、汽包液位系统、凝结水及真空系统、轴封系统等的控制策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使得机组具备了完整可靠的FCB功能,显著增强了电源侧供电可靠性。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FCB 孤网运行 热控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侯胜亚 杨其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8-664,共7页
采用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朗肯联合循环来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建立了热力学以及[火用]经济性模型,探究了关键参数对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火用]经济性能等方面对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联... 采用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朗肯联合循环来回收燃气轮机的余热,建立了热力学以及[火用]经济性模型,探究了关键参数对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火用]经济性能等方面对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联合循环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状态下复合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的效率为54.56%,比燃-蒸联合循环提高了4.2%,其单位输出功率所需换热面积为0.1178m^(2)/kW,比燃-蒸联合循环降低了2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有机朗肯循环 联合循环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变工况调频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行 豆中州 +2 位作者 姚莹莹 苏程志 杨晨玉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对发电机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响应快,更适应调峰调频需求。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研究其变工况条件下一次调频能力。搭建了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模型,以评估环境温度、...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对发电机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响应快,更适应调峰调频需求。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研究其变工况条件下一次调频能力。搭建了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模型,以评估环境温度、进气导向叶片(IGV)和工况变化对机组一次频率调节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不同发电负荷下,发电机组在一次频率调节过程中的性能表现。本研究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调频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循环机组模型 动态特性 一次调频能力 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逸君 徐哲飞 《上海节能》 2024年第4期696-701,共6页
相较于燃煤机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机组的设备、运行和检修等各方面仍蕴含着较大的节能降耗潜力,亟待挖掘。因此,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以上海某... 相较于燃煤机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机组的设备、运行和检修等各方面仍蕴含着较大的节能降耗潜力,亟待挖掘。因此,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以上海某热电有限公司现有的2套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从设备技术改造、运行方式优化和检修管理优化三方面出发,探讨了该类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其他同类电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发电 节能降耗 技术改造 运行优化 检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汽轮机三改联动改造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彪 李胤祺 《热力透平》 2024年第2期93-96,112,共5页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站的主要燃料依然是煤炭。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的要求和用户的实际需求,针对某IGCC电站汽轮机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等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改造方案的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站的主要燃料依然是煤炭。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的要求和用户的实际需求,针对某IGCC电站汽轮机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等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改造方案的技术路线和经济性,最终确定双转子互换循环水供热改造方案为优选方案,其主要包括非供暖季的通流改造和供暖季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改造。该方案实施后,机组各项性能指标将明显提高,纯凝热耗率验收工况下的热耗设计值将降低约5.15%,出力设计值比改造前增加约8.4%,对外供热功率约为186.67 MW。所提改造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类似机组的“三改联动”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三改联动 节能改造 循环水供热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互补联合循环热电联供动态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杨佳霖 赵鹏翔 +1 位作者 丛琳 杨宪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热电联供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工业供汽和居民供暖,还可提高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建立了太阳能热集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热电联供动态模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典型天运行工况下的动态运行特性展开... 热电联供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工业供汽和居民供暖,还可提高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建立了太阳能热集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热电联供动态模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典型天运行工况下的动态运行特性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运行策略下,系统各运行参数可保持平稳,例如主蒸汽参数、供热功率、发电功率等不随太阳辐照的波动而波动,系统热效率在55%~63%之间,且与系统中太阳能输入的热量成反比。此外在该典型天中,系统中太阳能的发电量和供热量分别为114.96 MWh和5.3×10^(5)G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 动态特性 控制策略 太阳能 联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9
作者 豆中州 姚莹莹 +5 位作者 王行 孙首珩 毕正军 杨晨玉 苏程志 林朝靖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对电力设备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设备,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联合循环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搭建了包含喘振裕度以及NO_(x)排放等指标的燃气...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对电力设备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设备,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联合循环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搭建了包含喘振裕度以及NO_(x)排放等指标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模型。同时,研究了在不同燃油流量、可调进气导向叶片(IGV)和环境温度下系统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功率受燃油流量变化影响最大;喘振裕度受IGV变化影响最大;涡轮前温度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最大;NO_(x)排放受燃油流量、IGV和环境温度影响均很大。本研究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动态特性 喘振裕度 NO_(x)排放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INSGA-Ⅱ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及参数优化研究
10
作者 陈永军 黄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了研究联合循环系统长期运行后循环效率最优的热力参数匹配,提出了一种改进优化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非线性优化思想,并利用DE(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算法思想改善种群初始分布,同时改进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non-d... 为了研究联合循环系统长期运行后循环效率最优的热力参数匹配,提出了一种改进优化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非线性优化思想,并利用DE(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算法思想改善种群初始分布,同时改进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交叉算子。以底循环效率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约束条件,对系统的热力参数匹配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DE-INSGA-Ⅱ算法具有良好分布性和收敛性,搜索能力更强。在底循环效率优化问题上,较传统NSGA-Ⅱ算法提高0.44%,余热锅炉效率提高了0.86%,汽轮机效率提升了0.15%。该研究为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热力参数匹配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效率 多目标优化 改进NSGA-Ⅱ 联合循环机组 热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状态评估及优化技术研究
11
作者 奚凌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状态评估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某燃气电厂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燃气透平内效率、蒸汽轮机内效率与循环热效率、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等指标,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评估。... 该文主要探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状态评估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某燃气电厂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燃气透平内效率、蒸汽轮机内效率与循环热效率、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等指标,对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性能稳定,余热锅炉性能下降明显。进一步分析余热锅炉的烟气数据和水汽数据,认为蒸发器性能下降是导致余热锅炉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装烟气过滤装置、优化过渡烟道结构等优化策略,从而使该机组性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燃气透平 热效率 余热锅炉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设计与蒸汽系统参数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士杰 李宇红 +1 位作者 刘祥源 江亿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8,共5页
研究了蒸汽系统的参数选择对联合循环部件及总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单压、双压和三压三种蒸汽系统参数配置方案的设计计算和分析 ,初步得到了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合理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蒸汽系统 联合循环电站 PG6541B型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94.3A联合循环机组自动启停技术实施
13
作者 潘锡富 《燃气轮机技术》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某电厂安萨尔多AE94.3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在投入商业运行初期,运行人员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有过多次误操作,导致机组跳闸。在原有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动启停(automatic procedure startup and shutdown,APS)技术升... 某电厂安萨尔多AE94.3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在投入商业运行初期,运行人员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有过多次误操作,导致机组跳闸。在原有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动启停(automatic procedure startup and shutdown,APS)技术升级改造,从而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误操作,对机组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某电厂安萨尔多AE94.3A联合循环机组自动启停技术项目的实施,介绍了自动启停技术整体设计框架,并对各功能断点进行了分层解析,最终对项目碰到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自动启停 实施 顺控 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9171E型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优化研究
14
作者 钟承晔 韩朝兵 戴坤鹏 《燃气轮机技术》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通过冷态启动优化对比试验,分析了某PG9171E型联合循环机组不同冷态启动过程的差异,确定了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较佳的燃气轮机暖机负荷点。试验结果表明:与燃气轮机满负荷冷态启动过程相比,优化后冷态启动时间缩短,单次冷态启动产生的节... 通过冷态启动优化对比试验,分析了某PG9171E型联合循环机组不同冷态启动过程的差异,确定了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较佳的燃气轮机暖机负荷点。试验结果表明:与燃气轮机满负荷冷态启动过程相比,优化后冷态启动时间缩短,单次冷态启动产生的节能效益约为3.643万元,并且冷态启动过程汽缸应力峰值减小,转子表面应力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率降低,主蒸汽温度、汽包上下壁温、主蒸汽压力上升过程更加平滑,对蒸汽参数的控制更加精准,增加了对抗扰动的能力,汽包和凝汽器水位变化幅度减小,水位自动控制投入时间增加,需要人工干预次数减少。研究成果可为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机组 冷态启动优化 安全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级联合循环汽轮机冷态启动优化研究
15
作者 郝震震 冯磊 《热力透平》 2024年第3期161-164,221,共5页
描述了联合循环中低压合缸机组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中低压转子在暖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系统研究了金属凝结换热对转子轴心升温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汽轮机背压可以显著缩短低速暖机时间,背压越高,暖机速... 描述了联合循环中低压合缸机组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中低压转子在暖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系统研究了金属凝结换热对转子轴心升温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汽轮机背压可以显著缩短低速暖机时间,背压越高,暖机速度越快。进一步提出了提高轴封供汽阶段的机组背压,利用轴封汽辅助暖机的设想。研究成果可为中低压合缸结构联合循环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过程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汽轮机 中低压转子 轴封汽 背压 暖机时间 凝结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NG冷能提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出力的工程化方案研究
16
作者 李晓滢 郭晶晶 +1 位作者 刘雪平 范逸玮 《上海节能》 2024年第7期1091-1096,共6页
结合LNG站的冷能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LNG站气化冷能的耦合利用,并对冷源选择、设备选型、进风温度优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环境温度较高时,通过合理利用冷能,降低燃机进风温度及凝汽器背压,可大幅提高燃气-... 结合LNG站的冷能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LNG站气化冷能的耦合利用,并对冷源选择、设备选型、进风温度优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环境温度较高时,通过合理利用冷能,降低燃机进风温度及凝汽器背压,可大幅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站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进风冷却 背压 综合利用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行方式对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宇红 张士杰 +1 位作者 刘祥源 江亿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计算并分析比较了不同调节方式对部分负荷运行时某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各个组成部分及总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热力计算 联合循环电站 负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缩短汽轮机启动时间的研究
18
作者 任帅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本文以北京地区v94.2型燃机和LZC(B)81-7.80/0.65/0.3型汽轮机组成燃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启动过程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整体启动时间的关键点。同时,通过对比在机组启动准备阶段,高排通风... 本文以北京地区v94.2型燃机和LZC(B)81-7.80/0.65/0.3型汽轮机组成燃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启动过程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整体启动时间的关键点。同时,通过对比在机组启动准备阶段,高排通风阀不同状态下的机组启动时间和机组各项参数,论证在高排通风阀保持关闭状态时,汽轮机的暖机时间会明显缩短。该发现可显著减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蒸汽的启动时间,减少天然气消耗,提高发电机组效率。同时,研究发现,机组各项参数,在关闭高排通风阀和开启高排通风阀两种状态下没有明显变化,且均保持在合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机组 高排通风阀 机组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冷-热端耦合实时动态滑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苏伟 宗秋冬 《安装》 2024年第S01期112-113,共2页
一、成果研究背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加,并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但是其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燃气蒸汽... 一、成果研究背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加,并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但是其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以启停速度快,调峰范围广的特点,将主要作为电网的调峰电源,保障电网的安全性,增加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机组 发电出力 消纳能力 调峰电源 滑压优化 新能源 实时动态 调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的研究
20
作者 朱成叶 《上海节能》 2024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策略研究的目的是在机组启动、停止、锅炉并退汽过程中及机组甩负荷或跳闸时实现蒸汽旁路系统全自动控制和蒸汽压力保护。依托于国外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两台机组的蒸汽旁路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对机组启、停及运行... 蒸汽旁路压力控制策略研究的目的是在机组启动、停止、锅炉并退汽过程中及机组甩负荷或跳闸时实现蒸汽旁路系统全自动控制和蒸汽压力保护。依托于国外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两台机组的蒸汽旁路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对机组启、停及运行过程中蒸汽旁路的几种压力控制方式及控制问题分析进行描述。旨在为同类型或相似类型发电机组的旁路控制系统组态或系统优化提供帮助,并为带中间再热、蒸汽母管制的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旁路控制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蒸汽母管制 中间再热 汽轮机 余热锅炉 旁路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