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气体运行产气规律不清、产气机理不明的情况,该文搭建了电热联合应力及循环流动实验平台,探究电场强度、温度以及流动性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产气的影响;开展了基于ReaxFF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详细...针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气体运行产气规律不清、产气机理不明的情况,该文搭建了电热联合应力及循环流动实验平台,探究电场强度、温度以及流动性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产气的影响;开展了基于ReaxFF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天然酯绝缘油的电热联合应力分解产气过程及机理。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杂散气体含量按指数趋势增长,高场强油样的H_(2)、CO、CO_(2)高出0 k V/mm油样3~5个数量级;杂散气体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加油样循环流动,杂散气体含量显著降低;在电热分解过程中,电场强度升高和时间增长会加剧酯分子的分解,H_(2)和CO_(2)是整个电热分解过程中的主要气体产物;不同甘油三酸酯分子之间产气路径存在较小差异。该成果为实现植物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全面诊断,有效评估变压器运维状态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气体运行产气规律不清、产气机理不明的情况,该文搭建了电热联合应力及循环流动实验平台,探究电场强度、温度以及流动性对天然酯绝缘油杂散产气的影响;开展了基于ReaxFF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天然酯绝缘油的电热联合应力分解产气过程及机理。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杂散气体含量按指数趋势增长,高场强油样的H_(2)、CO、CO_(2)高出0 k V/mm油样3~5个数量级;杂散气体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加油样循环流动,杂散气体含量显著降低;在电热分解过程中,电场强度升高和时间增长会加剧酯分子的分解,H_(2)和CO_(2)是整个电热分解过程中的主要气体产物;不同甘油三酸酯分子之间产气路径存在较小差异。该成果为实现植物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全面诊断,有效评估变压器运维状态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