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R分解的类Jacobi联合对角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季策 李烨 李伯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3,共9页
为提高实矩阵集的近似联合对角化的盲源分离性能,避免平凡解,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类Jacobi联合对角化算法.利用QR分解的数值稳定性,采用Jacobi旋转矩阵,将分离矩阵分解为多个初等三角矩阵和正交矩阵的乘积,利用Jacobi旋转矩阵的结构... 为提高实矩阵集的近似联合对角化的盲源分离性能,避免平凡解,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类Jacobi联合对角化算法.利用QR分解的数值稳定性,采用Jacobi旋转矩阵,将分离矩阵分解为多个初等三角矩阵和正交矩阵的乘积,利用Jacobi旋转矩阵的结构及矩阵变换后的相关元素求解最优参数,将高维矩阵最小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低维矩阵子问题,提升源信号恢复精度.通过求解简化的Frobenius范数目标函数降低算法复杂度.混合心电信号仿真结果表明,与QRJ2D,LUCJD,EGJLUD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分离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非正交联合对角 QR分解 类Jacobi算法 心电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近似联合对角化的谐波发射水平评估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林 杨洪耕 +1 位作者 王智琦 肖楚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近似联合对角化(FAJD)估计系统谐波阻抗及计算谐波发射水平的新方法。在直角坐标下,根据谐波诺顿等效电路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出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压和电流与系统和用户侧谐波电流源的关系。考虑两侧谐波电流源相互独...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近似联合对角化(FAJD)估计系统谐波阻抗及计算谐波发射水平的新方法。在直角坐标下,根据谐波诺顿等效电路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出公共连接点处谐波电压和电流与系统和用户侧谐波电流源的关系。考虑两侧谐波电流源相互独立的基本条件,利用FAJD方法求得解混矩阵并分离出两侧谐波电流源分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混合系数矩阵,对比基本电路方程求得系统侧谐波阻抗的实部和虚部,进而评估谐波发射水平。该方法以公共连接点测量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信息为基础,无需先验数据匹配也不要求目标观测矩阵为正交矩阵,因此无需预白化处理,避免引入不必要的误差,具有更高的分离精度和更强的抗背景谐波干扰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与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快速近似联合对角 系统侧谐波阻抗 谐波发射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华 冯大政 +1 位作者 聂卫科 徐先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70,共6页
提出一种表征联合对角化近似程度的代价函数,给出优化该代价函数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该代价函数对经典的最小二乘代价函数进行了改进,使原算法中关于混迭矩阵的四次函数转化为3组待定参数的二次函数.因此,可通过基于梯度下降法的迭... 提出一种表征联合对角化近似程度的代价函数,给出优化该代价函数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该代价函数对经典的最小二乘代价函数进行了改进,使原算法中关于混迭矩阵的四次函数转化为3组待定参数的二次函数.因此,可通过基于梯度下降法的迭代算法交替估计3组待定参数,搜索代价函数最小点,从而得到混迭矩阵的估计,实现盲源分离.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能,证明存在估计误差时,该算法依然全局渐进收敛.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ACDC)算法相比,该算法收敛所需计算时间仅为ACDC的一半,而全局拒噪水平改善了6 dB,可有效地解决瞬时盲源分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非正交联合对角 最小二乘方法 三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对角化法与数据筛选的谐波责任划分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杰 符玲 +1 位作者 臧天磊 何正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4,共6页
针对背景谐波波动的随机性,为了更加准确地划分谐波责任,考虑到谐波阻抗的符号特性和电力系统中系统侧谐波阻抗远远小于用户侧谐波阻抗的实际情况,在联合对角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数据筛选准则。利用联合对角化法对谐波电压和谐波电... 针对背景谐波波动的随机性,为了更加准确地划分谐波责任,考虑到谐波阻抗的符号特性和电力系统中系统侧谐波阻抗远远小于用户侧谐波阻抗的实际情况,在联合对角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数据筛选准则。利用联合对角化法对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进行分解,得到混合矩阵;分别通过符号判别法和比例系数法纠正次序不确定性和幅值不确定性;应用数据筛选准则得到谐波阻抗;根据谐波责任定义式估算谐波责任。对IEEE 1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估算精度和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谐波责任划分 谐波阻抗估算 联合对角 数据筛选准则 背景谐波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结构特点实现复数域联合对角化解盲源分离新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先峰 段晨东 +1 位作者 刘来君 杨小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6,共8页
联合对角化方法是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现存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大都只能求解实数域盲源分离问题,且对目标矩阵有诸多限制.为了求解更具一般性的复数域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点的联合对角化(Structural Traits Base... 联合对角化方法是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现存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大都只能求解实数域盲源分离问题,且对目标矩阵有诸多限制.为了求解更具一般性的复数域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点的联合对角化(Structural Traits Based Joint Diagonalization,STBJD)算法,既取消了预白化操作解除了对目标矩阵的正定性限制,又允许目标矩阵组为复值,具有极广的适用性.首先,引入矩阵变换,将待联合对角化的复数域目标矩阵组转化为新的具有鲜明结构特点的实对称目标矩阵组.随后,构建联合对角化最小二乘代价函数,引入交替最小二乘迭代算法求解代价函数,并在优化过程中充分挖掘所涉参量的结构特点加以利用.最终,求得混迭矩阵的估计并据此恢复源信号.仿真实验证明与现存的有代表性的对目标矩阵无特殊限制的复数域联合对角化算法FAJD算法及CVFFDIAG算法相比,STBJD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能有效地解决盲源分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联合对角 STBJD算法 交替最小二乘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远场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增辉 朱炬波 +1 位作者 何峰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远场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利用阵元接收数据构造高阶累积量矩阵,通过矩阵联合对角化得到阵列广义流形矩阵的估计。利用阵列流形矩阵的矩阵特性及最小多项式的性质,消除联合对角化带来的顺序不确定性,得... 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远场相干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利用阵元接收数据构造高阶累积量矩阵,通过矩阵联合对角化得到阵列广义流形矩阵的估计。利用阵列流形矩阵的矩阵特性及最小多项式的性质,消除联合对角化带来的顺序不确定性,得到波达方向的估计。该方法无需进行角度搜索,且能处理不同相干群内部分波达方向相同的情形。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对角 相干 波达方向 高阶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近场源参数估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祎 冯大政 刘建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66-1769,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近场源信号到达方向和距离的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利用二阶统计量构造白化矩阵,再基于阵列接收数据的高阶累积量矩阵的对角结构信息利用联合对角化方法估计近场信号的阵列方向矩阵,从而由阵列导向矢量联合...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近场源信号到达方向和距离的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利用二阶统计量构造白化矩阵,再基于阵列接收数据的高阶累积量矩阵的对角结构信息利用联合对角化方法估计近场信号的阵列方向矩阵,从而由阵列导向矢量联合估计信号源的到达方向和距离。与高阶ESPRIT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提高阵元利用效率,同时不需要参数配对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所给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DOA估计 距离估计 四阶累积量 联合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nkel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的结构模态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程琳 杨杰 +1 位作者 郑东健 任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针对基于二阶盲辨识(second 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简称SOBI)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Hankel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Hankel matrix 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zation,简称HJAD)技术的结构运行模态分析(operati... 针对基于二阶盲辨识(second 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简称SOBI)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Hankel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Hankel matrix 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zation,简称HJAD)技术的结构运行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简称OMA)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随机子空间类模态识别方法常用的Hankel矩阵进行联合近似对角化,以分离各阶模态响应,进行模态识别。与基于SOBI的模态识别方法相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仅需要在分析数据中添加与实测振动响应对应的时间延迟的数据,实现难度较小。数值算例和物理模型试验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HJAD技术的结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不仅具有鲁棒性强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还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SOBI的模态识别方法的模态识别能力受测点数目限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分析 盲源分离 二阶盲辨识 Hankel矩阵联合近似对角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优化的矩阵联合对角化算法及在盲源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昌利 曹嘉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9-162,共4页
通过对一组与盲源分离中观测信号有关的目标矩阵进行近似联合对角化,可以有效解决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一个非正交的循环优化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待优化的2个函数分别为矩阵对角化处理后的非对角元素的平方和与对角元素的平方和,通过对两... 通过对一组与盲源分离中观测信号有关的目标矩阵进行近似联合对角化,可以有效解决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一个非正交的循环优化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待优化的2个函数分别为矩阵对角化处理后的非对角元素的平方和与对角元素的平方和,通过对两者的循环最小化和最大化处理即可获得对角化器。对比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盲源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联合对角 对角元素 对角元素 循环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混合语音的联合块对角化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舜 陈绍荣 刘郁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90,共5页
针对语音卷积混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盲源分离算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重新排列,将卷积混合盲分离问题转化为瞬时混合盲分离问题,然后对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进行了推广,利用语音的非平稳和短时平稳特征定义联合差分相关矩阵和联合... 针对语音卷积混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盲源分离算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重新排列,将卷积混合盲分离问题转化为瞬时混合盲分离问题,然后对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进行了推广,利用语音的非平稳和短时平稳特征定义联合差分相关矩阵和联合块对角化代价函数,通过鲁棒的白化过程和求解最优化问题实现卷积语音的盲分离。由于避免了时域卷积运算和变换域处理,使算法更加简单,复杂度更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就数据长度参数变化对信干比的影响,以及通过与基于线性预测的卷积盲分离算法和自然梯度卷积盲分离算法的比较对该算法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语音源 联合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噪声环境中的联合对角化波达方向矩阵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铁骑 万群 +1 位作者 游志军 汪学刚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5,共6页
针对对称α平稳(SαS)噪声环境中信号源的高分辨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对角化(JD)分数低阶矩(FLOM)-DOA矩阵方法。构建了一种特殊的阵列结构,把其分为三个子阵,然后通过联合对角化获得信号的二维角估计。新方法... 针对对称α平稳(SαS)噪声环境中信号源的高分辨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对角化(JD)分数低阶矩(FLOM)-DOA矩阵方法。构建了一种特殊的阵列结构,把其分为三个子阵,然后通过联合对角化获得信号的二维角估计。新方法不仅保持原协变异DOA矩阵方法无需二维谱峰搜索和参数配对等优点,还较好地解决了一维角度兼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协变异DOA矩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 分数低阶矩 冲击噪声 联合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盲信源分离的联合块对角化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延良 楼顺天 张伟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0-885,共6页
根据多维盲信源分离中源信号组内相关、组间独立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联合块对角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用经过改造的雅克比算法实现。源信号自相关矩阵具有块对角结构,使得白化后观测数据的时延相关矩阵具有可联合块对角化的结构,因此可... 根据多维盲信源分离中源信号组内相关、组间独立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联合块对角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用经过改造的雅克比算法实现。源信号自相关矩阵具有块对角结构,使得白化后观测数据的时延相关矩阵具有可联合块对角化的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联合块对角化来辨识分离矩阵中的正交部分以恢复源信号。针对联合块对角化的特点,对传统的雅克比方法加以改造,将GIVENS旋转矩阵中参数的选择问题转化为一元四次三角函数多项式的优化问题,同时调整旋转的循环顺序。这样,通过连续的GIVENS旋转即可实现联合块对角化。实验仿真和分析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源分离 多维独立成分分析 近似联合对角 雅克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健联合分块对角化的卷积盲分离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辉 王殊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2-1510,共9页
针对卷积盲分离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矩阵联合分块对角化(Joint block diagonalization,JBD)算法.现有的迭代非正交联合分块对角化算法都存在不收敛的情况,本文利用分离矩阵的特殊结构确保其可逆性,使得算法的迭代过程稳定.在已知矩阵分块... 针对卷积盲分离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矩阵联合分块对角化(Joint block diagonalization,JBD)算法.现有的迭代非正交联合分块对角化算法都存在不收敛的情况,本文利用分离矩阵的特殊结构确保其可逆性,使得算法的迭代过程稳定.在已知矩阵分块结构的条件下,首先,将卷积盲分离模型写成瞬时形式,并说明其满足联合分块对角化结构;然后,提出联合分块对角化的代价函数,依据代价函数的最小化等价于矩阵中每个分块的范数最小化,将整个分离矩阵的迭代更新转化成每个分块的迭代更新;最后,利用最小化条件得到迭代算法.实数和复数两种情况下的算法都进行了推导.基本实验验证了新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仿真实验中对在时域和频域都重叠的信号的卷积混合进行盲分离,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性能和更稳定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盲分离 联合分块对角 稳健迭代 矩阵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调频信号源混合相交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盲分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纪永 李舜酩 +2 位作者 田国成 陈晓红 王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3-639,共7页
针对多分量调频信号源混合相交时频分布盲分离,提出白化-均匀加权非正交联合对角化(Whitening-Uniformly Weighted Exhaustive Diagonalization using Gauss iteration,简称W-UWEDGE)方法估计混合矩阵。白化对相关信号去冗余处理,无需... 针对多分量调频信号源混合相交时频分布盲分离,提出白化-均匀加权非正交联合对角化(Whitening-Uniformly Weighted Exhaustive Diagonalization using Gauss iteration,简称W-UWEDGE)方法估计混合矩阵。白化对相关信号去冗余处理,无需约束源信号概率密度形式,仅限制源之间整个时频面上无完全重合成分,非正交联合对角化则针对复数域。首先将非正交联合对角化可辨识性从时延平面推广至二次型时频平面,然后利用基于白化处理的梯度范数选择自项时频点(auto-time frequency point),进而利用均匀加权近似联合对角化方法估计混合矩阵,分析Amari error值随信噪比及时频矩阵个数的变化规律,与针对混合信号时间历程及时频分布的两类分离方法进行性能比较,显示出所提盲分离方法的优越性。最后应用于转子运行状态识别与齿轮复合故障源分离。仿真与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所提出方法分离多分量调频相关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调频信号 二次型时频分布 非正交联合对角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盲分离算法的可辨识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延良 楼顺天 张伟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该文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唯一性条件出发,研究了盲分离算法的可辨识性问题。由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和高阶累积量分别组成的目标矩阵具有可对角化的结构,因此可以用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方法解决盲分离问题。指出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唯一... 该文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唯一性条件出发,研究了盲分离算法的可辨识性问题。由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和高阶累积量分别组成的目标矩阵具有可对角化的结构,因此可以用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方法解决盲分离问题。指出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唯一存在条件是:由对角矩阵中相同位置的对角元素所组成的向量两两线性无关。从该条件出发推导出基于二阶统计量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实现盲分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源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形状不同,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算法实现盲分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源信号中没有高斯信号,从而为运用非正交联合对角化解决盲分离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数值仿真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盲信源分离 联合对角 可辨识性 唯一存在条件 高阶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非正交快速联合对角化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涛 楼顺天 张延良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9-836,共8页
针对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以及有可能收敛到奇异解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非对称代价函数,该代价函数在最小二乘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使对角化矩阵非奇异的约束项,以保证算法不会收敛到奇异解.然后利用一种循环最小... 针对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以及有可能收敛到奇异解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非对称代价函数,该代价函数在最小二乘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使对角化矩阵非奇异的约束项,以保证算法不会收敛到奇异解.然后利用一种循环最小化技术来优化提出的代价函数,得到一种非对称非正交快速联合对角化算法.算法的性能分析证明,该算法不仅全局渐近收敛,而且具有不变性.左右对角化矩阵的关系也证明了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的一般性.实验仿真表明,与原非对称联合对角化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干扰信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对角 盲信源分离 最小二乘标准 循环最小 非奇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飚 朱埜 孙长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3-776,共4页
为提高对时域相关信号源的分辨力和空间相关噪声场中的目标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块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有效综合了信号空间和时间的二阶统计特性.利用Jacobi旋转矩阵法对一组空时相关阵同时做近似对角化,用... 为提高对时域相关信号源的分辨力和空间相关噪声场中的目标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块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有效综合了信号空间和时间的二阶统计特性.利用Jacobi旋转矩阵法对一组空时相关阵同时做近似对角化,用联合对角化结果修正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的空间谱.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相关噪声场和相关噪声场中,该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目标分辨力,方位估计的信噪比门限低,估计方差接近克拉美-劳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估计 相关源 空间相关噪声场 联合对角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多重信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矩阵对角化的双基地MIMO雷达DOD-DOA估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院兵 顾红 苏卫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4-909,共6页
针对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DOD-DOA)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矩阵对角化的快速多目标收发角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匹配滤波输出的数据结构,利用奇异值分解和秩1矩阵判断定理将收发角度估计问题转化为联合矩阵对角化问题,然后... 针对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DOD-DOA)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矩阵对角化的快速多目标收发角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匹配滤波输出的数据结构,利用奇异值分解和秩1矩阵判断定理将收发角度估计问题转化为联合矩阵对角化问题,然后采用单次-扫描迭代算法对其求解,得到收发阵列流型矩阵,最后通过谱分析方法估计收发角。该算法充分利用匹配滤波输出的所有信息,无需2维谱峰搜索,每次迭代均可得到精确的闭式解,且收发角自动配对。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提高了角度估计精度,而且有效降低了运算量。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MIMO雷达 发射角 接收角 联合矩阵对角 单次-扫描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宁 郭英 张坤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针对组网跳频信号网台分选需求研究跳频信号的有效盲分离问题,现有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要求严格正交对角化,而实际中往往难以满足,为了放宽正交性条件,提出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多个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先把整... 针对组网跳频信号网台分选需求研究跳频信号的有效盲分离问题,现有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要求严格正交对角化,而实际中往往难以满足,为了放宽正交性条件,提出基于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的多个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先把整个时频域划分成多个时隙后逐一处理,采用基于降噪处理的梯度范数法对观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能精确提取具有特征矩阵结构的自项时频点,在计算其对应空间时频分布矩阵基础上,通过非正交联合对角化估计分离矩阵,能分离多个混叠跳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跳频信号盲分离,与其它跳频信号盲分离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信号 盲源分离 非正交联合对角 空间时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矩阵联合对角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鼎 吴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8-581,共4页
该文首先将矩阵联合对角化问题化简成一个只含有特征矩阵的优化问题,为了便于求解,文中将待求特征矩阵的每一列向量进行参数化处理,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新参数。算法改进了染色体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概率,并在交叉算子和变异... 该文首先将矩阵联合对角化问题化简成一个只含有特征矩阵的优化问题,为了便于求解,文中将待求特征矩阵的每一列向量进行参数化处理,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新参数。算法改进了染色体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概率,并在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中引入了模拟退火技术,最后结合梯度算法进行局部寻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矩阵联合对角 遗传算法 盲信号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