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IS辅助下XL-MIMO系统联合天线选择和波束成形
1
作者 褚宏云 贾帅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t,EE)是衡量5G/6G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而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XL-MIMO)和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被认... 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t,EE)是衡量5G/6G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而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XL-MIMO)和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被认为是提升这一指标的有效途径。由于XL-MIMO系统中近场传播和空间非平稳性的存在,使得部分天线对系统性能贡献较小,从而增加了系统能耗。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RIS辅助下XL-MIMO系统。为了在基站(Base Station,BS)发射功率和RIS幅值的约束下最大化系统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优化的求解方案。采用l 0范数来重新表示天线集合,使得总功耗变成易于求解的连续函数。通过交替优化BS波束成形矩阵和RIS相移矩阵从而获得最优解,为了缓解该方法引入的辅助变量导致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求解方案,通过构建三阶段的网络架构,即相移、波束成形和天线选择网络,设计以EE最大化为目标的自定义损失函数,从而实现高效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案相较于传统交替优化方案显著提升了系统能效,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智能超表面 联合天线选择和波束成形 交替优化 无监督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天线辅助的ISAC系统通感动态加权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2
作者 李飞 张杰 +1 位作者 李汀 宋云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将通信速率最大化问题转换为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MMSE)最小化形式,在发射功率约束下联合优化波束成形矩阵及收发端天线位置。然后,针对非凸的波束成形矩阵和FA位置优化问题,采用交替优化算法分解波束成形与位置优化子问题,结合泰勒展开与最大最小化(MM)算法构造凸松弛并推导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通信与速率和波束图增益上明显优于传统ISAC系统,且通过调节权值可实现通信与感知性能的灵活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天线 通感一体化 波束 联合优化 加权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的智能超表面辅助无人机通信系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仲伟志 万诗晴 +4 位作者 段洪涛 范振雄 林志鹏 黄洋 毛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针对传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在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人机(UAV)通信系统优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针对RIS仅考虑相移矩阵优化、优化方法缺乏应用普适性等问题,该文面向RIS辅助无人机通信服务多用户场景,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CC... 针对传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在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人机(UAV)通信系统优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针对RIS仅考虑相移矩阵优化、优化方法缺乏应用普适性等问题,该文面向RIS辅助无人机通信服务多用户场景,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CCEA)的联合波束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子种群的独立进化将联合波束成形问题分解成RIS反射波波束设计和发射端波束设计两个子问题进行求解,通过进化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与协作来实现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仅考虑RIS相移矩阵设计的联合波束优化,CCEA通过设计RIS反射波波束形状改变了反射波在3维空间中的能量分布,进而提升了接收端信干噪比(SINR)和频谱效率;此外,基于种群的CCEA算法能够产生更加多样的解,因此在UAV和用户的不同位置设置下均能实现反射波对用户方向的有效覆盖,相对于传统方法能够避免局部最优、具有更强的应用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智能超表面 联合波束 合作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超表面天线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
4
作者 陈光毅 张若愚 +3 位作者 任红 马越 缪晨 吴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973,共13页
无线通信设备在新兴场景(例如,如车联网、低轨卫星等)的大量应用使得通信用频逐渐向更高频段扩展,进而导致其与雷达用频的重叠现象日益突出。雷达通信一体化凭借其联合信号处理能力和低功耗特性,被视为一种解决频谱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 无线通信设备在新兴场景(例如,如车联网、低轨卫星等)的大量应用使得通信用频逐渐向更高频段扩展,进而导致其与雷达用频的重叠现象日益突出。雷达通信一体化凭借其联合信号处理能力和低功耗特性,被视为一种解决频谱拥挤问题的有效途径。相比于传统的天线阵列架构,全息超表面天线(HMA)通过嵌入紧密排列的超材料单元,可以灵活配置各单元的状态以调控频率响应,从而实现可控且高能效的波束成形,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潜在可行选择。考虑一个基于全息超表面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在杂波环境下进行目标感知的同时能够为多个单天线用户提供通信服务。接下来,该文在满足发射功率和HMA频率响应约束的前提下,构建了最大化通信频谱效率和雷达互信息加权和的问题,通过联合优化数字预编码器、HMA权重矩阵和接收滤波器,实现基于HMA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束成形设计。为求解这一非凸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式规划的交替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分式规划技术将原始问题转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子问题,然后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流形优化等方法对子问题进行交替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HMA阵列架构的波束成形设计在通信频谱效率与雷达互信息性能间取得了灵活的平衡,并且其性能接近全数字阵列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全息超表面天线 波束设计 雷达互信息 通信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最优和次优毫米波大规模波束成形阵列架构
5
作者 洪伟 徐俊 +11 位作者 陈继新 郝张成 周健义 于志强 杨广琦 蒋之浩 余超 胡云 侯德彬 朱晓维 陈喆 周培根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05-2415,共11页
波束成形(Beamforming)阵列技术是现代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使能技术,其发展历程贯穿电磁学理论突破、半导体工艺革新和系统体制迭代3个维度。移动通信的演进进一步驱动了波束成形阵列技术的发展,特别地,混合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在5G 3GPP Rele... 波束成形(Beamforming)阵列技术是现代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使能技术,其发展历程贯穿电磁学理论突破、半导体工艺革新和系统体制迭代3个维度。移动通信的演进进一步驱动了波束成形阵列技术的发展,特别地,混合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在5G 3GPP Release 15标准中被确立为5G毫米波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适应未来6G通信与感知的需求,毫米波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将向超大规模(>1000单元)、智能化(AI赋能)、异构(光电量融合)方向持续演进,为构建泛在智能连接提供核心使能基础。该文主要探讨面向6G毫米波通信的最优和次优大规模波束成形阵列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 天线阵列 毫米波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倩 华权 +1 位作者 周应超 申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68,共8页
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小区用户数与基站天线数较大时,各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尽相同,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的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用户分成两组,选择信道条件较优的一组用户来接收信号,并为每一个... 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小区用户数与基站天线数较大时,各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尽相同,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的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用户分成两组,选择信道条件较优的一组用户来接收信号,并为每一个发送数据流选择最优的基站天线组合进行通信,以较小的性能损失,换取大规模MIMO射频电路的成本与功耗的大幅度降低。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系统性能与硬件复杂度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用户分组 天线选择 迫零波束 硬件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
7
作者 韩东升 赵逸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9,共13页
无人机群辅助通信系统可以改善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提升系统服务质量和通信服务覆盖范围,但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使无人机通信系统极易被非法用户窃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无人机群中各... 无人机群辅助通信系统可以改善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提升系统服务质量和通信服务覆盖范围,但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使无人机通信系统极易被非法用户窃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无人机群中各无人机的相对位置、能量,以及无人机群的整体移动和天线阵列的波束,实现最大化系统的保密率。由于该优化问题存在高度耦合的非凸项,将初始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并通过泰勒展开、凸松弛等方式,设计了一种循环迭代的逐次凸逼近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系统保密率,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并能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虚拟天线阵列 协作波束 安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严军荣 江沛莲 李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2-2548,共7页
针对现有混合波束成形算法运行时间长、频谱效率低、误码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LBFGS)。该算法首先通过数字预编码器的最小二乘解构建单变量目标函数;然后采用目标函数的梯度近似黑塞矩阵的... 针对现有混合波束成形算法运行时间长、频谱效率低、误码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LBFGS)。该算法首先通过数字预编码器的最小二乘解构建单变量目标函数;然后采用目标函数的梯度近似黑塞矩阵的逆得到搜索方向并沿搜索方向更新模拟预编码器,直到满足停止条件;最后固定模拟预编码器得到数字预编码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LBFGS算法较现有MO算法减少了28%的运行时间,频谱效率提高了1.05%,误码率降低了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MIMO 混合波束 重叠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天线波束成形的全双工自干扰抵消算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飞 邵士海 唐友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针对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当基站采用多根发射天线和多根接收天线进行自干扰抵消时,现有技术多集中于自干扰迫零,缺少对发射机射频噪声抑制的研究.本文在考虑射频噪声抑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收发波束联合成形算法,算法首先以信干... 针对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当基站采用多根发射天线和多根接收天线进行自干扰抵消时,现有技术多集中于自干扰迫零,缺少对发射机射频噪声抑制的研究.本文在考虑射频噪声抑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收发波束联合成形算法,算法首先以信干噪比最大化为原则,优化接收机天线波束成形向量,给出了算法求解表达式;其次以自干扰最小化为原则,优化发射机天线波束成形向量,给出了算法步骤.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发射机信噪比为30.0d B和60.0d B时,3发3收基站的自干扰抵消值分别为65.5d B和89.8d B,与SVD迫零技术相比,分别有25.5d B和19.8d B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自干扰抵消 天线 同时同频全双工 波束 信干噪比 发射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MIMO系统低复杂度收发联合波束成形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敏 酆广增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有限反馈系统提出了一种收发联合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在发送端采用每个用户酉速率控制(PU2RC)波束成形技术,在接收端采用基于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的天线合并算法。天线合并算法利用用户SINR的广义Rayleig... 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有限反馈系统提出了一种收发联合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在发送端采用每个用户酉速率控制(PU2RC)波束成形技术,在接收端采用基于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的天线合并算法。天线合并算法利用用户SINR的广义Rayleigh熵特性寻找最佳的天线合并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信道信息,不仅改善了传统PU2RC系统的和速率性能,相对于已有的迫零(ZF)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对信道状态信息的量化误差的敏感性更低,用户选择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且低速率反馈条件下和速率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波束 天线合并 有限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天线的全双工中继系统最大化和速率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霄飞 陈翔 +2 位作者 赵明 周世东 王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57-2663,共7页
基于分布式天线的全双工中继系统结合了全双工中继两跳同时同频传输的能力和分布式天线高效覆盖的特性,为提升小区边缘和严重阴影衰落区域的频谱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自干扰抵消非理想的多用户场景下,利用分布式多天线波束成形可... 基于分布式天线的全双工中继系统结合了全双工中继两跳同时同频传输的能力和分布式天线高效覆盖的特性,为提升小区边缘和严重阴影衰落区域的频谱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自干扰抵消非理想的多用户场景下,利用分布式多天线波束成形可实现对系统中自干扰和多用户干扰的联合抑制。为此,该文首先建立了在各分布式天线节点独立发射功率约束下最大化多用户端到端和速率的最优化系统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双层迭代算法,解决原问题的非凸性求解难题。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在多用户分布式天线全双工中继系统中,所提波束成形设计能够有效抑制自干扰和多用户干扰,显著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中继 分布式天线 波束 干扰抑制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可重构智能表面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波束成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牙韩耀 万海斌 覃团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1317,共7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频谱和能量的高效无线通信.本文研究基站(Base Stations,BSs)与RIS的联合波束形成中总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由于人工智能(Artificia...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频谱和能量的高效无线通信.本文研究基站(Base Stations,BSs)与RIS的联合波束形成中总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由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处理高维数据问题和非凸模型方面的优势,本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中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TD3),设计一种新颖的联合波束成形算法来处理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总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经典的交替优化算法,并且通过本文所提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可以直接部署和调用,不需要再次重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深度强化学习 联合波束 传输功率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 黄岩松 +1 位作者 施建锋 邓睿翔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5-1290,共6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数据速率最大化。该方案在基站端采用迫零波束成形以消除用户间干扰,同时在IRS端设计了近最优反射波束成形以实现系统和数据速率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获得较高的系统和数据速率,也为IRS位置布局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与参考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 联合波束 和数据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线波束成形的OFDMA系统的自适应资源分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黎 朱光喜 肖啸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在多用户多天线传输情况下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成形的,包括动态子载波分配、自适应调制、比特加载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算法的优化设计目标是在满足总的恒定传输比特数和误比... 对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在多用户多天线传输情况下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成形的,包括动态子载波分配、自适应调制、比特加载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算法的优化设计目标是在满足总的恒定传输比特数和误比特率性能要求的情况下,使得系统总的发射功率最小。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多天线阵列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系统整体性能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天线传输 波束 自适应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红 张若愚 +2 位作者 陈光毅 王翔 吴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共4页
考虑一个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同时进行多目标感知与多用户通信。首先,基于毫米波MIMO几何信道模型,在满足总功率和多用户信干噪比的约束下,最小化MIMO感知发射波束图匹配误差... 考虑一个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同时进行多目标感知与多用户通信。首先,基于毫米波MIMO几何信道模型,在满足总功率和多用户信干噪比的约束下,最小化MIMO感知发射波束图匹配误差和互相关图。然后,针对建立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问题,采用半正定松弛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成形矩阵。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联合波束成形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MIMO 通信感知一体化 联合波束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天线MC-CDMA系统中的最小二乘恒模波束成形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夙 傅洪亮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5-679,共5页
提出了智能天线多载波CDMA系统中一种最小二乘恒模波束成形算法,它是在对多载波阵列接收信号进行恒模波束成形的同时,用已估信道参数对各个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合并(采用ORC、EGC或MRC),然后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判决,用判决后的信息和期... 提出了智能天线多载波CDMA系统中一种最小二乘恒模波束成形算法,它是在对多载波阵列接收信号进行恒模波束成形的同时,用已估信道参数对各个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合并(采用ORC、EGC或MRC),然后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判决,用判决后的信息和期望用户的扩频码重构各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最后用此重构信号与波束成形输出信号的差去控制波束成形器的抽头系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对这种波束成形算法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恒模波束成形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束成形算法的误码性能优于传统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多载波 CDMA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改进SLM算法
17
作者 肖迪笙 胡世成 +2 位作者 钱骅 康凯 李明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6-793,共8页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APR)是影响发射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PAPR降低方法都是基于全数字编码结构,无法有效地降低混合波束成形结构中发射天线端信号的PAPR。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选择性映射(SLM)算法...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APR)是影响发射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PAPR降低方法都是基于全数字编码结构,无法有效地降低混合波束成形结构中发射天线端信号的PAPR。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选择性映射(SLM)算法,该方法对输入信号进行独立的相位旋转并计算发射天线端信号的PAPR,最后选取PAPR最小的一组信号进行发送。此外,还分析了使用该算法下发射天线端信号PAPR的上界和下界。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显示,改进SLM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合波束成形结构发射天线端信号的PA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波束 峰均功率比(PAPR) 选择性映射(S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式中继增强MIMO通信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
18
作者 李春国 仲崇显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53-1860,共8页
本文对协作式中继辅助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中的联合波束成形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了接收信噪比的下界,并基于该下界建立了联合波束成形的数学模型;然后推导了分布式波束成形的最优方案;最后设... 本文对协作式中继辅助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中的联合波束成形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了接收信噪比的下界,并基于该下界建立了联合波束成形的数学模型;然后推导了分布式波束成形的最优方案;最后设计了联合优化信源的多天线波束成形和协作式中继的分布式波束成形的算法,从而获得联合波束成形方案。计算机实验仿真表明所提联合波束成形方案获得明显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协作式中继 分布式波束 联合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线选择的CRN下行波束赋形方案
19
作者 季中恒 季新生 +1 位作者 陈亚军 王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9-337,共9页
针对underlay模式下认知无线网络(CRN)的性能提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选择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案。方案对由CRN模型得到的优化问题的非凸约束条件,包括秩1约束、二进制整数型变量和非线性约束等,分别采用双线性等效变换、松弛变量替换及... 针对underlay模式下认知无线网络(CRN)的性能提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线选择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案。方案对由CRN模型得到的优化问题的非凸约束条件,包括秩1约束、二进制整数型变量和非线性约束等,分别采用双线性等效变换、松弛变量替换及添加惩罚项等方法转换为凸约束条件,得到了双凸优化问题。并给出了基于交替优化方法的问题求解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天线,采用天线选择优化的CRN随着可选天线数目的增加,能量效率增大;在相同的服务质量下,下行功率减小,优化算法的可行解区域增大,而且对主网络基站的干扰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CRN) 天线选择 下行波束 双凸优化 交替优化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正交天线的鲁棒波束成形算法分析
20
作者 杨涛 谢剑英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1期44-48,共5页
将服务质量(QoS)概念引入码分多址(CDMA)系统鲁棒波束成形(BF)的分析,通过对基站端天线阵元空间排列的调整,使接收信号同时在三维空间进行处理,使用凸优化算法对各维信号进行多目标约束优化,最终形成所需的合成发射波束模式。文中最后... 将服务质量(QoS)概念引入码分多址(CDMA)系统鲁棒波束成形(BF)的分析,通过对基站端天线阵元空间排列的调整,使接收信号同时在三维空间进行处理,使用凸优化算法对各维信号进行多目标约束优化,最终形成所需的合成发射波束模式。文中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与WUSIC及MMSE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服务质量 码分多址 多维正交天线 鲁棒性 波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