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经验正交函数的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因果关系研究
1
作者 纪增华 武晓博 +4 位作者 李威 曹力戈 张蒙蒙 董婉秋 韩桂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62,共13页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的相关分析一直是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指出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上游流量、中尺度涡旋、气候信号等。然而,关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基于50a(1958-2007年)中国...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的相关分析一直是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指出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上游流量、中尺度涡旋、气候信号等。然而,关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基于50a(1958-2007年)中国海洋再分析数据集(CORA)和14a(2008-2021年)卫星高度计资料,获取了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间序列,并利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CEOF分析获取的前两个主模态可以描述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空变化的主要特征,且分别代表与之相关的东传和西传信号。进一步地,基于信息流理论的因果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太平洋十年涛动(PDO)通过风应力的变化影响副热带逆流(STCC)区域的涡旋活动,从而影响吐噶喇海峡的黑潮输运变化,进而对东传信号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影响日本以南海域的黑潮路径变化;另一方面,黑潮延伸体的涡旋活动受到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的影响,促使该区域的中尺度涡旋向西移动,进而对西传信号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影响日本以南海域的黑潮路径变化。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日本以南海域的相对涡度和再循环流强度变化是对黑潮路径变化的响应,而非影响黑潮路径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 经验函数 因果分析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湛江南三岛海滩剖面季节变化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志强 刘长华 +2 位作者 杜健航 吴光林 张会领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6,共8页
利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方法对湛江南三岛2009年2月22日至2010年4月21日期间的实测海滩剖面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滩的季节变化有3个主要模态:第1模态是海滩风暴剖面和涌浪剖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其贡献占总方差的71.18%。其... 利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方法对湛江南三岛2009年2月22日至2010年4月21日期间的实测海滩剖面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滩的季节变化有3个主要模态:第1模态是海滩风暴剖面和涌浪剖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其贡献占总方差的71.18%。其原因是海区侵蚀性风暴大浪和建设性涌浪的交替变化。第2模态是平均高、低潮线之间的地形变化,其原因是由于潮汐变化导致入射波浪冲流活动范围变化,占总方差的14.28%。第3模态是侵蚀大浪过后的水下沙坝向岸迁移,并受潮汐影响在滩面上摆动,占总方差的6.80%。最后指出必须重视风暴对华南海滩演变季节性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剖面 季节变化 经验函数方法 风暴作用 南三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值分解对东亚季风区跨季度夏季降水距平的订正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芳 林中达 +1 位作者 左瑞亭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8-668,共11页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和奇异值分解(SVD)方法,作者对IAP9L-AGCM后报的东亚季风区1984~2003年共20年的跨季度夏季降水距平场进行回归订正,并对订正前后降水距平场与实测场间的空间相似性、强度、以及年际变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和奇异值分解(SVD)方法,作者对IAP9L-AGCM后报的东亚季风区1984~2003年共20年的跨季度夏季降水距平场进行回归订正,并对订正前后降水距平场与实测场间的空间相似性、强度、以及年际变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订正方案均能明显提高夏季降水距平预报场与实测场间的空间相似性和年际变化相关性;而基于EOF的订正方案对强度的订正效果要优于基于SVD的订正方案.此外,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多种订正方法集合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区 跨季度气候预测 降水距平 经验函数 奇异值分解 集合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在黄海水温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繁华 尹逊福 +1 位作者 王宗山 曾宪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方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黄海的水温预报,同时与依据同样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所作的预报进行了对比。比较可知,在黄海表层水温预报中,应用复经验正交函数方法所作的预报,其精度... 本文介绍了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方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黄海的水温预报,同时与依据同样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所作的预报进行了对比。比较可知,在黄海表层水温预报中,应用复经验正交函数方法所作的预报,其精度较应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提高0.20℃左右,底层预报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 预报量 海水 温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在地面观测资料变分同化中的个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赵虹 秦正坤 +1 位作者 王金成 刘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9-765,共17页
同化地面观测资料能够获得丰富的地面大气信息,这对于大气边界层的准确模拟尤为重要。由于地面观测资料同化一直受到地面观测资料质量较差的影响,因此,地面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地面资料同化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分析基于经验... 同化地面观测资料能够获得丰富的地面大气信息,这对于大气边界层的准确模拟尤为重要。由于地面观测资料同化一直受到地面观测资料质量较差的影响,因此,地面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地面资料同化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分析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quality control,EOF-QC)对地面资料同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该方法在实际同化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在WRF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引入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同时通过一系列同化试验比较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与原系统自带的基于观测与模拟偏差质量控制法(Observation Minus Background quality control,OMB-QC)的差异。2008年1和7月的多个强降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能够保留更多天气系统的有效观测信息,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大气真实状态;同化经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后的观测资料,模式预报的温度降低,在北部形成一个气旋性环流,该环流底部的偏西气流带动北部冷空气东移入海,同时冷空气南下也削弱了带有丰富水汽的西南气流,从而使模式预报的降水范围和强度更加合理。降水的空间分布对比结果也表明,经验正交函数质量控制法改善了模式对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各个量级的降水评分有明显提高,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况。各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质量控制法在WRF-3DVAR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分解质量控制 资料同化 WRF-3DVAR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婷婷 张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在对原始资料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两种分析方法推导过程的比较,文章认为在原始变量是距平(样本是中心化资料)或标准化距平(样本是标准化资料)时,两者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主成... 在对原始资料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两种分析方法推导过程的比较,文章认为在原始变量是距平(样本是中心化资料)或标准化距平(样本是标准化资料)时,两者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主成分分析主要是为了寻找少数独立的变量来代替原来相关的多变量以达到压缩数据、简化运算的目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主要是为了进行时空分解,通过分解成空间函数和时间函数来分析实际场的空间结构。所以在应用两种方法时应当规范化,以突显两者含义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经验函数分解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方法在东北夏季气温季节预测和成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韩荣青 高辉 李维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305,共15页
利用中国东北4省/区7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1年6—8月月平均气温,以及NCEP/NCAR再分析1971—2011年月平均高度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基于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方法的思想,用同年1-5月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全球SST场建立了东北... 利用中国东北4省/区7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1年6—8月月平均气温,以及NCEP/NCAR再分析1971—2011年月平均高度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基于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方法的思想,用同年1-5月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全球SST场建立了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统计预测模型,该建模方法是主成分回归方法的变形,计算方法较为简易,对气温等级的季节预测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并用其计算过程做了前期气候成因诊断。考虑到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样本误差较小、空间模态结构清晰,但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在不同时段有所变化的特点,故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整个时段的东北夏季气温场,然后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结果,进行前期影响因子甄别,最后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建模期为前30年,独立样本预报期为后11年。30 a逐年交叉回报检验和11 a独立样本预测效果都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尤其对气温等级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用预测模型的中间过程诊断了东北夏季各月某一类典型气温异常的前期成因:5月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AO/NAO)、北太平洋涛动(NPO)以及副热带纬向一致异常型(SZ)等大气大尺度低频波动对6月吉林和辽宁省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3月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东太平洋涛动(EP)及欧亚遥相关型波列对7月内蒙古东北部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5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尺度低频波列不显著的情况下,sz型低频波列对8月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和黑龙江中、西部等地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前期海温呈厄尔尼诺(拉尼娜)型、同时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为正(负)位相,一般与导致东北6月和7月偏冷(暖)的大气环流型相匹配;春末热带印度洋全区海表温度一致异常模态(IOBM)正(负)位相与导致东北8月偏暖(冷)的大气环流型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夏季气温等级 旋转经验函数分解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预测模型 预报效果 前期成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的直观显示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盘兴 吴洪宝 徐建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48-454,共7页
对复经验正文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作了改进,导出了时空振幅、位相函数,并给出了时空振幅位相函数图。试验及实际分析表明,它具有直观性。
关键词 经验函数 直观显示法 时空振幅 天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经验正交函数在水温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繁华 尹逊福 +1 位作者 曾宪模 王宗山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6年第3期2-7,共6页
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是一种新的物理场的分解方法,它除了可以揭示物理场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外,还可以反映波动或平流效应。故本文首次将该方法移植到预报方法研究上来,建立了渤海、黄海的表、底层水温预报方案。为了检验... 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是一种新的物理场的分解方法,它除了可以揭示物理场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外,还可以反映波动或平流效应。故本文首次将该方法移植到预报方法研究上来,建立了渤海、黄海的表、底层水温预报方案。为了检验该预报方案的可靠性,试报的结果除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外,同时还与依据经验正交函数(EOF)建立预报方法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南、北黄海表层水温的试报结果,CEOF方法试报的平均绝对误差比EOF方法预报的误差平均小0.2℃;而对于底层水温,两种方法的预报误差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 特征向量 水温预报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分析广州臭氧污染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铭 张金谱 梁桂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4,共5页
广州市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逐渐转向臭氧污染治理,理清臭氧污染特征是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文章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2016-2018年广州市51个监测点的臭氧逐时浓度进行分解。分解得到的51个模态的解释方差均较小,反映出臭氧污染特征... 广州市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逐渐转向臭氧污染治理,理清臭氧污染特征是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文章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2016-2018年广州市51个监测点的臭氧逐时浓度进行分解。分解得到的51个模态的解释方差均较小,反映出臭氧污染特征的复杂性。该文只分析头3大模态,累积解释方差贡献率32.7%。第一模态显示市区及南部地区臭氧为负距平值区,北部地区为正距平值区,反映的是臭氧和二氧化氮的"跷跷板"关系;第二模态显示广州南部为正距平值区,北部为负距平值区,中部为过渡区,反映的是南北地区受太阳辐射不同所导致的臭氧浓度差异;第三模态的时间系数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反映的是城乡差异,反映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污染特征 广州 经验函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和风速正交分量的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研究
11
作者 程正兵 冀骁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2-947,共6页
准确地表示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对于风能的评估和风机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提升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表示结果准确性展开研究。首先,将风矢量表示为风速正交分量,采用混合Normal分布分别对边缘概率密度进行表示,并提出了估计混... 准确地表示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对于风能的评估和风机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提升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表示结果准确性展开研究。首先,将风矢量表示为风速正交分量,采用混合Normal分布分别对边缘概率密度进行表示,并提出了估计混合Normal分布参数的方法。然后,基于Copula函数考虑风速正交分量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二者的联合概率密度,其中Copula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紧接着通过雅可比变换得到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最后,采用印度风能研究所的测点S3和S7的每小时平均风速和风向数据,与以往基于Copula函数和风速、风向变量得到的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以往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风矢量联合概率密度结果准确性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可为风能的开采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分解 风矢量 联合概率密度 混合Norm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化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楼梦麟 黄天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8,共6页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中经验模式分解所得固有模式函数存在的不完全正交问题,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交化处理方法,可得到完全正交的固有模式函数,从而完善了Hilbert-Huang变换方法.通过典型时程曲线的数值模拟...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中经验模式分解所得固有模式函数存在的不完全正交问题,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交化处理方法,可得到完全正交的固有模式函数,从而完善了Hilbert-Huang变换方法.通过典型时程曲线的数值模拟的分解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实际地震波数据的分解显示了这一方法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经验模式分解 固有模式函数 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法明 李武 郑全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5,共6页
1引言海洋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碳,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因此,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50年代以来,对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 1引言海洋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碳,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因此,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50年代以来,对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水色 遥感 经验函数 分解 基本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和二进正交小波分解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自营 安钢 +1 位作者 樊新海 武东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5,共4页
二进正交小波分解通过一组高、低通正交镜像滤波器,以二分频形式把信号分解到各个频段中,经验模式分解(EMD)具有类似性质。但由于分解原理间的差异,对同一信号有不同处理效果。以故障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处理为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处理效... 二进正交小波分解通过一组高、低通正交镜像滤波器,以二分频形式把信号分解到各个频段中,经验模式分解(EMD)具有类似性质。但由于分解原理间的差异,对同一信号有不同处理效果。以故障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处理为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表明对于旋转机械,由于故障信号往往表现为调幅形式,而且相互间具有不同的载波与调制波频率,EMD方法是以信号的真实物理意义实现自适应二分频分解,能完整保留各个调幅信号,二进正交小波变换严格按照数学意义分解信号,势必破坏调幅信号完整性,影响故障定位,对比处理效果,EMD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效果要比二进正交小波分解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固有模式函数 模式混叠 镜像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SVD的短期气候预测误差订正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秦正坤 林朝晖 +1 位作者 陈红 孙照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第2代短期气候数值预测系统(IAP-DCPⅡ)1980—1999年共20年的集合回报结果,提出了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和奇异值分解(SVD)的模式误差订正方法,并考察了上述订正方法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预测系...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第2代短期气候数值预测系统(IAP-DCPⅡ)1980—1999年共20年的集合回报结果,提出了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和奇异值分解(SVD)的模式误差订正方法,并考察了上述订正方法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预测系统预测性能提高的季节差异及其稳定性,分析了订正方法对不同预报场的适用范围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基于EOF/SVD的订正方法均可显著提高IAP-DCPⅡ东亚地区各个季节降水预测的水平,在这20年的降水订正预报试验中,各季节80%左右的年份订正预报效果要优于模式原始结果。其中EOF订正方法在夏、冬季略优,回报与实测降水之间的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值分别从订正前的-0.07和0.16提高到0.25和0.44。而SVD方法则在春、秋季明显较好,ACC平均值分别从订正前的-0.09和-0.07提高到0.36和0.30。两种订正方法多年的ACC提高效果比较还表明SVD订正结果在各个季节ACC为负值的年份明显少于EOF方法。因此,对于实际预测而言,SVD订正方法效果更为稳定。ACC的方差比较也证明,SVD订正方法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针对订正方法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夏季降水、地表气温和500hPa高度场这3个变量为代表,文中还进一步分析了两种订正方法对夏季不同预报场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模态订正方法对不同预报场订正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气候预测系统,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对夏季地表气温和500 hPa高度场预报结果的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气候预测 误差订方法 奇异值分解 经验函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度方程的时空客观分解与副热带高压的突变与分岔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梅 张韧 +1 位作者 薛峰 刘科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为了分析研究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的动力学机理,基于热力强迫和涡动耗散效应的大气偏微涡度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进行方程的时-空变量分离,针对常规方法在空间基函数选择中存在的主观人为性,提出从实际资料场序列中用经验正交函数(EOF)... 为了分析研究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的动力学机理,基于热力强迫和涡动耗散效应的大气偏微涡度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进行方程的时-空变量分离,针对常规方法在空间基函数选择中存在的主观人为性,提出从实际资料场序列中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与遗传算法结合客观反演空间基函数的思想.选择一组三角函数族作为广义空间基函数,以该基函数与EOF典型场的误差最小二乘和基函数间的完备正交性构造双约束泛函,再引入遗传算法进行空间基函数曲面拟合和系数优化,反演得到客观合理的副热带高压常微动力模型.最后,基于所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热力强迫作用下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学行为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太阳辐射加热和纬向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副热带地区位势和流场变化从而导致副高强弱变化和中期进退活动的重要因素,前者以渐变为主;后者则更多表现出突变的特性.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拟合 经验函数分解 遗传算法 非线性涡度方程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四维奇异值分解同化方法的比较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金成 李建平 丑纪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4DSVD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资料同化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选取样本,如何得到支撑大气吸引子的基向量以及选取基向量的个数问题等等。作者利用奇异值分解(SVD)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两种方法来获得支撑大气吸... 4DSVD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资料同化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选取样本,如何得到支撑大气吸引子的基向量以及选取基向量的个数问题等等。作者利用奇异值分解(SVD)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两种方法来获得支撑大气吸引子的基向量,推导了基于这两种方法的4DSVD分析场的理论公式,并用简单的数值试验比较了基于这两种方法的4DSVD分析场的空间相关系数和误差,初步分析了分析场与基向量个数的关系以及与样本选取的关系和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各种误差对分析误差影响的相对大小。结果表明,用SVD方法作为获得支撑大气吸引子基向量的方法得到的分析场较EOF方法稳定,分析场与基向量个数有密切关系,观测误差、模式误差和观测代表性误差是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且其引起的分析误差随着基向量个数增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奇异值分解 资料同化 经验函数 奇异值分解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及其在季节内振荡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伟 李建平 丁瑞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569,共15页
大气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复杂多变的传播特征。为了进一步分析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特征及其不同传播方向分量的不同作用,基于波的传播理论,对时-空谱分析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并用理想函数验证了其... 大气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复杂多变的传播特征。为了进一步分析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特征及其不同传播方向分量的不同作用,基于波的传播理论,对时-空谱分析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并用理想函数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任一时-空二维序列,采用此方法均可正确地分解得到空间上具有不同传播方向的3部分分量:前进波、后退波和驻波分量。之后,对向外长波辐射(OLR)、200和850hPa纬向风的东传、西传分量以及驻波分量分别进行联合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传分量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表现为纬向1波的向东传播,与对流层高、低层纬向风呈现反位相的斜压结构,和未分解的情况相比,前两个主要模态重要性的排序出现了颠倒,说明通过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避开了各分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前两个模态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季节内振荡中的重要性;在西传分量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表现为纬向2—3波的向西传播;驻波分量主要表现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反位相结构。对热带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东、西分量的分析,深化了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西传特征的了解,这对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更加准确预报及其物理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改变了原有分析方法仅对各变量进行整体分析的思路,为进一步了解大气季节内振荡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 大气季节内振荡 联合经验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水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
19
作者 高国琰 孙栋元 +5 位作者 陈学林 王兴繁 武兰珍 马亚丽 舒和平 崔艳强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7,共13页
[目的]探究降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为西汉水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西汉水流域1976—2022年逐月实测降水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ITA创新趋势法、pettitt检验法、经... [目的]探究降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为西汉水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西汉水流域1976—2022年逐月实测降水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ITA创新趋势法、pettitt检验法、经验正交函数(EOF)法等方法分析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年际趋势性、突变性、持续性和周期性以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西汉水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呈夏丰冬枯的特点,多年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倾向率均值为3.893 mm/10 a,在未来一段时间降水量将保持上升趋势;(2)多年降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突变出现在1993年,流域降水周期性变化显著,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主要周期分别为8年、17年和23年;(3)降水量呈现上游少下游多的区域差异性分布特征,流域年降水场存在2种模态,4种降水表现类型,2种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9.67%和11.48%,对应年份数分别为41 a和5 a。[结论]西汉水流域降水量时空差异性变化受到独特的地形因素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双重影响,在制定流域水资源调度和防汛抗旱策略时,应充分考虑降水变化规律,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水流域 降水 变化特征 经验函数分解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迭代的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修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王彬 李昕 +1 位作者 秦正坤 张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6-418,共13页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了近7万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点,然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一直存在资料质量较低的问题,大量错误资料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其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因此对错误观测的数据进行准确的修复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利用2019年12月1日00:00...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了近7万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点,然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一直存在资料质量较低的问题,大量错误资料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其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因此对错误观测的数据进行准确的修复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利用2019年12月1日00:00至7日23:00(北京时),共168个时次的地面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在利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质量控制方法识别异常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EOF分析方法的错误资料修复方法。通过理想修复试验的精度分析表明,新修复方法能够很好地修复错误的地面自动站观测气温,修复方法的误差约为0.48°C。而基于Cressman插值等这一类依赖单点观测信息进行修复的方法更容易受到小尺度信号干扰而引入非自然观测信息,对地面温度的修复误差可以达到1.55°C。实际的修复结果分析也证明新修复方法充分利用了EOF分析方法的时空分离作用和模态正交性特点,通过迭代方法逐步消除错误资料的影响,从而获得了与周边观测资料有更好时空连续性的修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地面温度 经验函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