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补充型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1
作者 梁聪 薛丽娜 +4 位作者 吕锦旭 叶云 刘金凤 牛洪艳 沈建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607-2610,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补充型血液透析滤过(I-HDF)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6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易发生低血压的2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先采用传统的血液透析模式进行治疗,后采用I-HDF模式进... 目的:探讨间歇补充型血液透析滤过(I-HDF)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6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易发生低血压的2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先采用传统的血液透析模式进行治疗,后采用I-HDF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干预期间每次引血完毕时、透析期间每小时非内瘘侧肱动脉血压情况,包括低的血压发生率、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血压变化速率。结果:I-HDF模式实施前病人低血压发生率为86.5%,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8.5%,均高于I-HDF模式实施后(低血压发生率为58.8%,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1%);I-HDF模式实施前病人收缩压变化速率中位数为10.3%,平均动脉压变化速率中位数为9.3%,均高于I-HDF模式实施后[收缩压变化速率中位数为5.2%,平均动脉压变化速率中位数为4.8%。结论:I-HDF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发生率及血压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间歇补液滤过(I-HDF) 低血压 超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芬 邱志亮 +2 位作者 黄华星 房星星 沈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3组: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针灸+HDF)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15例,每周透析2次,血滤1次,对照组血液透析(HD...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3组: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针灸+HDF)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15例,每周透析2次,血滤1次,对照组血液透析(HD)组16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情况及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3-)的变化。结果:针灸+HDF组、HDF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明显改善,缓解率分别为86.6%、66.7%,对照组缓解率为1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5),而两组治疗组相比,针灸+HDF较HDF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HDF、HDF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法,前者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血液滤过 尿毒症 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低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陆煜 张克娜 谭位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10-2813,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低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SLEDD-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SLEDD-f联合HP治疗的脓毒症AKI患者43例,... 目的观察连续低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SLEDD-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SLEDD-f联合HP治疗的脓毒症AKI患者43例,根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CRRT组(C组,21例)和SLEDD-f联合HP治疗组(T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DA)用量、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30 d存活率、ICU停留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AP、DA用量及Scr、Hb、Alb、WBC、hs-CRP、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DA用量及Scr、WBC、hs-CRP、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C组患者30 d存活率为47.6%(10/21)低于T组的77.3%(17/22)(χ2=4.044,P<0.05)。C组患者ICU停留时间(16.3±5.2)d长于T组的(11.2±3.5)d(t=3.789,P<0.05)。结论SLEDD-f联合HP治疗脓毒症AKI的疗效较CRRT更好,30 d存活率升高,ICU停留时间缩短,为脓毒症AKI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沈学飞 韩晓云 +1 位作者 殷爱民 张良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84-1985,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应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并补充维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妥...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应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并补充维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7.2 Nu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3次/周,共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胫、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胫、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胫、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且疗效优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血液滤过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长举 王万鹏 +3 位作者 刘保池 李震 翟文龙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7)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B组(n=5)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透...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7)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B组(n=5)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透析)后48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透析)6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B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A组(P均<0.05)。A、B2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且B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浆置换 妊娠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劳海燕 林秋晓 +4 位作者 杨敏 梁馨苓 史伟 李慧 冯聚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实验定量测定血液透析滤过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进行干扰预试验,将血液透析滤过液原液及稀释成5、10、20倍液,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 58.17%、106.7%...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实验定量测定血液透析滤过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进行干扰预试验,将血液透析滤过液原液及稀释成5、10、20倍液,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 58.17%、106.7%、99.00%和98.79%;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稀释倍数为10倍,进行3个批号血液透析滤过液(040408、 040511、040527)正式干扰试验,血液透析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76.32%、99.00%和96.24%。结果标准内毒素使用1.00、0.125、0.0156 Eu/ml,将血液透析滤过液稀释成10倍,滤过液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回收率均为50%~200%,认为血液透析滤过液对试验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样品检查。结论动态比浊法可以测定血液透析滤过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比浊法鲎试验 血液滤过 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肾功能及肠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倩 鲁华 +2 位作者 郭更新 刘静 李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肾功能及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组、依那普利组及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牛黄胆...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肾功能及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组、依那普利组及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牛黄胆酸钠诱导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后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12 h;依那普利组术前7 d灌胃10 mg/(kg·d)的依那普利,每天1次;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组作相应的联合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肾及肠粘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浆内毒素(ET)、D-乳酸(D-LC)、血清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FITC-Dextran通透实验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大鼠α-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可有效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肾及肠粘膜组织损伤,显著降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血清AMY、BUN、Cr、血浆ET、D-LC水平、组织α-SMA及HMGB1的表达,显著提高E-cadherin和Occludin的表达,且作用效果优于单项处理。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所致的肾及肠组织损伤,有助于肾功能及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 依那普利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肾功能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明利 彭夕岚 刘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联合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iobulin,β2M)、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钙、磷水平和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室功能。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PCT、Hcy、β2M、i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患者血清CRP、TNF-α、PCT、Hcy、β2M、iPTH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VLMI)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LVESD、LVPWT和VLMI均显著小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清炎性物质及大分子毒素,有效纠正钙磷代谢失衡,缓解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珊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8-669,共2页
对我院PICU 2008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5例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儿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及加强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更好的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儿童 血浆置换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浆作透析液的血液透析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清除胆红素和细胞因子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刘宏宝 陈威 +5 位作者 窦科峰 宋振顺 王汉民 许国双 张鹏 刘晓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以人体新鲜冷冻血浆作透析液的血液透析(HD-PBD)后继续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的血液净化方法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浆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1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HD-PBD治疗6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HVHF... 目的探讨以人体新鲜冷冻血浆作透析液的血液透析(HD-PBD)后继续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的血液净化方法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浆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1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HD-PBD治疗6h后,应用同一滤器(AV600)继续行HVHF治疗24h(观察组)。另选取6例行HVHF治疗24h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HD-PBD治疗初始(0h)及开始后2h、4h和6h取滤器动脉端和静脉端血液、流入端和流出端透析液,两组患者在HVHF治疗0h、6h、12h和24h取滤器前及滤器后血液,同时留取滤液。测定血清胆红素、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的下降率、溶质清除率(Kd)、筛选系数(SC)和吸附系数(AC)。结果(1)HD-PBD对胆红素的清除较HVHF明显(P<0.05)。(2)HD-PBD和HVHF对血浆TNF-α、IL-6和IL-8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对照组HVHF对细胞因子的清除较观察组HD-PBD和HVHF明显(P<0.05)。(3)仅胆红素可以被透析,HD-PBD治疗初始血清总胆红素(TB)的Kd为(23.0±3.4)ml/min,滤器使用4~6h后弥散作用下降(P<0.05)。(4)在超滤液中TB与IL-1β、IL-6和IL-8的SC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5)4种细胞因子均能被滤器吸附,滤器使用12h后AC显著降低(P<0.05)。结论(1)HD-PBD清除胆红素的机制主要为弥散和吸附作用。HVHF清除胆红素的机制为对流和吸附,但清除效果低于HD-PBD。(2)HD-PBD和HVHF清除细胞因子的机制主要为吸附作用,其能力在治疗12h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肝功能衰竭 血液滤过 人工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大量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盼盼 姜晓明 +3 位作者 韩东锋 林洁羽 刘芳 刘晓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67-2368,共2页
临床上,因进食鱼胆所致中毒者时有发生,以进食1~2枚鱼胆多见,通常以胃肠道症状、肝、肾损伤为主,既往经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 临床上,因进食鱼胆所致中毒者时有发生,以进食1~2枚鱼胆多见,通常以胃肠道症状、肝、肾损伤为主,既往经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抢救成功的案例多有报道,而大量鱼胆中毒患者少见,现将本科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VVHDF)联合HP成功救治大量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中毒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毒覃中毒致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2例报告 被引量:16
12
作者 侯洪翔 赵亮 +1 位作者 姜晓明 刘晓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5-2658,共4页
毒蕈中毒主要由误食毒蘑菇导致,属于食源性中毒之一,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早期及时快速有效清除毒素、减轻对各脏器损伤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上通过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毒蕈中毒主要由误食毒蘑菇导致,属于食源性中毒之一,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早期及时快速有效清除毒素、减轻对各脏器损伤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上通过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联合HP、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抢救成功的病例均有报道,现将本院早期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联合HP成功救治的2例毒覃中毒致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肝性脑病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真菌中毒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尹道馨 张东亮 刘文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结合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中小分子毒素,减轻炎性反应状态,维持透析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结合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中小分子毒素,减轻炎性反应状态,维持透析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营养状态等症状。近年来大型的观察性研究显示HDF可以降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本文综述了HDF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近期进行的大型观察性或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在线血液滤过 血液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2 位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贺纪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41-1646,共6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131例,采用HFD治疗的67例患者为HFD组,64例采用HDF治疗的患者为HDF组,另收集同期在...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131例,采用HFD治疗的67例患者为HFD组,64例采用HDF治疗的患者为HDF组,另收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HFD组、HDF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IL-17与CD16水平,并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17与CD16在CRF中的诊断价值,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高血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HFD组与HDF组的IL-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FD组与HDF组的IL-17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IL-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D组IL-17高于HDF组(P<0.05)。治疗前HFD组与HDF组的CD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的CD1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FD组与HDF组的CD16均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CD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FD组CD16低于HDF组(P<0.05)。ROC曲线显示IL-17曲线下面积为0.914,CD16曲线下面积为0.889,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64,HFD组与HDF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失常和低血压上HFD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HDF组(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血磷,IL-17,低水平CD16是CRF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D与HDF均会降低患者的IL-17,提高CD16,且HDF改善程度更好,两种方式疗效无明显区别。HFD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心律不齐以及低血压的概率,高水平血磷,IL-17,低水平CD16是CRF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液滤过 慢性肾衰竭 IL-17 CD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斌 龚园其 +3 位作者 詹亚琨 胡东霞 许建宁 李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64-266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 目的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患者心率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 SCVVHDF组患者体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120 h SCVVHDF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VHDF治疗能促进SAP合并ALI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住院病死率,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顽固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加明 李旭 +3 位作者 金鑫 于泽莺 王红霞 李玉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57-2860,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CVVHDF联合静脉泵入利尿剂治疗组(C+D组)与单纯静脉泵入利尿剂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CVVHDF联合静脉泵入利尿剂治疗组(C+D组)与单纯静脉泵入利尿剂治疗组(D组)各2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尿量、体质量、心功能等指标变化,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48 h后:C+D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D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C+D组(P<0.05);两组动脉血p H值、实际碳酸氢盐(AB)浓度升高,尿量增多,体质量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且C+D组优于D组(P<0.05)。C+D组住院时间比D组短(P<0.001)。CVVHDF治疗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未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不良反应。C+D组均好转出院(病死率0%),D组有4例死亡(病死率20%)(Fisher确切概率,P=0.106)。结论:CVVHDF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纠正酸中毒、改善利尿剂抵抗、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不良反应较少,未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对利尿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利尿剂抵抗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不同证候间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17
作者 钟剑 李靖 +2 位作者 曹钋 于琴生 赵虎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不同证候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按证候量表分为湿毒内停组、血虚生风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每月4~8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不同证候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按证候量表分为湿毒内停组、血虚生风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每月4~8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各组瘙痒评分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磷、镁等阳离子血清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尤以血虚生风组疗效显著,且与湿毒内停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且不同证候间疗效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寻找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标记及临床治疗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 中医证候 尿毒症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叶智明 史伟 +3 位作者 梁馨苓 刘双信 王文健 何朝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40-1741,共2页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患者,每周常规3次HD治疗,改用每周3次On-lineHDF治疗,随访3个月。并分别以患者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及滤出液刺激人肥大细...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3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的患者,每周常规3次HD治疗,改用每周3次On-lineHDF治疗,随访3个月。并分别以患者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及滤出液刺激人肥大细胞,测定组胺释放量和释放率。结果:患者经HDF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滤过滤出液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明显增多,血液透析滤过后比血液透析滤过前血清使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降低。血液透析前后使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On-lineHDF治疗尿毒症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其机制主要是血液透析滤过能清除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多的中分子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滤过 瘙痒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任华 朱铭力 +3 位作者 郭永平 倪兆慧 张伟明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在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中的价值。方法36例在本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采用OCM仪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 t/V),同时在透前、透后抽血,应用尿素动力学———室可变容积模型检测K t/V计算值,对... 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在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中的价值。方法36例在本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采用OCM仪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 t/V),同时在透前、透后抽血,应用尿素动力学———室可变容积模型检测K t/V计算值,对OCM检测值和K t/V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15例透析器复用前后的K t/V比较,探讨OCM在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中的作用。结果透析器首次使用时,患者OCM检测值与K t/V计算值相比有显著差异(1.27±0.23vs1.53±0.30,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01);透析器首次使用和复用时,患者的OCM检测值和K t/V计算值相比,亦具有显著差异(1.31±0.22vs1.55±0.30,P<0.001)。透析器复用的15例患者中,首次使用与复用第3次和第5次相比,OCM检测值及K t/V计算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每周2次与3次患者的单次血透OCM检测值及K t/V计算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OCM检测值低于应用尿素动力学———室可变容积模型计算的K t/v值,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价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一项较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充分性 尿素清除指数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珠江 王成 +4 位作者 娄探奇 刘迅 陈念嫦 唐骅 尹培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细胞、白蛋白、球蛋...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细胞、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和瘦素的改变。【结果】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血清瘦素从(18.8±14.9)ng/mL降至(15.4±11.3)ng/mL,校正后瘦素/红细胞压积从(66.5±53.8)ng/mL降至(50.3±4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单次清除率为9.7%;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和瘦素/红细胞压积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瘦素,而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瘦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血液滤过 血清瘦素 治疗 肾衰 维持性 维持性血液 目的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