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系统动力学和清单算法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4-1622,共9页
能源消费结构变革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利用清单算法对四川省7大部门15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开展分析以明确关键排放源,基于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优势搭建预测模型,结合自然演变规律和政策规划目标科学研判四川省“十四... 能源消费结构变革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利用清单算法对四川省7大部门15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开展分析以明确关键排放源,基于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优势搭建预测模型,结合自然演变规律和政策规划目标科学研判四川省“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碳排放轨迹,并兼具省域全局和关键部门双重视角探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低碳路径。结果表明:(1)工业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心部门,交通运输业、居民生活的碳贡献也不容忽视。(2)四川省“以煤为主、油气相辅”的消费结构决定了煤品碳排放主导地位,各部门差异化运行机制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的异质性特征。(3)从省域全局看,政府低碳管控的“有形之手”能够显著控制碳排放水平,但实施力度不足仍将造成较高水平历史累积,在长时间跨度内影响低碳转型进程。(4)从关键部门看,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侧重点为原煤消费减量和整体节能降碳改造;交通运输业侧重点为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居民生活侧重点为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四川省 能源消费结构 排放 系统动力学 清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HFC-32排放预测
2
作者 刘泽华 吴婧 +5 位作者 张大宇 丁珊 王彤 胡冬梅 彭林 张泽宸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7-1234,共8页
随着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强效温室气体HFCs的排放预测和减排路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针对排放量较大的HFC-32建立了消费-库存-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基线、基加... 随着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强效温室气体HFCs的排放预测和减排路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针对排放量较大的HFC-32建立了消费-库存-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基线、基加利和碳中和3种情景下,中国2020—2060年HFC-32消费、库存及排放.结果显示,如果中国不受基加利修正案管控,将在2020—2060年间累积消费HFC-32达122.8亿吨CO_(2)-eq,库存于2035年达峰值16.1亿吨CO_(2)-eq,排放量于2060年达峰值每年3.6亿吨CO_(2)-eq.中国如果仅按照基加利修正案的履约要求来逐步淘汰HFC-32,在2060年的排放将仍然有0.58亿吨CO_(2)-eq.如果按照本研究提出的满足较高HFC-32消费需求的碳中和情景加速淘汰HFC-32,将在顺利完成基加利修正案要求的同时实现HFC-32的近零排放,到2060将累积减排HFC-32达43.5亿吨CO_(2)-eq.上述结果为中国选择HFCs碳中和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的相关方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HFC-32 全球变暖 排放清单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污降碳背景下北京市建筑领域排放特征和驱动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双 张增杰 +1 位作者 俞珊 瞿艳芝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7,共9页
建筑领域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已有建筑领域减污降碳研究主要针对供暖等建筑领域的某一部分,把建筑领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研究的较少,对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的核算边界也往往不一致。基于此,统一大气污染物和CO_(2)核算边界,构... 建筑领域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已有建筑领域减污降碳研究主要针对供暖等建筑领域的某一部分,把建筑领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研究的较少,对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的核算边界也往往不一致。基于此,统一大气污染物和CO_(2)核算边界,构建北京市2010—2020年建筑领域碳污融合排放清单,分析排放趋势和结构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量化人口规模、建筑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和排放强度对大气污染物、CO_(2)排放以及二者综合的驱动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10—2020年北京市建筑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0.1%~96.7%,其中“十三五”时期下降显著;CO_(2)排放增长1.3%,其中“十二五”时期增长3.5%、“十三五”时期下降2.2%。建筑领域大气污染物和CO_(2)间接排放占比由2010年的11.9%~62.3%和70.0%分别增至2020年的64.0%~84.3%和82.8%。人口规模和建筑规模是正向驱动影响因素,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和排放强度是负向驱动因素,从综合驱动影响来看,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排放当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6.49%、-9.31%和-4.41%。为推动北京市建筑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建议加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提升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热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领域 减污降 排放清单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的编制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品晶 李晓静 +3 位作者 吕凡 仇俊杰 廖南林 章骅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填埋作为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编制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将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的相关标准和指南研制进展,分析了我国垃圾... 填埋作为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编制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将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的相关标准和指南研制进展,分析了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编制面临的挑战,在深入讨论相关标准的基准方法、编制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发展建议。研究认为,国际上已有的标准和指南以及提供的缺省值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缺少规范统一的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方法,也缺乏可靠的核算清单数据。为此,针对我国填埋垃圾特征和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和清单的建议内容;明晰了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编制的重点任务,提供了适合我国垃圾填埋场景的清单数据获取方式。后续,可充分考虑地区因素,采用我国特征性数据,以获得更贴合实际情况的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结果,据此开展我国垃圾填埋碳排放核算标准的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 排放 标准 核算方法 清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能源消费CO_2排放清单与碳流通图 被引量:37
5
作者 谢士晨 陈长虹 +4 位作者 李莉 黄成 程真 戴璞 鲁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5-1220,共6页
基于上海市能源统计数据,参照IPCC(2006)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CO2排放清单,并绘制了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结果表明,上海市能源相关的CO2排放总量从1995年的1.10亿t增长到2007年的2.01亿t,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0%.其中"交通"... 基于上海市能源统计数据,参照IPCC(2006)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CO2排放清单,并绘制了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结果表明,上海市能源相关的CO2排放总量从1995年的1.10亿t增长到2007年的2.01亿t,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0%.其中"交通"对应的CO2排放量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5.1%;而"热电厂"的CO2排放量增幅逐渐变缓,其原因为近年上海市外来电力比重增大.2007年"热电厂"、"工业与建筑业"、"交通"、"商业"、"居民生活"与"农业"各部分CO2排放分担率分别为35.4%、34.4%、23.8%、4.0%、2.0%、0.4%.由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可见,15.6%的煤炭直接由终端使用,这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的减排;成品油存在较多的交叉流通,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流通,不但能够缓解成品油的运输,还能够减少其在转运过程中的输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排放清单 流通图 节能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 被引量:42
6
作者 曹国良 张小曳 +2 位作者 王亚强 车惠正 陈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259-264,F0003,共7页
通过汇总基础数据,计算了中国大陆200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黑碳排放源清单。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也在计算中被使用,计算出... 通过汇总基础数据,计算了中国大陆200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黑碳排放源清单。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也在计算中被使用,计算出的全国和各地区的排放量使用了0.2°×0.2°经纬度网格来显示。计算的黑碳总排放量为149.94万t,主要由燃煤和燃烧生物质所致。这一排放结果比以前的清单要高,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燃煤的排放量以前被低估了。东部地区的排放量比西部地区要大。黑碳的排放具有较强的季节性,1月和12月的排放量最大,7月和8月排放量较小;排放的季节性主要是由居民采暖的季节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排放清单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活动的广州市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谢鹏程 王文军 +1 位作者 廖翠萍 赵黛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2,共5页
基于对广州市2010--2013年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的分析,发现:(1)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呈总量上升、强度下降态势,4年间能源活动以年均3.33%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1.13%的快速增长。(2)从碳排放结构... 基于对广州市2010--2013年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的分析,发现:(1)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呈总量上升、强度下降态势,4年间能源活动以年均3.33%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1.13%的快速增长。(2)从碳排放结构看,火力发电、工业、交通是广州最大碳排放源,约占各年度能源活动排放总量的87%,随着广州经济结构转型,火力发电和工业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交通运输排放逐年上升。(3)从碳排放源看,煤炭燃烧排放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年度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建议:将能源和工业制造业作为广州市“十三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对象,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以宣传示范为重点,倡导低碳生活模式,推进温室气体控制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活动 排放 清单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清单编制的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雅捷 何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80,共9页
低碳城市规划是城市转型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知识的拓展,目前没有成熟通用的方法。本文以北京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提出低碳城市规划技术主要包括碳排放清单编制与核算、规划碳排放情景分析... 低碳城市规划是城市转型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知识的拓展,目前没有成熟通用的方法。本文以北京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提出低碳城市规划技术主要包括碳排放清单编制与核算、规划碳排放情景分析、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以及低碳规划策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等。低碳城市规划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城市规划要素纳入碳排放清单框架,使碳排放核算与规划策略、城市终端活动相关联。以IPCC碳排放清单框架为基础,将统计数据中的国民经济部类能源消费数据拆分、重组,转化为生产、建筑、交通三个部门的能源消费数据,再转化为承载终端能源消费活动的规划用地分类,实现碳排放清单框架的二次转换。在能源消费数据的拆分、重组过程中,主要采用Kaya公式变形的方法,将规划要素、终端活动、能源供应和用能效率等因子纳入计算公式,进而纳入碳排放计算框架,实现碳排放-规划要素-终端活动的关联。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分析规划策略的碳减排潜力和贡献率,确定规划策略的优先序。这些技术手段是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科学化、定量化和可考核的重要保障。根据对北京市城市能耗和碳排放的核算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城市能耗与碳排放总量仍呈增长趋势,但已经和经济增长脱钩。采用"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能够实现国家规定的节能减碳目标,北京应当提出更加严格的规划目标。研究提出强化低碳情景目标,万元GDP碳排放强度降低到2005年的约三分之一,而碳排放总量较2009年仅略有增长。通过对规划策略的碳减排潜力分析发现,在产业、建筑、交通三个部门中,现阶段产业部门节能减碳的潜力仍然最大,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交通将成为减碳的主要部门。在各类减碳策略中,总体规模、产业结构、人均用地和建筑面积等指标,以及交通出行分担率等与规划相关要素在节能减碳工作中的贡献率超过50%,应成为未来北京市减碳对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排放清单 技术方法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清单及减排措施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谢鹏程 王文军 +2 位作者 廖翠萍 王文秀 赵黛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9-663,共5页
2010—2016年,广州市能源活动碳排放呈总量上升、强度下降态势。随着广州市经济结构转型,工业碳排放已达到峰值,交通运输成为能源活动最大的排放源。2016年广州市油品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油品燃烧碳排放量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的... 2010—2016年,广州市能源活动碳排放呈总量上升、强度下降态势。随着广州市经济结构转型,工业碳排放已达到峰值,交通运输成为能源活动最大的排放源。2016年广州市油品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油品燃烧碳排放量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的58%,其中63%来源于交通运输排放;煤炭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煤炭燃烧碳排放量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的34%,其中78%来源于能源工业排放。在梳理广州市能源活动领域排放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交通运输、能源工业两个部门的排放特征,并提出节能减排应对策略,同时对能源活动领域减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活动 排放清单 减排措施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碳排放清单测算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国华 刘传江 涂海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低碳绿色发展是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重要发展目标,而科学合理测算碳排放清单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前提。文章运用清单法与情景法测算了湖北省碳排放清单及未来碳减排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4656.2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 低碳绿色发展是湖北省“十三五规划”重要发展目标,而科学合理测算碳排放清单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前提。文章运用清单法与情景法测算了湖北省碳排放清单及未来碳减排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4656.2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2207.47万吨,年人均碳排放从0.807吨增长至2.086吨,碳排放强度从1.781吨/万元下降至0.576吨/万元;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消费减量化与垃圾低碳处理是未来碳减排的重点;强低碳情境下,人均碳排放将于2020年达到拐点,2021年提前完成能源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排放清单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清单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江燕 朱宇恩 +1 位作者 马建超 葛晓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9-996,共8页
能源消费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是山西省主要碳排放源,研究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山西省科学合理制定能源消费碳减排政策,早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能源领域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省级能源... 能源消费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是山西省主要碳排放源,研究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山西省科学合理制定能源消费碳减排政策,早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能源领域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省级能源平衡表为基础,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核算方法,计算分析了2005-2019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Kaya恒等和LMDI因素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9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累计增长68.81%,年均增长3.81%;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远小于GDP增速,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效应和经济效应对碳排放呈正效应,特别是经济效应是导致山西省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说明山西以重型化为主的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善;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结构主要呈抑制效应,是碳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能源强度贡献较大,能源消耗结构贡献较小,说明未来还有较大的减排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排放清单 影响因素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闪速炉熔炼共生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分配问题
12
作者 崔素萍 张端 +3 位作者 孙博学 孟令钦 杨兆宁 聂祚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0-1178,共9页
金属镍生产是典型的多元素共生冶炼过程,清单分配问题是制约其生命周期评价准确性的重要技术因素。以共生反应最为密集的硫化镍矿闪速炉熔炼流程为研究对象,采取边界扩展、物理关联、质量分配等多种清单分配方法,在Ni、Cu、S这3种元素... 金属镍生产是典型的多元素共生冶炼过程,清单分配问题是制约其生命周期评价准确性的重要技术因素。以共生反应最为密集的硫化镍矿闪速炉熔炼流程为研究对象,采取边界扩展、物理关联、质量分配等多种清单分配方法,在Ni、Cu、S这3种元素之间进行CO_(2)排放分配。边界扩展分配计算结果显示,非金属共生元素与金属产物之间的分配结果为29.86%,金属共生元素之间的分配结果为70.14%。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扩展方法对于中间态产物的适用性较差;物理关联分配结果准确,但需要大量流程工艺参数支撑;质量分配易于计算,但其准确性取决于共生产品之间的物理化学属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排放 清单分配 冶金 金属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湖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俞超 张丽琴 唐殿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也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样地清单法计算2003—2010年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也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样地清单法计算2003—2010年间湖北省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和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湖北省土地利用总碳排放量从2003年的4 921.997万t增加到2010年的9 124.897万t,呈显著上升趋势;(2)耕地和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其中耕地的碳排放量成递减趋势,从2003年的265.176万t减少到2010年的262.189万t,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5 194.871万t增加到2010年的9 414.589万t;(3)林地是主要的碳汇,从2003年的536.645万t增加为550.607万t,林地的碳汇功能逐年加强。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和趋势研究,为湖北省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排放 清单算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煤炭碳排放清单计算与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高俊莲 徐向阳 +1 位作者 郑凤琴 霍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6,共5页
2017年全国将启动统一碳市场,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研究能为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分析、重要不确定性源的识别、份额的分配和减排方案的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和技术支持。煤炭作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贡献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7年全国将启动统一碳市场,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研究能为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分析、重要不确定性源的识别、份额的分配和减排方案的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和技术支持。煤炭作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贡献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行业排放清单的研究,尤其是煤炭全生命周期的研究。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运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了煤炭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碳排放及其生命周期排放清单,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煤炭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蒙托卡罗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碳排放清单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瑞红 高峻 叶欣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9-292,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清单的不同类型,考察其特点及优缺,提出将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引入旅游目的地清单设计,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能将以需求为中心与最终能源使用的直接碳排放,以及与支撑旅游目的地活动的间接碳排放进...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清单的不同类型,考察其特点及优缺,提出将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引入旅游目的地清单设计,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能将以需求为中心与最终能源使用的直接碳排放,以及与支撑旅游目的地活动的间接碳排放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设计的碳排放清单既可以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碳源进行全面清查来估算碳排放,并且充分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特性、人类活动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实,能帮助旅游目的地有效地衡量其区域范围内的人类活动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 排放清单 旅游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规划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顾朝林 《南方建筑》 2013年第4期4-12,共9页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城市碳排放清单的研究,尤其对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四个案例就城市规划师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城市规划如何应用城市碳排放清单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城市规划师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城市碳排放清单的研究,尤其对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四个案例就城市规划师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城市规划如何应用城市碳排放清单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城市规划师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规划领域也成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深入研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减缓气候变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排放清单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减污降碳潜力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朝龙 杨丽亚 +2 位作者 董欣宜 张瑞芹 王克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6-2137,共12页
合成氨行业产生了大量的CO_(2)和大气污染物,是我国实现减污降碳的关键行业之一.河南省合成氨生产量较大,也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基于企业调研数据构建了合成氨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采用LEA... 合成氨行业产生了大量的CO_(2)和大气污染物,是我国实现减污降碳的关键行业之一.河南省合成氨生产量较大,也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基于企业调研数据构建了合成氨行业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采用LEAP(The 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模型结合节能供给曲线,评估了不同情景下CO_(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结果表明:①2017年河南省合成氨行业CO_(2)排放总量为39095.08×10^(3)t,PM_(2.5)、PM_(10)、SO_(2)和NO_(x)排放量分别为2.66×10^(3)、3.74×10^(3)、20.48×10^(3)和31.05×10^(3)t.2020年河南省合成氨行业CO_(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比2017年下降了21%左右.②从空间分布来看,CO_(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开封市和新乡市.③在同时考虑能源结构优化、采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提高大气污染污染物末端去除效率的综合减排情景下,2030年河南省合成氨行业CO_(2)、PM_(2.5)、PM_(10)、SO_(2)和NO_(x)的减排潜力分别为26453.75×10^(3)、1.74×10^(3)、2.37×10^(3)、11.79×10^(3)和18.34×10^(3)t,显著高于其他情景.综合减排情景下,CO_(2)与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性优于其他情景.研究显示,通过加大对GC型低压氨合成工艺等技术的应用,河南省合成氨行业到2030年CO_(2)减排量达到17023.32×10^(3)t,通过提升末端治理水平,到2030年大气污染物减排比例最高达6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行业 排放清单 LEAP 减污降 节能供给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清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尤倩 李洪枚 +2 位作者 伯鑫 郑昀 陈少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17-4524,共8页
基于2017~2020年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机起降数据、机队配置数据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飞机发动机排放因子数据库等数据,自下而上编制了2017~2020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高分辨率飞机起飞着陆(LTO)循环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探究中... 基于2017~2020年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机起降数据、机队配置数据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飞机发动机排放因子数据库等数据,自下而上编制了2017~2020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高分辨率飞机起飞着陆(LTO)循环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2000~2020年3次疫情(2003年非典、2012年中东呼吸症、2020年新冠疫情)对机场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民航机场LTO循环NOx、CO、HC、SO_(2)、PM和CO_(2)排放量分别为10.90,8.22,0.96,0.28,0.06,1360.27万t;HC、CO、SO_(2)、CO_(2)在滑行阶段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总排放量的92.80%、91.56%、41.81%、41.81%.NOx、PM在爬升阶段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总排放量的47.93%、37.39%;2017~2019年我国民航机场飞机LTO循环大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排放总量下降22.39%;排放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在2000~2020年3次疫情中,新冠疫情对我国民航机场飞机LTO循环排放量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机场 新冠 LTO循环 排放清单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室气体清单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研究:分析框架、核算方法与规划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健 张翀 +5 位作者 谢湘雅 卢柯 张天然 金昱 王波 时寅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究基础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分析的任务和要点,提出研究以国土空间碳核算为核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碳排放多情景模拟为延展的关键方法;其次,从温室气体清单着手,构建碳定量分析体系,制定核算公式,并以上海为例说明体系细化、因子标定等本地化路径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减碳目标约束下开展规划碳排放模拟的技术思路,并对上海市规划交通碳排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温室气体清单 排放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碳排放特征与空间分异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何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3-1519,1525,共8页
基于清单算法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林业活动、废弃物处置4个方面编制四川省2010—2018年的碳排放清单,对其变化特征开展分析并研判主要排放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四川省碳排放的... 基于清单算法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林业活动、废弃物处置4个方面编制四川省2010—2018年的碳排放清单,对其变化特征开展分析并研判主要排放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以能源加工转化和工业能源消耗为重点行业;工业生产碳排放在水泥、钢铁生产两大部门呈现显著聚集性;林业活动固碳效应能够有效对冲区域自身碳排放;废弃物处置对碳排放的贡献日益凸显。(2)成都市、绵阳市等发达地区碳生产力较高,应充分发挥区位、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巴中市、广元市等欠发达地区现阶段碳排放量较小,但未来会面临工业化带来的陡增局面,应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内江市、攀枝花市等工业城市碳排放强度较高,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刚性产业转型升级;西部高山高原区应积极探索绿色低碳与全面小康共赢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特征 空间分异 四川省 清单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