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MIMO雷达发射波形与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祥风 姜卫东 +2 位作者 张新禹 霍凯 刘永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6-393,共8页
为了突破传统雷达的性能瓶颈,具有发射端自适应机制的认知雷达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发射波形优化设计是认知雷达的核心组成。为了提升机载平台下对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中发射波形与接收滤波器的联合设计问题,并使... 为了突破传统雷达的性能瓶颈,具有发射端自适应机制的认知雷达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发射波形优化设计是认知雷达的核心组成。为了提升机载平台下对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中发射波形与接收滤波器的联合设计问题,并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在求解最优接收滤波器时,优化问题被建模为经典的广义瑞利熵问题,对此使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方法进行求解以避免特征值分解运算。在设计最优发射波形时,在最大化信杂噪比的准则下建立目标函数,并引入工程常用的恒模约束条件,最终将波形设计问题建模成一个非凸的优化问题。对此,经典的求解方法是先使用近似手段松弛恒模约束,然后使用Charnes-Cooper变换进行求解。区别于经典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信杂噪比近似的优化算法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还可以实现更优的信杂噪比增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波形 接收滤波器 恒模约束 联合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STAR-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联合优化设计
2
作者 彭俊杰 王丰 丁克 《电讯技术》 2025年第9期1461-1469,共9页
针对多用户多目标通感服务的全空间覆盖问题,研究了有源同时传输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 针对多用户多目标通感服务的全空间覆盖问题,研究了有源同时传输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不同于已有研究工作,本方案建模优化了有源STAR-RIS的幅度参数。在满足各通信用户的信干噪比、各感知目标的照射波束增益以及有源STAR-RIS的硬件约束等条件下,以系统总功率最小化为准则,建模ISAC基站发射波束赋形矢量和有源STAR-RIS相移/幅度等关键参数的联合优化设计问题。为快速解决该复杂的非凸联合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将其分解为ISAC基站发射波束赋形设计、有源STAR-RIS元件相移参数设计和幅度参数优化这3个子问题,然后采取块坐标下降策略,迭代求解获取最优解。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已有方案,本方案提出的联合优化设计算法有效降低了系统总功率30%,能取得复杂度和通信感知性能的良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 STAR-RIS 波束赋形 联合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设计运行联合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艳峰 王亚星 +2 位作者 罗西 胡筱雪 刘正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4-251,共8页
提出将光伏剩余电量按照可变比例分配给储能电池及市政电网的动态运行策略,建立基于该策略的并网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设计运行联合优化模型,在不同分时电价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并将动态运行策略与对照运行策略(剩余电量优先并网... 提出将光伏剩余电量按照可变比例分配给储能电池及市政电网的动态运行策略,建立基于该策略的并网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设计运行联合优化模型,在不同分时电价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并将动态运行策略与对照运行策略(剩余电量优先并网或优先分配储能电池)下的系统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陕西某乡村典型民居建筑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分时电价的峰谷价差较大时,动态运行策略可有效降低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成本;2)分时电价的峰谷价差对于动态运行策略下储能电池的容量配置具有较大影响:峰谷价差越大,储能电池的配置容量越大;3)光伏度电补贴对3种运行策略下的系统成本影响程度为:动态运行策略>策略B(剩余电量优先分配储能电池)>策略A(剩余电量优先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分布式供能系统 设计运行联合优化 动态运行策略 储能电池 遗传算法 热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油气悬架系统平顺性仿真与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0
4
作者 田玲玲 谷正气 +2 位作者 李伟平 梁小波 彭国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15-3721,共7页
基于油气悬架台架实验,建立工程自卸车八自由度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刚度五次方非线性和阻尼立方非线性。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用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油气悬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优化变量,然后以行驶... 基于油气悬架台架实验,建立工程自卸车八自由度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刚度五次方非线性和阻尼立方非线性。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用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油气悬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优化变量,然后以行驶平顺性为优化目标,建立油气悬架参数优化模型,利用SIMULINK、遗传算法对油气悬架参数进行联合优化设计,得到油气悬架理想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曲线。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油气悬架的减振特性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优化后,各车速下座椅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约17.3%,18.8%,25.8%,油气悬架的减振性能和整车行驶平顺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架 SIMULINK 遗传算法 联合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