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创新基地对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傅正华 赵静 毛振芹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却未能很好地解决与北京科技研发机构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实现有效对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出多元联合互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有...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却未能很好地解决与北京科技研发机构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实现有效对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出多元联合互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有效对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 科技条件平台 科技创新基地 多元联合互动 对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联动的科技创新范式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温氏集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浩民 吴棉棉 向安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237,共6页
广东温氏集团凭借科技创新快速扩张,并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温氏集团发展模式与历史经验,总结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元联动的科技创新"范式,揭示其范式内部各主体间的联合互动过程与机理,探讨其范式的社会影... 广东温氏集团凭借科技创新快速扩张,并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温氏集团发展模式与历史经验,总结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元联动的科技创新"范式,揭示其范式内部各主体间的联合互动过程与机理,探讨其范式的社会影响与综合效应,分析推广其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因地制宜的在农村推广其范式的设想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联合互动 科技创新范式 温氏集团 农村经济社会 ST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 被引量:42
3
作者 戴晓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151,160,共8页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种诠释。阿德勒从认同的多元化与世界化来理解跨文化认同,把它定义为新的身份意识及其人格在更高层次上的再整合,展现跨文化人多重、流动的文化归属与世界主义情怀。吉川从认同的互动与联合出发,把它理解为"非一非二"、既独立又联系的双螺旋式跨文化关系,打破二元对立,创建"在之间"的身份认同可能性。金荣渊聚焦认同的个体化与普遍化,把跨文化认同看作不断寻求自我本真与人类共性的进程,昭示交际者打破族群中心主义与文化刻板印象,不断自我转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笔者关注认同的延伸,把跨文化认同界定为文化认同的拓展与更新,彰显交际者立足自身社会,开放自我,整合不同文化元素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认同 认同的多元化 认同的互动联合 认同的个体化与普遍化 认同的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