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炼锌中氧化锌烟尘碱洗脱氟氯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李永凤 姜勇 +2 位作者 张特 杨双龙 刘义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60-565,共6页
本文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化锌烟尘碱洗脱氟氯工艺展开系统研究,旨在解决氟氯杂质对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危害问题。湿法炼锌作为全球锌冶炼的主流工艺,其核心挑战在于氧化锌烟尘中氟(F)、氯(Cl)含量超标,导致设备腐蚀、锌铝粘连、生... 本文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化锌烟尘碱洗脱氟氯工艺展开系统研究,旨在解决氟氯杂质对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危害问题。湿法炼锌作为全球锌冶炼的主流工艺,其核心挑战在于氧化锌烟尘中氟(F)、氯(Cl)含量超标,导致设备腐蚀、锌铝粘连、生产成本上升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优化碱洗脱氟氯工艺,结合实验研究与案例分析,为湿法炼锌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氧化烟尘 脱氟氯工艺 碱洗工艺 工艺优化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沉淀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晓华 赵广福 +4 位作者 李兴彬 张小飞 杨荣净 邓志敢 魏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4-843,共10页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共沉淀行为与机制不清楚的问题,分别以化学试剂配制的ZnSO_(4)-FeSO_(4)-CdSO_(4)溶液和由某锌冶炼厂提供的含Tl浸出液为原料,于150℃下开展了矿化沉铁实验。采用化学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共沉淀行为与机制不清楚的问题,分别以化学试剂配制的ZnSO_(4)-FeSO_(4)-CdSO_(4)溶液和由某锌冶炼厂提供的含Tl浸出液为原料,于150℃下开展了矿化沉铁实验。采用化学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检测方法研究沉铁产物的元素含量、物相组成、矿物形貌、元素分布、元素价态等。研究结果表明:沉铁产物中的Fe主要以Fe_(2)O_(3)形式存在,其他物相为铁羟基氧化物(Fe_(2-x)/3(OH)_(x)O_(3-x))、铁矾等化合物;在矿化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Cd^(2+)、Tl^(+)部分沉淀并进入铁羟基氧化物、黄钾铁矾、黄钠铁矾等物相;当初始Cd^(2+)的质量浓度为1~10 g/L,Cd^(2+)的沉淀率低于0.3%,沉淀产物的Cd质量分数为0.06%,这部分Cd是以间隙或原子替代的方式进入铁羟基氧化物晶体中,与羟基(—OH)和O^(2-)配位;在沉铁产物中,Cd在赤铁矿、铁矾等不同含铁物相中的含量基本一致;在矿化沉铁过程中,溶液中30.2%的铊沉淀入渣,沉铁产物的Tl的质量分数为120.32 g/t;当溶液中含有K^(+)、Na^(+)时,铁矾的生成会促进Tl^(+)的沉淀,Tl^(+)与K^(+)、Na^(+)以铁矾[Tl_(x)Na_(y)K_(1-x-y)]Fe_(3)(SO_(4))_(2)(OH)_(6)形式发生共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矿化沉铁 沉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铁矾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3
作者 巩燕飞 杨斌 +5 位作者 闵小波 李俞良 李彦龙 程亮 陶成 鲁兴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以西北某铅锌冶炼厂湿法炼锌浸出过程黄钾铁矾工艺除铁产出的铁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MLA、SEM、TG-DSC等测试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铁、锌等有价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及铁矾渣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以西北某铅锌冶炼厂湿法炼锌浸出过程黄钾铁矾工艺除铁产出的铁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MLA、SEM、TG-DSC等测试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铁、锌等有价矿物的赋存状态以及铁矾渣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铁矾渣中的主要有价元素有铁、锌、铅等,铁主要赋存于铁矾中,锌主要以硫酸锌和铁酸锌存在,铅主要以白铅矿、铅铁矾、硫化铅、硫酸铅分散分布于铁矾渣中;通过TG-DSC测试分析,1400℃内,铁矾渣中的铁、锌、铅等物相可发生分解,通过碳热还原可实现各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铁矾渣 工艺矿物学 无害化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过程铊物质流分析及减排策略
4
作者 董鹏昊 毕莹莹 +4 位作者 李泽莹 张耀宗 赵德润 顾和弦 孙晓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60-3368,共9页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移路径与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铊主要通过混合锌精矿输入,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99.52%,铊主要通过高氟氯烟尘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67.81%,铊通过挥发窑窑渣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24.51%,少量铊通过酸性废水等废弃物及镉渣等副产品输出系统。在焙烧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形式输出;在浸出净化工序中,铊主要以Tl(OH)_(3)形式输出;在挥发窑及多膛炉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和TlCl形式排放至系统外。通过低铊锌精矿原料的使用、高氟氯烟尘铊定向富集回收、镉渣及酸性废水铊处理技术优化等措施,铊综合减排可达81.75%,开展源头过程末端协同治理可有效降低铊排放,实现铊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铊物质流 污染防控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电解液在湿法炼锌渣中回收金、银、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艳华 杨俊龙 +3 位作者 马立成 叶树峰 柏亚林 钱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0,共7页
锌电解过程产出大量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酸性较强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废电解液和浓硫酸作为浸出介质,研究了采用酸浸—浮选工艺综合回收湿法炼锌渣中金、银、锌。以常规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老渣)... 锌电解过程产出大量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酸性较强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废电解液和浓硫酸作为浸出介质,研究了采用酸浸—浮选工艺综合回收湿法炼锌渣中金、银、锌。以常规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老渣)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了矿浆搅拌速度、废电解液用量、硫酸补加量、酸浸温度对金、银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浮选老渣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精矿中金品位为10.16 g/t,金回收率为78.63%,银品位为1039.64 g/t,银回收率为74.72%,锌品位为40.64%,锌回收率为21.86%,酸浸液中锌回收率为60.15%;采用热酸浸出工艺产生的浸出渣(新渣)和现浸出过程产出的新鲜渣浆进行验证试验可获得较好的闭路试验指标。该方法可实现废电解液的循环利用,使渣中有价金属得到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解液 湿 酸浸 浮选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联合氧化除铁技术在湿法锌冶炼中应用研究
6
作者 刘安强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5,共6页
近年来,西北铅锌冶炼厂锌精矿矿源复杂多变,焙砂含残硫及亚铁较高,需加更多的锰矿粉以还原亚铁,导致系统锰离子含量上升,电解直流电单耗上升。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联合氧化除铁技术,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法考察溶液pH... 近年来,西北铅锌冶炼厂锌精矿矿源复杂多变,焙砂含残硫及亚铁较高,需加更多的锰矿粉以还原亚铁,导致系统锰离子含量上升,电解直流电单耗上升。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联合氧化除铁技术,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法考察溶液pH值、浸出温度、锰矿粉和H2O2按不同比例结合使用对沉矾上清溶液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溶液终点pH值控制在4.8~5.2,浸出温度为60~70℃,氧化槽锰矿粉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0.6倍,氧化剂H2O2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0~1.3倍,氧化率较佳,Fe2+的氧化率为92%,测得溶液锰离子为5~6 g/L。在生产中,锰含量保持在3~6 g/L,每吨锌直流电单耗可保持在3 000 kWh以下,按年产22万t阴极锌计算,可节约成本194.9万元。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湿法炼锌指标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湿:氧化 氧化 氧化 锰离子 耗电量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配位反应分离规律及萃取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顾智辉 李存兄 +4 位作者 李倡纹 刘强 王启亮 宋健清 王阳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91,共13页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5种不同配合剂对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影响规律及酒石酸配位反应体系的传质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相构成为30%N235-15%TBP-55%260^(#)溶剂油、...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5种不同配合剂对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影响规律及酒石酸配位反应体系的传质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相构成为30%N235-15%TBP-55%260^(#)溶剂油、相比O∶A为1∶2、pH 1.5、反应温度25℃,配合剂与锗的摩尔比n_(L)/n_(Ge)=5的条件下,5种配合剂对锗的配位能力大小依次为:酒石酸(C_(4)H_(6)O_(6))>草酸(C_(2)H_(2)O_(4))>柠檬酸(C_(6)H_(8)O_(7))>马来酸(C_(4)H_(4)O_(4))>水杨酸(C_(7)H_(6)O_(3)),酒石酸对Ge^(4+)与共存离子Zn^(2+)、Fe^(2+)的分离效果最佳,在nC_(4)H_(6)O_(6)/nGe=5.5时,分离系数达最大,分别为β_(Ge/Zn^(2+))=2807.23、β_(Ge/Fe^(2+))=3271.43;酒石酸与锗的配位形式为双齿(螯合)配位;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萃取锗的机理是质子化N235中的HSO_(4)^(-)与料液中的Ge(OH)_(2)Tar^(2-)发生阴离子置换反应,生成萃合物(R_(3)NH^(+))_(2)·(Ge(OH)_(2)Tar_(2)/^(2-)·TBP_(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萃取机理 分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3 位作者 刘强 顾智辉 王启亮 宋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1301,共11页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成赤铁矿(Fe2O3),同时促进铁矾物相(MFe3(SO4)2(OH)6)向赤铁矿的转化,铁渣中铁质量分数显著升高;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Fe3+沉淀率,并使更多的黄钾铁矾(KFe3(SO4)2(OH)6)转化为赤铁矿;提高氧分压将加快Fe2+氧化成Fe3+的速率,促进赤铁矿物相的形成。在反应温度为180℃,氧分压为0.8 MPa、反应时间为3 h且控制碱金属离子浓度的优化条件下,溶液中94.29%的铁以赤铁矿(Fe2O3)形式沉淀入渣,沉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为57.75%、锌质量分数为0.82%。对比黄钾铁矾工艺,铁渣量减少约60%,铁渣中锌质量分数降低6.5%。采用水热矿化沉铁工艺,可在低酸条件下实现溶液中铁的矿化沉淀,得到铁质量分数满足氧化铁行业标准且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赤铁矿沉铁渣,可助力湿法炼锌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含铁溶液 水热 矿化沉铁 铁物相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传统湿法炼锌工艺联合处理氧化锌矿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龙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8,62,共4页
高杂质、低品位锌的氧化矿物经硫酸浸出后采用溶剂萃取-传统湿法工艺进行处理,湿法炼锌的原料拓展至低品位氧化矿和含杂质高的复杂矿物以及再生资源。该技术也可从含锌废水中回收锌。
关键词 氧化矿物 湿 溶剂萃取 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中除氯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启坤 杨长江 +2 位作者 李灿 常军 张利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598,共6页
氯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一种有害元素,在锌电积过程中会腐蚀极板与设备并放出氯气等有毒气体,造成生产成本升高与环境污染。简要介绍了湿法炼锌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及其对湿法炼锌过程的各种危害,总结了化学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 氯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一种有害元素,在锌电积过程中会腐蚀极板与设备并放出氯气等有毒气体,造成生产成本升高与环境污染。简要介绍了湿法炼锌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及其对湿法炼锌过程的各种危害,总结了化学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主要除氯工艺的研究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脱除 危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系统铜回收利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圳 李存兄 +6 位作者 罗劲松 王启亮 宋健清 王阳波 毛罗滨 邓戈 胡一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17-3228,共12页
本文从锌精矿中伴生铜的赋存形态出发,阐述了铜在湿法炼锌焙烧、浸出、净化等核心工序中的分布规律与铜物相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沸腾焙烧过程中,铜从黄铜矿(CuFeS_(2))形态转变为CuO、Cu_(2)O、CuS形态,铜对硫的亲和力较大,导致... 本文从锌精矿中伴生铜的赋存形态出发,阐述了铜在湿法炼锌焙烧、浸出、净化等核心工序中的分布规律与铜物相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沸腾焙烧过程中,铜从黄铜矿(CuFeS_(2))形态转变为CuO、Cu_(2)O、CuS形态,铜对硫的亲和力较大,导致焙砂中残硫高,从而影响铜浸出效率;湿法炼锌流程中约30%、56%和14%的铜分别进入铜镉渣(Cu^(0))、酸性浸出液(Cu^(2+))和浸出渣(CuSO_(4)、Cu_(3)As_(2))中;目前主要采用溶剂萃取、铁粉置换、离子交换树脂和电解沉积等方法分离回收酸性浸出液中的铜,其中溶剂萃取法选择性强、效率高,但引入萃取剂有机物给湿法炼锌主工艺产生不利影响;铁粉置换法成本较低,但后续除铁过程将产生危废铁渣;离子交换法清洁高效,投资成本较高;电解沉积法可直接获得阴极铜产品,但对电积前液成分要求高,电能消耗大。溶液中铜定向分离和富集工艺选择取决于浸出液成分特点、回收率、运行成本及与锌主系统协同性等因素。未来随着资源紧缺、环保要求、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影响,湿法炼锌过程中伴生铜资源的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回收将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伴生铜资源 行为走向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湿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树梁 滕年高 +5 位作者 饶帅 戴文灿 刘志强 曹洪杨 王东兴 马致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针对冶炼厂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镓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XRD、SEM-EDS与ICP-AES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溶液及渣物相进行分析,对预中和、锌粉置换过程影响镓回收率低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液预中和过程中由于... 针对冶炼厂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镓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XRD、SEM-EDS与ICP-AES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溶液及渣物相进行分析,对预中和、锌粉置换过程影响镓回收率低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一段浸出液预中和过程中由于酸度过低导致镓与黄钾铁矾或铅黄钾铁矾共沉淀的现象是导致镓损失的原因。在锌粉置换过程中,单纯依靠锌粉提高pH无法使镓完全沉淀。据此提出在预中和过程中通过将预中和终点酸度控制为6 g/L,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5℃,以避免镓损失;在置换阶段采用先中和再置换的方法:先使用优质氧化锌7 g/L进行中和反应1 h,然后加入锌粉3 g/L反应1 h,反应温度85℃。经优化后,镓沉淀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湿 中和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去除湿法炼锌浸出液中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平 窦明民 +1 位作者 杜强 周德林 《湿法冶金》 CAS 2000年第1期21-26,共6页
应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氧化作用氧化湿法炼锌浸出液中的Fe2+,使其转化成Fe3+,并生成沉淀除去。对氧化反应的一些最适条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佳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湿 生物氧化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铜渣从湿法炼锌污酸两段中和后液中脱除氯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应旭 世仙果 +3 位作者 张亮 李科 张泽林 陈先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湿法炼锌中产生的污酸经硫化、锌焙砂中和、碳酸钙中和后可去除砷、氟,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石膏渣产量,但中和后液中氯含量较高,无法返回至湿法系统重复利用。研究了采用铜渣除氯法去除该溶液中的氯,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入量2.3 mL/L、... 湿法炼锌中产生的污酸经硫化、锌焙砂中和、碳酸钙中和后可去除砷、氟,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石膏渣产量,但中和后液中氯含量较高,无法返回至湿法系统重复利用。研究了采用铜渣除氯法去除该溶液中的氯,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入量2.3 mL/L、铜渣系数6.8、初始酸质量浓度15 g/L、温度35℃条件下反应2 h,溶液中的氯可由0.62 g/L降至0.17 g/L,氯脱除率为72.58%,溶液铜质量浓度为2.69 g/L,通过锌粉或铁粉回收铜后溶液可返回至湿法系统中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污酸 硫化 中和 铜渣 氧化 除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除钴锌渣硫酸浸出液中高锰酸钾氧化沉钴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俊 蓝德均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锌湿法冶金生产中除钴产出的锌渣尚含有大量的锌钴等有色金属资源,这种渣用硫酸浸出后锌钴等有色金属进入浸出液中,可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将钴氧化沉淀而从含锌溶液中分离出来.用电极电势理论和能斯特方程对此除钴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锌湿法冶金生产中除钴产出的锌渣尚含有大量的锌钴等有色金属资源,这种渣用硫酸浸出后锌钴等有色金属进入浸出液中,可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将钴氧化沉淀而从含锌溶液中分离出来.用电极电势理论和能斯特方程对此除钴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根的氧化对溶液中杂质Fe2+、Mn2+、Co2+的去除是可行的,可以达到工业生产对杂质的浓度要求;对于N i2+只能进行部分氧化.氧化过程中溶液pH对钴的沉淀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pH低于4时沉淀效果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除钴 高锰酸钾 能斯特方程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臭氧氧化除铁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利华 张佳乐 +2 位作者 杨四齐 白希为 姚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4,共8页
以臭氧为强氧化剂、ZnO为中和剂进行湿法炼锌溶液中Fe^(2+)脱除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考察初始Fe^(2+)浓度、溶液pH、反应温度和O_(3)流量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H、温度和O_(3)流量可以显著增加除铁效率,而增加初始Fe^(... 以臭氧为强氧化剂、ZnO为中和剂进行湿法炼锌溶液中Fe^(2+)脱除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考察初始Fe^(2+)浓度、溶液pH、反应温度和O_(3)流量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H、温度和O_(3)流量可以显著增加除铁效率,而增加初始Fe^(2+)浓度会降低除铁效率。宏观动力学研究表明,对比常用的拟一级、拟二级、Higbie和Avrami等动力学方程,臭氧氧化—沉淀除铁符合拟一级反应特征,受扩散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57 kJ mol,动力学方程为rFe^(2+)=8.22[Fe^(2+)]0^(-0.74)[H^(+)]^(-0.51)Qo^(1.89)_(3) exp(-343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除铁 动力学 活化能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锑盐一步净化工艺的适用性及机理研究
17
作者 教光辉 刘智勇 刘志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72,共9页
随着锌冶炼原料向“百家矿”的方向发展,锌浸出液的杂质波动加剧,净化工序面临新挑战,锑盐一步净化工艺适用性的研究亟不可待。研究发现,锑盐一步净化法适用的净化前液如下:Zn^(2+)≤160 g/L、Cu^(2+)≤72 mg/L、Co^(2+)≤15 mg/L、Cd^(... 随着锌冶炼原料向“百家矿”的方向发展,锌浸出液的杂质波动加剧,净化工序面临新挑战,锑盐一步净化工艺适用性的研究亟不可待。研究发现,锑盐一步净化法适用的净化前液如下:Zn^(2+)≤160 g/L、Cu^(2+)≤72 mg/L、Co^(2+)≤15 mg/L、Cd^(2+)≤837 mg/L。净化机理如下:锌粉表层溶解时,Cd、Sb、Co、Cu在锌粉表面形成絮状沉淀;随着锌粉的不断溶解,絮状沉淀向内延伸,但是絮状沉淀的延伸速度比锌粉的溶解速度慢,絮状沉淀的团聚体内出现孔洞;锌粉完全溶解时,絮状沉淀进一步延伸形成富含孔隙且被碱式硫酸锌包裹的团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锑盐净化 一步净化 净化机理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湿法炼锌污酸废水中的氯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亚丹 喻文超 +4 位作者 陈锦全 李亦然 梁平 李鹏 王学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62,共6页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氧化装置对高含氯硫酸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连续流试验,同时考察了各因素对电催化氧化氯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在Cl^-浓度1 000 mg/L、pH=1.2、电流密度21mA/cm2、极板间距1cm的条件下电解30min,Cl^-去除率达89...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氧化装置对高含氯硫酸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连续流试验,同时考察了各因素对电催化氧化氯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在Cl^-浓度1 000 mg/L、pH=1.2、电流密度21mA/cm2、极板间距1cm的条件下电解30min,Cl^-去除率达89.27%;动态连续流试验在Cl^-浓度1 000mg/L、流量52.63cm3/min、电流3.4A时,Cl^-去除率达到79.52%。处理实际含氯硫酸废水时,Cl^-去除率达到了82.36%,Cl^-残留浓度低于GB/T 19923—2005回用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除氯 硫酸废水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窑渣与污酸联合浸出新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涛 邓志敢 +5 位作者 樊刚 魏昶 张帆 甘向栋 李兴彬 刘慧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26-2835,共10页
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窑渣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锌冶炼污酸具有成分复杂、酸度高、含有大量的砷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的特点。根据锌窑渣和污酸的理化性质,将二者进行联合浸出处理,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H2O2加入量、窑渣粒径对... 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窑渣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锌冶炼污酸具有成分复杂、酸度高、含有大量的砷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的特点。根据锌窑渣和污酸的理化性质,将二者进行联合浸出处理,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H2O2加入量、窑渣粒径对锌窑渣与污酸联合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50℃、液固比(mL/g) 10:1、H2O2加入量为16 mL、窑渣粒径75~106μm条件下进行二段逆流浸出,铜、铁、锌的浸出率均高于90%。浸出后液的酸度从172.48 g/L降至20 g/L左右,砷浓度达9 g/L左右,为后续沉砷处理提供了条件。另外,对浸出渣进行分析,可知浸出渣中主要物相为CaSO4·2H2O、SiO2和焦炭,其中银品位最高达484.7 g/t,可作为提银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渣 污酸 联合浸出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工艺镍钴渣氧化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勇 刘安荣 +2 位作者 刘洪波 彭伟 王振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镍钴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产生的废渣,含有锌、镍、钴等有价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综合回收价值。以贵州某湿法炼锌企业产生的Zn、Cu、Cd、Co、Ni金属含量分别为45.81%、4.17%、2.34%、0.46%、0.38%的镍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酸浸法进行了... 镍钴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产生的废渣,含有锌、镍、钴等有价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综合回收价值。以贵州某湿法炼锌企业产生的Zn、Cu、Cd、Co、Ni金属含量分别为45.81%、4.17%、2.34%、0.46%、0.38%的镍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酸浸法进行了浸出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双氧水用量为7.5%,液固比为4,硫酸浓度为30%,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4h条件下,可使镍钴渣中有价金属Zn、Ni、Co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23%、95.78%、90.89%。试验结果可为此类工业废渣的综合回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镍钴渣 氧化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