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罗章龙忆毛泽东赠诗及二人联句诗之剖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为雄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自1979年起,罗章龙开始发表回忆文章,并披露毛泽东1918年赠他一首七言古诗。在后续的文章或回忆录中,他又披露自己与毛泽东的诗交,这为学界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诗词活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材料。但也正因为是回忆资料,当事人毛泽东又去世,别...
自1979年起,罗章龙开始发表回忆文章,并披露毛泽东1918年赠他一首七言古诗。在后续的文章或回忆录中,他又披露自己与毛泽东的诗交,这为学界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诗词活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材料。但也正因为是回忆资料,当事人毛泽东又去世,别无旁证,对罗章龙凭记忆录写的毛泽东作品应该更认真对待,核实印证,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从执笔主体看,它们都出自罗章龙笔下。毛泽东七言诗是否真实存在?并且其还在邓伍文“恳谈”之后作了修改,这到底算毛泽东的作品,还是罗章龙与毛泽东的合作作品?罗章龙忆及自己与毛泽东1918年赴北京经许昌时的联句七绝《过魏都》是否有其实?他的诗集《椿园诗草》一书并未收入或附录此诗。罗章龙回忆与毛泽东同游岳麓山、朱张渡时,称“我们作了诗”,但所作的五律《初登云麓宫》收入了《椿园诗草》中。笔者认为,罗章龙所忆的毛泽东赠诗,无手迹为证,无抄件,无旁证与佐证(其妹妹不能算证人),其真伪值得再研究,诗句的改动之举近乎荒唐。而所谓罗章龙与毛泽东联句而成七绝《过魏都》、五律《初登云麓宫》,其所忆不实已基本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章龙
忆毛泽东赠
诗
二人
联句诗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谢朓咏物诗、联句诗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谢朓咏物诗多为同咏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汇聚的特点。而且,谢朓咏物诗结尾多归于美人失落或迟暮之感,与后世宫体诗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然。咏物诗与山水诗互相促进。谢朓联句诗,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此类诗体的特点。一是押韵不太讲究,多沿...
谢朓咏物诗多为同咏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汇聚的特点。而且,谢朓咏物诗结尾多归于美人失落或迟暮之感,与后世宫体诗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然。咏物诗与山水诗互相促进。谢朓联句诗,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此类诗体的特点。一是押韵不太讲究,多沿袭柏梁台古体诗,二是合乎永明体平仄运用,三是表现了联句诗讲究对句平仄的一致性。另外,谢朓联句诗语言表现上也有特出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
诗
同咏
联句诗
诗
体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经》与联句诗起源关系论
3
作者
张志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7-103,共7页
《柏梁台诗》之外,历代以《诗经》中《式微》等篇为联句诗起源的阐述也源远流长,影响甚众。此论出现在宋代经学阐释及诗话叙述中,并在后世尤其现代《诗》学与文体学研究中得到发扬。究其原由,《诗经》文本的多义性及其广阔的阐释空间与...
《柏梁台诗》之外,历代以《诗经》中《式微》等篇为联句诗起源的阐述也源远流长,影响甚众。此论出现在宋代经学阐释及诗话叙述中,并在后世尤其现代《诗》学与文体学研究中得到发扬。究其原由,《诗经》文本的多义性及其广阔的阐释空间与历代对联句诗体身份的差异性认知是其前提,而根深蒂固的"文本于经"的阐释前见与"尚意阐释学"传统下"以己意说诗"的历史视阈构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
诗
经》
联句诗
诗
无达诂
文本于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壬子除夕联句诗与壬秋同作
4
作者
邓绎
《船山学报》
193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序曰盛衰之异过境不回酝酿所同縈情自惜。缘以动感声自静生。于是抚景为依。摅情何隐。思前花而并发韻叩竹而双应。柏梁袭体。初非舍人之窮。石鼎擅奇。各敛弥明之色昔杜陵征北。新野哀南。俱取长言。以发危苦。而命颖疾下。擎节同欢。...
序曰盛衰之异过境不回酝酿所同縈情自惜。缘以动感声自静生。于是抚景为依。摅情何隐。思前花而并发韻叩竹而双应。柏梁袭体。初非舍人之窮。石鼎擅奇。各敛弥明之色昔杜陵征北。新野哀南。俱取长言。以发危苦。而命颖疾下。擎节同欢。两志非殊。一时相赏。不矜合美。庶證求声。碧海无深浅。红尘多变迁。涉足词场还自失。惊心韶岁忽如弦。辛年来年去知依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句诗
柏梁
词场
石鼎
长言
以发
去知
江南曲
河朔
明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萝亭诗稿》夫、妻、妾联句赠答诗解析
5
作者
骆新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5-71,共7页
清代嘉道间江苏吴县才女,清代名臣、江苏扬州阮元三妾唐庆云,工诗善画,其《女萝亭诗稿》中有75首诗作是与主人阮元、夫人孔璐华、长妾刘文如、二妾谢雪的联句诗和赠答诗。这些联句赠答诗,将一个封建高级官僚家庭生活中融洽的夫妻妾关系...
清代嘉道间江苏吴县才女,清代名臣、江苏扬州阮元三妾唐庆云,工诗善画,其《女萝亭诗稿》中有75首诗作是与主人阮元、夫人孔璐华、长妾刘文如、二妾谢雪的联句诗和赠答诗。这些联句赠答诗,将一个封建高级官僚家庭生活中融洽的夫妻妾关系及和乐的夫妻、夫妾、妻妾、妾妾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夫妻妾关系和感情也是封建婚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唐庆云
夫、妻、妾
联句诗
赠答
诗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社诗人群体的情感建构与政治抒写——以联句活动为中心
6
作者
朱家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0,120,共9页
南社的联句诗,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极大地拓展了联句诗的表现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传统文人唱和的结习,而另一方面则是南社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学社团,与社友对群体身份的自我体认有直接...
南社的联句诗,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极大地拓展了联句诗的表现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传统文人唱和的结习,而另一方面则是南社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学社团,与社友对群体身份的自我体认有直接的关系。南社诗人在联句诗中表现的抒情意志的统一、对公共话语体系的介入,及其以诗存史的意识,都显示了这些联句活动是南社诗人群体性质的表征,实有其共同的心理基础,并对南社社团声势的推毂、社员网络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透过参与联句活动的成员彼此间的身份归属,南社内部对于社团凝聚力的消解因素也得以显现出来,又为南社在组织上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凡此种种,都使得联句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具有了丰富的现代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联句诗
群体意志
政治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
7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2期57-63,共7页
【正】 韩愈诗以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震烁中唐诗坛,别开诗界面目。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惊跃天下。尽管怪奇险奥诗并非韩愈首创,但象他这样创作出如此穷奸变怪,奇险深奥莫名...
【正】 韩愈诗以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震烁中唐诗坛,别开诗界面目。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惊跃天下。尽管怪奇险奥诗并非韩愈首创,但象他这样创作出如此穷奸变怪,奇险深奥莫名的大量诗歌的诗人却从未有过。这一诗歌史上的奇特现象的成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经探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今仅就其中三个方面试作探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联句诗
成因
诗
歌史
教育学院学报
孟郊
元和
贞元
韩孟
三个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律化绝句和截句说
8
作者
张国光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4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律绝
《全唐
诗
》
五言
甲乙丙丁
汉语
诗
律学
春日上方即事
七言
联句诗
万首
全唐
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长连歌汉译研究
9
作者
徐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4-90,共17页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的长连歌是日本和歌中最独特的类型,但目前在国内仅有的几篇连歌相关先行研究中没有专门研究长连歌及其汉译问题的。本文以地下千韵连歌、地上千韵连歌、武将百韵连歌和独吟千韵俳谐连歌的代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具体...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的长连歌是日本和歌中最独特的类型,但目前在国内仅有的几篇连歌相关先行研究中没有专门研究长连歌及其汉译问题的。本文以地下千韵连歌、地上千韵连歌、武将百韵连歌和独吟千韵俳谐连歌的代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每种长连歌的歌风特点、语言修辞特点和潜文本信息特点等主要源语信息之后,以韦努蒂的抵抗式异化翻译思想与归化思想为主要指导,对每种长连歌代表作进行汉译,尝试解决日本各种长连歌汉译的异化与归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连歌
联句诗
汉译
异化翻译
归化翻译
潜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自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66-72,共7页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王自周关于韩愈的文学语言,人们绝大多数认为其诗歌与散文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诗歌尚险尚怪,散文尚简尚易。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分析,实际上,韩愈诗文这种表象不同的艺术旨趣有着内在统一的精神联系。既...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王自周关于韩愈的文学语言,人们绝大多数认为其诗歌与散文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诗歌尚险尚怪,散文尚简尚易。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分析,实际上,韩愈诗文这种表象不同的艺术旨趣有着内在统一的精神联系。既然如此,那么,这种精神联系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文学语言
语势
司马迁
文学作品
文学个性
联句诗
语言形式
《柳子厚墓志铭》
修辞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章龙忆毛泽东赠诗及二人联句诗之剖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为雄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出处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文摘
自1979年起,罗章龙开始发表回忆文章,并披露毛泽东1918年赠他一首七言古诗。在后续的文章或回忆录中,他又披露自己与毛泽东的诗交,这为学界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诗词活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材料。但也正因为是回忆资料,当事人毛泽东又去世,别无旁证,对罗章龙凭记忆录写的毛泽东作品应该更认真对待,核实印证,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从执笔主体看,它们都出自罗章龙笔下。毛泽东七言诗是否真实存在?并且其还在邓伍文“恳谈”之后作了修改,这到底算毛泽东的作品,还是罗章龙与毛泽东的合作作品?罗章龙忆及自己与毛泽东1918年赴北京经许昌时的联句七绝《过魏都》是否有其实?他的诗集《椿园诗草》一书并未收入或附录此诗。罗章龙回忆与毛泽东同游岳麓山、朱张渡时,称“我们作了诗”,但所作的五律《初登云麓宫》收入了《椿园诗草》中。笔者认为,罗章龙所忆的毛泽东赠诗,无手迹为证,无抄件,无旁证与佐证(其妹妹不能算证人),其真伪值得再研究,诗句的改动之举近乎荒唐。而所谓罗章龙与毛泽东联句而成七绝《过魏都》、五律《初登云麓宫》,其所忆不实已基本清楚。
关键词
罗章龙
忆毛泽东赠
诗
二人
联句诗
剖析
分类号
A84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谢朓咏物诗、联句诗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兰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文摘
谢朓咏物诗多为同咏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汇聚的特点。而且,谢朓咏物诗结尾多归于美人失落或迟暮之感,与后世宫体诗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然。咏物诗与山水诗互相促进。谢朓联句诗,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此类诗体的特点。一是押韵不太讲究,多沿袭柏梁台古体诗,二是合乎永明体平仄运用,三是表现了联句诗讲究对句平仄的一致性。另外,谢朓联句诗语言表现上也有特出之处。
关键词
咏物
诗
同咏
联句诗
诗
体特点
Keywords
object-chanting poem
chant in groups
Qu Yuan
line-collecting poem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经》与联句诗起源关系论
3
作者
张志杰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7-103,共7页
文摘
《柏梁台诗》之外,历代以《诗经》中《式微》等篇为联句诗起源的阐述也源远流长,影响甚众。此论出现在宋代经学阐释及诗话叙述中,并在后世尤其现代《诗》学与文体学研究中得到发扬。究其原由,《诗经》文本的多义性及其广阔的阐释空间与历代对联句诗体身份的差异性认知是其前提,而根深蒂固的"文本于经"的阐释前见与"尚意阐释学"传统下"以己意说诗"的历史视阈构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
关键词
阐释学
《
诗
经》
联句诗
诗
无达诂
文本于经
Keywords
Hermeneutics
The Book of Songs
Lianju Poems
no standard in poetic interpretation
literary styles was originated from Jing
分类号
I207.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壬子除夕联句诗与壬秋同作
4
作者
邓绎
出处
《船山学报》
193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文摘
序曰盛衰之异过境不回酝酿所同縈情自惜。缘以动感声自静生。于是抚景为依。摅情何隐。思前花而并发韻叩竹而双应。柏梁袭体。初非舍人之窮。石鼎擅奇。各敛弥明之色昔杜陵征北。新野哀南。俱取长言。以发危苦。而命颖疾下。擎节同欢。两志非殊。一时相赏。不矜合美。庶證求声。碧海无深浅。红尘多变迁。涉足词场还自失。惊心韶岁忽如弦。辛年来年去知依旧。
关键词
联句诗
柏梁
词场
石鼎
长言
以发
去知
江南曲
河朔
明之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萝亭诗稿》夫、妻、妾联句赠答诗解析
5
作者
骆新泉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5-71,共7页
文摘
清代嘉道间江苏吴县才女,清代名臣、江苏扬州阮元三妾唐庆云,工诗善画,其《女萝亭诗稿》中有75首诗作是与主人阮元、夫人孔璐华、长妾刘文如、二妾谢雪的联句诗和赠答诗。这些联句赠答诗,将一个封建高级官僚家庭生活中融洽的夫妻妾关系及和乐的夫妻、夫妾、妻妾、妾妾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夫妻妾关系和感情也是封建婚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反映。
关键词
清代
唐庆云
夫、妻、妾
联句诗
赠答
诗
解析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Tang Qingyun
husband with his wife and concubine
Joint Authorship Poem
conversation poem
analysi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社诗人群体的情感建构与政治抒写——以联句活动为中心
6
作者
朱家英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0,12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教改革视域下近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转型研究(19FZWB013)”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晚清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文学教育的转型研究(19CQXJ54)”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文摘
南社的联句诗,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极大地拓展了联句诗的表现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传统文人唱和的结习,而另一方面则是南社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学社团,与社友对群体身份的自我体认有直接的关系。南社诗人在联句诗中表现的抒情意志的统一、对公共话语体系的介入,及其以诗存史的意识,都显示了这些联句活动是南社诗人群体性质的表征,实有其共同的心理基础,并对南社社团声势的推毂、社员网络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透过参与联句活动的成员彼此间的身份归属,南社内部对于社团凝聚力的消解因素也得以显现出来,又为南社在组织上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凡此种种,都使得联句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具有了丰富的现代意涵。
关键词
南社
联句诗
群体意志
政治抒情
Keywords
Nanshe
joint authorship poems
group will
political lyric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
7
作者
吴在庆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2期57-63,共7页
文摘
【正】 韩愈诗以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震烁中唐诗坛,别开诗界面目。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惊跃天下。尽管怪奇险奥诗并非韩愈首创,但象他这样创作出如此穷奸变怪,奇险深奥莫名的大量诗歌的诗人却从未有过。这一诗歌史上的奇特现象的成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经探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今仅就其中三个方面试作探赜。
关键词
韩愈
联句诗
成因
诗
歌史
教育学院学报
孟郊
元和
贞元
韩孟
三个方面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律化绝句和截句说
8
作者
张国光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4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律绝
《全唐
诗
》
五言
甲乙丙丁
汉语
诗
律学
春日上方即事
七言
联句诗
万首
全唐
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长连歌汉译研究
9
作者
徐凤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4-90,共17页
基金
201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中国阴阳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DWWJ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的长连歌是日本和歌中最独特的类型,但目前在国内仅有的几篇连歌相关先行研究中没有专门研究长连歌及其汉译问题的。本文以地下千韵连歌、地上千韵连歌、武将百韵连歌和独吟千韵俳谐连歌的代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每种长连歌的歌风特点、语言修辞特点和潜文本信息特点等主要源语信息之后,以韦努蒂的抵抗式异化翻译思想与归化思想为主要指导,对每种长连歌代表作进行汉译,尝试解决日本各种长连歌汉译的异化与归化问题。
关键词
长连歌
联句诗
汉译
异化翻译
归化翻译
潜文本
Keywords
Japanese Tyou-renga
linking verses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sub-text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自周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66-72,共7页
文摘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王自周关于韩愈的文学语言,人们绝大多数认为其诗歌与散文有着不同的艺术旨趣:诗歌尚险尚怪,散文尚简尚易。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分析,实际上,韩愈诗文这种表象不同的艺术旨趣有着内在统一的精神联系。既然如此,那么,这种精神联系是什么呢...
关键词
韩愈
文学语言
语势
司马迁
文学作品
文学个性
联句诗
语言形式
《柳子厚墓志铭》
修辞艺术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罗章龙忆毛泽东赠诗及二人联句诗之剖析
胡为雄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谢朓咏物诗、联句诗探析
孙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经》与联句诗起源关系论
张志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壬子除夕联句诗与壬秋同作
邓绎
《船山学报》
193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女萝亭诗稿》夫、妻、妾联句赠答诗解析
骆新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社诗人群体的情感建构与政治抒写——以联句活动为中心
朱家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律化绝句和截句说
张国光
《贵州文史丛刊》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日本长连歌汉译研究
徐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韩愈文学语言语势特质浅探
王自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