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默共生期联华影业声像平衡的市场策略
1
作者 窦兴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2-16,共5页
联华影业公司从诞生、崛起、兴盛到衰落,正好经历了中国电影的声默共生之关键期,而当时中国民族影业在国外电影入侵与国内电影的恶性竞争中艰难前进,迫使中国影业公司经历着一次由外而内的技术变革。声音处理作为电影崭新的维度,进入中... 联华影业公司从诞生、崛起、兴盛到衰落,正好经历了中国电影的声默共生之关键期,而当时中国民族影业在国外电影入侵与国内电影的恶性竞争中艰难前进,迫使中国影业公司经历着一次由外而内的技术变革。声音处理作为电影崭新的维度,进入中国电影技术操作层面,成为影业公司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联华影业公司当时占据有利的默片市场,在扩大默片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对声音技术改革并采取了适应自身发展"态度明朗、定位准确"的市场运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华影业公司 声默共生 运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华时期卜万苍导演的创作特征分析
2
作者 窦兴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0-63,73,共5页
卜万苍导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影坛非常活跃的导演,尤其在联华影业时期的创作达到了其创作的顶峰,尽管联华影业公司当时名导云集旗下,但是难以掩抑卜万苍颇具个性的光辉。卜万苍导演凭借自己的独特人生阅历与个性体验,运用独特的世... 卜万苍导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影坛非常活跃的导演,尤其在联华影业时期的创作达到了其创作的顶峰,尽管联华影业公司当时名导云集旗下,但是难以掩抑卜万苍颇具个性的光辉。卜万苍导演凭借自己的独特人生阅历与个性体验,运用独特的世俗镜像语言,积极吸纳先进的左翼文艺思想,为中国电影留下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华影业公司 卜万苍 左翼文艺思想 创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市民电影:超阶级的人性观照和新电影视听模式的构建——配音片《渔光曲》(1934年)再读解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庆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5,共5页
1934年6月14日,联华影业公司的配音片《渔光曲》首映后,连续放映84天,打破了此前由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出品的有声片《姊妹花》创造的国产影片连续放映60多天的最高票房记录。[1]以今天的技术标准而言,《姊妹花》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有声... 1934年6月14日,联华影业公司的配音片《渔光曲》首映后,连续放映84天,打破了此前由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出品的有声片《姊妹花》创造的国产影片连续放映60多天的最高票房记录。[1]以今天的技术标准而言,《姊妹花》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而现今观众可以看到的配音片《渔光曲》,其音响效果,尤其是音乐和画质,则远远不能与之相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光曲 超阶级 联华影业公司 影片公司 国产影片 聂耳 技术标准 人性观 黎锦晖 姊妹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生态与电影形态解读——兼析《迷途的羔羊》(1936)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庆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共6页
一、前面的话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出品的有声片《迷途的羔羊》(1)(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复制收藏,湖北电影制片厂1982年洗印),我直到2011年年底才在网上找到。实际上,影片此前曾由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CCTV6)播出。无论是近... 一、前面的话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出品的有声片《迷途的羔羊》(1)(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复制收藏,湖北电影制片厂1982年洗印),我直到2011年年底才在网上找到。实际上,影片此前曾由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CCTV6)播出。无论是近几年在网上出现的"新"的民国电影视频,还是90年代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公开售卖的VCD或DVD光碟,许多影片都不能保证它的原始面貌和时长,其原因是被做了所谓技术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羔羊 中国电影资料馆 电影制片 中国大陆市场 联华影业公司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影片公司 渔光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早期电影乐团音乐创演的特色与启迪(1949-1966)
5
作者 杨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1895年在法国诞生,1896年传入中国上海,最初均为无声影片,只有画面没有对白和音效,为烘托气氛,有时安排乐师在放映现场配合画面即兴演奏。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20年代,出现有声影片,为“电影音乐组织”...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1895年在法国诞生,1896年传入中国上海,最初均为无声影片,只有画面没有对白和音效,为烘托气氛,有时安排乐师在放映现场配合画面即兴演奏。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20年代,出现有声影片,为“电影音乐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1931年,联华影业公司(简称“联华”)与明月歌舞剧社(简称“明月”)创办人黎锦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华影业公司 电影乐团 即兴演奏 无声影片 黎锦晖 创办人 电影音乐 烘托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影帝”吴楚帆
6
作者 季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29-29,共1页
今年2月22日,有着“华南影帝”之称的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吴楚帆在加拿大病逝。香港影视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对这位香港粤语影坛上的杰出人物表示深切的悼念。年纪稍长的大陆观众对吴楚帆并不陌生。早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大... 今年2月22日,有着“华南影帝”之称的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吴楚帆在加拿大病逝。香港影视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对这位香港粤语影坛上的杰出人物表示深切的悼念。年纪稍长的大陆观众对吴楚帆并不陌生。早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大陆曾公映过近十部由他主演的香港电影,吴楚帆因此而在当时被上海和北京的青年影迷评为最受欢迎的电影演员之一。吴楚帆本名吴钜章,1911年生于天津,15岁时移居香港。1933年,他在香港培正中学读书时,因参加为华北赈灾义演的粤剧《东线无战事》的演出,被联华影业公司总经理罗明佑看中,遂进入影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帆 香港电影 联华影业公司 罗明佑 赈灾义演 培正中学 电影史 纪念活动 银幕形象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家”风范艺“品”长青——看白杨的《洒向人间都是爱》感言
7
作者 毛学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9-9,共1页
白杨同志从艺六十年,至今还没有息影。她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兢兢业业地奉献。这种精神是十分感人的。六十年来,白杨在银幕上创造了许多妇女形象,其中有不少精品,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将永放异彩,熠熠生辉。但,使我最感动、印象最深刻、... 白杨同志从艺六十年,至今还没有息影。她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兢兢业业地奉献。这种精神是十分感人的。六十年来,白杨在银幕上创造了许多妇女形象,其中有不少精品,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将永放异彩,熠熠生辉。但,使我最感动、印象最深刻、反应最强烈的,则是她1988年的近作、电视连续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她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伟大的中国妇女——宋庆龄。大家都说,要演好宋庆龄难度很高,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白杨同志以全身心的投入,把宋庆龄的气质、情感、风度演出来了。她的基调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战友、爱亲人、爱小孩、爱鸽子……却又是爱憎分明。白杨同志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准确。所以,有同志在看《洒》剧以后说:“唯有白杨,堪当大任”。这并非溢美之词。广播电影电视部因此授予她全国第十届飞天奖的“荣誉演员奖”,她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影电视部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妇女 妇女形象 爱人民 溢美之词 一江春水向东流 联华影业公司 爱祖国 影视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西职工影协举行白杨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
8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8-8,共1页
今年是我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从艺60周年。她自1931年参加联华影业公司无声片《故宫新怨》开始电影生涯,先后在《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24部影片和《日出》、《屈原》、《茶花... 今年是我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从艺60周年。她自1931年参加联华影业公司无声片《故宫新怨》开始电影生涯,先后在《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24部影片和《日出》、《屈原》、《茶花女》等近50部话剧中担任主角,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她的影剧表演,优美自然含蓄鲜明,独具风格,在国内外事有很高声誉。为了表彰白杨同志对我国电影戏剧事业的卓越贡献,总结其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探讨其出色的电影表演技巧,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协会与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文化基金发展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艺术 一江春水向东流 联华影业公司 电影家协会 戏剧表演艺术 上海电影制片厂 电影事业 文化基金 杨女士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