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制度演变及改革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慧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61,共6页
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是新时期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又一举措。乡村教师职称(职务)制度改革演变呈现出从尊师重教、城乡统筹、人事制度改革洪流中日渐受到关注,到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突破难点的重... 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是新时期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又一举措。乡村教师职称(职务)制度改革演变呈现出从尊师重教、城乡统筹、人事制度改革洪流中日渐受到关注,到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突破难点的重点倾斜,并明确从城乡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大体平衡到向乡村教师倾斜、从全面强调论文、外语的必要条件到专门针对乡村教师职称不做刚性要求等特征。但乡村教师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与城镇教师的现实差距,区域之间、省际之间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差距过大,以及乡村教师职称内部结构的不合理,都对切实落实向乡村教师倾斜的职称制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提高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也可在县域统筹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教师职称单独评审,推动实施西部乡村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达标者自然晋升,以此不断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让乡村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称(职务) 职称结构 演进 精准倾斜 缩小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激励约束机制新探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福明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在市场经济中 ,高校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 ,以教师的个人收入、职称职务评聘和发展机会为主要内容展开 ,坚持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对称、以贡献业绩定职称职务和竞争的原则。我国传统的高校激励约束机制普遍存在着... 在市场经济中 ,高校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 ,以教师的个人收入、职称职务评聘和发展机会为主要内容展开 ,坚持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对称、以贡献业绩定职称职务和竞争的原则。我国传统的高校激励约束机制普遍存在着个人收入水平低、分配平均主义、职称终身制、缺乏竞争等弊端。增加高校教师收入 ,改革僵化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聘任制与一定范围内的终身制相结合的职称评聘制度 ,完善高校教师市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激励约束机制 教师 主导需要 个人收入 职称职务评聘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