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绝对职权主义的理性认知──原苏联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评析 |
张卫平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9
|
|
2
|
实体真实、价值观和诉讼程序——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 |
左卫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3
|
民事诉讼律师强制代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种修正机制 |
苏志强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4
|
刑事审判模式比较研究 |
左卫民
王凌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5
|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规制 |
王蕴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6
|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机制的法理学分析 |
左卫民
周光权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7
|
自由心证及证据规则的建构——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
甘德怀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5
|
|
8
|
刑事审判中法官庭外调查的现状与反思 |
刘大元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殊途”或许“同归”——两大法系定罪证据障碍的比较分析 |
陈俊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