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进士职官迁转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润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7,共8页
清代科举考试,形成了完整、严密的考选制度。清代进士从入仕到迁转的整个经历,说明了仕历的优越性。一般说来,进士初仕,与其会试覆试、殿试和朝考的等第有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专向性,但其后迁转的迟速却取决于其他因素,主要受... 清代科举考试,形成了完整、严密的考选制度。清代进士从入仕到迁转的整个经历,说明了仕历的优越性。一般说来,进士初仕,与其会试覆试、殿试和朝考的等第有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专向性,但其后迁转的迟速却取决于其他因素,主要受满汉复职制和异途捐纳等外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科举 进士职官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代宣徽使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卿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7,共13页
金代宣徽使的官名出现于太宗时期,宣徽院设立于熙宗天眷元年。宣徽使作为宣徽院最高长官,职权在不同时期逐渐扩展,相继辖属26个司局,职掌国家诸礼仪,总领内廷诸事务,并具有参议朝政,出使邻国等职能。已搜检出的41位金代宣徽使中,汉人、... 金代宣徽使的官名出现于太宗时期,宣徽院设立于熙宗天眷元年。宣徽使作为宣徽院最高长官,职权在不同时期逐渐扩展,相继辖属26个司局,职掌国家诸礼仪,总领内廷诸事务,并具有参议朝政,出使邻国等职能。已搜检出的41位金代宣徽使中,汉人、契丹、渤海外族人达22位,占居多数;宣徽使以荫补入仕为主,其次为归降与出职,亦有以科举或世袭入仕者;宣徽使出任前多曾在宣徽院或宣徽院辖属机构任职,离职后大多继续留任中央,有的甚至升任执政官,少数则转任地方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宣徽使 职掌 民族身份 入仕途径 职官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