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浮动单元的城市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估计——以广州市为例
1
作者 孙泽彬 陈子睿 +2 位作者 熊思敏 陈传禹 吴蔚 《城市交通》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衡进行测度。以广州市为例,对就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布呈圈层式空间特征,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从一级就业中心向外围先减小再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缩小了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一级、二级(不处于一级就业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和三级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别为32~40 min、14~28 min和10~20 min,而居住组团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主要依附于就业中心且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合适的时间尺度下对职住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和优化住房和就业等资源配置,并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职住平衡 时间尺度 浮动单元 交通网络 可达性 城市轨道交通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平衡--双碳目标下片区空间结构规划研究
2
作者 王雅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96-100,共5页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在于发展绿色建筑、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还需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职住是否平衡。职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居民的通勤距离,降低碳排放。文章通过分析涧西区原有职住关系的变化,选取34号街...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在于发展绿色建筑、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还需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职住是否平衡。职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居民的通勤距离,降低碳排放。文章通过分析涧西区原有职住关系的变化,选取34号街坊为例,以老旧小区绿色更新改造为契机,对小区内交通结构、用地功能、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改进意见。依据老旧小区绿色更新改造,构建新的职住平衡模式,以此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职住平衡 老旧小区 涧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住平衡”理念的武汉市空间发展探索 被引量:35
3
作者 胡娟 胡忆东 朱丽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2,共8页
当前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明显。基于对武汉市近万份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平台,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从总量职住比、独立... 当前中国许多大城市处于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明显。基于对武汉市近万份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平台,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从总量职住比、独立指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分圈层、主城区和新城组群的三个空间尺度职住系统的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解析其职住空间存在问题,并基于"职住平衡"理念探索武汉市空间结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武汉市 空间单元 匹配 空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规划刍议--基于探寻职住平衡调控有效空间载体的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虎 李迎成 倪剑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职住失衡成为当前国内特大城市都市区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目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相对欠缺,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难寻有效的空间载体。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可作为我国特大城市追... 职住失衡成为当前国内特大城市都市区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目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相对欠缺,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难寻有效的空间载体。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可作为我国特大城市追求职住平衡空间调控的抓手,并从观念拓展、空间引导、设施支撑和机制调整四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相关的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快速公共客运走廊 空间调控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住平衡与通勤的苏州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振龙 蒋灵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6,共6页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平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平衡度指标、自足性指标以及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平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平衡度指标、自足性指标以及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州市总体职住平衡处于合理范围,但由于苏州市的产业布局导致职住空间分异明显,随着城区一体化的发展,职住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优化苏州市职住平衡的建议,为苏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通勤 空间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孔令斌 《城市交通》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从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因素出发,以城市发展政策、土地开发政策、交通系统发展、居民收入与产业发展等视角探讨大城市职住平衡形成的政策与规划因素。然后,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思考促进城市职住平衡实现的途径。指出调整城市发展政策是... 从城市职住平衡的影响因素出发,以城市发展政策、土地开发政策、交通系统发展、居民收入与产业发展等视角探讨大城市职住平衡形成的政策与规划因素。然后,从政策和规划两个层面思考促进城市职住平衡实现的途径。指出调整城市发展政策是调整职住平衡的根本,而职住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研究政策对职住平衡发展过程的影响。强调通过大城市活动组织分区来控制出行距离,在这些分区内城市服务配置相对完善、就业与居住平衡。最后指出,在把握职住平衡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弹性,在城市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中坚持城市活动分区组织,同时将发展时序与政策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政策 土地开发政策 职住平衡 城市活动分区 出行距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交通规划中职住平衡理念的再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乐 《城市交通》 2018年第3期70-75,共6页
职住平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城市空间组织效率、降低交通拥堵的重要理念和手段。从分析职住平衡的内涵出发,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从现代城市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城市实例的比较中,总结城市通勤出行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利用当斯... 职住平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城市空间组织效率、降低交通拥堵的重要理念和手段。从分析职住平衡的内涵出发,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从现代城市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城市实例的比较中,总结城市通勤出行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利用当斯定律对其进行解释,推演通勤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布局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为了提高职住平衡理论的实践效果,提出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应注重的几个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 职住平衡 当斯定律 通勤距离 通勤时耗 城市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点功能区出行及职住平衡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艳艳 张野 +2 位作者 王子帆 钱汉强 宋程程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2,共8页
针对大城市职住分离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大数据分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出行和职住平衡特征。首先,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用户出行起讫点(OD),将获取的出行信息集计到各交通小区,从时间、距离和时耗方面分析各功能区的出行特征... 针对大城市职住分离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大数据分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出行和职住平衡特征。首先,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用户出行起讫点(OD),将获取的出行信息集计到各交通小区,从时间、距离和时耗方面分析各功能区的出行特征,并通过职住地识别算法获取用户居住/工作地,引入居住/工作独立性指数来衡量职住分离程度,结果显示各功能区的职住分离度均大于50%。其次,结合兴趣点(POI)数据对城市功能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密度与出行特征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显示回龙观地区的交通配套设施较少,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均最大。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改善建议,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设施配置以更好满足通勤出行需求及减少城市碳排放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区 职住平衡 出行特征 手机信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位置数据城市职住平衡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凌峰 王楠 田思晨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S01期277-282,共6页
基于居住与就业独立性类型理论,对城市进行基于街道层级的职住独立性类型研究,并辅以各街道人口密度、内外通勤比例、通勤OD期望线等信息,旨在研究城市通勤的空间特征关系,揭示识别职住特征分区、判断职住平衡关系的基础方法,为构建城... 基于居住与就业独立性类型理论,对城市进行基于街道层级的职住独立性类型研究,并辅以各街道人口密度、内外通勤比例、通勤OD期望线等信息,旨在研究城市通勤的空间特征关系,揭示识别职住特征分区、判断职住平衡关系的基础方法,为构建城市生活圈,提升居民出行幸福度提供支持。以北京市、成都市、郑州市和西安市的实例分析进行研究,通过上述通勤指标与数据,识别就业中心、大型居住区和外围大型产业园和其职住关系,为解读城市特征提供实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职住平衡 通勤出行 互联网位置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平衡、土地混合使用及其与通勤距离的关系——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 被引量:19
10
作者 朱娟 钮心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98-105,116,共9页
本文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居民居住地、工作地数据,首先分析了南宁市职住平衡特征及其与土地混合使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南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尺度存在职住空间不平衡现象,职住平衡指标与土地混合使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 本文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居民居住地、工作地数据,首先分析了南宁市职住平衡特征及其与土地混合使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南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尺度存在职住空间不平衡现象,职住平衡指标与土地混合使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接着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检验了职住平衡、土地混合使用对通勤距离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职住平衡可以降低通勤距离,居住在就业较密集的单元,或工作在居住较密集的单元,通勤出行相对较短。较好的土地混合使用水平可以缩短通勤距离,居住在居住与非居住用地混合度较好、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较好的单元,居住者通勤距离较短,工作在4类主要用地混合度较好、工业用地占比合理、医疗及教育设施密度较好的单元,工作者通勤距离较短。研究为南宁制定优化土地使用规划政策,改善居民职住平衡水平及通勤模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土地混合使用 通勤距离 逐步多元回归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城市居民通勤及职住平衡研究——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璐 徐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6,共7页
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通勤调查分析居民通勤特征,重点剖析带状形态影响下的居民通勤流动、职住密度圈层及职住平衡状况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东西向通勤居多,其通勤距离、时间更长,满意度更低;通勤流... 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通勤调查分析居民通勤特征,重点剖析带状形态影响下的居民通勤流动、职住密度圈层及职住平衡状况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东西向通勤居多,其通勤距离、时间更长,满意度更低;通勤流量密度呈现东西拉长的椭圆状分层结构;带状城市居民职住密度由中心区域向外围降低,依据职住密度划分三大椭圆圈层:核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离核心区越近、就业密度越高职住平衡状况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城市 通勤特征 职住平衡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职住平衡测度及关联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程 金安 +2 位作者 马小毅 陈先龙 李彩霞 《城市交通》 2020年第5期27-33,共7页
职住空间分布是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手机信令和互联网位置数据,提出城市职住及其对应关系的计算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测度职住平衡各指标。以64个交通中区数据验证职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出行呈现明显关联性,得出以下结果:动态... 职住空间分布是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手机信令和互联网位置数据,提出城市职住及其对应关系的计算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测度职住平衡各指标。以64个交通中区数据验证职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出行呈现明显关联性,得出以下结果:动态职住平衡率越高,交通流动性越低,有利于交通拥堵治理;动态职住平衡率与静态职住比呈现倒“U”型关联,合理的静态职住比应为0.55~0.60;就业密度对出行强度影响远大于人口密度。最后,提出组团平衡、新规划区合理职住配比、就业疏散等规划理念,指导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职住平衡 大数据 出行强度 交通流动性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平衡视角下的广州市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莉 徐耀宽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77-82,共6页
土地是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合理控制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可有效促进产城融合及职住平衡。文章以广州市控规稳定区为对象,基于广州市总规要求和相关研究实践,划定广州市职住单元,分单元测算现状职住比和控规职住比,总结... 土地是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合理控制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可有效促进产城融合及职住平衡。文章以广州市控规稳定区为对象,基于广州市总规要求和相关研究实践,划定广州市职住单元,分单元测算现状职住比和控规职住比,总结归纳共性,并结合学术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功能、分区位确定广州市职住平衡指数,进而通过总结归纳与实际测算得出职住平衡状态下的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例建议值,以期为广州市规划编制与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平衡 单元 职住平衡指数 产业用地与居用地比例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素梅 《河南科技》 2018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凸显, 职住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职住平衡指标然后以广州市天河区交通出行数据为例, 研究职住平衡与区域面积、 片区功能片区交通条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内外通勤比 通勤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城市职住平衡引导对策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杨旭东 杨伯钢 +3 位作者 刘博文 王淼 黄迎春 林静静 《城市勘测》 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职住平衡是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密不可分的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出现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离现象,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加剧现象也伴随发生,职住分离现象还导致社会成本增加。以北京市地理国情现势性数据为基... 职住平衡是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密不可分的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出现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离现象,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加剧现象也伴随发生,职住分离现象还导致社会成本增加。以北京市地理国情现势性数据为基础,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现状分析,并利用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评判现状,优化就业岗位分布,缩短通勤时间,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推进职住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地理国情 现状分析 引导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中心区与周边配套区职住平衡探究——以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区为例
16
作者 王志 程鹏 《城市建筑》 2014年第30期40-40,72,共2页
为解决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该类地区职住平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中心区与周边配套区的职住平衡,化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 大城市中心区 交通拥堵 职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下的开发区就业员工居住解决对策--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17
作者 徐海涛 刘佳 储君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多数开发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均存在职住分离的问题,文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总结分析其职住分离的现状、特征及趋势,从存量挖潜、结构优化、转型升级、配套提质等方面提出促进职住平衡的相...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多数开发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均存在职住分离的问题,文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总结分析其职住分离的现状、特征及趋势,从存量挖潜、结构优化、转型升级、配套提质等方面提出促进职住平衡的相关建议,为其他开发区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职住平衡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迁居后南京市城市低收入居民职住平衡关系及内在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夏永久 李洁 陈思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7-35,共9页
住房拆迁补偿安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居民住房环境。但对于其中一部分城市低收入居民而言,由于地价等因素被动搬迁到位于城市边缘的安置房中,居住地的变动对居民原有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住房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 住房拆迁补偿安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居民住房环境。但对于其中一部分城市低收入居民而言,由于地价等因素被动搬迁到位于城市边缘的安置房中,居住地的变动对居民原有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住房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就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南京市8个安置社区低收入居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迁居前后居民的通勤特征,并对历次就业变动后居民职住平衡关系进行纵贯式测度与分析,最后对低收入居民个体属性及职住平衡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居民 通勤特征 职住平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S大数据的长沙市职住平衡与通勤交通分析
19
作者 刘令 《山东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基于百度地图位置通勤大数据,以长沙市为例探索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在城市通勤交通研究中的分析应用。首先测度长沙市各组团片区的职住空间和职住平衡特征并进行比较和分类,其次分析影响职住空间特征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两个次中心已经... 基于百度地图位置通勤大数据,以长沙市为例探索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在城市通勤交通研究中的分析应用。首先测度长沙市各组团片区的职住空间和职住平衡特征并进行比较和分类,其次分析影响职住空间特征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两个次中心已经在逐渐崛起,其余五个组团的中心也已具备雏形,但主要的岗位供给仍集中在中心片区,长沙市仍是一个强中心城市。最后对长沙市的未来城市通勤交通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职住平衡 通勤交通 LBS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职住平衡研究进展
20
作者 项振海 李晗婧 班鹏飞 《住区》 2023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居住和就业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其组合形态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同时也对城市空间治理提出挑战。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对职住平衡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并在此基础上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最后分主题进行研究... 居住和就业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其组合形态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同时也对城市空间治理提出挑战。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对职住平衡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并在此基础上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最后分主题进行研究脉络梳理。研究发现:1.研究偏好:国外关注人的社会经济行为如何影响职住平衡,如家庭结构、文化价值、种族差异等对职住空间关系的影响;国内更偏向技术及物质空间方面对职住平衡的影响,探究职住平衡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2.研究时段:国外经历“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后,关于职住平衡研究已趋于成熟,国内虽在1999~2007年研究相对缓慢,随“大数据热”研究深入,研究领域和深度也明显提高;3.研究内容:测度方面,国外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及测度,国内多数基于国外的理论基础;尺度方面,国外尺度标准较为完善,国内受行政边界影响研究受限;空间错配方面,国外基于种族歧视导向进行研究,国内基于农民工、流动人口导向进行研究;空间结构方面,国外归纳的“5D”研究已经日渐完善,国内“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研究步入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系 职住平衡 通勤行为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