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唤职业翻译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景端 《出版广角》 1999年第9期44-44,共1页
找译者难,依我看,根子在于翻译的重要性尚未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同,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至今缺乏追求以翻译为职业的社会舆论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过去译坛出现过傅雷、朱生豪、汝龙、李很民,以及如今还健在的草婴、钱春绮等一批卓有建树... 找译者难,依我看,根子在于翻译的重要性尚未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同,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至今缺乏追求以翻译为职业的社会舆论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过去译坛出现过傅雷、朱生豪、汝龙、李很民,以及如今还健在的草婴、钱春绮等一批卓有建树的职业翻译家,他们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惜的是,在他们之后,职业翻译家几乎“断种”了。理论上谁都知道,对外开放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的时代,翻译是绝不可少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翻译又沦为只有赖于业余进行的“次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翻译 翻译工作者 知识经济 重要贡献 翻译事业 人才培养机制 对外开放 社会舆论 重要性 朱生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化时代MTI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评——以CATTI考试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覃芳芳 刘军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6-180,共5页
职业翻译能力是职业化时代对译者提出的新要求。职业翻译能力研究对于翻译能力测评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MTI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而CATTI考试作为MTI学生翻译能力的一种衡量方式,是否行之有效,值得... 职业翻译能力是职业化时代对译者提出的新要求。职业翻译能力研究对于翻译能力测评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MTI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而CATTI考试作为MTI学生翻译能力的一种衡量方式,是否行之有效,值得深入探讨。文章基于对职业翻译能力构成元素的分析,剖析CATTI考试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增加考核翻译知识次能力、工具次能力和策略次能力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翻译能力 MTI教育 CATTI考试 测评 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对翻译职业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应吉 刘寅齐 陈思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世界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进而加剧了世界各国对语言和翻译服务的需求。现代计算机、互联网... 世界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进而加剧了世界各国对语言和翻译服务的需求。现代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机器翻译技术和翻译职业化提供了诸多机遇,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和翻译职业化的现状,从译者素养、翻译方式、翻译方法等多维视角探讨了机器翻译研究对翻译职业化的影响,指出这对翻译工作者、翻译职业乃至翻译产业都将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研究进展 翻译职业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职业化时代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教材编写现状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奇 王树槐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5期40-47,共8页
翻译职业化、产业化、技术化时代背景对翻译的重新定义和定位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学者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探索翻译技术类课程建设模式,助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近年来在教材编写数量... 翻译职业化、产业化、技术化时代背景对翻译的重新定义和定位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学者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探索翻译技术类课程建设模式,助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近年来在教材编写数量、质量和专业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编写理念、编写体例、适用对象、出版周期等方面尚存问题。国内高校必须顺应翻译技术发展趋势,结合翻译职业化时代背景和翻译市场需求,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材建设中突出技以载道的理念,丰富教材模块与形式,关切阅读对象层次,兼顾出版时效与技术前瞻,以助力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职业化的语言服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职业化时代 计算机辅助翻译 教材编写 翻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翻译规范:现代翻译职业伦理的滥觞
5
作者 涂兵兰 邓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译者的职业规范体现一定社会背景下翻译行业从业者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清末民初翻译行业逐渐兴起得益于稿酬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出版业的兴盛及独特的传播方式,但其时并未形成正式、统一的翻译职业规范。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 译者的职业规范体现一定社会背景下翻译行业从业者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清末民初翻译行业逐渐兴起得益于稿酬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出版业的兴盛及独特的传播方式,但其时并未形成正式、统一的翻译职业规范。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清末民初译坛规范了译者的翻译职责、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体例,规范了翻译的标准即译本的忠实性,论证了“信”与“达”以及“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最后规范了译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些翻译规范虽然处于萌芽时期,但已经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翻译职业伦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翻译规范 翻译职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彤 陈学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145-146,共2页
文章回顾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缺陷,探析了翻译能力的内涵,提出了基于交际任务的职业翻译教学模式,并从翻译能力、基于交际翻译任务的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基于交际翻译任务的翻译教学模式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翻译能力 交际翻译任务 职业翻译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生态学视阀下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志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符合翻译生态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生态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态意识和职业翻译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翻译市场。在此前提下,当前各高校的翻译专业对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符合翻译生态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生态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态意识和职业翻译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翻译市场。在此前提下,当前各高校的翻译专业对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为导向进行目标定位,并通过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及国际化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从而实现"通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保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专业 职业翻译能力 人才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风笔名杂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晓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胡风,原名张光人,又叫张光莹,小名谷儿。1902年生于湖北蕲春县。有的资料说胡风本名为张谷菲,这是错误的。据1972年5月21日胡风亲笔写的《简历》,有“原名:张光人”句。1979年10月初,胡风正应《中国文学家辞典》
关键词 胡风 笔名 中国文学 国民党 简历 职业翻译 鲁迅 艺术学 湖北 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