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学文 杨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利用沈阳市281份农民工抽样调查样本,以职业流动次数作为衡量劳动力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回归对农民工职业稳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就业距离及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 利用沈阳市281份农民工抽样调查样本,以职业流动次数作为衡量劳动力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回归对农民工职业稳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就业距离及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来说,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加速职业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稳定性 流动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倦怠的员工职业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嘉晖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7期68-70,共3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职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职场竞争激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峰期,七成以上的职场人士产生了...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职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职场竞争激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峰期,七成以上的职场人士产生了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又反作用于工作。本研究对职业稳定性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职业倦怠角度分析了员工职业稳定性下降的原因。这些因素说明员工个体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缺乏职业安全感、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等对员工的职业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职业的不稳定,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人才流失的压力。为此,本研究提出企业要想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就应该关注员工的职业匹配度和职业延展度,规划好员工的职业生涯,通过多样化的工作设计,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正确认同自我价值,企业才能成功地留住员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职业稳定性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二维度的职业稳定性测度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根据失业理论,影响职业稳定性的主要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通过构建OLS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摩擦性失业主要源于较高的职业搜寻成本,而结构性失业主要源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研究显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 根据失业理论,影响职业稳定性的主要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通过构建OLS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摩擦性失业主要源于较高的职业搜寻成本,而结构性失业主要源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研究显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职业稳定性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过调整显著变量,可以提高职业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 职业稳定性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 OL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制造企业层级对农民工工资及其职业稳定性影响
4
作者 陈瑶 王淅勤 张惠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运用实地调查的数据,根据分组统计的特征,从层级形成、层级标示、层级固化3个方面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性,进而研究了层级与工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工资对层级具有依附关系,层级是中小制造企业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 运用实地调查的数据,根据分组统计的特征,从层级形成、层级标示、层级固化3个方面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性,进而研究了层级与工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工资对层级具有依附关系,层级是中小制造企业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层级与农民工的稳定意愿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进而提出:中小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民工职业的稳定性;同时将内外劳动力市场相关联,提高企业和农民工双向选择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对在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建立起稳定的雇佣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中小制造企业 内部劳动力市场 工资 层级 职业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稳定性与代际差异:基于上海居民职业经历的追溯调查
5
作者 赵晔琴 古荭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21,共11页
职业与国家关系是欧美社会学界考查职业社会结构与职业流动的重要视角,但在本土情景下的讨论较少。以该视角为理论依托,将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时间节点,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两代群体的职业流动频次及初职风险率的差异,以此探究我国社会... 职业与国家关系是欧美社会学界考查职业社会结构与职业流动的重要视角,但在本土情景下的讨论较少。以该视角为理论依托,将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时间节点,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两代群体的职业流动频次及初职风险率的差异,以此探究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职业变动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前出生的劳动者的职业流动频次和初职离职风险率显著低于改革开放后的群体。相比个体因素,一些结构性因素如单位属性、职位来源等,对改革开放前出生群体的职业稳定性有更显著的影响;而改革开放后群体的职业稳定性更易受到个体或家庭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类群体的职业稳定性,论证了本土情境下国家理性化过程先于个体的职业化过程的假设,但这种状态随即被改革开放这一重大事件打破,其后国家对于个体的控制不断弱化,个体的职业流动呈现相对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化 职业 国家与个体 职业稳定性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以吉木萨尔县为例
6
作者 刘沛 孟梅 谢树青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9期32-35,共4页
近年来,随着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农村建设历来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内容,大学生村官的出现为农村建设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新疆2008年正式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相对于其他实施大学... 近年来,随着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农村建设历来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内容,大学生村官的出现为农村建设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新疆2008年正式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相对于其他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较早的省份而言,新疆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较晚。相关研究表明,新疆大学生村官对乡村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稳定性依然不高。该文通过大量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的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的薪资水平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自身能力受限、社会认知度低融村难以及政策的不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职业稳定性 吉木萨尔县 影响因素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动态变化与职业教育稳定性冲突探析
7
作者 方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69-170,共2页
本文通过对职业动态变化和职业教育稳定性特性的分析,提出解决职业动态变化和职业教育稳定性冲突的途径,以促使现代职业教育能满足职业动态变化的需求。
关键词 职业动态 职业教育稳定性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成利 孙学涛 彭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8,共8页
就业是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基本途径,而就业稳定是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利用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在构建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 就业是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基本途径,而就业稳定是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利用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在构建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区域稳定性较之职业稳定性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普遍存在,且在不同特征群体中存在差异;职业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新一代、高收入和在小城市就业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区域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老一代、从事白领职业和高收入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职业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 定居意愿 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专任教师职业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58,共6页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专任教师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大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实证调查数据,构建了影响职业稳定的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职业兴趣、工作成就感、学校对教师进修培训的支持力度、预期收入差...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专任教师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大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实证调查数据,构建了影响职业稳定的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职业兴趣、工作成就感、学校对教师进修培训的支持力度、预期收入差距、职业教育事业的认同程度对专任教师的职业稳定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专任教师 职业稳定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成毕业生初就业三年职业有转换 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7
10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75,共12页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当前,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研究如何扩大就业规模问题,也要研究提高就业质量问题,而职业稳定性是涉及就...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当前,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研究如何扩大就业规模问题,也要研究提高就业质量问题,而职业稳定性是涉及就业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日前,麦可思研究院(MyCos)向社会发布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中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本刊节选报告中有关高职高专生的数据与分析,展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问题 职业稳定性 高职高专生 毕业生 发展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 中期 政府工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理论对促进聘用护士队伍稳定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开凤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53-54,共2页
目的提高聘用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将期望理论应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即为聘用护士合理设置有价值的目标,正确引导期望值,采用目标激励法,满足护士的个性化需求。结果运用期望理论后,聘用护士理论、... 目的提高聘用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将期望理论应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即为聘用护士合理设置有价值的目标,正确引导期望值,采用目标激励法,满足护士的个性化需求。结果运用期望理论后,聘用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离职率显著降低;实现自我愿望、自我价值体现、综合成就感、对职业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期望理论对提高聘用护士职业满意度及促进护士队伍稳定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聘用护士 期望理论 职业满意 离职 职业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职业期望差异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南京、上海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闵学勤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208-211,共4页
社会性别在职业期望差异中的模糊和多元化趋势 ,将会最终引导职业分工中性别差异的发展轨迹 ,这从一个视角说明社会发展不是加剧而是在缩小性别差异 ,但对不同的区域来说 ,这种变迁速率是不一样的。同时 ,社会性别的内涵也在不断地经受... 社会性别在职业期望差异中的模糊和多元化趋势 ,将会最终引导职业分工中性别差异的发展轨迹 ,这从一个视角说明社会发展不是加剧而是在缩小性别差异 ,但对不同的区域来说 ,这种变迁速率是不一样的。同时 ,社会性别的内涵也在不断地经受挑战 ,在劳动分工和职业选择上 ,男性和女性都因社会化的不同背景而导致各自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积聚起来就构成性别在职业中的交叉和融合 ,社会也将因此不断更新对性别差异的认知 ,并增强其承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期望 社会性别 实证分析 创业性职业 稳定性职业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镇青年返乡就业的动机与决策过程研究
13
作者 朱睿 李思琦 朱静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210-212,共3页
近年来,小镇青年返乡就业现象显著增加,成为乡村经济复苏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激励返乡就业,旨在吸引人才回流。然而,小镇青年在返乡就业过程中,仍面临着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职... 近年来,小镇青年返乡就业现象显著增加,成为乡村经济复苏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激励返乡就业,旨在吸引人才回流。然而,小镇青年在返乡就业过程中,仍面临着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职业晋升空间受限、社会认同感低等现实障碍。基于此,文章围绕小镇青年返乡就业的内外动因与决策过程展开分析,通过需求动机、成就动机、责任动机和环境机会四个维度,构建动机框架,细致解析驱动青年返乡的核心因素。此外,文章还应用多阶段决策模型剖析返乡青年在不同决策阶段的考量重点,包括经济回报、职业稳定性、社会认同等关键因子,并提出从外部支持、个人成长及文化氛围三维度入手的提升路径,以期为青年职业发展提供深层次支持与实施方向,从而推动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路径 决策过程 需求动机 社会认同感 职业稳定性 经济回报 乡村振兴战略 人才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离职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华 李志 《现代管理科学》 2005年第5期87-88,共2页
本文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离职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力资源经理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四项增强人力资源经理职业稳定性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经理 民营企业 离职 职业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就业质量需要关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海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2-22,共1页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是就业岗位不稳定。一是劳动合同普遍呈现短期化,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的做法成主流。二是职业稳定性差。三是劳务工和临时工比例扩大。不少企业在一些基础岗位广泛采用劳务工,部分企业的劳务工人数远远超...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是就业岗位不稳定。一是劳动合同普遍呈现短期化,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的做法成主流。二是职业稳定性差。三是劳务工和临时工比例扩大。不少企业在一些基础岗位广泛采用劳务工,部分企业的劳务工人数远远超过正式工,劳务派遣在部分用人单位成了一种“低质量”的就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农民工 职业稳定性 就业岗位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务工 就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的美好生活——评“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之《教师新生活》
16
作者 项凝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72-72,共1页
“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师新生活》属于丛书中的“国际教师教育前沿系列”,2013年11月出版。该书共分“教学环境”“教师的职业生活”及“成功条件”三大部分,通过... “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师新生活》属于丛书中的“国际教师教育前沿系列”,2013年11月出版。该书共分“教学环境”“教师的职业生活”及“成功条件”三大部分,通过独特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多角度剖析了影响教师素质及其职业稳定性的种种因素,积极探讨了在不断变化和充满挑战的新时代如何当一名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美好生活 丛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十二五” 职业稳定性 规划项目 图书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冲击青年择业观
17
作者 曾湘泉 巫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18,共1页
《人民日报》观点版和人民网最近关于择业观的调查,反映了目前人们就业图景和择业倾向上的一些问题。关于“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有六成以上的人选择政府机关,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排在第二位。关于“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排... 《人民日报》观点版和人民网最近关于择业观的调查,反映了目前人们就业图景和择业倾向上的一些问题。关于“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有六成以上的人选择政府机关,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排在第二位。关于“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薪酬待遇、福利保障和职业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源分配 择业观 青年 《人民日报》 职业稳定性 择业倾向 工作单位 政府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