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社会学视域下中国补习讲师的“入市”与“出市”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冬冬 周忆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基于职业与权力中控制生产—消费关系的国家、市场与共同体三个主体构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补习讲师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职业社会学考察。围绕着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的界定及这种需求的满足方式,国家、市场和共同体之间展现出... 基于职业与权力中控制生产—消费关系的国家、市场与共同体三个主体构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补习讲师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职业社会学考察。围绕着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的界定及这种需求的满足方式,国家、市场和共同体之间展现出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在“强政府”的国情下,国家逻辑实现了对市场逐利逻辑和共同体专业逻辑的压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通过调解式控制从根本上重构了教育生态,重新界定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并将此种需求的满足方式从市场化的补习行业和补习讲师转移到了公共性的学校教育和学校教师,同时通过“营转非”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补习行业的去市场化。由此,中国的补习讲师呈现出从“入市”到“出市”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讲师 职业社会学 教育需求 “双减” 职业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再定位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戴锐 肖楚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角色定位的复合性尽管可以暂时性地应对高校教育现实,但其权宜性也会阻碍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分类体系相比对,辅导员职业角色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职责的繁重性。... 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角色定位的复合性尽管可以暂时性地应对高校教育现实,但其权宜性也会阻碍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分类体系相比对,辅导员职业角色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职责的繁重性。重新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进行定位势在必行。通过调研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存在"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的错位、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完全对应等问题,而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则集中于辅导员对学生发展的辅导咨询上,"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这一"重叠共识"的体现和实现者,正是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实质性内核。通过将高校其他人员的职业责任"零余"部分进行"加总"的途径确立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是与职业发展的历史相悖的职业角色形成路径,也是辅导员职业责任过重以及角色困境的根源。依据关于角色期待的"重叠共识"和"减法"逻辑减去辅导员的管理、服务职责,确立"辅导咨询本位",是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应然定位和职业发展取向。"辅导咨询本位"的辅导员将通过其辅助性、建构性功能服务于学生发展,其职业责任主要在于社会认知与适应的引领,学生人生观念与社会行为的指导以及学生心理的关怀三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赋权论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振威 金林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2,共6页
赋权理论是一套由权力、无权、赋权等核心概念构建而成的职业社会学分析工具,工作中体制环境引起的辅导员权责与职业角色不完全匹配导致其时常陷入"无权"履职的困境,由此昭示了辅导员赋权的现实必要性。赋权原理揭示出:职业... 赋权理论是一套由权力、无权、赋权等核心概念构建而成的职业社会学分析工具,工作中体制环境引起的辅导员权责与职业角色不完全匹配导致其时常陷入"无权"履职的困境,由此昭示了辅导员赋权的现实必要性。赋权原理揭示出: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管辖权是辅导员赋权的初始诱因;来源于专业自主性的专业权威控制是辅导员权力赋予和专业增能的基础;国家对辅导员职业的调解式控制表明外部制度赋权是辅导员权力的根本来源;规范性文件或政策与高校系统内职业管辖权的迭代互动表明辅导员赋权是一个持续性过程。结构制度和心理动机赋权机制形成协调的外部赋权态势与内部持续性的心理增能两个辅导员赋权路向,进而应加强辅导员职业纯洁性建设、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社会学 职业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美 张新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8,共8页
以“专业化”的双重过程作为分析框架,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发现其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系统恢复初期,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以国家干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进行支配;进入20世... 以“专业化”的双重过程作为分析框架,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发现其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系统恢复初期,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以国家干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进行支配;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动员快速建立起了教师的外部专业地位;自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协同教师进行专业共同体内部的规范性建设。像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国家是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值得依靠和信赖的力量。未来,需进一步构建“内外联动、上下协同”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教师专业内部自创生动力系统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教师专业化 国家介入 支配 动员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如何发挥社会融合的功能——德国“职业融合”在职业教育学与职业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纯 连晓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9,共8页
职业的理论涉及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多种理论领域,职业融合功能的研究对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认同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从"道德与信仰""社会关系与结构""个体的主观性&q... 职业的理论涉及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多种理论领域,职业融合功能的研究对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认同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从"道德与信仰""社会关系与结构""个体的主观性"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融合思想为起点,论述职业融合功能对个人与社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达至和谐统一的关键作用。职业如何有效发挥"融合"的功能,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只有融入职业融合的思想,将面向边缘群体的特殊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缩小每个个体由于社会家庭背景及占有学习资源等因素引起的差异,同时兼顾职业资格要求对个体能力的培养与个体的主观意愿,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融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职业融合 社会整合 职业教育学 职业社会学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职业社会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宁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5-59,共5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无论是对社会学的创立,还是对它的发展,都做出了举世公认的伟大贡献。因此,在他们留给后人的不朽著作中,既能找到科学而系统的普通社会学理论、方法论,又能发掘出十分丰富的社会学... 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无论是对社会学的创立,还是对它的发展,都做出了举世公认的伟大贡献。因此,在他们留给后人的不朽著作中,既能找到科学而系统的普通社会学理论、方法论,又能发掘出十分丰富的社会学多门分支学科的思想,可谓理所当然。笔者在尝试性地研究了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职业社会学思想之后,仅就现代职业社会学常涉及的分工与职业的起源及历史进程,职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职业对人自身发展的影响等,写出本文。一、关于分工与职业的起源。马克思说过:“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家庭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 人自身发展 社会生活 不良影响 分支学科 马克思恩格斯 特殊职业 人类社会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会与职业:青年村医行为嬗变的职业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雨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7,119,共9页
作为国家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青年村医与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休戚相关。通过"边界建构-循环递归-效率选择"的职业生态系统框架,基于江西省兴国县的案例调研可知,肇始于以民生化、均等化为旨归的新一... 作为国家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青年村医与医疗卫生治理现代化休戚相关。通过"边界建构-循环递归-效率选择"的职业生态系统框架,基于江西省兴国县的案例调研可知,肇始于以民生化、均等化为旨归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青年村医的执业行为正在从混合型诊疗向权益型诊疗转移:这种变迁以执业场所的去乡村化、药品采购的复合化与执业态度的利益导向化为表征;以职业内容边界的"半科层化"与性质边界的模糊化、结构性权力的生成与固化以及工具理性对情感理性的消解为生成机制。进一步思考发现,在带来基层"医疗上移"、卫生消解医疗等重大风险的同时,这一嬗变背后隐藏的是转型时期国家-社会-职业良性关系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村医 职业社会学 行为嬗变 职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编辑职业管辖权的构建——基于职业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龙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民国编辑这一职业有所忽视。关于民国编辑职业管辖权的宣称为数不少。民国编辑职业是围绕着发展专业技能、维护职业形象、建立学术体系三个维度进行管辖权建构的。通过培育和发展属于本职业特有的专业技能,在大众传媒上... 长期以来,学界对民国编辑这一职业有所忽视。关于民国编辑职业管辖权的宣称为数不少。民国编辑职业是围绕着发展专业技能、维护职业形象、建立学术体系三个维度进行管辖权建构的。通过培育和发展属于本职业特有的专业技能,在大众传媒上树立和美化编辑的职业形象,建立成规模的编辑学科体系,编辑职业在民国时期迈出了职业化进程中坚实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编辑职业管辖权得到进一步构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编辑 职业管辖权 职业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会学为业: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初的学术职业建构
9
作者 张龙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在中国社会学刚获重建的历史背景下,新一批社会学者是如何“入行”并成为“内行”的?本文以口述史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呈现了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初的学术职业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一方面,新一批社会学者在职业化程度较... 在中国社会学刚获重建的历史背景下,新一批社会学者是如何“入行”并成为“内行”的?本文以口述史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呈现了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初的学术职业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一方面,新一批社会学者在职业化程度较低的制度条件下取得职业身份,社会学的培训项目、专业学位或教学与研究职位构成了他们进入社会学这一行的制度性标准,入行门槛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新一批社会学者在长期、系统的正式教育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强调社会阅历、自学能力和在教研实践中持续提升的职业社会化过程则部分弥补了这一不足,甚至可能形成他们在职业上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重建 社会学 学术职业 职业社会学 社会学社会学 反思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与建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辨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社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共11页
按照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逻辑,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体性特征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学已有的研究基础,依据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职业教育现象和职业教育问题,以及... 按照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逻辑,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体性特征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学已有的研究基础,依据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职业教育现象和职业教育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系统及其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机制;二是职业教育的社会本质属性;三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四是社会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其终极目的是揭示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规律,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社会学 研究对象 职业 技术性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社会学教授代表团访华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鲁晋 蒋梁贽 《社会》 1983年第6期40-40,共1页
根据中国和联邦德国文化交流计划,由联邦德国社会学界知名人士南铁哈尔、鲍尔泰、沙希、齐克欺、爱凡尔司、麦塔司一行六人组成的教授代表团于10月20日日来华作半个月的学术访问。他们分别从事科学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家... 根据中国和联邦德国文化交流计划,由联邦德国社会学界知名人士南铁哈尔、鲍尔泰、沙希、齐克欺、爱凡尔司、麦塔司一行六人组成的教授代表团于10月20日日来华作半个月的学术访问。他们分别从事科学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生态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专项或多项的研究,在京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代表团向北京大学部分师生作了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联邦德国 社会学研究 代表团 科学社会学 文化交流 教育社会学 职业社会学 生态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助手而不是同事”:新闻从业者如何理解与使用人工智能
12
作者 强月新 杨雨凌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4,86,共6页
本文基于职业管辖权视角,通过对24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探究其如何在新闻生产中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对自身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闻从业者多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新闻生产前期策划与后期呈现等环节,实际使... 本文基于职业管辖权视角,通过对24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探究其如何在新闻生产中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对自身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闻从业者多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新闻生产前期策划与后期呈现等环节,实际使用较为有限。从业者视人工智能为“助手”,是对记者工作的补充并为新闻职业带来了转机。尽管他们否认人工智能对自身职业构成了威胁,却在话语中表现出防御性姿态:一方面调用专业主义话语和宣传话语捍卫自身地位;另一方面重新定义“记者”的职业角色、技能和业务范围。本文认为,这种对技术的有限采纳和职业认知的调适,既体现了新闻从业者在技术冲击下自我保护与革新的努力,也揭示出技术接受在“工作”与“职业”层面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 新闻从业者 职业社会学 人工智能 管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育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7期16-18,共3页
职业化是一种教育或教养过程,它使人们获得"专门独得之密的知识"。职教教师的职业化就是通过一定手段,使其得到必须而充足的教养,获得专门能力,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承担起专门的职责,从而提高其声望和报酬的过程。从总体上... 职业化是一种教育或教养过程,它使人们获得"专门独得之密的知识"。职教教师的职业化就是通过一定手段,使其得到必须而充足的教养,获得专门能力,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承担起专门的职责,从而提高其声望和报酬的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职教师资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职业化。当前,必须明确该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制定、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 职教教师 教师职业 职教师资 具体内容 职业因素 适应社会发展 职业活动 职业社会学 专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职业说 被引量:20
14
作者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1,共1页
职业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职业教育要深化对自身教学规律的认识,就必须对职业有深刻的理解。从职业社会学和职业教育学等方面去理解职业的内涵,有助于把握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教育教学思想 职业社会学 教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口译资格认证考试
15
作者 陈瑞青 穆雷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4期91-100,共10页
本文从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出发,探讨口译职业化的过程及最终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检视并对比中澳两国资格认证考试在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我国的CATTI口译考试和口译职业化发展提出具体问题及建议。研究认为,职业协会、资格认证考... 本文从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出发,探讨口译职业化的过程及最终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检视并对比中澳两国资格认证考试在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我国的CATTI口译考试和口译职业化发展提出具体问题及建议。研究认为,职业协会、资格认证考试及高等教育机构是整个口译职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也是我国口译职业在未来发展中应重点着力的三个方向,尤其应从强化共识、严守准入、规范竞争等方面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职业 职业社会学 资格认证考试 CAT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平 《社会》 1986年第2期12-14,共3页
社会在不断更新,人们在不断探索。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正作为当代社会的崭新课题而引发着各国学者的强烈兴趣。美国社会学家李·泰勒的《职业社会学》(1968年),特意开辟出“职业的地位与声望”一章。苏联社会学家瓦·彼·马... 社会在不断更新,人们在不断探索。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正作为当代社会的崭新课题而引发着各国学者的强烈兴趣。美国社会学家李·泰勒的《职业社会学》(1968年),特意开辟出“职业的地位与声望”一章。苏联社会学家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1981年),也专题分析了职业地位、声望与职业指导的关系。第十届世界社会学大学(1982年)的《工作的和职业的社会学的理论趋势及其适用性》、《职业的地位与职业的条件》、《职业结构中“工人”和“高级职业”》、《失业和社会阶层重新划分渠道》、《青年人的教育与职业》等论文更是多视线地考察了职业社会中地位和声望的变动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职业地位和声望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初探之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城镇青年就业意识的调查(1981年底至1982年初)、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上海中学生职业声望调查(198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声望 职业地位 职业环境 社会学研究 职业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世界社会 社会学 职业指导 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文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4,共2页
标准(criteria),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的建立是为了克服团体生活中无标准下的任意性,以此减少冲突,提高效率。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0世纪社会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 标准(criteria),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的建立是为了克服团体生活中无标准下的任意性,以此减少冲突,提高效率。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0世纪社会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profession)的行列。专业是职业分化的结果,是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一种职业是否专业,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以及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的程度如何。随着国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那么,辅导员队伍究竟怎样才算达到了专业化的水平,其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尚没有研究者论及。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建设是对高校辅导员人员选配、专业培训、理论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规范。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专业化标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构建 标准体系建设 高校辅导员 职业社会学 队伍整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警察文化观念发展述略及比较研究(二)
18
作者 张兆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26-28,共3页
(一)美国的警察亚文化观 1.韦斯特利的警察亚文化论。1950年,威廉·A·韦斯特利在研究印第安纳州加里警察时在其题名为《暴力与警察》的论文中首次提出“警察亚文化”的概念。他试图用职业社会学的观点来“分离和鉴别制约警... (一)美国的警察亚文化观 1.韦斯特利的警察亚文化论。1950年,威廉·A·韦斯特利在研究印第安纳州加里警察时在其题名为《暴力与警察》的论文中首次提出“警察亚文化”的概念。他试图用职业社会学的观点来“分离和鉴别制约警察行为的社会准则,并说明这些准则在特定情况下对警察行动的影响。”他认为,“警察中存在着一个强调保密和暴力价值的亚文化群。警察职能的某些基本方面使警察认为,说谎(即便在宣誓情况下)和滥施暴力是有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文化 警察亚文化 警察行为 比较研究 警察工作 警务改革 工作性 韦斯特 职业社会学 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共同体:超越业界中心主义的三个迷思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林 张红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5,41,共5页
新闻教育是新闻学界与业界勾连最多的场域,也是两个阐释社群观念冲突最多的地带,"理论严重脱离实践""新闻研究远离新闻实务""新闻无学""培养的学生跟不上业界要求"之类业界中心主义的话语不断... 新闻教育是新闻学界与业界勾连最多的场域,也是两个阐释社群观念冲突最多的地带,"理论严重脱离实践""新闻研究远离新闻实务""新闻无学""培养的学生跟不上业界要求"之类业界中心主义的话语不断对学界正当性和学科合法性构成冲击。本文以职业社会学为分析框架,访谈了30位新闻学界业界人士,揭示了"赞助式控制"下业界中心主义的三个迷思,在新闻教育问题上,新闻学界业界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学院式教育和学徒式教授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彼此分工并不对立,两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在新闻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专业素养的训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共同体 业界中心 新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调求职低调做事
20
作者 小渔儿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职业社会学 工作经验 自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