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维度、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邬杨 季馨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22,共10页
从“人—技术—世界”的技术现象学角度构建我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三性维度,具身性指向高技能人才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进行学习,在教育元宇宙等技术的赋能下,高技能人才在虚拟场域中开展具身学习、掌握情境化的知识;代具性指向智... 从“人—技术—世界”的技术现象学角度构建我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三性维度,具身性指向高技能人才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进行学习,在教育元宇宙等技术的赋能下,高技能人才在虚拟场域中开展具身学习、掌握情境化的知识;代具性指向智能技术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义肢”,即智能技术成为人的身与心的延展,人可以一定程度地不在场而进行人机协同的知识生产;文化性指向智能时代高技能人才的知识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引导机器实现人机协同的道德提升,防止“唯技术论”。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目标指向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拔尖创新型与数智型的高技能人才,助力职业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自主化发展、破解“卡脖子”的技术发展瓶颈,进而形成指向未来的中国本土化职业教育新样态。构建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是:形成数智化高技能人才的终身学习知识体系;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数智化的知识生产路径;建设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知识生产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具身性 代具性 文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核心价值、逻辑原点与推进策略
2
作者 逯长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3-40,91,共9页
建构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意义重大,可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学理依据,能进一步坚定国人的民族自信,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建构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把握其逻辑原点,即指导思想、使命宗旨、事物本体、中国情... 建构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意义重大,可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学理依据,能进一步坚定国人的民族自信,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建构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把握其逻辑原点,即指导思想、使命宗旨、事物本体、中国情境和全球趋势。为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策略:推动价值转向,加强原创探究;创新科研组织,加速学术创新;以问题为牵引,进行重点攻关;提质学术对话,深化问题认知;注重实践应用,促进知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核心价值 逻辑原点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品质、建构面向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梁晨 杨满福 季益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建构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突出人民性、民族性、适应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实践过程中,应立足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知识属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知识面向,以凸显文化自觉为使命的知识根基。在自主化、类型化... 建构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突出人民性、民族性、适应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实践过程中,应立足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知识属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知识面向,以凸显文化自觉为使命的知识根基。在自主化、类型化发展的背景下,建构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聚焦职业教育实践的“元”问题,服务职业教育实践,锚定知识体系宏观方位,实现守正创新与自信自立、自主发展与社会适应、知识创新与内外融通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类型教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天山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6,共14页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技能教育本质和就业导向的类型教育特色,其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与认识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孕育于农业手工业,发展于工业化,形成于新型工业化,知...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技能教育本质和就业导向的类型教育特色,其知识体系是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与认识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孕育于农业手工业,发展于工业化,形成于新型工业化,知识生产植根中国职教沃土,继承中华优秀技能文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适应国情国力,自主知识体系的“四梁八柱”框架基本成形,对中国教育学不可或缺,对中国职业教育作用不可替代,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职教界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和学术自觉,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导性,探索具有职教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使其进一步成形、定型、成势、成熟,增强理论自信,发挥指导作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技能教育本质 就业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性、思想性与开放性: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晨 王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5-82,共8页
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中国式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状态的基本判断。既需要对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作为特定的职业教育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规律体系的存在进行学术性规定,还需要对其以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中国式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状态的基本判断。既需要对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作为特定的职业教育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规律体系的存在进行学术性规定,还需要对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指引的知识属性、以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进程为使命的知识面向、以彰显中国式文化自觉为导向的知识根基进行系统性厘定。在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姿态上,应立足学术实践,保障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真”;根植思想逻辑,守住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善”;遵循开放姿态,彰显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范式 职业教育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中的职业教育科研:问题、成因与对策
6
作者 杨旭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49,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提出了时代命题。职业教育科研“散”“弱”“虚”问题的产生,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不重视、对职业教育历史承传的不自信和对职业教育学科认识的不到位有关。应该...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提出了时代命题。职业教育科研“散”“弱”“虚”问题的产生,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不重视、对职业教育历史承传的不自信和对职业教育学科认识的不到位有关。应该站稳“内立场”,解决职业教育科研“虚”的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职业教育科研“弱”的问题;生成“好话语”,解决职业教育科研“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问题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流动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基于引文关系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修南 刘中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30,共8页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构建职业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知识流动理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职业教育学科的知识吸收数量、质量、新颖性、跨学科性及知识扩散的广度、强...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构建职业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知识流动理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职业教育学科的知识吸收数量、质量、新颖性、跨学科性及知识扩散的广度、强度、速度等指标揭示学科的知识流动规律。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学科的知识吸收数量、质量和跨学科性随时间显著提升,新颖性波动较大;职业教育学科的知识扩散广度和强度呈递减趋势,且知识吸收对扩散未有显著影响,体现出职业教育学科知识存在碎片化积累、理论供给不足、跨学科影响力弱等问题。基于此,职业教育学科需通过强化方法论建构、重构价值论根基、筑牢本土化理论话语、重塑技术时代知识论范式等举措进一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流动 知识吸收 知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逻辑、挑战与方向
8
作者 许丽丽 侯怀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12,共7页
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推进职教强国建设的必要知识供给。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合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演进规律、合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合乎新质生产力发... 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推进职教强国建设的必要知识供给。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合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演进规律、合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合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合规律性、合价值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然而,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话语影响力小,话语体系建设上拘囿于“照着讲”;学术生产力弱,学术体系建设上缺乏原创性;学科主体性差,学科体系建设上学科范式缺位。因此,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以学科概念供给为基础,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建构基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和文明互鉴的学科概念;以学科理论建构为核心,兼顾守正创新与与时俱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理论建构的创新发展;以学科范式确立为目的,深化跨界融合与原始创新,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科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9
作者 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1,共1页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究是知识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学科分类框架中,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究是知识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学科分类框架中,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要素之一。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需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核心内涵,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宏阔视野,构建出彰显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学学科发展
10
作者 朱旭东 杨明全 阚维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2,共9页
基础教育学晋升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这是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丰富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内涵,自主构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对于推动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基础教育学学科体系有相对明确的学科定... 基础教育学晋升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这是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丰富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内涵,自主构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对于推动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基础教育学学科体系有相对明确的学科定位与性质,学术体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话语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实践论、基础教育主体论和基础教育治理论。走向自主知识构建是基础教育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包括完善学科建制、明确基础教育学与教育学体系内相邻学科的关系、推动基础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原创性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基础教育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教育目的自主知识体系
11
作者 冯建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我国教育目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西方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而我国则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目的观,这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 我国教育目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西方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而我国则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目的观,这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个体目的上,强调做人,注重人格培养,推动人的全面成长;在社会目的上,强调做中国人,强化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人,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教育目的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2
作者 杨明全 赵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既要实现培根铸魂与推陈出新的辩证统一,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在国际对话中平衡自主性与开放性。“三大体系”建设为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行动指南,要通过强化学科体系根基、深化学术体系创新和建构话语体系矩阵,系统推进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学科建设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与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13
作者 白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有实践,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正是中国教育理论发生最真实、最丰富的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能够揭示中国教育学自主创新道路。对“文化自觉”与“世界眼...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有实践,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正是中国教育理论发生最真实、最丰富的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能够揭示中国教育学自主创新道路。对“文化自觉”与“世界眼光”文明互鉴关系的理论认识、乡村教育道路选择的经验观察、调查研究和教育实验的方法传统等,无一不是乡村教育百年实践生发的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和方法选择的独特体认。由此,应基于理论、经验、方法、历史四维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通过中西文明的互鉴融通形成中国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可获得教育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依循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则可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从历史视角展开对中华文明的长焦解读,从而找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百年实践 中国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理追问与行动自觉
14
作者 周作宇 李传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实施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回答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何以可能,其理论基础是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学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教育的可能性与社会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建基于人的可教育性,并体现为教育的社会... 实施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回答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何以可能,其理论基础是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学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教育的可能性与社会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建基于人的可教育性,并体现为教育的社会性。教育学的可能性因教育问题的高度复杂性而成为问题。教育学的理论可能性建基于学科边界的适当划分,现实可能性则建基于跨越学科边界的多学科互动。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既建基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也建基于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和面向世界的学术对话。中国教育学人要在不断反思、错误学习和坚定行动中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 学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15
作者 李均 朱慧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82,共11页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历史嬗变 实践逻辑 文化逻辑 知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16
作者 陈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互联网教育专业。“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的政策保障,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形态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发展的实践土壤,互联网教育专业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的思想策源地。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扎根教育创新实践土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处理好“道”与“术”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学科交叉与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在互联网教育本体论、互联网教育空间观、互联网教育知识观、互联网教育学习观、互联网教育课程观、互联网教育师生观、互联网教育治理观、互联网教育复杂系统观和互联网教育方法论等九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典型样本——“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年研讨会议综述
17
作者 张凯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则以回应时代呼唤与理论创新为深厚土壤,持续坚守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承“以成人促成事”与“以成事促成人”的辩证“成人·成事·成学”逻辑,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范式原创与学术贡献,推动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与现代化。直面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生命·实践”教育学将通过理论创新、生命自觉与文化融合等关键机制,擘画学派建设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君 王盼盼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构建相对独立与稳定发展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面临的一大难题,相关研究更是匮乏。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解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问题、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中国职业教... 构建相对独立与稳定发展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面临的一大难题,相关研究更是匮乏。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解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问题、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现实价值。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为人民做学问、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积极对接新时代新技术的价值取向。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以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基础、伦理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面寻求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价值取向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笔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耀灿 骆郁廷 +3 位作者 刘建军 高国希 李辉 万美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共24页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此后,他多次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问题,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此后,他多次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问题,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深入探索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课题,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出的紧迫任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问题,既要对建构原则、建构基础进行理论阐释,又要在把握整体性逻辑的基础上分领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具体讨论。为此,本刊特邀张耀灿、骆郁廷、刘建军、高国希、李辉、万美容六位专家就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问题展开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实践样态与未来向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索昵尔 聂馥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崇高使命,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之需。从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历程来看,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经历了“西方缘起”“西学东渐”“意识觉醒”和“多... 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崇高使命,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之需。从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历程来看,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经历了“西方缘起”“西学东渐”“意识觉醒”和“多元发展”四个时期,并逐渐走向成熟。可以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种“面向生命”的知识生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中国教育情境为实践源泉。未来,要把握“追本溯源”“开拓创新”“开放互鉴”三个向度,通过深挖中国教育学既有知识体系的独特经验,把握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方位定向,彰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世界贡献,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中国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研究 中国特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