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任务期间军人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娜 李玲 +2 位作者 周晓娜 蔡文鹏 刘伟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军人在执行重大军事训练任务期间的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情况,探讨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间的关系,为军人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某部队参加重大军事训练任务6个月时,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26... 目的了解我国军人在执行重大军事训练任务期间的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情况,探讨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间的关系,为军人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某部队参加重大军事训练任务6个月时,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26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该部官兵的职业倦怠总分为(13.10±10.80)分,职业倦怠5个因子中低自我评价得分最高[(4.32±3.45)分];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职业倦怠总分仅与幻想、解除、期望3个因子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与防御方式其他因子间均相关(P均<0.01);回归分析发现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都是官兵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均<0.01),且成熟型防御方式得分越高职业倦怠得分越低,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得分越高职业倦怠得分也越高。结论军人的职业倦怠与其特定的防御方式有关,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职业性厌倦 防御机制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军官心身健康与适应不良及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孔令明 过伟 +2 位作者 张理义 姚高峰 陈春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关系,并建立路径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军区358名男性基层军官,使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中国军人心身健康量表收集数据,对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 目的探讨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关系,并建立路径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军区358名男性基层军官,使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中国军人心身健康量表收集数据,对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和Amos 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职业倦怠各因子与适应不良量表的人际关系、情绪障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基层军官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各因子与心身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消极怠工、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进入以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可作为预测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水平的指标(P<0.01),其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率为45%。职业倦怠的介入增强了适应不良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影响。基层军官适应不良、职业倦怠与心身健康的路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为χ2/df=35.248(P=0.000),GFI=0.963,AGFI=0.875,CFI=0.902,RMSEA=0.003。结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躯体化、消极怠工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有显著影响,职业倦怠是适应不良和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心身医学 适应 心理学 厌倦 职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 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红伟 孙闪华 +6 位作者 许琰 高志东 李艳圆 陶荔莹 赵瑶 赵鑫 陈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063-1070,共8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讨低成就感、人格解体及情感衰竭3个不同维度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提出减轻职业倦怠产生的建议和对策,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方法:2021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运用... 目的:调查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讨低成就感、人格解体及情感衰竭3个不同维度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提出减轻职业倦怠产生的建议和对策,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方法:2021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运用结构型自填问卷对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及北京市16个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从事诊疗、防控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在线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以及自行设计的一般信息表。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别分析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313份,收回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为99.36%。311名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中,男性81名(26.05%),女性230名(73.95%),平均年龄(41.12±9.84)岁,检出职业倦怠195名(62.70%),低成就感202名(64.95%),人格解体144名(46.30%),情感衰竭192名(61.74%)。3个维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防控岗位(OR=2.12,95%CI:1.26~3.55)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更容易体会到低成就感;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时间≥10年(OR=2.21,95%CI:1.34~3.64)、每周累计运动时间<3 h(OR=1.71,95%CI:1.04~2.82)、职称晋升没达到期望(OR=3.09,95%CI:1.79~5.33)、与同事相处不融洽(OR=2.70,95%CI:1.43~5.08)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出现人格解体现象;每天睡眠时间<6 h(OR=1.85,95%CI:1.02~3.37)、职称晋升没达到期望(OR=1.84,95%CI:1.11~3.05)、与同事相处不融洽(OR=2.68,95%CI:1.34~5.35)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情感衰竭。结论: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从事防控岗位的人员更容易出现低成就感,应增加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机会、开展团体心理建设、共同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多措并举提高工作成就感,从而减轻职业倦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务人员 厌倦 职业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医院结核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淑红 史文文 +1 位作者 赵艳丽 段振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10-713,共4页
目的 对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88名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核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3.04±9.07)岁,工作年限(12.70±9.04)年,每... 目的 对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88名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核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3.04±9.07)岁,工作年限(12.70±9.04)年,每月夜班数(4.25±2.25)个.本研究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分为8个维度,共有61个条目,采用分量法计分.其中,没有压力1分,压力程度一般为2分,压力程度较高为3分,压力程度非常高为4分,可能的得分范围为61~244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方法,取得知情同意.由研究者亲自发放调查问卷,30 min后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8份,有效88份,有效回收率97.8%.结果 (1)结核科护士压力源总体得分为(154.81±36.03)分.(2)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结核护理专业特殊性的问题(3.07±0.81)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88±0.81)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67±0.78)分;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2.63±0.78)分;护理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2.55±0.74)分;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52±0.68)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45±0.7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1.89±0.64)分.(3)得分排在前10位的压力源条目分别是:长期接触排菌、耐药肺结核患者(3.55±0.78)分;担心自己患上结核病(3.47±0.88)分;同伴被确诊患上结核病(3.36±0.89);担心消毒防护设施的效果(3.28±0.94)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21±0.95)分;工作环境差(3.18±0.92)分;病区拥挤(3.02±1.07)分;收入差距大(2.98±0.94)分;工作量太大(2.97±0.94)分;经常倒班(2.94±1.03)分.结论 结核科护士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护士积极应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厌倦 职业性 心理疗法 开导式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沈冰洁 胡琳琳 +1 位作者 尤莉莉 刘远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183-4187,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工作网络,将我国中部地区8个省中参与该工作网络的27个项目县(区)中的99...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工作网络,将我国中部地区8个省中参与该工作网络的27个项目县(区)中的991家村卫生室中所有在岗的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人口学信息、工作年限、工作类型、阶段性培训情况、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职业倦怠及离职意向。共回收有效问卷1 669份。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乡村医生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669例乡村医生中有568例(34.03%)具有离职意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阶段性培训情况、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情绪衰竭程度、情感冷漠程度、成就感缺乏程度的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受教育程度、所学专业、职称、工作类型的乡村医生的离职意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低(0%~,OR=20.738;20%~,OR=6.101;40%~,OR=5.657;60%~,OR=4.457)、缺乏保险(OR=1.769)、职业倦怠程度严重(重度情绪衰竭,OR=2.436;重度情感冷漠,OR=1.626;中度情感冷漠,OR=1.486;重度成就感缺乏,OR=1.948)是乡村医生具有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有离职意向情况较为严重,收入达到预期的程度、保险情况、职业倦怠程度是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相关补偿和保障政策的落实,提高乡村医生的薪酬水平,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离职意向 厌倦 职业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晓 何茜 +3 位作者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184-3190,共7页
背景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 背景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结论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订单定向医学生 教育 医学 离职意愿 职业满意 厌倦 职业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札记——布朗医生日记
7
作者 Sanford J.Brown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77-1577,共1页
关键词 厌倦 职业性 职业卫生 卫生保健提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