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艺术中的复杂文化元素——亚美尼亚“耶稣受难”挂毯中的蒙元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乔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6,共7页
亚美尼亚埃奇米阿津教堂中现存一幅13世纪的挂毯,呈现的是耶稣受难的主题。耶稣受难图本是基督教艺术中极其普遍的题材,但这幅画像却有特殊之处,图中的耶稣及罗马士兵的形象酷似蒙古人。通过解读图像,发现基督教信仰体系之外的东方异族... 亚美尼亚埃奇米阿津教堂中现存一幅13世纪的挂毯,呈现的是耶稣受难的主题。耶稣受难图本是基督教艺术中极其普遍的题材,但这幅画像却有特殊之处,图中的耶稣及罗马士兵的形象酷似蒙古人。通过解读图像,发现基督教信仰体系之外的东方异族人出现在一个传统的宗教艺术图像中,其背后包含着13世纪亚美尼亚与蒙古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也表明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复杂的文化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蒙古人 亚美尼亚 挂毯 耶稣受难 蒙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耶稣受难记》——一个天主教徒对《圣经》的诠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71,共3页
本文基于梅尔·吉布森的影片《耶稣受难记》,阐述了此片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在电影和宗教界所引起争议,分析了耶稣的心的救赎和身的受难,并指出由于导演吉布森的个人信仰,此影片折射出了天主教教义的倾向。
关键词 梅尔·吉布森 耶稣受难记》 宗教 天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耶稣受难的故事——以鲁迅散文《复仇(其二)》为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楠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1-66,共16页
关键词 《复仇(其二)》 鲁迅散文 耶稣受难 《新青年》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世纪“士兵争夺长袍”图像来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伊看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3期95-101,共7页
"耶稣受难"是基督教图像中广泛被研究的主题之一,但14世纪在部分《耶稣受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却被人忽略。本文着眼于一幅14世纪那不勒斯地区的《耶稣受难》中的一个图像细节:士兵争夺长袍,试图通过考察同时期一系列类似... "耶稣受难"是基督教图像中广泛被研究的主题之一,但14世纪在部分《耶稣受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却被人忽略。本文着眼于一幅14世纪那不勒斯地区的《耶稣受难》中的一个图像细节:士兵争夺长袍,试图通过考察同时期一系列类似图像及相关文献回答两个基本问题:这类新图像的来源为何?是什么样的历史语境孕育了这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耶稣受难 14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心理图式于异质文化交流的影响--从明清之际圣像艺术在中国的遭遇谈起
5
作者 孙莎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明清之际,圣像画进入国人视野。在强大且顽固的心理图式影响下,国人难以接受耶稣受难像,却与圣母像保持亲近,甚至一度将之混同为观音。面对此情,奉行适应性传教策略的耶稣会士唯有做出妥协,暂弃耶稣受难题材,选择圣母像,以期为未来国人... 明清之际,圣像画进入国人视野。在强大且顽固的心理图式影响下,国人难以接受耶稣受难像,却与圣母像保持亲近,甚至一度将之混同为观音。面对此情,奉行适应性传教策略的耶稣会士唯有做出妥协,暂弃耶稣受难题材,选择圣母像,以期为未来国人接受天主教文化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受难 圣母像 观音 心理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密码》之祸
6
作者 黄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82-84,共3页
《达·芬奇密码》一书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同时在基督教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反对者居多。如果细读基督教的历史,此书引起广泛抗议的根本的原因是它涉及的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的内容与《圣经》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仅如... 《达·芬奇密码》一书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同时在基督教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抗议、反对者居多。如果细读基督教的历史,此书引起广泛抗议的根本的原因是它涉及的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的内容与《圣经》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仅如此,小说还大胆地探讨了耶稣的"私生活",将其作为人(而不是神)进行了罗曼蒂克式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的晚餐》 君士坦丁大帝 耶稣受难 抹大拉的马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白羽毛寄深情——美国影片《天堂窃情》细节谈
7
作者 黄秋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6-26,共1页
美国故事片《天堂窃情》叙述的是发生在中世纪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它除了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成功,和镜头画面构图相当优美外,细节的设计也是匠心独具的。尤其是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纯洁爱情的一片白色羽毛,更是令人过目... 美国故事片《天堂窃情》叙述的是发生在中世纪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它除了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成功,和镜头画面构图相当优美外,细节的设计也是匠心独具的。尤其是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纯洁爱情的一片白色羽毛,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影片 爱情故事 男女主人公 主人公形象 画面构图 弥留之际 耶稣受难 拉德 令人 阴森可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新总理施罗德传奇
8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施罗德 德国社民党 奔驰车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德国经济 耶稣受难 候选人 杂货铺 图书馆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与基督教文化——为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作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3-40,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诞生的,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先驱的鲁迅先生,以其博大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深沉的思索、执著的精神,努力整理探析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极观照、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鲁迅以西方文化作为其启蒙民...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诞生的,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先驱的鲁迅先生,以其博大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深沉的思索、执著的精神,努力整理探析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极观照、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鲁迅以西方文化作为其启蒙民众变革社会的思想武器,作为其探索民族积弱与病态的参照系。在鲁迅所接触、汲取的西方文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基督教文化 《圣经》故事 耶稣受难 救世精神 西方文化 为纪念 宗教 中国现代文学 马太福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