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清之际耶稣会传教士与中国社会生活的西传——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
许敏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
|
沉与浮:明清鼎革变局中的欧洲传教士利类思与安文思(上) |
汤开建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对欧洲文明的拒斥与接受 |
吴根友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从西僧到西儒——从《天主实录》看早期耶稣会士在华身份的困境 |
李新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5
|
试论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 |
陈景磐
|
《齐鲁学刊》
|
1984 |
0 |
|
6
|
从西学“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
吴震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8 |
2
|
|
7
|
西学经典翻译与中国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
王晓朝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8
|
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所述之折射 |
王冰
|
《自然科学史研究》
|
1985 |
0 |
|
9
|
文化交流中的异变:清朝苏努家族案的欧洲之旅 |
郑朝红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乾隆时期的中西文化使者刘松龄 |
伍媛媛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南怀仁测日影 |
李中勇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试析1846年以前葡萄牙管理澳门的历史特点 |
罗晓京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3
|
|
13
|
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 |
曾晓渝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41
|
|
14
|
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驱——卜弥格——《明王朝的最后特使——卜弥格传》一书中译者的话 |
张振辉
|
《国际论坛》
|
1995 |
1
|
|
15
|
明王朝的最后特使——卜弥格传(续) |
爱·卡伊丹斯基
|
《国际论坛》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