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谷氨酸对豚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及微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宁 刘军 +2 位作者 谭祖林 孙建和 李兴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0,共2页
为观察和研究灌流外源性谷氨酸时复合动作电位 (CAP)和微音电位(CM)的变化特点 ,行全耳蜗灌流不同浓度谷氨酸 (1、5、10mmol/L) 2h,由圆窗记录CAP和CM。结果显示 :CAP的阈值变化与谷氨酸的灌流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 ,灌流谷氨酸可以明显影... 为观察和研究灌流外源性谷氨酸时复合动作电位 (CAP)和微音电位(CM)的变化特点 ,行全耳蜗灌流不同浓度谷氨酸 (1、5、10mmol/L) 2h,由圆窗记录CAP和CM。结果显示 :CAP的阈值变化与谷氨酸的灌流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 ,灌流谷氨酸可以明显影响CAP的幅度和阈值 ,但对CM幅度及输入输出曲线的非线性特点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谷氨酸对内毛细胞有选择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谷氨酸 灌流 豚鼠 复合动作电位 微音电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直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观测在儿童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苏振忠 +2 位作者 陈锡辉 熊观霞 周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3-895,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开机后的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①两种植入体不同时间点阻抗值的两两比较,术中和术后30d两个时间点与其他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各点间比较结果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两种植入体电极的ECAP阈值变化趋势不同:M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后10d明显高于开机时,而R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10d后明显低于开机时,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种植入体均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时ECAP降至最低,继续使用后又有上升。结论:①两种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10d均有明显改变;②在开机使用后的开始3个月内需经常对言语处理器和植入体的有关参数进行调试,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阻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测试在人工耳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冀飞(综述) 杨仕明(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32-235,共4页
1ECAP测试概述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e—tionpotentials.ECAP)最早用于研究动物听神经对电刺激信号的反应。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可通过植入的电极进行电刺激。
关键词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植入技术 电位测试 电刺激信号 应用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阻断钙通道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如廷 韦慧芳 +7 位作者 覃翊杰 熊柳淇 沈宝如 王运踊 黄东湄 黄婕 何爽 伍冠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36,I0002-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广谱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镉,氯化镧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L型钙通道阻断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P/T型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镍都能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抑制钙通道降低蛙的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坐骨神经 复合动作电位 蛇床子素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5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μs/相,刺激频率900Hz。比较EABR和ECAP波形出现率。结果:EABR波形出现率为96.22%,高于ECAP波形出现率(88.68%,χ2=61.3,P<0.05)。结论:EABR是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对人工耳蜗术后听功能评价方面优于ECAP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圆窗置氯化物后同体及异体耳蜗神经动作电位对照研究
6
作者 陈向东 董明敏 +2 位作者 海燕 白险峰 董民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脉鼠57只,分为同体对照与异体对照两组,暴露圆窗后在圆窗膜上置定量NaCl或KCl晶体,测试置药后不同时间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结果,所有置药耳的AP阈值均升高。同体对照组置NaCl的各时间组AP阈值无统计学差异... 脉鼠57只,分为同体对照与异体对照两组,暴露圆窗后在圆窗膜上置定量NaCl或KCl晶体,测试置药后不同时间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结果,所有置药耳的AP阈值均升高。同体对照组置NaCl的各时间组AP阈值无统计学差异;异体对照组置NaCl耳的各时间组AP阈值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同体对照组中置KCl组与置NaCl组相比无AP阈值差异;异体对照的KCl组的AP阈值较NaCl组高。结果提示:观察AP指标时最好采取异体对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波 神经动作电位 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和烟碱受体阻断剂对沙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伍伟景 谢鼎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为探讨内侧橄榄耳蜗( MOC) 传出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对耳蜗机械特性和听觉传入神经活动的调节机制,在沙鼠动物模型上观察了对侧噪声和毒蕈碱( M) 及烟碱( N) 受体阻断剂对耳蜗复合动作电位(CAP) 的影响。结果发现,... 为探讨内侧橄榄耳蜗( MOC) 传出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对耳蜗机械特性和听觉传入神经活动的调节机制,在沙鼠动物模型上观察了对侧噪声和毒蕈碱( M) 及烟碱( N) 受体阻断剂对耳蜗复合动作电位(CAP) 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侧噪声对CAP 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阿托品和庆大霉素均能有效地消除这一抑制效应。表明沙鼠MOC 系统通过M 和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作电位 沙鼠 MOC 毒蕈碱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家兔的面神经管内植入电极记录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卜广惠 戴晓芙 宋洪臣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581-584,共4页
采用面神经管法记录家兔的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是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的新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既可作为单独的实验,又可与其他实验联合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及节省动物费用的好方法。
关键词 微音器电位 神经 动作电位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反极性短声所记录的耳蜗微音电位在小儿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莫玲燕 刘辉 +1 位作者 陈静 黄丽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比较听力正常和ABR缺失儿童相反极性短声所记录的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和DPOAE,以探讨它们在小儿听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短声ABR阈值、DPOAE和声导抗测试等结果,将受试儿分为听力正常及ABR缺失两组... 目的比较听力正常和ABR缺失儿童相反极性短声所记录的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和DPOAE,以探讨它们在小儿听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短声ABR阈值、DPOAE和声导抗测试等结果,将受试儿分为听力正常及ABR缺失两组。听力正常组由短声ABR阈值≤30dB nHL、DPOAE正常的54名受试儿(91耳)组成,年龄为1~43月龄,平均为8月龄(中位数4月龄)。ABR缺失组由短声ABR100dB nHL无反应的93名(158耳)受试儿组成,年龄为2—67月龄,平均22月龄(中位数18月龄)。测试状态为水合氯醛镇静睡眠。ABR的刺激声为短声,极性为疏波和密波,刺激速率为19.3次/秒,耳机为ER一3A插入式耳机。听力正常组ABR的分析强度为80dBnHL,ABR缺失组为100dBnHL。结果听力正常组除6耳(6.6%)在80dBnHL未记录到明显的CM外,其余85耳(93.4%)均记录到CM,其时程为0.89±0.19ms。ABR缺失组中24耳记录到CM,其中有12耳(6人)(7.6%)DPOAE正常,有12耳(5人双耳,2人单耳)(7.6%)未记录到DPOAE,该组CM时程为2.61±0.72ms。听神经病在所有ABR缺失病例中的发病率为13.98%。结论CM是一种可靠的评价内耳外毛细胞功能的指标,与DPOAE相比,不易受到其它病理状态的影响。如果不进行CM的测试,可能会将一部分听神经病误诊为耳蜗性听力损失,因此建议对于双耳ABR最大输出无反应、而未记录到DPOAE的婴幼儿病例行CM检查,以避免听神经病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音电位 声发射 神经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微音电位在婴幼儿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博 叶胜难 +4 位作者 陈希杭 林有辉 林少莲 胡婕 林丁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未引出的婴幼儿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 potential,CM)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引出率,研究CM在婴幼儿听神经病(audi... 目的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未引出的婴幼儿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 potential,CM)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引出率,研究CM在婴幼儿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100 dB nHL click-ABR未引出的婴幼儿55例(110耳)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个月~6岁9个月,平均22.40±18.63个月,记录CM和DPOAE的引出率,以ABR未引出、DPOAE和/或CM引出为AN的诊断标准。结果 55例(110耳)中,DPOAE和CM的引出率分别为2.72%(3/110)和16.36%(18/110),其中,2例(3耳)DPOAE和CM均引出,9例(15耳)CM引出但DPOAE未引出;10例(18耳)诊断为AN。结论当ABR和DPOAE均未引出时,要常规行CM检查,避免AN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音电位 神经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参数值正常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确定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潜伏时和波幅的正常值范围,为诊断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4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其末端潜伏时和波幅,其... 目的确定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潜伏时和波幅的正常值范围,为诊断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4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其末端潜伏时和波幅,其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对远端CMAP参数值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0岁前后变化最大,主要影响的是各神经远端CMAP的波幅和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时,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波幅逐渐减低,末端潜伏时逐渐延长。结论正常成人远端CMAP各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按40岁前后两个年龄段确定比较合理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末端潜伏时 波幅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耳蜗电图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预后的预判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黎珠 孙平 宗小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耳蜗电图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 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FHL)预后的预判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60例单侧首次ALFH...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耳蜗电图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 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FHL)预后的预判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60例单侧首次ALFHL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phy,EcochG)、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检查;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周、2周和1月行纯音测听检测。EcochG-SP/AP>0.4和SP/AP面积比>1.92为异常。cVEMP和oVEMP波形引出与否,振幅比(≤1.61)和不对称比(≤0.29),其中任何一项异常为异常。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ALFHL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ALFHL患者中,EcochG、cVEMP和oVEMP异常率分别为26.7%、23.3%和35.0%。EcochG和oVEMP异常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听力损失水平、治疗起始时间、有无伴耳闷和头晕无相关性。cVEMP异常率在听力损失>40dB HL的ALFHL中显著高于≤40 dB HL的患者(P<0.05)。EcochG、cVEMP和oVEMP异常的患者听力提高程度均低于其正常的患者(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异常的EcochG、cVEMP和oVEMP是ALFHL不痊愈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cVEMP和oVEMP是ALFHL不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异常的cVEMP和oVEMP是ALFHL患者不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ALFHL患者球囊和椭圆囊内淋巴积水严重不易消退有关。检查cVEMP和oVEMP发现其异常,提示ALFHL患者不痊愈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电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的特征
13
作者 陈向平 吴皓 +3 位作者 朱明 黄琦 贾欢 沈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 (directcochlearnerveactionpotential,DCNAP)的记录方法和特征 ,建立术中听觉监护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 6只 (12耳 ) ,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脑干及双侧桥脑小脑角区 ,插入针... 目的 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 (directcochlearnerveactionpotential,DCNAP)的记录方法和特征 ,建立术中听觉监护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 6只 (12耳 ) ,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脑干及双侧桥脑小脑角区 ,插入针状电极于蜗神经 ,记录DCNAP ,并按常规方法记录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结果 用本方法记录的DCNAP具有振幅大、波形稳定、重复性好、记录时间短的特点 ,但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在蜗神经桥脑小脑角区用针状电极可以可靠记录到DCNA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直接动作电位 听觉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动作电位、脑干及原发听皮层诱发电位三组同线引导
14
作者 姜伟 裴宏恩 汪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利用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对8只(16耳)豚鼠行耳蜗动作电位、脑干及原发听皮层三组诱发电位同线引导,可根据需要将电位曲线分若干段进行分析,得出ABC三组电位正常时域与频域。结果提示,ABC三组电位同线记录,既可以分析耳... 利用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对8只(16耳)豚鼠行耳蜗动作电位、脑干及原发听皮层三组诱发电位同线引导,可根据需要将电位曲线分若干段进行分析,得出ABC三组电位正常时域与频域。结果提示,ABC三组电位同线记录,既可以分析耳蜗动作电位、脑干电位以及皮层电位的各自特征,同时又可把三组电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电位 脑干电位 原发听皮层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损伤后豚鼠耳蜗核复合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秀芬 董明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 :探讨噪声对豚鼠耳蜗核复合体 (CNC)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II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正常组和噪声损伤组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 目的 :探讨噪声对豚鼠耳蜗核复合体 (CNC)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II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正常组和噪声损伤组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 )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噪声损伤后 1d至 4周 ,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多 ;噪声损伤后 1dNOS阳性神经元面积急剧缩小 ,噪声损伤后 1~ 4周NOS阳性神经元面积逐渐升高并超过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组 ,NOS阳性神经元面积和数目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 3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噪声损伤后 ,NO释放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一氧化氮合酶 复合 豚鼠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教学实验平台的研制
16
作者 宫琴 黎婷婷 刘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6,141,共4页
为了加深学生对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开发了一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和调谐曲线的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外置声卡作为信号采集系统,基于C#语言编写配套程序完成对声卡的控制,实时检测... 为了加深学生对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开发了一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和调谐曲线的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外置声卡作为信号采集系统,基于C#语言编写配套程序完成对声卡的控制,实时检测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和调谐曲线的信号,进行结果显示,并可保存实验结果以备后续分析研究。该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基础知识的必要实验条件,而且为学生设计、验证开放性实验,激发创新性思维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平台 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调谐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管法记录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研究
17
作者 何延龙 朱国庆 +1 位作者 江智俊 开云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 比较圆窗法和面神经管法记录耳蜗微音器电位。方法 圆窗法在乳突钻孔,将记录电极向骨孔深部插入;面神经管法将记录电极经茎乳孔插入面神经管内。结果 与圆窗法相比,面神经管法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而波形和波幅无明显差异... 目的 比较圆窗法和面神经管法记录耳蜗微音器电位。方法 圆窗法在乳突钻孔,将记录电极向骨孔深部插入;面神经管法将记录电极经茎乳孔插入面神经管内。结果 与圆窗法相比,面神经管法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而波形和波幅无明显差异。结论 面神经管法记录微音器电位的成功率高,简便易学,手术时间短,记录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音器电位 听觉 神经管法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术前、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检测结果的比较(摘要)
18
作者 朱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08,共1页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术前和正中神经松解术后(术中)两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2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术中在切开屈肌支...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术前和正中神经松解术后(术中)两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2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术中在切开屈肌支持带及正中神经松解术后,分别测定(1)拇短展肌的CMAP;(2)刺激示、中指,于腕部记录正中神经的SNAP;(3)刺激环指,于腕部分别记录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SNAP.将三者结果与术前的相应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前拇短展肌CMAP的潜伏期<4.3 ms,术后其潜伏期、波幅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指SNAP的潜伏期比术前平均缩短5%、波幅增加13%左右,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管综合征手术中,在正中神经松解术后行SNAP检测较CMAP检测的结果更为敏感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肌肉动作电位 神经动作电位 检测结果 术前 复合 正中神经松解 统计学分析 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微音电位在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薇 黄爱萍 +6 位作者 孙倩 许敏 宋英鸾 耿江桥 李红霞 温鑫 朱庆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3-71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婴幼儿听力正常组,听神经病(AN)组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在耳蜗微音电位(CM),耳声发射(OAE)的引出率以探讨经表皮电极测得耳蜗微音电位在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龄3月龄至36月龄的婴幼儿,根据听...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婴幼儿听力正常组,听神经病(AN)组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在耳蜗微音电位(CM),耳声发射(OAE)的引出率以探讨经表皮电极测得耳蜗微音电位在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龄3月龄至36月龄的婴幼儿,根据听力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其中听力正常组50人100耳,AN组25人49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40人75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耳声发射和耳蜗微音电位的引出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OAE在听力正常组中的引出率是91%,在AN组中的引出率是75.5%,在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中的引出率是0;CM在听力正常组中的引出率是96%,在AN组中的引出率是100%,在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的引出率是0;分别进行OAE和CM的引出率的两两比较,听力正常组与AN组在OAE的引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531>0.05),听力正常组与AN组CM的引出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578>0.05),而AN组与极重度神经性聋组以及听力正常组与极重度神经性聋组OAE和CM的引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结论CM和OAE都是评价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客观听力学检查方法,由于CM可避免中耳功能的影响,因此在婴幼儿听力检查中比OAE更精准,尤其是当ABR在100nHL未引出或严重异常时,CM应当作为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来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婴幼儿 声发射 微音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复合音对幼龄豚鼠耳蜗电位的作用分析
20
作者 彭中进 朱道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研究在鼓阶或前庭阶记录由频谱复合音诱发的耳蜗电位,应用微机化生理药理实验教学系统,对幼龄豚鼠耳蜗的不同声音刺激予以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持续声短纯音诱发耳蜗电位CM与CAP重叠;而脉冲短声诱发耳蜗电位的CM与CAP分离。并对频谱... 研究在鼓阶或前庭阶记录由频谱复合音诱发的耳蜗电位,应用微机化生理药理实验教学系统,对幼龄豚鼠耳蜗的不同声音刺激予以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持续声短纯音诱发耳蜗电位CM与CAP重叠;而脉冲短声诱发耳蜗电位的CM与CAP分离。并对频谱复合音的振幅与微音电位(CM)、听神经复合电位(N1,N2)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刺激频率的振收稿日期:2002-06-15作者简介:彭中进(1981-),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在读。幅Amp是负值时听神经复合电位N1与N2随Amp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复合 神经复合电位 微音电位 幼龄豚鼠 振幅 总和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